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勇  童昀  任洁 《自然资源学报》2019,34(6):1196-1208
生态效率是评价区域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地理学与经济学开展资源环境综合研究的常用指标和变量,县域尺度生态效率测度的研究匮乏,制约了上述问题在县域层面上开展。在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国家战略下,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研究区域,依托多源遥感数据构建县域尺度生态效率测算指标体系,应用非合意产出超效率EBM模型测算2000-2015年县域生态效率,利用GIS空间分析工具揭示其时空分异规律和空间关联特征。并设计稳健性检验方案,对县域尺度生态效率测度路径科学性及稳健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各年份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所辖县域的生态效率均优于武汉城市圈所辖县域;(2)研究期内生态效率维持高位区域包括武汉市辖区等12个县市,生态效率持续低值区域包括瑞昌市等7个县市;(3)县域生态效率H-H集聚区由衡阳市、株洲市及其周边至2015年成片消失,L-L集聚区则按照顺时针走向,逐步形成围绕武汉市的闭合环形区域;(4)基于市域生态效率排名对比的稳健性检验表明,县域生态效率测度路径和结果具有较高可信度。  相似文献   

2.
生态效率是评价区域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地理学与经济学开展资源环境综合研究的常用指标和变量,县域尺度生态效率测度的研究匮乏,制约了上述问题在县域层面上开展。在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国家战略下,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研究区域,依托多源遥感数据构建县域尺度生态效率测算指标体系,应用非合意产出超效率EBM模型测算2000-2015年县域生态效率,利用GIS空间分析工具揭示其时空分异规律和空间关联特征。并设计稳健性检验方案,对县域尺度生态效率测度路径科学性及稳健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各年份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所辖县域的生态效率均优于武汉城市圈所辖县域;(2)研究期内生态效率维持高位区域包括武汉市辖区等12个县市,生态效率持续低值区域包括瑞昌市等7个县市;(3)县域生态效率H-H集聚区由衡阳市、株洲市及其周边至2015年成片消失,L-L集聚区则按照顺时针走向,逐步形成围绕武汉市的闭合环形区域;(4)基于市域生态效率排名对比的稳健性检验表明,县域生态效率测度路径和结果具有较高可信度。  相似文献   

3.
构建NSUSBM-SFA-NSUSBM-Tobit的4阶段分析框架,基于长江经济带2007~2016年10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全局DEA技术计算了不可分离假设下城市的生态效率,同时通过3阶段DEA模型,将自然因素引入效率测算中.使用Tobit模型,结合新发展理念,定量分析了高质量发展视角下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2007~2016年间,不考虑各城市环境差异时,长江经济带综合生态效率均值由0.288增至0.617,增幅114.24%,于2011年跨过了0.4的低质量发展阶段,但低于0.8的高质量发展标准,湖南省增速最快,涨幅213.85%;考虑环境差异后,长江经济带综合生态效率均值由0.150增至0.395,涨幅163.33%,其中上海市增速最快,涨幅311.52%,上海、江苏与浙江的综合效率在大部分年份排名前3位,江西、贵州与云南则排名后3位.创新、城乡协调、政府环境投资、引进外资与推进城镇化均有助于提升城市生态效率.  相似文献   

4.
正6月9日,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司法保障理论与实务高端论坛在重庆大学举行。由重庆大学、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主办。论坛设置了"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司法理念""助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司法体制和机制建设""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和保护法律问题"等议题,旨在充分发挥司法在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和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的保障作用,更好地服务于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实践需要。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文献综述梳理和探究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研究现状、状态水平、空间格局及制约因素等,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呈稳步上升趋势,在全国处于中上游水平;整体而言,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质量略滞后于生态环境治理,生态系统健康与生态服务是新时期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重点工作;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明显,下游更易受资源环境的约束,中游面临产业结构固化的困境,上游发展绿色经济动能乏力;长江经济带既有的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形成了较难转型的路径依赖,在创新驱动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协调关系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本文结合相关研究和热点进行述评,以期为长江经济带在多重目标下寻找平衡,创新绿色发展模式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步入"十三五",长江经济带迎来又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此背景下,2016年5月,环境保护部李干杰副部长应邀在北京大学为来自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和有关部委的厅局级干部,作了题为《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扎实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专题讲座。本文对讲座内容进行了摘录,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从考虑污染变量角度运用SE-DEA模型对河南省2007-2012年的生态效率进行静态评价,通过Malmquist指数分析了生态效率的动态变化趋势,并结合Tobit回归探讨了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7-2012年河南省生态效率(静态)总体上呈平稳上升趋势;河南省各地市(洛阳、许昌除外)生态效率(动态)呈现随时间进步特征,生态效率的改善主要是技术进步的作用所致,受技术效率变动影响较小;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是阻碍生态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而市场化程度显著促进了生态效率的提高;环境保护支出对生态效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进出口贸易和外商投资分别对生态效率产生一定的负向和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江河源区为案例地,结合超效率DEA和Malmquist DEA模型考察高寒草地畜牧业生态效率时空变化,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生态效率空间差异明显.2013年玉树、称多和囊谦超效率值较高,达日、玛多和唐古拉山镇超效率值较低,其他各县生态效率水平介于两者之间.生态效率动态变化可以划分3个阶段,1994-2002年为平稳上升阶段,2003-2006年为分化阶段,2007-2013年为急剧上升阶段.生态效率上升主要源于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提升,资本、降水和劳动力则是主要影响因素.需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草原水利设施、人工草地和畜棚建设;加强草地生态和冻土保护,并完善畜牧业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9.
杨绍华  张宇泉  耿涌 《中国环境科学》2022,42(10):4817-4826
基于LMDI分解模型,探究了2000~2019年长江经济带交通运输业碳密度、运输结构、能源效率、能源强度、经济结构、经济水平以及人口规模等因素对交通碳排放的贡献程度及时空特性,并使用泰尔指数测算了碳排放的区域差异性.结果表明,经济规模持续扩张是长江经济带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增长的第一主导因素,对碳排放的正向驱动效应为116.33%,其次是人口规模(6.19%);运输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转变则是抑制碳排放增长的关键因素,其负向驱动率分别为-26.18%和-16.25%;而技术水平(能源效率和能源强度)的提升有助于抑制碳排放增加.此外,基于人均碳排放和碳排放强度的泰尔指数均显示长江经济交通碳排放量的区域差异性明显,其中区域内差异大于区域间差异,且基于碳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呈现出“俱乐部趋同”现象.最后,对长江经济带交通绿色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经济带坚持生态优先发展,走绿色发展之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引领我国绿色发展、顺应国际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资源利用粗放浪费、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生态系统明显退化,成为制约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长江经济带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通过借鉴莱茵河流域集约高效利用资源、重点治理环境污染、自然恢复生态系统的绿色发展经验,优先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良好型示范带,最终将其建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示范带。  相似文献   

11.
新型烟气脱硫净化装置(LAPD)是一种复合净化机理的针对中小型燃煤工业锅炉的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不同溢流口液面高度、不同环形管高度、不同吸收浆液pH值、不同进气温度对LAPD脱硫效率的影响;并设计正交实验建立了LAPD的最佳工况参数应用标准.  相似文献   

12.
从生物脱氮效果的角度,评析和介绍了几种新的生物脱氮工艺和对原有工艺的改进方法,从工艺方法上提高生物脱氮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高效干法脱硫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研究了高效干法烟气脱硫剂的制备方法和工艺,分析和探讨了CaO和FA的配比、添加剂的种类及加入量、反应温度对脱硫剂脱硫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土壤磷素生物有效性与流失潜能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探讨了磷资源危机及磷肥供求矛盾的基础上,总结了农业磷素面源污染产生的原因及其控制方法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控制磷污染源方面要注意磷肥有效性的提高,减少磷素在土壤中的积累;在控制磷素流失方面要针对磷素地表和土体内迁移时采取有效措施。磷素污染的治理关键是切断磷源和流失途径的联系,实现磷肥施用的生产和环境的双重效益。  相似文献   

15.
基于DEA方法的农地非农化效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文运用DEA方法构建了一个农地非农化效率指标,并利用2001-2008 年间省级层面数据,测算得到各省以及4 个地区历年农地非农化效率,结果表明:省域农地非农化效率呈现波动上升、波动下降、保持平稳三种趋势,4 个区域唯有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农地非农化效率均值高于0.6,全国农地非农化效率均值为0.489,表明8 a 中我国多耗用了51.1%(将近91455.75 hm2)的建设占用耕地的指标。同时,由于初始年份的低效区与高效区在效率变动趋势上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省域及4 个地区之间农地非农化效率出现趋同的现象。对农地非农化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蕴含着“权利二元”的土地制度是过度农地非农化与农地非农化配置结构不合理的症结所在;同时,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压力又进一步助长了农地非农化的“非理性”;此外,在影响农地非农化效率其他因素中,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7.02%水平以后,产业结构升级的边际效应才由负变为正;而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率在不同地区的作用方向和强度不同,致使其在全国层面上统计不显著。据此,论文提出应实施“双轮驱动型”土地制度和财税制度改革,以扭转农地非农化效率损失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新型烟气净化装置(LAPD)运行参数变化对除尘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LAPD的除尘效率随着溢流口液面高度的增大而提高;随着环形管高度的增大而先提高后下降。通过正交试验,建立了LAPD的最佳工况参数标准。  相似文献   

17.
活性碳纤维对水中五氯酚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文章研究了活性碳纤维(ACFs)对水中五氯酚(PCP)的吸附行为、吸附条件及再生性能。结果表明,PCP在ACFs上的吸附容量较大,Langmuir及Freundlich等温线都能较好地反映其吸附行为;ACFs对水中分子和离子状态的PCP均可吸附,在最佳的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条件下,PCP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97%和99.8%;用0.01mol/L NaOH溶液进行再生,吸附量基本不变,五氯酚回收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栾景丽  宁平 《云南环境科学》2005,24(Z1):147-150
昆钢第三炼钢厂转炉一次除尘设备过气量超过设计能力,结合实际,进行了除尘器喷头选型和改造,以提高其除尘效率,提高风机转速,减少炉口烟气外溢量。实施以后,除尘器(一文、二文)除尘效率明显提高,实现了放散烟囱达标排放,风机叶轮积灰少,停机清灰时间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9.
在考虑东中西区域间技术集合差异的基础上,采用SBM-Undesirable和Meta-frontier函数模型测算区域问能源效率.同时采用共同技术比率定量分析了各省区能源利用的技术差距,并从生产技术和管理两个维度分析能源利用无效率来源.发现中国能源效率整体存在较大改善空间且呈现出东-西-中递减格局.各省区在共同前沿边界下能源效率技术水平均不大于群组前沿边界下的能源效率,且东-西-中三大地区能源效率的无效率来源各有不同,需要因地制宜制定不同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20.
在连续运行条件下,采用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净化低浓度的生活污水,考察了其净化效果。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的降低生活污水中的COD、TN、TP,适合于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在0.1、0.2 m3/(m2.d)的水力负荷条件下,系统较容易出现死水区;当0.3 m3/(m2·d)的水力负荷条件下,水流呈推流状态,有效容积和水力效率得到提高,去除率分别为90.3%、86.6%和96.7%。试验表明,适当增加水力负荷,有利于污染物的去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