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强电离放电技术处理饮用水中的吡啶,考察了外加电压、吡啶初始浓度、pH值等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2.6 kV、3.3 kV和3.8 kV输入电压下处理60 min,吡啶的降解率分别为68.40%、83.62%和96.42%;在吡啶初始浓度为5 mg/L条件下处理30 min,吡啶解率达到100%,在吡啶初始浓度为40 mg/L条件下处理60 min,吡啶的降解率达到73.37%;中性条件下处理效果较好,在pH=7.40的条件下处理60min,吡啶降解率达到95.64%。  相似文献   

2.
近来,高级氧化工艺被广泛应用到各种工业废水的处理中,并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实验以过硫酸钾作为氧化剂,二价铁离子作为催化剂,以石墨板作为电极,在通电的条件下研究该反应对目标污染物硝基苯的降解。并通过改变氧化剂的浓度、电压、pH值、电解质浓度、Fe~(2+)浓度等条件,以提高硝基苯的降解率。实验表明,当控制硝基苯浓度为100 mg/L,过硫酸钾浓度2 mmol/L,电压为5 V,电极间距为4 cm,pH值3.0,Na_2SO_4浓度0.05 mol/L,Fe~(2+)浓度2 mmol/L反应180 min后,硝基苯的降解率可达到80%。  相似文献   

3.
采用针-板式介质阻挡放电(DBD)产生低温等离子体降解土壤中对硝基苯酚(PNP),考察了放电电压、载气气量、土壤含水率以及土壤pH值对土壤中PNP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针-板式DBD对土壤中PNP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在PNP初始浓度400mg/kg,放电电压18 kV条件下,放电处理60 min,PNP降解率达到87.3%。增加放电电压和含水率均能提高降解率。不通入载气,也有较好的降解效果。碱性条件有利于PNP降解。  相似文献   

4.
难降解苯酚废水的高效处理是污水处理领域中亟需解决的难题。以椰壳活性炭为基底材料,在其表面负载石墨烯和钛,制备出新型复合负载型催化粒子电极(Ti-rGO/GAC)填充于三维电极反应器中用于处理苯酚废水,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Ti-rGO/GAC三维电极降解体系处理苯酚废水的影响因素和最佳反应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当反应液体积为200 mL、模拟废水中苯酚的初始浓度为310 mg/L、极板间距为4.5 cm、电解质(Na_2SO_4)投加量为10 g/L、溶液的pH值为3、粒子电极投加量为100 g/L、施加电压为13 V时,为Ti-rGO/GAC三维电极降解体系处理苯酚废水的最佳反应条件;在该最佳反应条件下,电解反应100 min后,模拟废水中苯酚和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51%、81.25%;pH值对废水中苯酚和COD去除率的影响最大,电压、极板间距和电解质浓度对其的影响效果依次减弱。Ti-rGO/GAC三维电极降解技术对处理苯酚这类生物难降解污染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Bi2WO6催化剂,并通过XRD,UV-vis DRS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以活性艳红X-3B为目标污染物,研究催化剂量、X-3B初始浓度、反应溶液pH值以及H2O2等因素在可见光辐射下对其光催化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Bi2WO6催化剂结晶度好,具有较强的可见光吸收能力;最佳催化反应条件为: X-3B初始浓度20mg/L,Bi2WO6用量2g/L, pH5.18(原始pH值).在此条件下,光照60min,对X-3B的去除率可达到86%;加入2mL/L 30%的H2O2,光照30min,降解率可达到96%以上,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光催化反应可以有效地破坏X-3B的发色基团偶氮结构使其脱色,但在所设定的反应时间(80 min)内X-3B不能被完全矿化,反应过程中有中间产物生成.  相似文献   

6.
王菲凤 《环境工程》2017,35(1):6-10
以钛酸丁酯为钛源,氯化铵为氮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不同掺N量的N-TiO_2,经扫描电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手段对制得的纳米材料进行可见光催化性能表征,在可见光照射下催化降解水中腐殖酸(HA),并探究掺N量、投加量及HA初始浓度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N-TiO_2为锐钛矿相,N掺杂后拓宽了TiO_2光响应范围,可见光催化性能显著提升;掺N量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光催化活性;8%-N-TiO_2的投加量为1 mg/L时,对初始浓度为5 mg/L的HA可见光催化降解程度最高,可见光反应140 min后,降解率达80.32%。  相似文献   

7.
Fenton试剂处理选矿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用Fenton试剂处理某选矿废水中残余的黄药,分别考查了氧化时间、反应初始pH值、Fe2+浓度及H2O2用量对黄药降解效果的影响,用正交试验确定了四个因素的最好条件。结果表明:初始pH值和H2O2用量是影响去除效果的主要因素;氧化时间为60min,反应初始pH=4,[Fe2+]=20mg/L,[H2O2]=20mg/L,黄药的浓度为125mg/L时,黄药的去除率达到99.5%。  相似文献   

8.
应用Fe/Fe为反应阴阳电极,选择活性艳蓝模拟废水作为处理对象,以脱色率和能耗为考核指标,对电凝聚法处理活性艳蓝染料模拟废水的脱色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初始pH值为5.5,溶液的搅拌速率为400 r/min,电压为6 V,电解质Na_2SO_4浓度为0.01 mol/L,极板间距为1.0 cm的条件下,使用染料质量浓度为500 mg/L的模拟废水反应35 min,在10 min时活性艳蓝的脱色率达到99%以上。研究表明:以Fe/Fe电极通过电凝聚法对活性艳蓝模拟废水进行脱色处理是可行且高效的。  相似文献   

9.
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采用浸渍提拉法制备了负载TiO2的玻璃纤维光催化填料,考察溶液初始pH值、苯酚初始浓度、UV-LED消耗功率以及曝气强度对光催化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溶液pH=3、苯酚初始浓度为10mg/L、UV-LED输出功率为2.968W,曝气强度为1.8L/min时,光催化反应装置对苯酚的降解率可达97.05%,降解过程遵循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此外,该反应装置的能耗较低,催化剂负载的牢固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微波耦合类Fenton处理水中对硝基苯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维倩  张广山  郑彤  张洁  王鹏 《中国环境科学》2014,34(12):3112-3118
针对对硝基苯酚环境危害大、难生物降解的特点,为克服传统Fenton适用pH范围窄的缺点,制备了CuO催化剂,并对微波耦合类Fenton氧化对硝基苯酚溶液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H2O2投加量、催化剂投加量、微波功率、辐照时间、溶液初始pH对PNP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2O2和催化剂投加量分别为0.06mol/L和0.3g/L,微波功率125W,不调节溶液初始pH(约为6)的条件下,初始浓度为50mg/L的PNP溶液反应6min去除率达92%, TOC去除63%.比较不同氧化体系,得到微波能够增大微波耦合类Fenton体系中?OH的生成量,从而提高对PNP的去除率.实验表明,CuO催化微波耦合类Fenton作为一种新型类Fenton反应,能克服传统Fenton适用pH范围窄的局限性,并且显著提高反应效率,拓展了Fenton反应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