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3 毫秒
1.
(续前) 四.再生资源研究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有联系 1.更新观念 就人类的行为活动来说,观念.思想总是人体行为的先忖,是先于行为的心理作用物,在心理学上称为“动机“.动机的行为的先忖,它是由概念.观念或思想综合作用的结果.人类人仃由心理作用至行为的产生,是一个由精神思想到物质行为的转化过程,是精神力量(观念意识)转化为特质力量(行为运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再生资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应当给予重视和关注。就寻找再生资源与环境保护契合点,系统开展综合利用事业,注重高科技和人才战略,以及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一些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人类在解决资源、环境与发展、生态与保护的关系问题中,循环经济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方式具有客观必然性。深入、系统地梳理历史选择进程与理论创新成果,有助于对我国的循环经济实践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国家“十一五”(2006—2010)规划纲要指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十一五”的重大战略任务。时至今日,“十一五”规划已经完成过半。本刊就循环经济的有关问题对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5.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杨再鹏  孙杰  徐怡珊 《化工环保》2005,25(2):160-164
将实践和理论结合阐述了循环经济理论的理念及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关系。实现循环经济理论在技术层面应当开发和应用3种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末端治理技术和报废产品回用技术;在社会层面应当发挥政府和公民两方面的作用。在我国当前国情条件下,实施循环经济的重点是:扎扎实实地推行清洁生产,开展废旧物品的回用。政府的职责是制定实施循环经济的法规,宏观规划;民众应提高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自觉地可持续消费。  相似文献   

6.
当前,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繁荣,与此同时,生态和资源也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再生资源产业化发展,已势在必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已成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防止二次污染和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国内外政府的空前重视。再生资源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也愈发突显其重要作用,通过行业培训,从业人员对再生资源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提高了业务知识、技能水平和对政策法规的坪解.  相似文献   

7.
同志们,今天在这里召开的全国电力工业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是电力部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环保会议。史部长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会议的主要议题是结合电力工业的实际贯彻第二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会议的精神,总结经验,研究加快电力发展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确定2000年的环境保护目标和战略措施,努力做到环境与电力的协调发展。下面,我就如何结合电力工业的实际,贯彻第二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会议的精神讲几点意见。1对加快电力发展和保护环境必须有正确的认识加快发展电力是保证国民经济高速度增长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必…  相似文献   

8.
2001年是进入新世纪的第一年,也是我国“十五”计划的开局之年。党的十五大提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把水资源和油气资源问题作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工作重要的指导思想。 工作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增强企业竞争力为主要目标,以解决资源战略中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强化政策导向,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依靠技术进步,加强科学管理,重点抓好工业节水、节约和替代石油、洁净煤技术示范和推广、资源综合利用,发展环保产业和新能源产业,积极推行清洁生产,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循环经济的产品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导致了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加剧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而基于循环经济的特征,开展产品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可以指导产品自身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使产品由生产后的静态使用发展到性能或功能的可持续生长,可持续满足市场的全维需求。初步探讨了产品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内涵、现状及其哲学意义,并分析了产品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研究内容,对基于循环经济特点的产品可持续发展模式提出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0.
循环经济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路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论述了“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以及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指出循环经济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1.
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荷兰召开的农业与环境会议通过的《关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丹波宣言和行动纲领》,首次明确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即“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基础的方式,以及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性改革,重点集中解决重大的稀缺农业资源和重大自然资源问题。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需求得到满足,这种可持续的发展(包括农业、林业和渔业)维护土地、水、动植物遗传资源,是一种环境不退化、技术上应用适当、经济上能生存下去以及社会能够接受”的农业体系。目前,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共识,并纷纷寻求适合本国国情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保护资源与环境。各国的探索与实践表明,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与推广,再生资源研究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视角更加多元,再生资源的相关研究呈现持续上升态势。采用文献分析方法,梳理与研究自2009年以来CNKI和WOS核心集合两大数据库的期刊文献,基于再生资源领域的文献特征、研究热点、研究学科和研究趋势,分析再生资源研究动态发展逻辑。由文献研究可知,可持续发展是再生资源理论研究中轴,基于生命周期的生态系统是再生资源实践研究主线,再生资源的相关研究逐步进入实践研究生活化、研究领域精细化、研究趋势常态化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3.
环保产业是一项新兴产业,正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我国已将环保产业列入今后重点发展的领域。环保产业一直是国际合作的热点,环保市场的国际化也为中国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十分严峻,环保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绿色制造与再制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所周知,循环经济以系统论和生态学的理论为基础,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同可持续发展。在环境污染和资源匮乏的今天,绿色制造与再制造是消除环境污染,减少资源浪费,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力武器。或者说,绿色制造与再制造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两支重要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研究决定第七届学术会议将于2009年9月15日-18日在天津滨海新区召开。 本届会议主题为“现代化工、冶金与材料技术前沿”。届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有关部委领导,以及国内化工、冶金与材料领域专家、学者、科研人员、企业代表等600余人将齐聚津门,共同围绕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石油和化学工业、冶金和材料工业的现状和发展战略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16.
发展循环经济,创建节约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顺应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为此,本刊特开设“循环经济专题讲座”栏目,介绍循环经济理念的由来、涉足的领域及国内外的发展动态。为广大读者了解循环经济的相关知识、树立循环经济理念搭建一个学习的平台。  相似文献   

17.
再生资源产业是汩罗的一个传统产业。近年来,在政府的引导下,汩罗的再生资源产业由市场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形成了一个由收购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条,且这个链条正在不断地延伸。从走街串户的废旧物资收购者到开店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回收公司,以及再生资源加工企业,从业人员发展到近4万人,回收公司146家,加工企业118家,一个再生资源的加工集群已经形成。2005年国家发改委将汩罗工业园区列入全国首批再生资源试点单位。经过几年的发展,当地政府在引导产业发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税收征管及财税政策支持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汩罗模式”。  相似文献   

18.
电子废弃物是再生资源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展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是再生资源产业由传统型向科技型转变的重要途径,既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又能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现刊发2010年7月28日中再生协会第五届三次理事会扩大会暨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分会成立会上的领导讲话,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真正的“后工业化社会”应该是“循环型经济社会”   80年代初,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所撰写的《第三次浪潮》曾引起普遍关注。他在其中提出了“后工业化社会”的概念,预言继农耕社会和工业化社会之后到来的将是信息化社会。其实,真正的“后工业化社会”应该是“循环型经济社会”,而这样的社会正在到来。   农耕社会就物质生产和消费而言,是一个循环型的社会,但属于低级形态的循环。以产业革命为起点的当代工业化社会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为特征,中断了物质生产和消费的循环链。一方面产品生产过程中及消费后产生的废弃物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另一方面自然资源和能源因开发速度日益加快而趋于枯竭。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所遭到的严重破坏,已危及到了地球和全人类的安全与生存。日本文明学会会长伊东俊太郎认为,现在是人类200万年历史中,“第一次面临地球达到极限的时代”。在发展了二三百年之后,现代工业化社会的负面影响和弊端暴露无遗,已到了非改弦更张不可的地步。人类开始摸索走向更进步、更合理的“后工业化社会”。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被明确提出,并赋予了丰富的科学内涵,说明人类社会发展已从“敬畏自然的原始文明”,经过“依赖自然的农业文明”,再到近代社会曾经历的“改造自然的工业文明”,而即将发展进入“效法自然的生态文明”的历史新阶段。我国倡导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循环经济、和谐社会的理念,都充分体现出了东方“道法自然”哲学和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