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一)第5届国际湖泊保护与管理会议将于1993年5月17日至21日在意大利斯特雷萨(Stresa)举行.会议的主题为“2000年以后湖泊生态系统战略”(Strategies for LakesEcosystems beyond 2000).会议内容包括:(1)富营养化管理的科学基础;(2)供人类使用的湖泊、水库的水质;(3)入湖微污染物的归宿和影响;(4)营养物的非点源控  相似文献   

2.
中国富营养化湖泊的生物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描述了中国湖泊富营养化污染现状 ,论述了湖泊富营养化形成的机理、生物修复富营养化湖泊 (尤其是去除水体和底泥碳、氮、磷 )的理论依据 ;提出了修复湖泊富营养化的技术途径 ,阐明了笔者对机械清淤和生物修复各自具有的优势和缺陷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3,(6):F0002-F0002
为加快推进美丽天津建设,推进清新空气、清水河道等“一号工程”的顺利实施,加强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成果的推广应用转化,提升科学治污、科技减排水平,天津市环保局会同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天津市科委、中国环保产业协会于11月22日至23日在天津滨海国际会展中心共同举办了“美丽天津·一号工程——科学治污暨环保先进实用技术展示交流会”。  相似文献   

4.
"生态环卫"技术提供了共同解决两个关键水难题的办法:如何使世界缺乏用水和卫生设备的人数比例下降一半;如何解决湖泊、水库和内海的富营养化.氮和磷超标,主要来源于城市污水和农业肥料的流失.尿液和粪便(特别是尿液)含有氮和磷.一个新的人类废物管理办法,有可能使这些物质在农业领域循环.  相似文献   

5.
太湖表层沉积物中多磷酸盐检出的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氮限制型富营养化湖泊中,沉积多磷酸盐(Poly-P)可以用来示踪营养盐磷的输入和湖泊的富营养化过程。太湖是一个典型的磷限制型富营养化湖泊,通过对太湖表层沉积物中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氢氧化钠可提取磷(NaOH-P)以及Poly-P的提取分析,初步探讨了太湖营养盐磷输入的历史记录,并揭示了该湖Poly-P的主要来源和保存机制。太湖Poly-P的质量浓度较低,变化范围为0.004~0.065mg·g-1。NaOH-P占TP组成的22%,是太湖沉积物总磷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结果显示,在湖泊水体藻类生物量较大和NaOH-P是沉积物TP重要组成部分的磷限制型湖泊中,Poly-P也是沉积物磷汇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还是一个可以反映由人为磷输入增大导致湖泊富营养化程度加剧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6.
在210Pb计年的基础上,运用水生生物遗存、色素、有机碳同位素和磁化率分析了东湖钻孔沉积物中的生物与环境信息,重建了东湖100多年来湖泊营养与环境演化历史.研究发现东湖100多年来在人类活动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指示重金属污染的磁化率和指示湖泊富营养化的色素指标如蓝藻叶黄素(Myx)、颤藻黄素(Osc)快速上升,相应的水生生物如介形虫、腹足类、水生高等植物等表现明显的组合和变化阶段,同时有机碳同位素偏正与湖泊生产力升高和藻类繁盛有关.沉积记录表明东湖生态系统近代发生了深刻变化,湖泊营养演化自早至晚呈现四阶段性:贫营养阶段(1900-1966AD)色素水平低、拥有较丰富的水生高等植物和腹足类;中营养阶段(1966-1983AD)色素含量增高、水生高等植物和腹足类减少;富营养化阶段(1983-1989AD)色素含量快速增高、水生高等植物消失;超富营养化阶段(1989AD-至今)色素含量稳定居高、某些耐污染的介形类较繁盛.结果对于认识湖泊生态环境演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以及如何治理湖泊环境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呼伦湖地处中高纬度温带半干旱区,属于中温带大陆性草原气候,湖泊冰封期长达6个月,冰封期和非冰封期湖泊水体的营养状态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基于2015—2017年冰封期与非冰封期湖泊水质监测数据,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分析冰封期与非冰封期呼伦湖湖泊水体营养状态的变化特征,同时通过非线性概率Probit模型建立了呼伦湖富营养化影响因子模型并对湖泊水体富营养化主要影响因子讨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呼伦湖总体上呈现轻度富营养化程度,2015—2017年呼伦湖冰封期内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变化特征为2015—2017富营养化程度逐年增加,而非冰封期内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变化特征呈现2016年富营养化程度最大2017年最小,且冰封期内水体富营养状态程度较非冰封期严重;建立的呼伦湖富营养化影响因子的非线性概率Probit模型表明影响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水环境因子为总磷(TP)、pH值、盐度(S)、水深(H)、总氮(TN)及溶解氧(DO),其中总磷(TP)因子的响应概率为65.7%,对呼伦湖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影响最大,说明磷是呼伦湖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限制因子,并且各主要水环境影响因子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表明呼伦湖水体营养状态的改善可通过调节水体内各水环境因子维持相对平衡,同时加大对湖周围人类活动的管理,加强对禁牧的宣传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湖水总磷浓度对湖泊富营养化有很好的预警作用,历史湖水总磷浓度的定量重建能揭示湖泊营养演化历史.依据安徽省石塘湖沉积物钻孔的高分辨率硅藻研究结果,结合长江中下游湖泊硅藻-总磷转换函数模型,定量重建了其过去百余年来硅藻组合演替与历史湖水总磷浓度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石塘湖硅藻经历了从颗粒直链藻(Aulacoseira granulate)优势组合(1867-1981年)向富营养属种高山直链藻(Aulacoseira alpigae)优势组合(1981年以来)的变化.1981年以前,水体ρ(总磷)为50~60μg.L-1,湖泊一直维持在中等营养水平;1981年之后水体ρ(总磷)呈现明显升高趋势(>100 μg·L-l),硅藻组合以高山直链藻占绝对优势,同时伴有喜好富营养环境的属种如极微小环藻(Cyclotella atomus)、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谷皮菱形藻(Nitzschia palea)和汉斯冠盘藻(Stephanodiscus hantzschii)等的增加,标志着湖泊富营养化的发生.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业及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农业化学肥料的大量使用以及过度养殖是硅藻种群转变和富营养化发生的主要根源.增温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硅藻群落变化和富营养化的加重.根据重建的硅藻-水体总磷浓度结果,提出石塘湖治理的营养物基准水体ρ(总磷)为60 μg·L-1,为该湖整治和修复方案的制定提供可参考的目标,也为当地大量类似湖泊的治理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长江中下游湖泊沉积物酶活性及其与富营养化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揭示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营养物分解合成过程的生物化学机制,研究了长江中下游6个浅水湖泊沉积物氮、磷、有机质和铵氮含量,水解酶、氧化还原酶活性,微生物种类与数量及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通湖、珊珀湖、赛城湖和军山湖等养殖型湖泊,污染严重,其沉积物脲酶活性明显高于污染程度轻的大型湖泊鄱阳湖和洞庭湖,且与沉积物总氮(TN)、有机质(OM)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885,P<0.01;r=0.900,P<0.01);沉积物碱性磷酸酶(APA)活性与总磷(TP)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86,P<0.01).湖泊沉积物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与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趋势相近,分布状况与湖泊污染程度、人类活动干扰程度等紧密相连.湖泊沉积物微生物以细菌为主,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各湖泊氨化细菌数量差异较小,而反硝化细菌数量差异较大,反硝化细菌可能是导致该区域湖泊沉积物氮素累积的重要生物指示因子,可以作为反映湖泊富营养化程度的生物指示因子.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周边中小型水库的水质状况,于2009年8月(丰水期)和2010年3月(枯水期)调查了4座典型中小型水库--横岗水库、水濂山水库、契爷石水库和东风水库,分析了水库的富营养化与蓝藻种类组成、种群动态及微囊藻毒素水平.丰水期总磷浓度为0.05~0.083 mgL-1,枯水期为0.026~0.082 m...  相似文献   

11.
“生态环卫”技术提供了共同解决两个关键水难题的办法:如何使世界缺乏用水和卫生设备的人数比例下降一半;如何解决湖泊、水库和内海的富营养化,氮和磷超标,主要来源于城市污水和农业肥料的流失,尿液和粪便(特别是尿液)含有氮和磷,一个新的人类废物管理办法,有可能使这些物质在农业领域循环。  相似文献   

12.
中国富营养化湖泊的生物修复   总被引:65,自引:0,他引:65  
描述了中国湖泊富营养化污染现状,论述了湖泊富营养化形成的机理、生物修复富营养化湖泊(尤其是去除水体和底泥碳、氮、磷)的理论依据;提出了修复湖泊富营养化的技术途径,阐明了笔者对机械清淤和生物修复各自具有的优势的缺陷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现场调研及资料收集,对中国典型湖区25个湖泊的富营养化现状及演变趋势进行分析,并对其成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2009—2010年,有52%的调研湖泊处于富营养状态,其中内蒙古呼伦湖和江苏湖泊富营养化最为严重,东北地区湖泊富营养化程度中等,新疆湖泊富营养化程度最低,而云南湖泊富营养化程度则呈现两级分化趋势。近30 a来,有16个湖泊的富营养化水平有所上升,占调研湖泊总数的80%,表明这一阶段是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的快速发展期。其中云南高原湖泊富营养化趋势最为严重,而江苏湖泊的富营养化趋势也不容乐观。人类活动是导致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但是随着点源污染得到逐步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江苏、云南和东北3个地区湖泊营养物的主要来源,必须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4.
湖泊内源氮磷污染分析方法及特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湖泊的内源氮磷污染已成为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一大难题.本文总结了沉积物中氮磷赋存形态、沉积物-水界面氮磷迁移释放行为和沉积物中氮磷的生物有效性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湖泊内源氮磷污染机理分析和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控制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天津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根据天津市“十五”计划纲要提出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城市”的要求,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天津的实际出发,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创造性地提出天津市生态城市建设两步走,把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作为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初级阶段的战略构想,文章深入地阐述了天津市“创模”的必要性,迫切性和得大意义。根据国家的标准,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天津“创模”的基本条件,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方向。提出了天津“创模”的目标任务,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武汉市水污染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市是一个以长江为骨干的水网地区,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16.67%.全市每年向环境排放废水9.7亿m~3.长江每日接纳城市废水的75%,汉江为6%,其余废水均就近排入湖泊.长江武汉段的污染带硝态氮1978年就超过了富营养化标准,1983年比1977年增加了1.7倍.工业港下游铵态氮和挥发酚超标.城区湖泊BOD比城郊湖泊高4倍,总氮高50倍左右,湖泊富营养化,东湖、  相似文献   

17.
沉积物是湖泊营养盐重要的蓄积库,是湖水氮、磷元素的重要来源之一.碱性磷酸酶是一种专一性的磷酸酯水解酶,可以催化所有的磷酸酯水解反应和磷酸基团的转移反应,在沉积物的生物释磷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研究湖泊碱性磷酸酶的活力及其对湖泊营养盐的影响,对于控制内源磷污染,防治水体富营养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由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刘宪法工程师研制的“区域污染源总量控制规划微机软件”于一九九○年十二月在天津通过软件检测.该软件采用0—1整数规划和多目标规法方法,解决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汇水区内污染物总量优化分配问题.该软件对传统的隐枚举法进行了改进,将寻优速度提高了十几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中下游湖区是全球的强酸雨中心之一,为了研究酸雨对该地区湖泊p H值的影响,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模拟展开了研究。对长江中下游68个湖泊的调查结果表明,酸雨区湖泊p H均值显著低于非酸雨区(P0. 05)且湖泊p H值与水温、溶解氧含量和叶绿素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总氮、硝酸盐、溶解性无机碳含量和浊度呈显著负相关。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p H值(2. 5、4. 0和5. 0)酸雨作用下,虽然各处理组p H值日变化趋势相同,但低营养组p H值低于高营养组且p H值增加速率慢于后者,低和高营养组不同酸雨处理p H值差异均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小。实验结束时,实验组和对照组p H值无显著差异。湖泊富营养化会增加叶绿素a含量,增强水体对酸雨的缓冲能力,但持续性酸雨会对湖泊p H值、水生生物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产生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20.
太湖不同湖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长期的监测资料,计算了表征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的系统能(Ex)、系统能结构(Exst)和生态缓冲容量(|β|)指标,以及湖泊营养状态指数(Its)。结果表明,太湖不同湖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差异明显,1998—2001年太湖典型湖区健康状况由好到差的相对顺序为:东太湖、贡湖和湖心区、梅梁湾、五里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富营养化浅水湖泊生态系统健康指标阈值和湖泊系统能量健康指数(IEx)及其健康状况分级。经2002、2003年太湖不同湖区实测检验表明,所提出的湖泊系统能量健康指数及其健康状况分级适用于评价太湖不同湖区生态系统健康的区域分异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