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8 毫秒
1.
为使危险源的定义和分类更有可操作性,并明确其与隐患的关系,首先在总结现有危险源定义及分类的基础上,将危险源的概念重新界定,然后对其进行深入分类研究,最后明确危险源与隐患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应将危险源定义为所有的、直接的或间接的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或状态;其次,将危险源进一步划分为根源危险源和状态危险源,根源危险源是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客观存在,包括有形或无形的实体,包括人、物、组织、系统4大类;状态危险源是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危险源的不安全状态,包括正处于和非正处于的不安全状态;第三,隐患是正处于不安全状态的根源危险源。  相似文献   

2.
为更有效地开展安全生产工作,有必要继续明确危险源的定义和内容。通过梳理ISO45001中危险源的定义及国内外其他相关标准中与危险源相关术语的定义,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危险源包含的内容和分类方法。结果表明:危险源、事故原因、隐患、危害因素、风险源、hazard、risk source这7个词含义相同;危险源是能量、物质、行为的状态;危险源的分类需依赖于事故致因模型;由于我国法律体系与国际法律体系不同,概念的规定也会表现出差异,因此,双重预防机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  相似文献   

3.
为更全面准确地识别危险源,本文参考美国国防部系统安全标准等文献,深入分析危险源与事故原因的关系,然后依据事故致因模型分析危险源的分类和内容,最后结合安全评价实践,确定组织范围内的危险源识别方法.研究表明:危险源和事故原因的含义和分类是等同的;借助事故致因模型可得到危险源的分类、具体内容和识别方法.此研究可更全面、准确、方便地以组织为范围识别危险源,为事故预防工作提供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4.
为正确理解什么是事故的直接原因,便于企业建立我国现行的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举一个事故案例,明确事故的定义;将该事故分解为若干事件,解析事故的直接原因;根据国内外现行法规与标准,并结合事故致因理论,分析危险源和隐患的内容及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事故的直接原因既是人的不安全动作、物的不安全状态,也是能量及能量转换;事故、事故原因、事故后果分别为相应的事件;危险源和隐患均为事故的原因或可能原因。危险源和隐患之间的关系,目前主要有等同、包含、并列3种观点,其优缺点、合规性各有不同,其中把危险源等同于隐患的观点,与现行法规、标准要求相吻合。  相似文献   

5.
曹庆贵  曲楠楠 《安全》2019,40(9):5-10,25
与危险源相关的事故致因理论,包括能量单元、二类危险源理论和三类危险源理论,均可用于指导事故预防工作,在安全工作实践中发挥良好的作用。二类危险源理论和三类危险源理论的思路是一致的,用于事故预防工作时的应用方式清晰、明确,但这两个事故理论中使隐患的概念变得模糊,危险源的概念也需要加以界定。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危险源、隐患和风险的定义、特性及关系,讨论了与危险源相关各事故致因理论的应用方式和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建议将各类危险源视作风险的不同分类,或者在应用过程中对各类危险源做出界定性说明,以理清相关概念在应用时产生的困惑,使这两种事故致因理论在事故预防工作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火灾危险源与火灾隐患之辨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锐  阚强  吴丹  王伟  倪照鹏 《安全》2005,26(6):18-20
通过归纳总结危险源定义和分类,引申出火灾危险源的定义和分类.就火灾隐患定义在不同领域的运用提出了广义和狭义火灾隐患之分,并就火灾危险源与火灾隐患之间的关系阐述了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7.
事故隐患辨识原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人机环境系统本质安全化理论出发,分析了事故事隐患的内涵,用新的观点定义了危险源并给出了辨识则提出了事故直接及间隐患辨识的内容及方法。  相似文献   

8.
建设工程危险源与事故隐患辨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危险源与事故隐患、重大危险源与重大事故隐患是4个重要但又不相同的术语.为此,介绍了危险源与事故隐患、重大危险源与重大事故隐患的定义和分类,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中的重大危险源针对的只是危险物质,建设行业重大事故隐患辨识标准也尚未制定.为此,提出了对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和建设工程重大事故隐患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事故致因因素和危险源理论分析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基于事故的致因因素,国内外提出了各种危险源的概念和分类方式,如能量单元的危险源、两类危险源和三类危险源。我国安全生产法规和标准对事故致因因素也有"危险因素"、"有害因素"、"不安全因素"、"事故隐患"等术语形式的表述。为准确理解和运用系统安全理论和方法,应基于事故致因理论,系统分析事故致因因素,在该基础上,诠释各种危险源理论,明晰各种涉及事故致因因素的概念。分析表明:事故致因因素包括能量物质或载体、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管理因素;各种危险源的概念和分类,都是基于事故致因因素的划分和表述。  相似文献   

10.
从人机环境系统本质安全化理论出发,分析了事故隐患的内涵,用新的观点定义了危险源并给出了辨识方法,进而提出了事故直接及间接隐患辨识的内容及方法。  相似文献   

11.
危险源理论研究及在事故预防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提高事故预防和控制水平,以现代安全科学的观点及事故致因理论为基础,运用事故案例分析研究方法,从危险源概念辨析入手,认为,危险源是指一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能量、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而不具有能量的隐患不是危险源。进一步探讨危险源的分类、层次结构及基于危险源理论的事故预防控制模型;同时,分析各类危险源在事故预防控制模型中的地位,指出事故的原因及防范对策。结果表明,事故是由直接危险源、第一触发危险源和初始触发危险源等不同种类的危险源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加强对不同危险源的研究,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可有效提高生产安全管理水平及事故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2.
煤矿危险源辨识评价与应急预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论述了煤矿危险源辨识评价的分类、过程、方法,以及如何针对煤矿危险源制定 事故应急预案.通过对煤矿的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及编制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对 煤矿企业准确把握煤矿生产系统中的重大隐患和薄弱环节、尽可能减少事故发生或减少事故中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方法与控制措施   总被引:23,自引:9,他引:14  
论述了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的定义;介绍了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方法;在辨识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定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计划,加强监控、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许铭  王毓武  周彩贵  王玉  崔思 《安全》2021,42(7):26-34
为统一危险源和隐患的分歧,本文首先分析2个术语概念混乱的原因,然后根据2个术语的本质特征,给出它们的新定义、新分类和新分级,最后基于新的分类分级体系,给出新的隐患管理模式.研究表明:2个术语服从内外因作用原理,即危险源是内因,隐患是外因.危险源按源头可划分为3类,按载体形式可划分为4类;隐患按安全防护功能可划分为7类,根据产生阶段,可将这7类隐患再归为3类,若按内容和表现形式可将隐患划分为3类.根据隐患影响安全防护功能的程度将隐患分为1、2、3级.隐患管理新模式可简化现行隐患管理体制机制,有助于让政府、企业/单位等落实各自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双重预防机制基本概念不清晰、创建方法不明确等问题,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危险源、危险和有害因素、安全风险、隐患等基本概念,完善了安全风险的定义,研究了危险源与“危险和有害因素”、危险源与隐患、危险源与安全风险之间的关系。其次通过分析安全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在关系,表明了开展双重预防机制的实际意义。最后提出了双重预防机制的创建程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阐明安全科学的研究对象,基于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回顾该学科的研究内容,论述主要观点的优缺点,继承已有观点的合理成分,提出"三位一体"的安全科学研究对象新观点,即危险源+隐患+事故(职业病)。研究表明:危险源是引发事故(职业病)的根本原因;隐患是导致事故(职业病)的直接原因;事故(职业病)是存在隐患的危险源失控造成的后果。  相似文献   

17.
正确区分事故隐患、危险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正确辨识隐患与危险源,从而进行隐患治理与危险源监控,防范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是引发事故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8.
武宗豪  周建凯  姜伟 《安全》2021,42(7):56-61
为更合理地使用危险源与隐患2个安全术语,本文从学术和国内外标准2个角度分别对危险源和隐患的含义进行阐述,并对危险源和隐患之间的关系进行辨析.研究表明:危险源是能量、物质及行为的状态;隐患是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管理上的缺陷;关于危险源与隐患关系的4种观点在对危险源和隐患含义的解释上以及在对实践的指导上有着其各自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煤矿瓦斯事故频发,瓦斯事故的发生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但是煤矿瓦斯事故的发生并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导致瓦斯事故的发生。这就要求我们对煤矿瓦斯事故危险源进行合理的分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危险源间的耦合作用分析。因此,具体全面的对瓦斯事故危险源进行分类且对其耦合作用进行分析,对丰富多因素相互作用理论,深入对煤矿系统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隐患本义是指"隐藏的祸患"。《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6号)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定义为"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危险源是英文hazard的汉译。GB/T 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将"危险源"定义为"可能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