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解决目前安全结构理论体系中缺少对系统外部扰动演化规律研究的问题,基于工程学外部扰动理论与安全结构理论,研究系统外部扰动对安全事件发生、发展及演化的作用规律。给出活动环境系统与外部因素的定义,参考星形拓扑网络建立外部因素拓扑结构;通过分析外部因素状态随时间的演化形式,阐明活动因素状态受外部扰动的响应机制,揭示系统外部扰动对安全事件演化的影响及作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外部扰动导致系统内活动因素状态的动态响应是安全事件形态演变的内在动力,外部因素状态随时间变化呈3类波动形式,活动因素状态的扰动响应变化规律受外部因素临界状态、极限斜率等特殊阈值的限制。通过控制活动环境系统外部因素的状态维持在阈值范围内来实现调控目的,可避免外部扰动对活动环境系统安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旅游安全风险系统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在现代旅游活动中,旅游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其活动涉及大、中、小尺度的地域范围,牵涉行业较多,旅游安全存在于旅游行业及其活动的各个环节。当前的旅游安全问题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而已成为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笔者从系统论和旅游地理学的角度,把旅游安全作为一个风险系统进行研究;认为旅游安全风险系统是由旅游者与旅游景区环境共同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特定的相互依赖的系统;初步探讨旅游安全风险系统的组成、结构和研究内容;对旅游安全风险系统的安全分析、安全评价和安全措施进行了相关研究;通过研究,以期弄清现代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旅游安全风险对策。  相似文献   

3.
基于复杂性认识的安全木桶模型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认为安全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技术系统,描述了安全系统的复杂性特征:安全系统特别复杂,由相互依赖多个子系统组成,具有非线性、高度动态性、开放性和相互作用性,安全系统涉及多重反馈过程,包含软硬数据信息,并对安全政策和措施具有抵制性。借鉴传统木桶理论,利用耗散结构理论中安全熵的有关概念,探索性地建立安全木桶模型,分析了安全木桶的组成部件和功能效用。进而结合本质安全型煤矿建设,从员工素质、技术装备、作业环境和安全管理4个方面讨论了该模型的适用性,并针对本质安全型煤矿建设给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完善系统安全学科体系,深入探究系统的安全结构特性及规律,基于安全系统工程学,结合系统论和安全原理,提出并分析系统安全结构的相关理论。通过对系统安全问题的致因分析及其安全结构的演变规律研究,提出常态、应变和失效3种结构的概念,并深入研究3种系统安全结构间的运动规律,建立事故、灾害演化与系统安全结构演变之间的关系的"三轨结构"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安全结构理论完善了复杂系统的安全分析理论内容,弥补了安全系统科学中系统结构与系统安全问题关联的理论欠缺,针对复杂系统的安全问题研究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充分认识安全科学研究中的安全事件本质,基于安全结构理论,进行安全事件内涵的数学表达研究。定义安全事件的本质因素,提出通过因素约简、因素集完备性检验和因素独立性检验获取安全事件本质因素集的处理算法;从逻辑学角度给出安全事件的内涵,并根据安全事件本质因素的表现外延隶属函数,给出安全事件内涵数学表达的算法。研究表明:所有决定安全事件发生的、独立且完备的因素组成安全事件的本质因素集,全体本质因素的属性组合为安全事件的内涵;本质因素状态集的笛卡尔乘积集构成安全事件的因素空间,该空间是承载安全事件内涵的完备的数学逻辑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6.
安全社会学与社会学基本理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安全社会学即是将安全问题与社会学知识结合起来,把安全看做一种社会过程,研究安全问题的社会原因、社会过程、社会效应及其本质规律。无论古典社会学还是现代社会学,无论社会学结构主义还是社会学建构主义,都长期在探讨个人—社会关系中的行动、理性、结构、系统4个方面,因此,安全社会学同样需要研究安全行动、安全理性、安全结构、安全系统。基于4个视角而不断涌现的社会问题说、哈贝马斯沟通行动论和系统-生活世界理论、吉登斯和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越轨社会学、社会冲突论、集合行为理论、女性主义和社会性别学等都直接为安全社会学提供了社会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系统论的思维方法分析了煤矿本质安全文化系统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绘制了由人员、要素、过程三方面构成的煤矿本质安全文化系统构成示意图。从企业视角, 空间视角和时间视角多角度出发建立了由理念目标子系统、过程控制子系统、发展动力子系统和形象传播子系统四部分组成的煤矿本质安全文化系统建设模型。指出在具体实践中,应避免激励偏差,注重建设“以人为本”的煤矿本质安全文化系统。  相似文献   

8.
工程复杂系统灾害形成与自愈防范原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工程安全科学是涵盖机电工程、过程工程、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耗散结构理论、医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一门新兴科学。工程安全科学应该而且必将列入我国基础学科发展的行列。笔者探讨了工程安全科学的定义,重点研究工程活动中人-机-过程-环境复杂系统故障、事故发生发展及其防治、根除的规律,研究危险源隐患转化为危害或灾害的条件和影响因素及其监测、预防和控制。提出并讨论了工程系统灾害形成的机理,工程复杂系统灾害形成遵循的共性规律,工程复杂系统故障和事故的诊断预测以及灾害的防治原理。安全度既取决于危险又取决于控制能力。与故障作斗争是与疾病作斗争以另一种方式的延续。借鉴医学的“自主调理是治疗学的第一原理”和系统科学的自组织理论,提出并研究了故障自愈原理及安全的动态评价与灾害的自愈防范机制。该研究的理论和成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机和谐和实现安全、绿色、节约型流程制造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正人机环科学匹配化建设模块是金川"五阶段"安全管控模式四大延伸工程中的重点建设模块,主要是通过本质安全人塑培、安全物质文化保障、作业环境优化等方面推进安全管控水平从系统管控提升到风险管控,继而上升到文化管控,实现零伤害的目标。镍冶炼厂作为金川集团最大的二级厂矿,近年来坚持以强化人机环科学匹配化建设为基础,着力建设员工行为本质安全化、设备机具本质安全化、工艺系统本质安全化  相似文献   

10.
以往的事故致因理论多侧重于单一风险分析研究,但现实系统是一个由多危险源、多事故风险及多危害因素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单一事故风险的控制一般由危害因素的辨识与控制、事故隐患的检查与纠正及事故事件的应急与处理3个环节构成.由于系统要素的变化会从危险源、风险种类、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等方面对风险管控系统产生具体影响,因此,系统管控的核心,就是动态监测系统要素的变化对系统危险源、事故风险、危害因素及其控制措施(事故隐患)等风险要素产生的各种影响,从而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系统的风险管控过程至少应包括系统风险辨识、系统风险控制、系统资源保障、系统审核与评审等4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航空装备的本质安全管理水平,奠定新一代航空装备安全服役的良好基础,基于目前本质安全管理理论片面强调组成元素自身本质安全度的提高,忽略系统组元间耦合交互作用的现实,提出了一种基于风险耦合理论的航空装备本质安全管理模型。对航空事故本质致因和耦合风险理论进行了分析,指出耦合风险的原因主要在于各系统组元在容错性、兼容性和标准化等方面存有缺陷。构建了基于耦合理论的飞机本质安全管理图示模型,强调系统宏观安全度的提高在于组元的本质安全化和对组元内部及组元之间耦合风险的有效管控,建立了系统安全度和耦合风险度计算模型,为航空装备服役安全性的提高提供了新理念。  相似文献   

12.
安全科学是研究人与机器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保障人类生产和生活安全的科学,或者说是研究事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的理论体系。安全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不安全因素,或者说是各种技术危害,如工业事故、交通事故、职业危害等。安全科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安全科学的基础理论,如事故致因理论、灾变理论、灾害物理学、灾害化学等;安全科学的应用理论,如安全人机学、安全心理学、安全法学、安全经济学等;安全科学的专业技术,如各类安全工程、职业卫生工程、安全管理工程等。安全科学发展回顾19世纪末,英国、德国…  相似文献   

13.
安全科学的研究对象与知识体系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在研讨安全科学和学科内涵若干论述的基础上,以科学、交叉科学、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对安全科学的研究对象、安全科学的知识体系、安全科学综合理论体系的构成进行了表述。以大安全观为主线,给出了安全科学是以人们在生活、生产、生存领域的安全问题为研究对象;研究具有复杂的、巨系统特点的安全系统的结构,研究其由安全态如何突变、势垒跃迁转化为另一个安全态;研究消除或控制危害因素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如何控制和回避风险;研究安全观念和思维知识体系的一门交叉学科。特别阐明了安全科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及其要揭示的特殊规律。试图确立安全科学的科学地位。  相似文献   

14.
正基于MCTP矿用本质安全型多信道工业环网的煤矿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整体构成矿井安全物联网,由安全管控中心、现场主/分站,各种安全监测传感器、控制器及闭锁装置组成。感知范围包含井下通风瓦斯、水害、火灾、顶板灾害等相关的主要综合环境参数,人员车辆精确位置与运动轨迹,设备故障诊断,从业人员行为记录等诸多安全要素。该系统依据安全要素智能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为揭示安全文化生成规律,进一步丰富与完善安全文化学理论,基于"宏观—中观—微观"综合视角,运用理论思辨与文献分析方法,系统研究安全文化生成机制。首先,提出安全文化生成的定义,并提取安全文化生成的人的安全需要、安全威胁与应对者等6个因素;然后,提出安全文化生成的联合型、实践型与理性型等5条途径,以及安全文化生成的自发型与操作型2种动力;最后,分析安全文化生成的形式形态、经验形态与理论形态等4种表现形态。结果表明:可将安全文化生成机制的核心概括为"6-5-2-4"安全文化生成理论,其包括安全文化生成的因素、途径、动力与表现形态等4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6.
城市基础设施安全系统的结构与和谐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城市基础设施安全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也制约着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整个安全系统由7个安全子系统组成,它们相对独立,协调运转,共同影响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效益。笔者运用ANP法(网络分析法)剖析了城市基础设施安全系统的结构及其内在规律;应用科学发展观,整合城市基础设施安全系统和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环境系统之间相辅相成的发展关系,提出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同时指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资源和条件都受到城市内外经济、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为满足整个安全系统和谐发展的要求,必须科学规划和管理城市基础设施,保证其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7.
本质安全作为现代安全管理的重要理论,正确理解其内在意义,能够指导企业更好地开展风险管理,推行本质安全的理论及相关实践。安全管理是一个由人、机、环、管构成的庞大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将本质安全的理念融入到各个要素,使各个要素更加紧密、有机地连结在一起,从而有效地降低事故发生的后果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在10年前首创客运安全联系户制度的基础上,于2009年4月在省公安厅交警总队三明高速公路支队试行客运车辆"点对点"服务工作,2011年7月份起在全省交警系统全面推广。所谓"点对点"服务,就是针对交通安全规律和现状,对重点车辆、重点驾驶人推行"户籍化"登记、联系和服务,建立健全客运安全"点对点"宣传帮教新机制。"点对点"由"主动点"和"互动点"构成,"主动点"是由公安交警大、中队及其联系民警组成,专门针对客运安全进行管理与服务;"互动点"则由通行辖区的客车驾驶人、客运企业负责人及属地安监、交通运管部门组成,围绕客运安全对存在问题进行联系与互动,通报情况、督促整改,最大限度地消除可能诱发事故发生的隐患。  相似文献   

19.
人机环科学匹配化建设模块是金川“五阶段”安全管控模式四大延伸工程中的重点建设模块,主要是通过本质安全人塑培、安全物质文化保障、作业环境优化等方面推进安全管控水平从系统管控提升到风险管控,继而上升到文化管控,实现零伤害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系统运动的动力、表现和度量,提出系统运动空间和系统映射论,并以系统可靠性作为实现平台.借助信息生态思想作为方法论、因素空间理论作为智能分析的数学基础、空间故障树理论作为研究系统可靠性的平台,建立了一种新的研究框架.结果 表明,系统运动的动力是因素及其变化,表象是数据及其变化.进而为度量系统运动建立了系统运动空间模型,借助空间故障树的方法即可实现度量.同时认为人的智慧活动是系统运动过程中数据信息到因素的映射;而自然系统是所有因素到所有数据的映射,前者只能趋近而无法达到后者的高度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