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目前飞机货舱火灾探测器误报率极高、响应速度慢的问题,开发一种基于烟雾颗粒浓度、温度、CO质量浓度和CO_2质量浓度的多传感器飞机货舱火警探测方法并制定多参数报警算法。选择合适型号探测器构成烟雾、温度、CO和CO_2多传感器探测装置;采用常见火灾材料及干扰源在模拟货舱内进行真假火源试验;根据从试验数据中提取的火灾发生的特征信息制定多参数报警算法。结果表明:真实火灾产生大量的CO和CO_2,其质量浓度变化非常大;假火灾只产生极少量的CO和CO_2,质量浓度基本与环境中持平;用基于多传感器火灾探测装置可以准确区分真假火源,大幅度降低误报警率;多参数报警算法较单参数算法响应更快。  相似文献   

2.
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及其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火灾探测报警系统作为早期发现火灾的重要设备,在火灾防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及其可靠性也成为当前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及其可靠性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及其可靠性研究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朝着智能化、标准化、网络化的发展方向,以及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可靠性研究的发展趋势,建立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数据库,并找出适用于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赵令煌 《安防科技》2007,(11):50-51,36
介绍了电缆隧道火灾的特点,对电缆隧道使用的各种火灾报警系统进行分析比较,探讨在当前技术及试验研究条件下的电缆隧道火灾报警系统选型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火灾探测报警系统重要组成模块—光电感烟探测器-报警控制器,根据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不完全故障数据,改良了前人对该问题的传统研究方法,并提出了分段定时截尾可靠性参数模型。该模型主要考虑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控制器工作时序性和故障处理时间的影响,采用自主提出的原始故障数据筛选统计方法,分别求得光电感烟模块的首次使用寿命与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的参数估计。该方法能够减少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初始使用寿命过长而产生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的估计偏差,对于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整体使用寿命的估计和维修管理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基于序贯思想的动态截尾也克服了定时截尾模型无法准确判断试验停止时间的不足,在保证参数较为精确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省时间和资源。  相似文献   

5.
吴强  陈琨 《安防科技》2006,(8):14-15,50
随着高层建筑的数量增多,功能日益复杂,对预防火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于CAN的数据通信具有突出的可靠性、实时性和灵活性,非常适用于火灾报警系统的构建特点,文章提出了以现场总线为基础来构造火灾报警系统,对现场总线进行了介绍,对系统智能节点的组成、硬件的搭建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系统,作为智能建筑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其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客观上要求在进行方案设计时能根据有关规范要求和建筑物对联动系统的实际需要,合理设计联动报警输入、输出信号,选择和配置控制器。本文结合某高层建筑的特点,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提出了框架性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的结构,指出了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失效原因,针对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的特点,确定了蒙特卡洛可靠度分析法.给出了系统的概率模型,确定了在Matlab下应用Monte Carlo方法对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的可靠度进行仿真的具体步骤,得到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可靠度仿真曲线.将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比较,基本一致,验证了该仿真方法能正确描述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的可靠度随使用寿命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应用该方法来分析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的的各可靠性指标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李恩成 《安全》2012,33(8):36-37
1地下建筑防火分区的技术措施在地上建筑中应用的可行性 1.1扩大非商业建筑地下防火分区面积的可行性 对于防火分区面积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绝大部分建筑物给出的地上部分面积均大于地下部分,比如《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一类高层建筑防火分区面积为1000m2,二类高层建筑防火分区面积为1500m2,地下室防火分区面积为500m2;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耐火等级为一、二级的建筑物防火分区面积为2500m2,地下室为500m2.但是对于地下商业建筑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且采用不燃烧或难燃烧材料装修时,地下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达2000m2.而其他类型的地下建筑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且采用不燃烧或难燃烧材料装修时,其防火分区面积最大也就是1000m2.  相似文献   

9.
毕晓蕾    于海燕  刘全桢    刘宝全    高鑫    张云朋    刘娟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5,11(8):22-25
目前,外浮顶储罐的火灾报警系统是采用光纤光栅火灾报警系统。但是,考虑到光纤光栅火灾报警运行费用高和存在报警盲目的缺点,研制了基于气压监测的外浮顶储罐火灾报警系统。针对不同型号的感温探头,开展了火灾报警系统火灾报警响应时间和报警温度实验,分析了火焰距离、热熔管管径以及管壁厚度与对火灾报警响应时间和报警温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火焰距离的增大,报警响应时间增长;相同火焰距离条件下,随着感温热熔管直径的增大,报警响应时间增长,报警温度升高。Φ6热熔管的火灾报警温度为116.8℃,Φ8热熔管的火灾报警温度为129.1℃,Φ10热熔管的火灾报警温度为156.7℃。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3月25-26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在合肥顺利开展了白酒火灾防控关键技术试验。通过开展感温探测器、火焰图像探测器、紫红外探测器等火灾早期探测报警系统响应能力对比试验,干粉、泡沫、细水雾等移动式灭火装置灭火效果对比试验,以及水喷雾、细水雾等固定式灭火系统灭火效能对比试验,研究了当前白酒生产企业酒库火灾防控装备和技术的适用性及有效性。此次试验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牵头并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  相似文献   

11.
为降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误报、漏报率,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用LabVIEW虚拟仪器开发了一套智能火灾识别模型。在火灾探测区域内合理布置若干感温探测器,在火灾识别模型中,将探测到的温度场参数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火灾发生与否作为输出,并对影响BP神经网络的各项参数和该模型的运行结果进行测试研究。仿真试验结果表明:选取42组训练样本,当网络训练到4 000次左右时,最大相对误差值达到目标值0.1,其中大部分相对误差值达到0.05以下,网络的实际输出值非常逼近样本的理想输出值;实际火灾试验表明:该火灾识别模型能够探测火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国内火灾报警系统发展趋势与许多行业一样 ,火灾行业的发展是与社会的进步和经济、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的 ,社会的不断进步对火灾报警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 ,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火灾报警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改革开放以来 ,高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促进了火灾行业的发展 ,火灾报警系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火灾探测报警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特别是近年来 ,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我国火灾探测报警技术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其技术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强调火灾探测基础理论研究 ,…  相似文献   

13.
层次分析法在高层学生公寓火灾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分析高层学生公寓的消防安全特点及其火灾发生危害性,评述现有的高层建筑火灾风险评价方法;在现有的评价方法的基础上,从人员因素、建筑物属性、安全疏散设施、报警与灭火系统、防火与防烟系统、建筑物内电气因素和消防安全管理7个方面综合考虑,建立了高层学生公寓的建筑火灾危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高层学生公寓火灾危险性进行分析,确定其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层次各指标的权重;分析结果表明:消防安全教育与培训是学生公寓火灾危险评价指标体系中最重要的因素。加强和改进高层学生公寓消防安全管理,对预防或减少高层学生公寓火灾具有现实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高层建筑火灾的众多影响因素,降低城市火灾的风险等级,针对高层建筑火灾影响因素相互关联及因素信息不确定的问题,将定性描述与定量计算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层次分析–灰色聚类法的高层建筑火灾风险评价方法。结合调查研究和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了高层建筑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据此确定了目标层因素、5个准则层因素和23个网络层因素,利用Super Decision软件的[Design]、[Cluster]、[Node]、[Node conations from]、[priorities]等功能构建了高层建筑火灾网络层次分析模型并计算各指标的权重。运用灰色聚类方法处理指标中不确定和不完整的信息,确定了灰类、阈值和风险等级,构建了相应的白化权函数,聚类分析出评价目标所属的风险等级。利用提出的方法确定沈阳某高层建筑火灾的风险等级为"较安全状态",与传统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一致,表明该方法合理可行。其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周边救援、逃生规划路线和管理水平4个风险因素需重点关注,同时针对安全疏散能力和安全管理能力等薄弱环节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应用区间层次分析法(IAHP)研究高层建筑火灾安全因素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高层建筑物的火灾安全影响因素繁多,其对建筑物火灾安全性的影响不容易确定,采用传统的层次分析法对某些因子的影响权重进行确定时难度较大.本文采用区间层次分析法来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建立影响高层建筑火灾安全的层次分析模型,然后用区间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因子,采用区间数特征根法求出各个火灾安全因子的权重值,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研究表明,影响高层建筑火灾安全的因子从大到小依次为:安全疏散措施、管理与维护、消防设施、报警与灭火系统、阻燃与防火结构,得到了每个因子的权重.采用同样的方法确定了每个影响因子的子因子的权重及重要性排序.其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表明在进行高层建筑火灾安全性评估时,区间层次分析法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高层建筑火灾风险,在综合考虑高层建筑空间火灾特点及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安全疏散系统、建筑自身防火能力、灭火能力、消防救援设施以及安全管理五大因素的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构建了高层建筑火灾系统的灰色关联评价模型。通过计算各评价指标序列和实际样本序列直接的灰色关联度,建立了系统的灰色关联矩阵,得到了各影响因素及系统整体的风险等级。利用该模型对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728号教师公寓大楼的火灾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评估结果表明,在高层建筑火灾风险评估中引入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可以得到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的科学数据,并进一步指出薄弱环节,对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及日常安全管理等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的可靠程度,直接影响消防系统控制火灾蔓延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能力,对系统进行失效风险评估是检验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可靠性的有效方法。先采用故障树分析法对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的失效风险进行分析,得出影响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失效的底事件;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重要度算法得到各底事件的失效概率和权重,并给出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失效风险计算步骤;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火灾探测报警系统为例,评价该系统不失效的概率为0.795 0,不易失效的概率为0.144 1,较易失效的概率为0.0608,易失效的概率为0,然后根据模糊评价的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评估结果为该系统不失效。  相似文献   

18.
为尽快发现和控制火灾,使古建筑的消防投资更经济有效,需进行试验研究。但古建筑不能进行现场试验,通过基于火灾动力学的场模拟软件FDS5.0,以山西圣母殿为例,建立物理模型,模拟火灾发生、发展过程,得出火灾烟气蔓延过程中浓度和温度随时间变化的不同分布。通过对模拟结果分析,对圣母殿中感烟和感温2种火灾探测器进行合理有效的布置,经过数据检验,在最短时间内报警系统有效报警。结果分析表明:不论着火点在建筑的什么位置,只要合理的设置和组合火灾探测设备,就能在第一时间发现火情。证明了软件模拟的方法对古建筑消防设施设置方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方军利 《安防科技》2012,(3):18-21,14
介绍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智能建筑的系统组成、结构功能及其设计要求,从火灾报警控制器的设计选配,火灾探测器的设计选配,消防联动设备控制,智能建筑综合布线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布线,消防控制室设计等方面阐述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设置要求和条件。  相似文献   

20.
建筑火灾中值得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马晓茜  管霖 《火灾科学》2000,9(4):25-31
提出了一些建筑火灾中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流动、传热、热解、燃烧、污染物生成等方面的基础问题。着重讨论了烟气扩散、流动中的混沌现象,提出了建立建筑火灾数据库、专家系统的设想,和建立非线性燃烧模型、开发智能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