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京基准地震台是我国自己设计、建造、管理的最早地震台站之一,已有七十多年历史.南京基准地震台地处著名的南京市中山陵风景区内,周围自然环境优美,风景秀丽,环境得天独厚.台站设有测震、地磁、地电、形变、短水准观测项目,是一个综合型的地震监测台站,并承担着全球大震速报、全省地震速报、地震前兆监测任务及与国际、国内资料交换的任务.在南京基准地震台的历史变迁中,始终把地震监测、科学研究放在第一位,留下了珍贵的地震观测资料,为我国地震事业作出了显著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地震监测网点建设与地质构造断层划分是地震观测和预报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按照中国地震局地震台网前兆标准和甘肃省地震局台网建设规定,统一布设网点,打破行政区域界线,根据地震活动背景,从地震活动性、灵敏性、密集性,重要性构造差异,人口密度等因素布局设立地震监测网点。地震监测网点布局必须服从地震科研和预报的需要,有目地、有组织、有限度、有预测。本文以天祝县地震监测网点建设为实例,探讨了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3.
地震监测环境保护问题,一直是影响台站观测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联系江苏省淮安地震台保护地震监测环境的实践,论述了有关法律、法规为地震监测环境保护提供了强有力保障的意义;地震台站积极宣传地震监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依靠当地政府及其管理部门共同做好地震监测环境保护工作的必要性。同时,针对保护地震监测环境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2006年我们必须继续深化改革,以自我完善、自身造血和社会引入、合理流动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精干高效监测预报人才队伍;必须全面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拓宽应用地震监测预报基础设施和研究成果服务社会、服务经济的服务面;必须抓住机遇,全面完成好“十五”网络项目建设任务,用基础学科研究成果促进地震预测预报研究,促进经验性归纳向地震机理探究的工作方向转变,为“十一五”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打好基础。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我们要按照国务院“突出重点全面防御、健全体系强化管理、社会参与共同抵御”三大战略要求,依靠科技和…  相似文献   

5.
地震监测环境保护问题,一直是影响台站观测质量的重要因素。本联系江苏省淮安地震台保护地震监测环境的实践,论述了有关法律、法规为地震监测环境保护提供了强有力保障的意义;地震台站积极宣传地震监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依靠当地政府及其管理部门共同做好地震监测环境保护工作的必要性。同时,针对保护地震监测环境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地震前兆台站的防雷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雷电灾害是气象自然灾害的一个组成部分.地震前兆台站的防雷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然而防雷技术目前在国际上尚未过关.随着数字化改造项目的实施,地震台站对防雷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分析了雷电的形成、雷击的种类和雷电对数字化前兆地震台站的危害,介绍了几种针对数字化前兆台站的防雷措施,这些措施在实际的地震监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7.
南京基准地震台是我国自己设计、建造、管理的最早地震台站之一,已有七十多年历史。南京基准地震台地处著名的南京市中山陵风景区内,周围自然环境优美,风景秀丽,环境得天独厚。台站设有测震、地磁、地电、形变、短水准观测项目,是一个综合型的地震监测台站,并承担着全球大震速报、全省地震速报、地震前兆监测任务及与国际、国内资料交换的任务。在南京基准地震台的历史变迁中,始终把地震监测、科学研究放在第一位,留下了珍贵的地震观测资料,为我国地震事业作出了显著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回顾我省30多年来地震监测台网的建设与发展以及地震监测数字化观测系统的发展历程,阐明了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推进地震监测发展的思考,提出了新的观点和讨论的问题,以此促进我省地震监测工作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提高防震减灾综合能力,树立科学的防震减灾发展观三部分论述了推进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设的有关问题.只有把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设好,实现三大工作体系的协调发展和防震减灾综合能力的提高,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才能为我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回顾我省30多年来地震监测台网的建设与发展以及地震监测数字化观测系统的发展历程,阐明了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推进地震监测发展的思考,提出了新的观点和讨论的问题,以此促进我省地震监测工作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