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所掌握的南流江流域水文、水质及河段水功能划分等资料,采用基于一维水质模型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计算南流江流域水环境容量(COD、氨氮)。对污染源进行概化处理并考虑到南流江是入海河流临近海洋,河段受潮汐影响较大,采用基于一维水质模型感潮水环境容量公式对感潮河段进行计算。最后,计算超出河段环境容量的河段消减量并对南流江各水功能区水质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明确流域主要污染物负荷及负荷贡献,解析流域污染的优先控制区域、重点污染源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应用Arc Map的拓展模板Arc Hydro tools软件,进行独流减河流域河流水文分析及汇流计算,划分控制单元和子流域。在此基础上,估算独流减河流域点源和农业非点源COD、TN、TP和NH_3-N四种污染物的排放量和入河量。利用SPSS和GIS软件对污染排放强度进行聚类分析及空间解析,解析出流域污染的优先控制区域、重点污染源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独流减河流域农业非点源COD、NH_3-N、TN、TP入河量分别为5 036 t、574 t、1 374 t和232 t,点源COD、NH_3-N、TN、TP入河量分别为2 204 t、299 t、461 t和16 t;流域农村生活、农田种植、污水处理厂、水产养殖、直排企业和畜禽养殖6类污染源中,农村生活是首要控制来源,贡献率为25.58%,其次为农田种植,贡献率为20.16%;流域内子牙河是独流减河流域污染排放量最大的水系,其次是南运河、青静黄排水渠、运东排干;流域上游子牙河、南运河、青静黄排水渠、运东排干等子流域为整个流域非点源污染的敏感区和优先控制区,流域内西部和西南部污染物排放处于较高的等级,而流域北部和东部污染物排放量较小,处于较低的污染等级;在独流减河流域划分的污染类型中,以综合污染型面积最大,为1 708 km~2,占整个流域总面积的47.24%。  相似文献   

3.
对太湖流域苏锡常地区的入河排污口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主要研究地区内入河排污口的分布、数量、排污方式等情况,全面分析了各市的入河废污水量和污染物入河量,采用入河排污口等标污染负荷法对排污口进行评价,并根据三市的地区生产总值研究了各市经济与污染物入河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太湖流域苏锡常地区排污口以工业排污口为主,主要污染物是COD、氨氮。  相似文献   

4.
利用脉冲电弧液相放电等离子体技术,采用某小区的生活污水,研究放电脉冲次数、放电峰值电压、曝气量对COD、氨氮去除的影响.随着放电脉冲次数的增加,COD与氨氮去除率逐渐升高,当放电脉冲次数为400次时,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1.8%、80.3%.随着放电峰值电压的升高与曝气量的增加,COD、氨氮的去除效率增加.在相同放电处理时间下,当峰值电压为18 kV时,曝气量大于4m3/h,COD去除率大于96%,氨氮去除率大于90%,出水水质满足回用标准.  相似文献   

5.
白潭湖水质及其水环境容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白潭湖湖区相关水文参数,监测资料和水功能区划,分析白潭湖的水质现状和污染源情况,并采用输入、输出模型、盒式零维模型、浅水湖和水库规划组模型等一系列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测算白潭湖COD,NH_3-N,TP和TN的环境容量,结果表明,白潭湖富营养化现状较严峻,各指标如COD,NH_3-N,TP和TN的环境容量分别为587.0,7.46,86.95,4.34 t。  相似文献   

6.
基于燃油消耗的北京农用机械排放清单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机械作为重要的非道路移动源之一,排放的尾气是氮氧化物(NOx)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主要来源之一.介绍了基于燃油消耗量的排放清单建立方法,排放因子为单位质量燃料消耗的污染物排放量,活动水平为燃料消耗量.根据NON-ROAD模型,农用柴油机械CO、THC、NOx和PM10排放因子分别为37.71 g·kg-1、9.38 g·kg-1、51.58 g·kg-1和8.23 g·kg-1,汽油机械CO、THC、NOx和PM10排放因子分别为405.25 g·kg-1、236.05 g·kg-1、3.88 g·kg-1和5.01 g·kg-1.根据燃料消耗量估算了北京2007年农用机械尾气排放量,HC、CO、NOx和PM10排放量分别为1 643.6 t、4 615.4 t、4 296.2 t和701.6 t.与道路机动车排放量相比,农用机械排放分别占1.26%、0.50%、2.91%和4.33%.基于GIS的北京农用耕地分布,建立了农机污染物排放的空间分布.根据不同月份的燃油消耗量分析时间分布,1-2月份排放较低,3-4月份排放较高.  相似文献   

7.
以抚顺某油母页岩炼油厂为例,重点介绍此油母页岩干馏污水厂干馏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并分析其出水水质变化情况,检测了隔油-厌氧-好氧对COD、石油类物质和氨氮的处理效果.经上述工艺处理后,COD、石油类、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0%、96%、和86%.但是出水中COD和氨氮质量浓度指标仍然比较高,最终出水分别为913 mg/L和126 mg/L,不能达到辽宁省污水排放标准.通过用UV/Fenton高级氧化法对其出水进一步深化处理,研究了芬顿试剂的组成、进水初始pH值、光照时间等对反应效果的影响.最优条件下,COD、氨氮和石油类的最终出水质量浓度分别为160 mg/L、9 mg/L和6 mg/L.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解酸化—复合厌氧—流离生物床—臭氧—三相生物流化床"工艺对维生素类制药废水处理后的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由于废水的可生化性极差,将其与生活污水混合后,BOD/COD值由0.05提高到0.18。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水解酸化和臭氧氧化对废水可生化性进行改善,可使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0%和90%以上。出水COD和氨氮完全达到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A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河流水电梯级开发水质影响评价的局限性进行相应改进,以乌江水电梯级开发(贵州段)为主要研究对象,提出其评价方法:单库判别+整体分析。在库区总体水质水环境容量和控制断面水质计算均满足现状入河量要求的条件下方能判别单库水质达标;同时针对梯级水库建设的累积性影响进行整体分析,包括对自身库区和下游库区水质的累积性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用A/O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生活污水,考查了系统的挂膜启动以及水力停留时间(HRT)、进水pH值和进水COD浓度对系统去除有机物及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5 d左右挂膜成功;HRT=13 h,COD去除率和氨氮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6.72%、85.43%;系统具有较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COD去除率最低在70%左右,氨氮去除率均大于65%,最佳的进水COD质量浓度应控制在300~500mg/L;pH值变化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更加明显,pH值在7~8时,COD去除率大于90%,氨氮去除率达68%~80%。  相似文献   

11.
在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基础上,研究建设项目对评价区植被及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拟建的信阳至南阳高速公路工程永久占用基本农田449.4hm2,永久占地造成的农作物产量损失约704045kg/a;工程建设将使评价区植被覆盖率减少0.10%~1.35%;公路绿化可以在一定程度补偿植被损失,10%~37%的植被损失可以得到补偿;工程建设将造成评价区生物量损失约68.5672T·km-2·a-1,绿化补偿约12.1659T·km-2·a-1.补偿率约为14.8%~22.3%.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植被恢复和补偿建议.  相似文献   

12.
Fenton强化微电解工艺处理靛蓝牛仔布印染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铁炭微电解-Fenton试剂作用下靛蓝牛仔布印染废水的脱色和COD去除行为,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微电解-Fenton反应的最佳操作条件,分析了各影响因子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铁炭质量比为2∶1,pH值为3的条件下反应90 min,铁炭微电解出水COD的去除率在49.20%,色度去除率达到80%,BOD5/COD值由0.248上升至0.436,可生化性提高;微电解出水在pH值为5,H2O2投加量为0.3%条件下反应60 min后,COD去除率可达84.1%,色度去除率达90%,BOD5/COD值上升至0.525;铁炭微电解-Fenton组合工艺COD的总去除率为87.26%。  相似文献   

13.
A/O一体式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原水水力负荷为1.1m/h,回流比为2的条件下,考察了缺氧-好氧一体式生物滤池在气水比为4∶1、5∶1和6∶1工况下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对生活污水有着良好的处理效果,处理出水可稳定地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随着气水比的增加,系统对COD、BOD5和氨氮的去除率有所提高,缺氧-好氧暴气一体式生物滤池具有良好的硝化、反硝化效果。硝化作用主要在好氧区完成,反硝化作用在缺氧区45cm处即可完成。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改性沸石、TiO_2、改性沸石/TiO_2联用协同预处理黄家湖微污染水的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性沸石/TiO_2联用预处理黄家湖水源水效果最好,并且在处理浊度为2.06 NTU,COD质量浓度为74.59 mg/L,氨氮质量浓度为0.316 mg/L的黄家湖微污染水时,改性沸石/TiO_2投量比为20 1,处理时间为1 h预处理效果最佳。浊度、COD、氨氮、UV254去除率分别达到93.4%,81.7%,87.3%,79.1%。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怀化市鹤城区的畜禽养殖业发展迅猛,畜禽养殖已成为鹤城区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养殖规模越来越大,畜禽粪便年产量逐年增加,绝大多数未经处理,带来了日益严重的污染问题。根据最新的污染源动态更新调查,从鹤城工业和畜禽农业源的COD和氨氮排放比对看,COD排放情况为工业为1173吨;畜禽养殖业为1 038吨。氨氮排放情况为工业仅为40吨;畜禽养殖业为142吨。结果表明畜  相似文献   

16.
曝气生物滤池在酱油废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陶粒、活性炭混合填料的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酱油废水,在不同的水力负荷条件下,以上向流的运行方式,研究了滤池对COD和色度的去除效果,用生物量(MLVSS)进一步证实了对污染物去除起主要作用的填料层高度范围.结果表明:陶粒与活性炭填装比例3∶1,水力负荷0.75 m/h下,进水COD和色度为126 mg/L和155倍;出水COD和色度为43.8 mg/L和50倍,去除率分别达到了65.2%和68.6%,出水COD和色度优于废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污染物的去除主要发生在填料层0~65 cm高度范围内,微生物量也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7.
以活性污泥等生物基质为填料.在不同的水力负荷和有机负荷条件下,研究了地下渗滤系统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中试结果表明:地下渗滤系统对COD、NH_4~+-N和TP有着良好的去除效果,在水力负荷为4 cm·d~(-1),污染负荷为280 mg·L~(-1)和320 mg·L~(-1)时.COD、NH_4~+-N和TP的去除去分别达到91.2%、97.2%、88.0%和90.6%、95.6%、90.4%;水力负荷达到450 mg·L~(-1)时,有机物及氨氮的去除率下降迅速,仅为83.2%和85.5%,TP的去除率略有提高,为91.7%;平均污染负荷为300 mg·L~(-1),水力负荷为4.0 cm·d~(-1)、6.5 cm·d~(-1)和8.1 cm·d~(-1)时,COD、NH+4_4~+-N和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0.6%、97.4%、90.0%.87.3%、96.8%、84.0%和85.6%,96.3%,83.3%;适宜的生活污水处理条件是水力负荷为8.1 cm·d~(-1),污染负荷低于450 mg·L~(-1).在以上工况下的出水水质均优于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1-89)和沈阳市污水处理中水回用标准,处理效果稳定;系统垂直方向的氨化细菌分布较均匀,硝化细菌在70 cm以上区域数量较多,反硝化细菌在70 cm以下区域数量较多;氨化细菌与COD、NH_4~+-N和TN的去除率的相关性显著,硝化及反硝化细菌与COD、NH_4~+-N和TN的去除率的相关性极显著;氨化、硝化和反硝化细菌与TP的去除率的相关性均不显著,说明生物作用不是TP脱除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在ASM1模型基础上,结合A/O工艺,建立了A/O工艺污水处理厂模型.通过Matlab软件平台进行数值模拟,探讨了不同污泥龄和内回流比条件下,COD、氨氮和硝酸盐氮出水浓度的变化规律.最后将模拟值与污水排放标准进行比对,得出污泥龄为11 d,内回流比为200%时为最优工况参数.  相似文献   

19.
为定量控制湖库磷污染,基于狄龙模型对汤浦水库水环境容量进行了计算,应用蒙特卡洛方法分析了水库总磷(TP)环境容量的不确定性和模型参数的灵敏度.结果表明,水力冲刷系数是水库TP环境容量计算模型最敏感的输人参数,通过减小年入库水量的统计误差与水位的测量误差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计算模型的不确定性;与90%置信度水平下TP环境容量相比,常用的以死库容为设计水文条件计算的TP环境容量,由于不考虑水库水文条件的变化,无法估计水库纳污量的变化.不确定分析方法为水库TP环境容量的计算提供了针对特定时间的水文设计条件,从而为不同水文年执行水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厌氧微生物组建技术在重革废水深度处理中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厌氧微生物组建技术对重革废水处理工艺进行了工程改造试验.探讨了组建厌氧与好氧微生物的比例、进水水质、进水浓度等因素对改造后系统脱氮、去除COD等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在好氧与厌氧微生物质量比为2∶1,进水水质C/N大于4.0时,组建厌氧微生物的新系统对氨氮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7.2%和92.1%以上,对氨氮和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提高了70.6%和46.4%,并且新系统的抗冲击性能大大增强,出水水质稳定并达到了综合废水一级排放标准.对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