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案情简介 刘某系原甲市金源公司纸管机操作工,公司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也未参加工伤保险。2006年5月15日,刘某在操作时左手被纸管机绞伤。经诊断,左手拇指末节指骨骨折,肌腱断裂。劳动能力鉴定为九级。  相似文献   

2.
刘某系山东省东营市某公司农民工,2004年7月15日在上班途中遭受机动车事故死亡。刘某父母早亡.无妻子、子女.近亲属中只有胞兄一人。刘某的后事全由其哥哥操办。2005年3月25日,刘某的哥哥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同年5月,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刘某的受伤属工伤。其兄于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请求刘某所在的用人单位支付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共计6万余元。  相似文献   

3.
案情简介■刘某原系某家电公司员工,双方于2007年7月签订劳动合同,约定劳动合同期限从2007年1月1日起至2009年12月31日。刘某从事办事处经理工作,对应的岗位月工资为2000元,奖金、福利等根据公司规定执行。在劳动合同实际履行中,家电公司发放给刘某的每月工资均在6000元左右。2008年7月7日,刘某以对家电公司年终奖发放不满意为由提出辞职,经家电公司同意后,双方于8月6日解除劳动合同。刘某申请劳动仲裁,  相似文献   

4.
某胶鞋厂职工韩某,1985年进厂,1997年9月至1999年9月从事接触苯的工作,1999年10月8日由当地人民医院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001年12月25日该省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中毒诊断组《鉴定意见通知》结论:慢性职业性重度苯中毒。2002年4月29日该市劳动保障局据此作出工伤批复单认定韩某属于工伤。胶鞋厂不服,7月12日向该市政府申请复议,9月5日市政府复议维持劳动保障局工伤认定决定,  相似文献   

5.
刘某是东风化工公司的职工.从事有害工种作业已近13年。因公司近年来经济效益不太好,刘某打算按照特殊工种的有关规定办理退休手续。由于担心公司不同意自己提前退休,于是自拟一份退休申请送到县劳动保障局。该局社会保险科的工作人员告诉刘某,劳动保障局只受理用人单位报送的《职工退休审批表》,请他先向公司提出退休申请,由公司为他填写《职工退休审批表》后,再送县劳动保障局审批。刘某认为,申请退休是劳动者的权利而不是用人单位的权利,没有必要一定由用人单位代为申请。  相似文献   

6.
案情简介 刘某于1989年10月进入某彩色显象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公司)工作,于1990年1月12日与公司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08年5月5日,公司所在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为刘某出具了《出庭通知书》一份,告知刘某2008年6月4日上午9时到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开庭。刘某于6月5日填写请假单,原因为“仲裁委开庭”,请假类别为“公假”。公司认为刘某的情况不符合“公假”条件。因此,按照“事假”标准扣减了刘某的奖金、浮动工资和缺勤共计591.15元。  相似文献   

7.
案情简介 案例1:刘某主张,其于2012年7月6日入职A公司,任销售总监职务,2013年4月30日离职,在职期间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并提交了《解除劳动关系证明书》、《收入证明》进行证明。《解除劳动关系证明书》、《收入证明》均载席『A公司公章,其中《解除劳动关系证明书》中载明:“兹有本单位职工刘某……2012年7月6日入职……于2013年4月30日与本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收入证明》显示了2012年8月至2013年4月刘某的实纪工资情况。A公司对上述证据的真实性予以认可。  相似文献   

8.
周立芬  潘峰  田智深 《安全》2015,(8):35-38
文章将系统工程的观点代入安德森模型,将正已烷职业中毒过程细分为三个子系统(人的系统、管理系统、硬件系统),思路清晰、方便管理。从安德森模型对信息的处理、完善现场职业卫生设施,发展到用管理系统控制正已烷职业危害,当属职业危害防控思想的升华。  相似文献   

9.
2004年4月20日,北京京都黄金冶炼有限公司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重度中毒,1人中度中毒,15人轻度中毒。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会同公安、监察等部门对企业法人代表处罚人民币10万元,对公司总经理追究其刑事责任,对北京京都黄金冶炼有限公司处罚人民币27万元。  相似文献   

10.
2001年5月8日,某公司根据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定岗定员、减员增效的通知及公司4月27日的会议决定,口头宣布与公司职工杨某等15人解除劳动关系。杨某等人不服,便于同年6月11日诉至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请求裁决公司为他们补缴社会保险费,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补发他们应得的各种福利待遇。  相似文献   

11.
案情简介 2008年6月11日,刘某入职某电子公司任专案助理工程师,双方签订劳动合同,期限自2008年6月11日起至2011年12月10日止,实行每周5天、每天8小时工作制,上午8:00至12:00,下午13:20至17:20,约定加班加点工资以850元为基数计算。2009年7月28日,刘某以个人发展为由申请辞职。离职后刘某申请劳动仲裁,主张某电子公司欠付其加班费,被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驳回。刘某起诉要求某电子公司支付加班费4116.75元。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月6日下午3时许,佛山市高明区人民政府召开佛山照明高明分公司部分员工尿汞超标事件情况通报会.此次通报的590名员工尿汞检验报告显示,所有受检员工中,9人为疑似职业性慢性汞中毒,143人为尿汞升高.  相似文献   

13.
职业性有机溶剂中毒特点及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有机溶剂应用的日益广泛,职业性有机溶剂中毒事件频繁发生。通过分析近年来的职业性有机溶剂中毒事故,探讨了职业性有机溶剂中毒的特点,并对如何有效预防职业性有机溶剂中毒提出了初步的建议,如可以通过改革工艺,加强通风排毒等措施来预防职业性有机溶剂中毒。  相似文献   

14.
<正>周围神经系统是指人体脑和脊髓以外的所有神经结构。职业性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属于我国法定的职业病之一,自2013年8月1日起实施的GBZ/T247-2013《职业性慢性化学物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断标准》,为该职业病的诊断及处理提供了依据。主要症状表现引起周围神经病的工业毒物包括以下几类:金属和类金属,如铅、铊、有机汞、砷及其化合物;有机溶剂或有机化合物,如苯、汽油、甲醇、正己烷、甲基正丁基酮、二硫化碳、三氯乙烯、乙醇、磷酸三邻甲苯酯(TOCP)等;高分子聚合物、氯丙烯、氯乙烯、环氧乙烷、苯乙  相似文献   

15.
数字播报     
《现代职业安全》2013,(3):14-14
2月7日卫生部发布了《职业性皮肤病的诊断总则》等8项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其中强制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是:GBZl8—2013《职业性皮肤病的诊断》(代替GBZ18—2002);GBZ68—2013《职业性苯中毒的诊断》(代替GBZ68—2008);GBZ71—2013《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的诊断总则》(代替GBZ71—2002):GBZ79—2013《职业性急性中毒性肾病的诊断》(代替GBZ79—2002):GBZ83—2013《职业性砷中毒的诊断》(代替GBZ83—2002);GBZ245—2013《职业性急性环氧乙烷中毒的诊断》;GBZ246—2013《职业性急性百草枯中毒的诊断》;推荐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是GBZ/T247—2013《职业性慢性化学物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职工胡某原系某县水上乐园聘任的大堂经理。2000年12月25日凌晨2:40分左右,胡为维护水上乐园的利益被刘某、王某当场杀害。胡某爱人和水上乐园负责人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于2001年6月7日发出《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判决刘某、王某死刑,并赔偿刘某等经济损失100000元(未兑现)。胡某的家属在律师的指导下,于同年6月20日向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要求水上乐园赔偿。仲裁委员会委托县劳动保障局认定是否因工死亡。县劳动保障局于同年7月24日认定胡某为工死亡。水上乐园不服,申请行政复议。市劳动保障局于同年9月3日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书》,决定维持了县劳动保障局认定胡某被害属于因工死亡的决定。县劳动争议仲裁委于同年9月17日下达《仲裁裁决书》,裁决水上乐园支付胡某丧葬费1490元(已扣2000元)、工亡补助金27920元,胡之女抚恤金17624元,共计47034元。  相似文献   

17.
<正>职业性皮肤病是指劳动者在劳动中接触化学、物理、生物等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皮肤及其附属器(毛发、汗腺、皮脂腺、指甲和趾甲)的一类职业病。我国自2013年8月1日起实施的GBZ 18-2013《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为职业性皮肤病的诊断提供了标准,也为职业性皮肤病的预防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8.
李某为福建省某县机械配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配件公司)修理工。2005年5月18日,李某在工作中受伤。后经申请,2006年1月4日,该县劳动保障局认定为工伤。1月6日、7日,县劳动保障局分别向李某和配件公司送达了《工伤认定决定书》。8月22日,配件公司向县劳动保障局的上级机关某市劳动保障局提起行政复议申请,请求撤销《工伤认定决定书》。  相似文献   

19.
有问有答     
《中国劳动科学》2009,(2):56-57
问 职工刘某,于2007年12月份在上班期间擅自离岗,外出处理私事。在行车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死亡。经劳动保障部门认定为非因工死亡。因单位没给刘某办理社会保险,故刘某亲属向用人单位要求非因工死亡待遇,单位认为,刘某上班期间擅自外出,违反公司规章,造成非因工死亡,且肇事方作出赔偿,故单位不再承钽责任。请问单位是否应向死者家属支付丧葬费、一次性救济费?  相似文献   

20.
案情简介 刘某等31人因为加班费问题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并诉至法院。在法院审理该劳动争议案件期间,用人单位向法院提交了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的一份《行政许可决定书》,该决定书对用人单位12个岗位实行不定时工时制的行政许可申请予以准许。起诉人刘某等31人均为上述12个岗位中的员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