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见的门禁系统有:密码门禁、非接触卡门禁、指纹门禁等。近几年随着感应卡技术、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门禁系统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进入了成熟期,出现了感应卡式门禁、虹膜门禁、面部识别门禁、乱序键盘门禁等各种技术的门禁系统,涉及电子、机械、光学、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生物技术等诸多新技术。 随着数据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门禁系统已不再局限于简单的门道及钥匙管理,逐渐发展出一套完整的出入管理系统,以不断创新的技术和多样性的产品来保障人们日益重视的安全要求。众多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国内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但如何应对市场作出反应,做出针对不同市场需求的产品并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质量仍是企业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
正常见的门禁系统有:密码门禁、非接触卡门禁、指纹门禁等。近几年随着感应卡技术、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门禁系统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进入了成熟期,出现了感应卡式门禁、虹膜门禁、面部识别门禁、乱序键盘门禁等各种技术的门禁系统,涉及电子、机械、光学、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生物技术等诸多新技术。随着数据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门禁系统已不再局限于简单的门道及钥匙管理,逐渐发展出一套完整的出入管理  相似文献   

3.
以语音识别原理为基础,设计了一个基于ARM9微控制器的语音识别门禁系统。系统采用了S3C2440微处理器,UDA1341专用语音芯片和触摸屏等硬件设计,并基于Linux操作系统和QT/Embedded图形用户界面(GUI)编程,实现对特定说话人的语音识别。结果表明,该门禁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且具有良好的识别效果,可进行产品推广。  相似文献   

4.
正一、出入口管理系统概况出入控制管理系统(ACCESS CONTROL SYSTEM),又称门禁系统,是一种用来管理人员出入的智能化管理系统。简单来说就是管理人员在固定时间段内进入固定区域,并提供事后的查询工作等。从门禁系统的特征来讲,可以根据门禁前端功能的不同区分为如下几类:指纹虹膜生物识别门禁系统,密码门禁系统,非接触卡门系统等。  相似文献   

5.
门禁系统在国内已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已是安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门禁的本质是持卡人所拥有的授权,门禁系统的主要核心原理基于规则和事件,也就是说持卡人未必持卡,只要有相应的授权即可,可以是一张卡片、一个密码、一个序列号、一个指纹,也可以是虹膜、掌纹、钥匙等等,不一而足,关键是授权。现代化的科技使得门禁系统可以记录刷卡记录,有了刷卡记录通过设置规则和事件,就衍生出了门禁系统的更多应用,比如考勤、巡更、消费乃至车辆出入管理、物品追踪、物流等,慢慢发展为一卡通系统。典型的门禁系统主要由读卡器、电锁、出门按钮、玻璃破碎器、门禁控制器、门禁服务器、传输线路和转换设备等组成,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比如机场、港口、地铁、公交、校园、小区、企业、工厂等等,有着广泛的市场。门禁系统的应用最开始都很初级,比如就是一种密码键盘,后来才慢慢发展到智能卡系统以及更高级的生物识别技术(指纹、虹膜、掌纹等)。从当前的市场情况看,目前门禁系统的应用大概可以分为高端市场、中端市场和低端市场,笔者试图对这三个市场的发展现状及竞争情况做一些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生物识别产品具有技术先进、安全性高、身份确认惟一等特点,目前正越来越多的集成应用在安防门禁系统中.将生物识别技术应用于门禁系统,完全不同于将传统RFID技术运用于门禁系统中.……  相似文献   

7.
针对有线门禁系统布线繁琐的缺点,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门禁系统.系统采用RFID技术,以SPCE061A为核心控制器,对用户刷卡信息和密码进行认证.门禁控制器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模块连接到管理计算机,对用户信息和卡信息进行文件和数据库管理.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实时性好.  相似文献   

8.
一、研发背景 数据中心、核心机房、重点实验室等关键区域的安防要求始终是整个建设项目的重中之重,这些区域的安防特点之一就是要对进出人员实施严格的管理,必须确保是被授权人本人,并且一人一证逐一通行.对此,常规的解决方案大致有三种:(1)采用开启防反传模式的门禁系统;(2)使用前述门禁系统,同时配合手动互锁门;(3)使用前述门禁系统,同时配合加高门翼的快速通道.  相似文献   

9.
正引言近年来,随着智能卡、生物识别、无线门禁等技术的发展,门禁系统发展迅猛,进入了成熟期,手机一卡通、指纹门禁、人脸门禁、无线门禁等产品开始走进大众,它们在安全性、便捷性等方面都各有特长,门禁系统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技术发展也越来越全面。一、门禁系统的最新技术1.生物识别技术发展迅猛生物识别技术是根据人体生物特  相似文献   

10.
正门禁系统顾名思义就是对出入通道进行管制的系统,是传统机械门锁的延伸和替代。本文中提到的门禁主要是指门禁一卡通系统,不包含楼宇对讲机系统以及车辆出入口控制方面相关产品。目前,国内外研制和使用的门禁系统主要集中在感应门禁系统和生物识别门禁系统;根据主流市场又分为以非接触式IC卡主的产业链及指纹门禁为主的辅助产业链,二者均以提供完善门禁一卡通应用解决方案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1.
新技术的诞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都开始重视一些特殊场所的安全保障,进出控制系统特别门禁系统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市场迫切需要有突破技术的生物识别系统问世,开发出创新的人脸识别(进出控制)系统.通过分析人脸这一具有惟一性的生物特征来实现准确和高效率的脸部识别,从而达到准确的身份验证目的.人像身份验证门禁系统具有非接触式和单一性的特点,通过使用人像身份验证,可彻底杜绝通过盗用客户资料、门禁ID卡和密码等手段来进出敏感区域的可能性,而且系统识别准确率高、识别速度快,深受金融行业、公安监狱、政府行业等高度敏感及对安全保障极高的行业欢迎.……  相似文献   

12.
新技术的诞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都开始重视一些特殊场所的安全保障,进出控制系统特别门禁系统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市场迫切需要有突破技术的生物识别系统问世,开发出创新的人脸识别(进出控制)系统.通过分析人脸这一具有惟一性的生物特征来实现准确和高效率的脸部识别,从而达到准确的身份验证目的.人像身份验证门禁系统具有非接触式和单一性的特点,通过使用人像身份验证,可彻底杜绝通过盗用客户资料、门禁ID卡和密码等手段来进出敏感区域的可能性,而且系统识别准确率高、识别速度快,深受金融行业、公安监狱、政府行业等高度敏感及对安全保障极高的行业欢迎.……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单机工作的门禁系统由于不能进行Internet通信而无法满足集中管理、数据共享、安全性能等更新、更高的要求的问题,提出了利用TCP/IP协议的以太网技术将门禁系统各节点组建成一个小型局域网进行生物识别的方法,实现对门禁各节点数据的实时更新和远程传输,达到了门禁系统操作方便、实时性强、运行可靠的网络化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正现在智能卡、生物识别和无线通信等技术正在逐渐渗透入门禁产品,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安防产品如闭路监控、防盗报警等被动的安防方式(以主动控制替代了被动监视的方式),还拓宽门禁产品的应用领域,提高了门禁产品的安全性和便捷性。目前在我国生物识别门禁系统由于自身的优势,已经应用于银行系统、通信系统、医疗机构、市政机构、海关、住宅小区、工厂、码头、度假村、高级会所、俱乐部等各种类型的场所,通过使用生物识别门禁系统极大地提高了管理者  相似文献   

15.
随着企事业管理现代化方向意识不断增强,基于卡出入口控制系统的管理模式已日趋普及。在应用过程中,系统商及用户越来越意识到产品的稳定性、功能的全面性成为品牌选择的关键。美国西屋门禁系统一直以来以其卓越的稳定性得到用户的高度认可并成为大系统的首选品牌。  相似文献   

16.
青松科技不仅为社会提供基于指纹识别技术的产品,例如:指纹考勤机、指纹门禁系统、指纹社保系统、指纹储蓄系统和指纹证照系统等等,还为业内的二次开发商和系统集成商提供用于指纹识别相关产品开发的青松指纹识别核心技术开发平台,主要包括:指纹识别开发包(SDK)和指纹IC卡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正门禁系统已经成了安全防范系统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智能卡、生物特征识别门禁、无线门禁等技术的发展,门禁系统正以远远高于其它类安防产品的进度迅猛发展,更有手机一卡通、指纹门禁、手掌门禁、人脸门禁、无线门禁等产品走进了大众生活,它们在安全性、便捷性等方面都各有特长,在越来越追求智能化和自动化的今天,各种能识别生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门禁系统线网平台依靠强大的软件技术和网络技术,与城市轨道交通各线路门禁系统及控制中心门禁系统连接,实现各线路门禁系统及控制中心门禁系统的统一授权管理,为运营管理者提供了统一的门禁授权管理使用平台。  相似文献   

19.
1 门禁技术的市场入口和不同作用 门禁系统主要应用于财产保护和(控制)限制对保护物的存取以及特定区域的出入。而另一大用途为:企业界将其大量应用于考勤登记管理。本报告提供了门禁系统的应用详情。表一标明了其各种不同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安全技术防范产品(以下简称技防产品)是用于防抢劫、防盗窃、防爆炸等防止国家、集体、个人财产以及人身安全受到侵害的专用产品。技防产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安全防范的效能,影响预防刑事犯罪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对技防产品采取规范的科学管理方法。2000年9月1日实施的《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管理办法》(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