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最有力动力,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运用"数学游戏"引燃学习兴趣,创设适当"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采用"小组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提高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事"数学动手实践活动"调动学习兴趣,从而激活数学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2.
<正>如果数学课堂枯燥乏味,数学教师严谨呆板,那么数学课堂中的学生就是迷茫无奈。学生不爱听教师上课,对数学渐渐失去学习兴趣,这无疑是数学教师最大的悲哀。数学课只有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才会漫漫沉醉于数学课堂中,才会主动学习数学。要想让数学课堂赢取学生的心,使数学得到学生的喜欢,把他们紧锁的眉头舒展,让昏昏欲睡的眼睛放出光彩,就必须让数学回归生活,让数学课堂充满乐趣,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3.
<正>在数学课堂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积极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学生才会对数学逐渐产生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减少学生对数学不爱学、不愿学的状况。想要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需注重教学手段的选用和学习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感受到心情的愉悦。本文将针对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出两点意见。一、创设情境,引导兴趣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的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对我国初中数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初中数学课堂开展自主学习辅导教学,有助于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帮助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和抽象思维,让学生可以真正掌握应用数学的能力。本文中,笔者联系自身数学教学经验,分析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的优点以及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5.
把活生生的生活引进课堂,把课堂引入活生生的生活,不仅能增加数学学习的情趣,而且能丰富数学学习的情感,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学习数学,在数学学习中感受生活,丰富生活,使数学与生活达到互相促进、互相渗透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高效课堂"是指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的课堂,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的作用,大胆放手,将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提高数学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效率成为数学教师必须要面对,也必须要加以解决的关键问题。我们只有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教学时间、空间、学习过程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需求,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情景,通过培养学生收集生活中各类数学信息的能力,提高青少年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在生活中主动体验与探索,联系生活,将生活问题带进课堂形成数学问题;充分表现自我,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去认识数学、学习数学、感悟与应用数学,提炼现实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源于数学,使数学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8.
<正>数学是发展小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学科,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让他们探究数学教材中的内容,同时要让学生把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把生活中的问题引入课堂,使学生在感受到熟悉生活的同时掌握好数学知识。在让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使学生从生活中感受数学,在数学课堂上解决实际问题。一、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对枯燥的数学课堂不会感兴趣,  相似文献   

9.
<正>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学生学习的"执行力"是指他们在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和思考的主动学习能力,是通过学生对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来体现的。高中数学课堂中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进行培养最有效的方式是让学生"动"起来,提高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执行力"。学生在高中数学课堂学习中,不仅要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掌握,还要通过学习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对数学问题的思考方式获得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单纯地依靠对教师解题思路的模仿和对数学习题的  相似文献   

10.
数学是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数学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阵地。然而长期以来,数学课堂教学不是注重学生的发展,而是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和模仿,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数学教学机械、沉闷、缺乏灵性和活力。本文主要探讨如何使数学课堂活跃起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文章立足于课程理念精髓,认为在数学课堂活动中应优化活动策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促进学生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建构数学模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如何在课堂实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是广大一线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丰富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拓展学生的数学实践、引导学生自主研究等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形成教与学的良性互动,使数学课堂成为学生探究新知识的乐园。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内在动力,是求知学艺的先导。一旦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就会来劲,窍门就会大开。通过掌握学生的心理,努力驾驭课堂,设法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就会感到数学充满乐趣。  相似文献   

14.
新课改指出应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要让学生主动的探究、学习知识,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熟记概念、公式的基础上,提高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能力。因此,为了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求,必须对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新鲜的血液。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被广泛地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了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给初中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转机。对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探讨,希望能够为更好地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确保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其次,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小学数学课堂,面向全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中重要的学习环节,有效的提问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点和提升思维能力。就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中提问的重要地位及作用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教学活动,拓宽数学学习渠道,不断体验数学魅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已走进小学数学课堂,并成为辅助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它可以使学生从静态的数学课堂中解放出来,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打造多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把数学课堂变为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确保课程改革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要想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课堂效率,因为课堂是学生接受和掌握知识的重要阵地,课堂效率直接决定了学生接受课程的效果,所以,教师要从多方面去提高课堂效率。本文中,笔者将针对初中生的数学学习现状来探讨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就如何运用幽默灵动数学课堂,促进学生学习数学以及运用幽默的好处进行了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