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依据遂宁市“十五”水环境监测五年的基础数据,结合遂宁市“十一五”经济规划,分析评价了遂宁市“十一五”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预测出“十一五”末,我市CODcr和氨氮两个主要污染物入河量将有所增加,水环境质量将有恶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根据科技部公布的《“十一五”国际科技合作实施纲要》,“十一五”期间,我国国际科技合作将以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为优先合作重点,努力为解决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
《环境技术》2006,24(5):5-5
近日,科技部条件财务司组织我国科学家、学者会聚北京,深入研讨科学仪器自主创新具体内容,凝练“十一五”期间我国科学仪器设备工作重点,以便完善《“十一五”科学仪器设备研究开发规划》。金国藩、刘光鼎、汪尔康、姚骏恩、张玉奎等院士和专家共2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4.
在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初,全国环保系统掀起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高潮,这对于“十一五”环境保护工作开好头、起好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2007年,是环保工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重要一年。国家环保总局、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十一五”时期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环境宣传教育是实现国家环境保护意志的重要方式,要充分认识加强环境宣教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完成“十一五”环保任务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6.
我国工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节能减排政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从我国目前宏观经济增长方式、消费结构出发,在阐述部分高耗能产业产能过剩与资源环境之间所存在矛盾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十一五”前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在结构调整的宏观调控中对环境保护所起的作用,并从节能减排的角度出发,对“十一五”后期的环境影响评价提出了要求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2007年1月7日,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召开了第八次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大会,以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贯彻第六次全国环保会议精神.总结“十五”以来全省的环境保护工作,部署“十一五”期间的环保任务。中共黑龙江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栗战书在会上强调.要明确任务.全面做好”十一五”时期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8.
《环境教育》2010,(12):1-1
“十一五”的环保大考提前交出了合格的答卷:规划中确立的二氧化硫减排任务提前一年完成,COD(水中污染物)的减排提前半年完成,这也是我国首次五年规划中的环保目标。对这样的成绩,环保部一直低调,只是临近“十一五”的尾声,  相似文献   

9.
《中国环保产业》2007,(12):9-20
2007年11月22目,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国发[2007]37号,以下简称《规划》),这是国务院第一次以国发形式印发专项规划,在我国环境保护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规划》明确了“十一五”期间,我国环保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描绘了我国在新世纪第二个五年环保事业的宏伟蓝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导我国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一份纲领性文件。《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积极促进环保产业发展,并明确了“十一五”期间的环境保护重点工程和环保产业优先发展领域。《规划》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10.
重庆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重庆市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主要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介绍了《重庆市“十一五”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研究报告》提出的“十一五”环保产业发展目标、重点和任务,介绍了重庆环保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发展趋势,2010年重庆市环保产业发展的经济目标和重点投资项目,以及保障环产业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尽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实施中国名牌战略,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突出自主创新,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节能、环保产业等的产品为重点。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于2006年11月7日发布公告,提出了《中国名牌产品“十一五”重点培育指导目录》。“十一五”期间,各地方、有关行业和广大企业可以根据此“目录”制定切实可行的名牌产品培育规划,进行重点培育,进一步加快名牌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王心芳会长在2006年7月18-19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工作会议上,就我国环保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环保产业“十一五”期间面临的形势及“十一五”期间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主要的工作思路做了讲话(本文为讲话摘录)。  相似文献   

13.
水清岸绿,碧水绕城,步移景换,家似花园,人居环境舒适宜人,生态安全保障体系趋于完善,这是泉州的“十一五”环保城市图景。泉州市政府先后印发实施了《泉州市生态市建设“十一五”规划》和《中共泉州市委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在这两大政府文件指引下,环境保护宣教工作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施污染减排工作、近海水域环境污染整治等环保中心工作出发,  相似文献   

14.
以“三废”(废气、废水、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为特色的武汉环保产业,已成为“十一五”期间全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未来5~10年,武汉市环保产业年产值将超过千亿元,有望跻身全国“环保之都”行列。  相似文献   

15.
《绿色视野》2009,(7):F0004-F0004
作为“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宣城、黄山两地区规划的唯一大型火电厂和宣城市建市以来最大的投资项目,国投宣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之日起,就以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己任,以“提供清洁能源”为目标,贯彻环保理念,打造节能环保“绿色”电厂。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青海省环保局系统“四五”普法和“十五”时期依法治理工作的回顾,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对开展“五五”普法和“十一五”时期依法治理工作提出了六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曲晴 《环境教育》2007,(1):23-25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也是环境保护工作历史性转变的开元之年。“十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大多超额完成,但环境保护的主要指标没有完成。在2006年4月的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十一五”时期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在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使重点地区和城市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要减少10%。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6年12月24日发布了《“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在分析我国资源综合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2010年资源综合利用目标、重点领域、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这是我国“十一五”期间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也是引导投资及决策重大项目的依据。全文如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环境教育》2008,(1):82-82
“十一五”规划已为节能减排工作确立了“硬约束”指标——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  相似文献   

20.
《环境技术》2007,25(6):2-3
12月26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关键技术标准推进工程”重点专项中“国际标准研制”课题通过了由科技部、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组织的专家组评审。按专项设计的目标,到2010年,我国将主导完成课题中的30~40项国际标准研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