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厂原用G-V法脱除原料气中的二氧化碳。由于这种方法是用剧毒的三氧化二砷做为吸收液,影响工人健康。一九七四年,我们把G-V脱碳改为无毒的二乙醇胺钾碱法脱碳。它的主要特点是无毒,原料易得,热利用好,吸收能力大,净化度高。 无毒脱碳工艺流程(见图)为两段吸收,两段再生流程。 1.气体流程 由加变来的变换气,经过加压湿法脱硫进入吸收塔底,经过胺钾碱液洗涤脱除二氧化碳后,由塔顶引出进入碱洗气冷却分离器,分离液沫后,回压缩机四段或氧化锌脱硫槽。 2.溶液流程 冉生塔内碱液分为两段,大部分从塔中部引出,经缓冲缶进入半贫液泵,加压后送至吸…  相似文献   

2.
基于氨法脱碳工艺,对不同液气比下各工艺参数对CO_2脱除率的影响开展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氨水浓度和烟气停留时间的提升能够有效提高CO_2的脱除率,而反应温度、CO_2体积分数及CO_2负载量的提高不利于CO_2的脱除。通过调整液气比可以缓解各工艺参数对CO_2脱除率的影响,维持系统稳定。综合对比试验结果,认为液气比合适的应用范围为6~8 L/m3。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地质局中心实验室地处广州市区,每年用于生产和科研的四酸(盐酸、硝酸、硫酸、氢氨酸)约1.5吨左右。按年用酸量的40%计,每年要排出600公斤有害酸性气体,通过排气管道进入大气,污染周围环境,特别是南方的春天,气压低、湿度大,气体扩散困难,污染更为严重。为了减少和消除这种污染,改善作业环境,该室从1979年初开始了废气排放净化处理的单一工程试验,制作了洗气塔(塔高2米,直径0.8米,其结构如图1),采用以水为主要介质进行淋洗,现已取得初步成果。经分别在通风橱口、洗气塔前后位置抽气取样测定,其结果如下:布置如图2。通过实际使用,我们…  相似文献   

4.
喷淋塔的流体力学特性与脱硫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喷淋塔内脱硫过程中的流体力学数学模型,描述了湿式石灰石/石膏烟气脱硫法的脱硫效率与入口烟气SO2浓度、喷淋浆液中SO2浓度、烟气量、循环浆液量、钙硫摩尔比以及脱硫塔结构(截面积、吸收区高度等)的定量关系,重点分析了喷淋塔内液气比、烟气流速、吸收液的流量、喷嘴雾化性能、浆液pH值和烟气温度等参数,并阐述了这些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废铅酸蓄电池资源循环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铅酸蓄电池破碎分选得到废铅膏进行预脱硫处理,再低温熔炼是一条公认的铅清洁回收工艺。为适应工业大规模生产,构建内循环研磨脱硫系统,在铅膏浆液罐内设置2个研磨脱硫器,脱硫器下部配置高速搅拌桨作为铅膏浆液循环流经脱硫器的动力源,脱硫器内设置螺旋导流板,并填充粒子作为研磨介质。采用(NH_4)_2CO_3做脱硫剂,实验研究了内循环研磨脱硫系统的铅膏脱硫性能,在转速600 r/min、温度40℃、浆液浓度40%~60%、摩尔比n((NH_4)_2CO_3)_n(PbSO_4)=1.1 1条件下,反应30 min,反应后固体含硫率小于0.3%。  相似文献   

6.
湿法烟气脱硫是成熟且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工艺,其中关键是对脱硫塔的选择及通过各项参数的控制达到良好的脱硫效率.通过对脱硫塔酸碱度(PH)、气液比(L/G)、流场特性、结垢等各种性能进行分析研究,对脱硫塔的选择和实际运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生物膜液相催化氧化烟气脱硫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氧化亚铁硫杆菌在生物膜填料塔进行液相催化氧化脱硫是一种新型的经济有效的方法.脱硫效率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文分别研究了SO2入口质量浓度、喷淋液Fe2 浓度、喷淋率、空塔气速及喷淋液循环使用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操作条件(SO2入口质量浓度小于2 000 mg/m3、喷淋液中Fe2 浓度≥0.06 mol/L、喷淋率约为12 L/m3h,空塔气速约为0.15 m/s)下,脱硫效率可达96%以上.还分析了在反应器中培养基连续循环使用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在本实验条件下,当喷淋液循环使用7次后,必须补充新鲜营养液,以保证较高的脱硫效率.  相似文献   

8.
以空气和H2S的混合物模拟含H2S的工业气体,以碳酸钠溶液为脱硫碱液,PDS 为脱硫催化剂,用超重力设备取代传统填料塔进行脱硫实验,分别考察了气体流量、液体流量、超重力因子、原料气中H2S含量等对脱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重力环境下工 业气体中的H2S脱除效果较好,脱硫效率可以达到99%以上,其中原料气流量对脱硫率影响...  相似文献   

9.
某合成尿素装置洗氨塔在运行3年后塔盘出现严重的腐蚀问题。为分析该塔盘的腐蚀机理,针对该塔盘的典型腐蚀问题制定检测方案,开展宏观和微观检查。检测结果如下:进入洗氨塔的气体中含有CO2(含量44.23%)及一定量H2S(含量0.08%),使洗氨塔下液呈酸性,造成塔盘发生全面腐蚀和局部腐蚀,其腐蚀的典型特征是局部点蚀、癣状腐蚀和台面状腐蚀。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防腐蚀措施,保证该装置设备的长期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0.
分别研究了SO2入口质量浓度、喷淋液Fe^2 浓度、喷淋率、空塔气速以及喷淋液循环使用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操作条件下(SO2入口质量浓度小于2g/m^3,喷淋液中Fe^2 浓度≥0.06mol/L,液气比约为11 L/m^3,空塔气速约为0.15m/s),脱硫效率可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11.
去年12月3日,山西五寨县化肥厂发生一起煤气中毒事故。 事故的经过是这样的:出事故前一天,造气车间发现洗气塔的气柜打不进气,在次日早晨对洗气塔底部进行了检查,怀疑是气柜进口水封堵塞。经动火割开水封发现有很多碎磁环,肯定是洗气塔上部填料出了问题,车间就安排工人孙永明、郝有栋进塔去检查。二人将人孔打开进入塔内后,好半天还不见动静。车间主任刘志峰估计是出了意外,急忙进入塔内。紧接着维修工张效军、高五生也进入塔中,但都没出来。工人周润先见情况不妙,急忙跑到厂部报告。厂里立即组织人抢救,结果郝有栋、孙永明、刘志峰经抢救无…  相似文献   

12.
烟气脱硫关注的是对流扩散.脱硫工艺根据双膜理论的基本概念所确定的相际传质速度关系,为传质设备设计的主要依据.烟气脱硫技术中大量采用化学吸收法.合理提高吸收塔内烟气流速,有利于提高系统传质速率,减少传质阻力;通过对塔局部优化设计,可增强系统传质性能.对石灰石-石膏法而言,液气比决定了石灰石的消耗量.烟气中的飞灰既在液相膜表面结壳,阻碍石灰石的溶解,又影响脱硫系统含尘量排放指标,降低石膏品质.石灰石粒径确定原则为在保证一定脱硫率的前提下,获取最优的经济指标.浆液的pH值是影响脱硫效率的重要因素.通过对系统操作、运行和设计中几个重要参数的分析,提出相应工程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分析烧结烟气氨法脱硫工艺,利用Aspen Plus软件建立了烧结烟气氨法双塔脱硫模型,介绍了模型中模块的选取和物性方法的选择。利用所建立模型对某企业烧结烟气氨法脱硫工艺进行模拟分析,对系统的脱硫性能进行预测,分析了入口烟气温度、质量流量、烟气中SO_2质量浓度、氨液质量浓度和补水温度对系统脱硫效率和氨损失的影响。在本系统工况下,烟气进入吸收段温度应保持在50~60℃,工艺补水采用常温进料方式,补充氨液质量浓度为18%~20%,系统能保持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4.
HL烟气脱硫技术是在气动乳化脱硫技术的基础上,进行重要变革而研发的新型烟气脱硫技术。该技术在含硫烟气和乳化液旋流混合脱硫方面,引进了旋风除尘器的结构机理。含硫烟气进入脱硫塔后,先经旋流板导流,再进入环形的筒体中,高效地向上逆时针旋转流动。石灰乳液体从上至下喷洒到该环形的筒体。气、液两者在高效旋流场中充分接触和完全交溶,达到高效率的脱硫效果。HL烟气脱硫技术的另一个要点是解决净化后烟气的除雾问题。HL烟气脱硫技术在传统的板式除雾技术上,引进旋式离心脱水的机理。并把除雾形成的水,用管道引至浆液池。避免雾水在脱硫塔中往复耗能,达到高效除雾。  相似文献   

15.
[四] 脱碳、精炼工序重大事故危险与防范 脱炭与精炼工序,在合成氨生产中,均属对原料气的净化.它们在安全上共同特点:一是气体成份的高氢(含H\-2约70%以上),具有高度易燃和化学爆炸的危险,二是吸收液净化后的较高压力释放为低压或常压进行再生,存在高低压力交错串通,有发生物理爆炸的危险.  相似文献   

16.
浆液pH对湿法脱硫的影响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现有的湿式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利用现有的传质理论和matlab数学工具,对工艺中不同pH条件下SO2吸收容量、浆液中硫物种形态分布、吸收推动力变化及实际操作参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等进行数值分析,揭示了pH对湿法脱硫吸收过程的影响机理,探讨了实际操作参数间的内在关联,为工业脱硫控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改性活性焦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制出了以普通煤为主要原料的活性焦,并对其机械强度和碘吸附率进行了测试.为了考察活性焦对烟气中SO2和NOx的脱除性能,在自行设计组装的吸附塔上,进行了模拟烟气脱硫脱氮的实验.结果表明: 1) 改性活性焦碘吸附率能达到59%,转鼓强度达到98%; 2) 在一定条件下,脱硫率达到98%,脱氮率达到86%; 3) 改性活性焦可用水蒸气进行再生,且再生效果较好.4) 金属氧化物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活性焦的脱硫脱氮性能及再生性能.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在CO_2与N_2气氛中吸附后的煤低温氧化自燃特性,以寺河2号井9号煤层无烟煤为研究对象,开展煤低温氧化程序升温试验与热重(TG)试验,分析煤自燃过程中CO和CH_4气体的产物特性与失重特性;建立煤大分子表面对O_2分子、CO_2分子与N_2分子等不同气体分子的物理吸附模型,应用巨正则系综蒙特卡罗模拟(GCMC)法,从微观角度分析煤表面对O_2气体分子的吸附作用,探讨混合气体分子在煤大分子表面的气体竞争差异性。研究表明:经CO_2与N_2气氛中吸附后的煤低温氧化自燃特性发生变化,CO和CH_4气体产物浓度减小,煤自燃失重速率降低,煤低温氧化能力受到抑制;煤大分子对CO_2与N_2等气体分子的混合吸附对其吸附O_2分子起到了抑制作用;煤大分子表面的气体竞争吸附排序如下:H2OCO_2N_2O_2CH_4CO。  相似文献   

19.
全面介绍了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FGD法)的发展情况及特点,提出了一种提高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效率的方法即托盘塔,通过与常规方法相比较,详细说明了托盘塔技术的特点和优势,为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技术改造提供了新思路,开拓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脱硫塔是天然气处理的关键设备之一,设备完好性、适用性直接影响天然气脱硫效果和产晶质量。南堡作业区在用脱硫塔13台,2013年投用以来,底排污腔存在积液,弱化脱硫效果,影响脱硫塔正常运行,脱硫塔内部构件腐蚀损坏后导致塔内滤料漏失,影响下游天然气处理设备和管道平稳运行,本文以NP3-2转油站内脱硫塔滤料遗失成功治理为例,积累经验,为脱硫塔维护运行和检维修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