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几点意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12月13日“第一届环境影响评价国际论坛”在博鳌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是“环境影响评价未来十年”,议题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纳入综合决策机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发展与障碍;规划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规划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理论、技术与方法;环境影响评价的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论坛的主要目的是为国内外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与技术人员提供一个交流平台,使参会人员及时了解国际环境影响评价前沿成果,展示国内外环境影响评价的最新进展,宣传并促进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实施。本刊全文发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潘岳在开幕式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2.
战略环境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64年在加拿大召开的国际环境质量评价会议上,环境影响评价概念首次提出。美国在1969年通过立法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迄今,环境影响评价已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70年代中期,一些欧美国家认识到单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不足,开始将环境影响评价的应用扩展到规划层次;到80年代初期,又将环境影响评价的应用扩展到政策层次,80年代末,战略环境评价(SEA)应运而生,并开始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接受。至此,第二代环境影响评价体系逐渐形成。战略环境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从微观到宏观的战略转移,是指对法规、政策、规划和计划的…  相似文献   

3.
胡平 《环境》2002,(12):6-7
按照国家“西电东送”规划,今后几年,云贵两省交界的狭长地带要新建十余座火电厂。而国内二氧化硫污染较重的城市安顺、都匀,恰好就在那里。很多人担忧,如此大规模地集中新建火电厂会不会给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显然,针对单个电厂做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很难从总体上把握建造十余座电厂对这一地区的环境将产生怎样的影响。为此,专家们为“西电东送”所作的环境影响评价,不是针对单个电厂,而是面向整个规划。国际上把这种对政策、规划进行的环境影响评价称为“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简称“战略环评”。  相似文献   

4.
电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实例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属于战略环境评价的范畴。虽然中国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标志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正式建立,但中国的战略环境评价还处于起步阶段。为了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更准确地对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价,以山东“十一五”电网规划及2020年目标网架规划环评为例,探讨了电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和要点,包括评价目标、评价范围,建立了指标体系以及内容框架等,并提出实际编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相似文献   

5.
张弼  李巍  李天威 《环境保护》2012,(11):36-38
战略环境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准则在政策、计划和规划等决策过程中的应用,在国际上被公认为是支撑可持续发展决策的重要工具.我国目前实施的是主要针对各种规划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规划环评”).自环境影响评价法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相继实施以来,规划环评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已经成为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6.
论城镇建设规划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城镇建设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城镇建设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应以人为本 ,优先考虑城镇生态环境质量。从“一控双达标”原则出发 ,当前应对产业结构和规模、建设布局、城镇污染综合防治工程等进行重点评价。与一般工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相比较 ,城镇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采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 ,除利用一般建设项目环评中成熟的程序和方法外 ,还应通过专业分析和多学科综合分析 ,对城镇环境支持和制约因素、城镇综合环境保护功能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关于推进水资源和水环境可持续利用战略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曲格平 《环境保护》2005,(12):18-21
2005年10月28日.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四川省人民政府、国家开发银行、中华环保联合会与九寨天堂国际会议度假中心共同发起的首届“九寨天堂国际环境论坛”在四川九寨天堂国际会议度假中心开幕。本届论坛主题为“经济快速发展中的环境战略”,同时设立“水环境战略”、“环境投融资战略”、“能源与环境战略”三个专题分会。其中“水环境论坛”主要讨论未来5-15年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对策措施,水污政策与技术等。本文为中华环保基金会理事长曲格平的主题演讲。[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环境影响评价自引入我国以来,经过40多年发展,已形成一套具有我国国情特点的成熟制度框架体系. 为探究过去40年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的发展与演变特征,以1980—2020年科睿唯安(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收录文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Space文献分析工具,绘制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知识图谱,对比分析国内外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力量、时空演变特征等信息,重点分析得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研究热点;结合聚类分析实证结果,从研究方向、指导理念、制度完善、技术体系四个方面总结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的演变特征和重点领域发展趋势,并提出新时期环境影响评价的展望与设想.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国际学术界对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热度持续上升,我国对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的关注度正在下降,学术影响力不够、学科交叉研究不足,一定程度制约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纠错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为切实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能力,一方面需进一步发挥制度优势,对标国际先进技术,加强环境影响评价与公共管理等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研究,完善经济、技术政策环境评价顶层设计,加强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融合研究;另一方面,应推动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实践经验走向国际学术界,提升环境影响评价国际学术话语权,不断创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忠言 《环境》2002,(12):5-5
决策失误是导致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最主要的原因。环保界一位资深人士如是说。国外经验表明,对政策、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即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可以避免决策失误。 10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因环境影响评价法》,并将于2003年9月1日起实施。该法规定,发展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这标志着我国环保界呼唤已久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将被正式实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法定地位的确立,不仅是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与发展,而且将有力地推动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的建立,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和战略成为经济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并通过规划的落实贯彻到所有开发建设活动中。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1月3~4日,国家环保总局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第二届环境影响评价国际论坛。会议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推进战略环评,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