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摇蚊幼虫的水生态毒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综述了国外对摇蚊幼虫的水生态毒理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生物检测、生物积累和遗传毒理研究等几方面.国外的研究表明摇蚊幼虫可以作为常用试验生物(鱼类和蚤类)的补充,用于有毒化学品的急、慢性毒性生物检测和遗传毒性研究,以及生物积累试验,以评价化学品的生态效应,并对污染物进行生物监测.  相似文献   

2.
黄河流域河水氮污染分析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黄河水系干、支流1980-1990-1997-1999年河水氮污染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1)自流域上游至下游,各主要支流河水氮污染有增加的趋势,造成干流河水氮污染沿程亦呈增加的趋势;(2)点污染对黄河干、支流河水氮污染的贡献较大,但在1990-1997年间,流域河水氮污染的点源/面源之比有降低的趋势,干流潼关站河水中总氮的点源与面源之比由1990年的2.7降至1997年的1.8;(3)黄河干、支流河水氨氮、总氮的含量在1980-1990-1997-1999年间存在明显的加速上升趋势,主要是由流域废污水排放量和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所致。  相似文献   

3.
赵前 《交通环保》1997,(6):14-19
采用FT—1型鱼类回避仪进行斑马鱼对四种化学品(冰乙酸、苯甲醇、代森铵、混甲酚)的回避行为进行研究,并结合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进行讨论.认为回避试验在完善水生物毒性评价方面具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4.
沈阳西部污水生物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晓东 《环境保护科学》1994,20(4):40-42,61
本文应用生物毒性研究方法对沈阳西部工业污水排放系统的卫工、肇工渠及细河水体进行了生物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的监测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其工业混合排放水体具有很高的生物毒性.该污水的毒性将直接危害污水处理厂的微生物群落和受纳河流的水生生物,并对其区域人群健康构成潜在威胁.采用生物毒性控制指标,对上游工业污染源排水进行总毒性的监控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污/废水的水质安全性评价与管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阐述了废水安全性评价的必要性,总结了生物毒性检测技术的特点及其在水质安全评价中的应用,指出只有将生物毒性检测技术尤其是微生物检测技术与化学分析技术相结合,发挥二者的优势,才能满足保证水质安全和保护水生生态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水质安全不仅关乎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更与人类的生存质量息息相关。对水体进行毒性检测是保障水质安全的重要手段。从生物种类出发,总结了鱼类、藻类等受试生物的特点及适用范围;综述了在不同生物学层面上毒性的表征指标,其中以细胞水平为基础的检测方法可实现快速、在线的毒性检测。并对毒性检测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废水生物处理技术,与普通生物处理法相比具有生物密度高、耐毒性、耐冲击负荷高等优点。本文着重介绍了常见的几种固定化微生物方法和载体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分析了各种方法与载体在应用中的优缺点.指出理想的固定化载体应该具备价格低廉、性质稳定、传质性能良好、对微生物无毒等条件,同时对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提出了技术展望。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了7种常见拟除虫菊酯对4种鱼类、水蚤、藻类的毒性。结果表明:拟除虫菊酯对所有试验生物均属高毒,其中水蚤最为敏感,藻类最不敏感,而鱼类(除泥鳅)的敏感性相近,α-氰基和卤族元素会增加拟除虫菊酯对水生生物的毒性,由于商品中所含溶剂二甲苯和乳化剂农乳2201的毒性比试验中原药所用溶剂丙酮的毒性高,商品中助溶剂的毒性应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9.
一种新的生物毒性试验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新的生物毒性试验方法。应用氧对萤光淬灭的原理研制了一种呼吸计量仪。根据有毒物质对微生物细胞的呼吸抑制程度来评估其毒性大小。应用该呼吸计量仪,试验了多种重金属对活性污泥、土壤细菌及大肠杆菌的毒性影响。结果表明,应用该呼吸计量仪进行毒性试验是可行的。它具有灵敏、快速、高效等特点,可望成为一种大规模的生物毒性试验和环境检测装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鱼类微核检测方法,监测济南市郊区的水环境污染状况。实验组A的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率均值为1.352‰,实验组B的微核率均值为1.625‰,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由此表明,济南地区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1.
在遥感影像数据基础上,采用ERDAS和ArcGIS分析得出"十二五"期间清河、凡河和蒲河3个流域的土地利用组成及变化.结果表明:清河流域和凡河流域土地利用以林地为主,自然类型面积之和占流域总面积比例超过50%,蒲河流域则以耕地和建设用地等人工类型为主,面积之和占比超过80%;"十二五"期间各流域的土地利用类型均存在不同程度自然类型向人工类型转化的现象,清河流域变化最大,蒲河最小.  相似文献   

12.
西北干旱区典型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论文选择西北干旱区塔里木河流域、玛纳斯河流域、石羊河流域以及黑河流域4个典型流域为研究对象,以1994年土地利用分类图、TM影像,2005年CBERS影像数据为基础,参照谢高地等提出的"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在对这4个典型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格根据其消费指数以及不变价格订正的基础上,逐项估计了这4个流域农田、森林、草地以及水体生态系统各项生态系统面积、服务价值及其变化。结果表明,这4个流域提供环境保护的支撑生态系统(森林、草地、水体)面积2005年普遍小于1994年,而农田生态系统面积增加显著,并且相对于较大面积的内陆河流域,小流域内各类型生态系统面积变动比较大,变动速度相对较快;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大,具有较高的稀缺性,但黑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增加幅度最大,这两个流域相比,黑河流域各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对于该区域人们的生活生产更为重要,影响更直接;塔里木河流域农田生态系统面积增加幅度最大,但其区域内人们对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支付意愿的增长速度却保持最低,这说明该区域内部人们对这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支付意愿与其资源丰富程度并不对称,需要加强宣传水土安全保护与生态经济发展的观念。  相似文献   

13.
于2002年4~7月在苏州河、黄浦江4个采样点采集水样,并用连续流动分析仪进行NH3-N、NO2-N、NO3-N、PO4.P、SiO3-Si等5个项目含量的测定。对比分析北新泾、河南路桥、十六铺和嫩江码头4个站点营养盐之间的情况,发现苏州河春、夏季节营养盐的变化比黄浦江强烈,而5个营养盐项目之间,NH3-N比其他项目变化较大;苏州河的营养盐通量在黄浦江通量上占一定比重,其中以NH3-N比重最大;另外,黄浦江水体中,营养盐浓度在嫩江码头站位较上游十六浦站位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同样的,以NH3-N增加为最。  相似文献   

14.
渭河关中段典型支流非点源污染监测与负荷估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2009年,对渭河关中段3条典型支流泾河、沣河和灞河进行了洪水期和非洪水期水质水量同步监测,水质监测指标包括COD、DP、TP、NH4+-N和TN.根据监测结果及水文站实测流量资料,分别采用水文分割法和平均浓度法对各条支流的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了计算,分析了非点源污染的特点.结果表明:①3条河流洪水期间各指标的平均浓度基...  相似文献   

15.
应用水质模型方法研究河流污染控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应用水质模型对河流污染控制进行研究,经济、方便、有效。讨论了水质模型方法的原理、必然性、种类、建立步骤和应用范围,并以黄浦江为例,对水质模型的建立与应用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6.
有效实施长江流域管理的框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进入东海的长江口,杭州湾的主要污染物负菏情况,长江口6个国控监测断面的数据、长江水体水质,阐述了缺乏全流域的联合行动和有效的流域管理机制对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的影响,指出了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现实,已经影响和制约长江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有效的流域管理框架构思。  相似文献   

17.
三峡水库建设对流域水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得三峡库区支流库湾频频暴发水华.为了探究夏季三峡库区不同支流水体氮、磷营养盐和叶绿素a浓度的空间分布差异,于2018年6月对三峡库区不同河段的三条支流——香溪河、神农溪和大宁河流域水生态环境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香溪河、神农溪和大宁河流域水体中总氮浓度均值依次为1. 86、1. 90和1. 43 mg·L~(-1).这3条河流水体中总磷浓度均值依次为0. 09、0. 07和0. 05 mg·L~(-1).单因素ANOVA分析表明,总氮空间差异较显著,表现为神农溪香溪河大宁河;总磷空间分布差异显著,表现为香溪河神农溪大宁河.香溪河、神农溪和大宁河水体中叶绿素a浓度的均值依次为6. 41、21. 39和9. 85μg·L~(-1).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这3条河流的叶绿素a浓度与总磷浓度均有显著相关性,其中神农溪与大宁河的叶绿素a浓度还与真光层和混合层之比(Zeu/Zmix)存在显著相关,且香溪河、神农溪和大宁河的氮磷比的均值依次为22. 36、26. 76和28. 6,表明总磷是影响这3条河流水体中浮游植物生长的关键性指标.  相似文献   

18.
The river ecosystem in the Hai River Basin(HRB), an important economic region in China, is seriously degraded. With the aim of river restoration in the HRB, we developed a method to assess the river's ecological status and conducted a preliminary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The established method was a predictive model, which used macroinvertebrates as indicator organisms. The river's ecological status was determined by calculating the ratio of observed to expected values(O/E). The method included ecoregionalization according to natural factors, and the selection of reference sites based on combinations of habitat quality and macroinvertebrate community. Macroinvertebrate taxa included Insecta,Crustacea, Gastropoda, and Oligochaeta, with 39 families and 95 genera identified in the HRB. The HRB communities were dominated by pollution tolerant taxa, such as Lymnaeidae, Chironomus, Limnodrilus, Glyptotendipes, and Tubifex. The average Shannon–Wiener index was 1.40 ± 0.5, indicating a low biodiversity. In the river length of 3.31 × 10~4 km, 55% of the sites were designated poor, with a bad ecological status. Among nine secondary river systems, Luan and Zi-ya had the best and worst river conditions,respectively. Only 17 reference site groups were selected for river management in the 41 ecoregions examined. This study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river restoration and related research in the HRB, and we anticipate further developments of this novel method.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水年鉴”上所载长江、黄河和松花江自5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所有站点的水化学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此时段内,就天然水主要离子成分而言,长河、黄河和松花江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水质变化趋势。对其成因和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长江中上游水质的酸化趋势起因于该地区不断增长的燃煤硫排放所引起的严重酸沉降过程和不断增加的农田流失氮肥的氧化成酸过程。松花江水质的碱化趋势主要与黑龙江省造纸废水排放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河岸材料对河流有机污染物降解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干砌石、浆砌石、蜂巢格宾和生态砖等河岸材料对河流有机污染物降解能力的影响.4种材料中,以生态砖为河岸的河流中总有机碳(TOC)沿程降解率分别是蜂巢格宾和浆砌石的6.14和3.15倍(p<0.05);生态砖、干砌石和蜂巢格宾河段中溶解性有机碳(DOC)沿程降解率分别是浆砌石的10.68、6.60和6.08倍(p<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