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8 毫秒
1.
江苏省酸雨形势与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姜勇  沈红军 《环境科技》2006,19(1):55-56
阐述了江苏省酸雨污染形势,浅要地分析了大气污染物排放对酸雨的影响状况,以及SO_2、NO_X质量浓度变化与酸雨污染状况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刘翀 《内蒙古环境科学》2013,(12):135-138,134
利用2008年至2012年蚌埠市区降水监测数据,综合分析蚌埠市区酸雨污染时空、季节、化学组分的变化特征、变化趋势及其成因,致酸前体物、气象因素等与酸雨污染的关系,同时针对蚌埠市区酸雨污染提出几点治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1999年-2002年大气降水监测资料的分析:丽水市降水pH值逐年降低。酸雨频率逐年增加,其pH最小值达到3.60,酸雨频率增加到88.12%。丽水市酸雨主要是硫酸型酸雨.酸性降水主要发生在春冬季节。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酸雨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对安徽省酸雨监测网站监测结果的统计分析,揭示了安徽省酸雨污染的空间特征.根据酸雨组成成分监测结果,分析了安徽省酸雨的形成原因.最后预测了安徽省酸雨的发展趋势,并初步提出了一些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张美兰 《环境与开发》1994,9(4):377-378
宜春市1983~1993年降水酸度pH年日均值由6.13降至5.46,最低pH值达3.15,酸雨频率由35.5%上升至56.6%,酸雨污染加剧。  相似文献   

6.
张长春  苏娜 《环境保护科学》1992,18(2):27-33,50
本文根据1982—1989年东北某市的降水监测数据,对该地区酸雨污染的空间和时间分布特征、降水化学组分、降水中酸碱物质的比值对pH值的影响以及降水酸碱污染程度分级和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确定有酸雨发生,发生频率接近20%,局部地区可达60%;酸雨发生最高月分是2—4月和9—11月,最低是7—8月;对降水PH值贡献最大的阴离子是SO_4~(2-),占81.9%,阳离子是Ca~(2+)占68.4%.最后本文还对该市最近8年大气例行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其结论是大气中TSP浓度有下降趋势,而SO_2和NO_x则有上升的苗头,为了更有效地控制酸雨污染的继续扩大,必须提高重点污染源硫酸回收效率和实施燃煤脱硫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采用大量酸雨实测数据,全面系统地研究分析南通市酸雨污染状况,从区域性影响、局地污染影响和大气颗粒物缓冲能力等方面研究南通市酸雨污染的成因,为南通市环境综合决策和酸雨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多年来对绍兴市大气降水监测数据结果的统计,分析了绍兴市酸雨污染现状,并探讨了绍兴市酸雨的形成原因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广州地区近十年酸雨污染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回顾广州地区酸雨监测历程,分析了广州地区酸雨污染的时间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0.
湖南酸雨污染特征   总被引:66,自引:7,他引:6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湖南省近10多年来城市降水监测资料, 了解到湖南酸雨污染严重, 且污染冬季重于夏季、市区重于郊区, 出现湘中地区严重污染带, 其污染是局地源和外来源叠加的结果, 并对湖南生态环境, 工农业生产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丽水市近年的酸雨监测资料和气象资料等,分析了丽水酸雨的成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酸雨污染现状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浩波  司蔚 《环境科技》2000,13(4):22-23
依据江苏省部分城市的酸雨监测资料,对该省酸雨污染现状及“八五”以来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淮河以南酸雨污染普遍重于淮河以北地区;酸雨频率有降低的趋势,但降不酸度并未减弱;降水组份中,硫酸根离子当量浓度仍占首位,酸雨带来的污染和生态破坏未得到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大气污染和酸雨的现状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南京大学发展的区域酸沉降模式,模拟了1997年和2000年江苏省大气污染物浓度和酸沉降的空间分布,根据未来的能源规划,预测了江苏省2005年和2010年的大气环境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4.
酸雨防治迫切性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傅芝英 《上海环境科学》1998,17(9):46-47,50
文章从水体,植物,建筑群,人体健康等几个方面,详细讨论了酸雨防治的迫切性,通过对宜宾,桂林,宁波等几个的酸 雨调查监测进行综合分析,对我国,尤其是宁波地区的酸雨污染现状提出了看法,并结合地形各种因素对酸雨的防治对策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以离子色谱法测定了厦门市海洋性降水中的甲、乙酸及某些阴、阳离子。用多元逐步回归和多对多双重筛选回归等数学方法,分析了降水中弱有机酸及其与阴阳离子的关系;讨论了其来源及对厦门酸雨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酸雨"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开发过程.阐述了"酸雨"专题学习网站建设的意义、网站的内容,网站的结构,采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初步应用效果的评价以及该网站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污染防治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归纳湖北省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污染特征的基础上,对我省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的防治途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全省“十五”期间二氧化硫总量控制规划,并从工业点源治理、城市清洁能源两大方面安排了二氧化硫污染防治的工程措施。“十五”期间全省共安排重点项目45项,计划投资960282万元,项目完成后削减二氧化硫19.19万t/a,实现“十五”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