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X84 200000623地面水监测网的设计及优化/汪洪生…(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学院)//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一1999,11(2)、一17一21 环图X一19 从监测目标、监测点位布设及采样频率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地面水监测网的设计及优化,简要地回顾了80年代中期以来地面水监测网设计及优化方面的部分研究情况。通过综述指出了监测目标是整个监测计划的重要方面,应用优化技术必须以监测目标的确定为前提;采样设计的统计学分析是监测网设计问题的中心;监测网设计可归结为额定预算条件下寻求最优统计功效或在特定统计功效下寻求费用最低值;统计法…  相似文献   

2.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环境噪声监测优化布点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灰色理论关联度分析方法,对环境噪声监测点进行关联程度分析。即每个监测点位与参考点位进行程度量化,可对环境噪声监测点进行优选。用此法将朝阳市市区交通干线道路两侧环境噪声监测点位由原来9个优化成3个,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城市大气蓝测点位优化论证,常用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本介绍了在广州市大气监测点位优化论证中,采用的聚类分析的方法.由于聚类的计算工作量相当大.作特编制了计算机程序,达到快速准确地得到聚类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以雨山湖连续4年的水质例行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均值偏差法"为湖泊监测点位优化方法,为雨山湖现有的监测点位进行数字优化分类.将现有10个监测点优化为3个最佳监测点,此例说明"均值偏差法"对监测点位多、数据齐全的湖泊监测点住优化是非常适用的.  相似文献   

5.
监测点位布设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后期监测结果的客观、真实。本文以大气环境监测为例,介绍了监测点位布设的原则和方法,并进一步提出了优化方法和技术,对于提高监测点位工作质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春燕 《云南环境科学》2011,30(4):80-81,89
通过对香格里拉城区2006~2010年环境空气监测数据的分析,对香格里拉城区已有环境空气监测点位进行优化研究,合理确定监测点位位置。  相似文献   

7.
基于聚类分析法利用数据之间距离系数进行分类的原理,建立空气监测点位聚类分析优化模型,结合阜新市地形、气象及历史监测数据,进行阜新市空气监测点位布设优化应用,优化结果表明:距离相似水平取d=0.3时,环保局(B点)与人民公园(C点)监测点空气污染物浓度分布相似性最高,合并为1点,增设气象台监测点位作为清洁背景点,4个点位构成阜新市空气监测新网络;利用CALPUFF模型模拟对优化后监测点位进行相关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监测点位优化后SO2浓度与实测值相关系数为0.984,PM10相关系数为0.968,NO2相关系数为0.973。CALPUFF模型模拟值与实际监测值之间相关系数均大于0.75,表明优化后的阜新市空气监测点位具有客观环境代表性;监测点位优化与检验方法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站位布设是海域环境监测工作的一个重要技术部分,是获取有代表性监测数据,为环境管理服务的重要环节。为了最高效地布设采样点,结合辽东湾的实例,利用Q型类聚法优化了研究区域的监测点位,由原来的29个水质采样点优化到22个代表站位,优化后的站位所表征的环境质量,与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等效,并比原常规监测站位更具有代表性。在提高采样效率的同时节约了监测成本。因此,研究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站位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物元分析法在大气监测优化布点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物元分析法在大气监测优化布点中的应用,获得了符合实际情况的优选闰,证明该法简便实用。为学趺同监测部门科学合理地设置大气监测点位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数理统计中有关数学工具进行监测布点的优化工作。把泸州市区域环境噪声普查的294个监测点位优化为67个。经验证,该优化布点方法合理、科学。  相似文献   

11.
本文叙述了宝鸡站关于地面水国控监测点位认证的方法和过程。通过对已有断面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检验和分析,充分论证了原有监测断面的合理性和监测数据的代表性,确定了我市的国控监测断面。  相似文献   

12.
文章深入分析了兴平市增设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的必要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提出了兴平市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增设方案,结合备选点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拟选址的合理性、环境气象条件、监测数据、运行条件可行性分析,为兴平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增设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3.
大气监测优化布点的物元分析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物元分析法对大气监测优化布点进行了研究。通过实测证明了该方法具有简便、实用、准确的特点。为监测部门科学合理地设置大气监测点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地表水监测断面的代表性、合理性、科学性,更好地服务于南水北调工程,根据山东省水环境监测网优化布点的原则及方法,对全市河流监测断面进行了评价和优化,优选出最佳的水质监测点位。  相似文献   

15.
采用模糊聚类的方法对保山市大气监测点位进行优化,结果与相关性方法的优化结果进行比较,更能全面客观地反映新、老城区空气质量现状。  相似文献   

16.
根据已设环境空气监测点近5年来NO2和TSP2个项目的监测结果,得出现有监测点的日均值的相对偏差小于15%,并用F检验和t检验法对已设监测点5年来的大气监测结果进行方差和显著性差异检验,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州环境监测站提出的环境空气监测点位设置是合理的,无需调整和优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莆田市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监测点位进行优化调整为例,对监测点位进行了细致的优化研究,加密了莆田市近岸海域的监测点位,调整后的近岸海域的监测点位能客观、全面和准确地反映莆田市近岸海域的环境质量状况,以便更好地对近岸海域情况进行有效监测,为莆田市近岸海域环境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和产业结构布局不断优化、调整,许多城市在城市环境、城市建成区规模和人口数量、分布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变化,原有的点位都呈现出数量上的不足或者空间分布上的不科学,特别是县级子站,急需优化调整,本文根据山西省具体情况,从全省角度出发,研究和探讨了县级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位优化的技术路线,初步形成了县、市、省三级优化路线,为各级环境监测部门的点位管理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乌鲁木齐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和产业结构布局的不断优化、调整,乌鲁木齐市在城市环境、城市建成区规模和人口数量、分布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变化,原有的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已不能继续满足城市环境空气监测的技术要求。本文对乌鲁木齐市现有环境空气监测网络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优化新方案,并给出构建区域性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利用物元分析方法进行噪声监测优化布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物元分析的方法,成功进行了安阳市噪声监测点位的优化设计,并进行了验证监测.物元分析具有计算简便、物理意义明确、分析合理的优点,是一种优化布点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