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底栖动物即栖息于水之底质上(包括泥沙、石块等)的各类大型无脊椎动物。其大小以不能通过0.589mm 孔径为尺度。底栖动物对发展渔业,对于污染的监测与水质净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对于甘肃底栖动物的研究却十分薄弱。作者于78—83年在利用底栖动物监测水质、评价污染的研究中,对黄河兰州段(包括部分支流及沿黄污水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1991年5月应用生物监测方法对黄河兰州段水质监测的结果:1.在所采集样品中以摇蚊幼虫和其它水生昆虫量为最多,因此,可利用它们作为监测水环境污染和评价水质的指示生物.2.黄河兰州段水质污染程度总评价为中污染.3个采样点的污染程度小川为中污染,库心为重污染,中山桥为中污染.  相似文献   

3.
东平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的4个蓄水湖之一,而且是最末一个大型蓄水湖。东平湖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调往北方水质的质量。大汶河是黄河下游的最大支流,经东平湖注入黄河,目前河水污染较严重,给东平湖造成污染,因此在调水工程之前必须彻底治理东平湖流域污染——大汶河河流污染,才能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提供优良水质。  相似文献   

4.
通过1990-1993年对黄河上游的龙羊峡,拉西瓦、尼那、公伯峡水电站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化学污染较轻,水质良好。  相似文献   

5.
赵霞  冯辉霞  王毅 《环境技术》2006,24(1):41-43
本文分析了常规处理微污染水工艺不足与高锰酸钾除微污染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阐述了高锰酸钾除微污染技术的特点、原理及发展,并且通过对黄河兰州段水质状况及其采用高锰酸钾除微污染技术处理的可行性分析,提出高锰酸钾除微污染技术是减轻兰州供水水源水质污染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的黄河以北地区输水干线底泥污染现状的调查和污染物浸出性实验,分析了输水干线底泥可能对调水水质产生的潜在风险,并根据水质目标要求进行了风险预测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黄河是西北、华北地区的生命之泉。前不久,记者从青海省出发,途径甘肃、宁夏,到达内蒙,行程3000多公里,亲眼目睹了黄河中上游水污染的现状和日益加剧的危害。调查中记者发现,尽管黄河流域各地都采取了一些治污措施,但目前黄河仍面临着工业污染治理举步艰难,生活污水和农业排水污染加重的状况.污染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8.
据《2006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去年,全国地表水总体水质属中度污染,其中,珠江、长江水质良好,松花江、黄河、淮河为中度污染,辽河、海河为重度污染。巢湖水质为五类,太湖和滇池为劣五类。今年入夏以来,太湖暴发蓝藻,严重危及无锡群众饮水安全,引起社会高度关注。这些状况说明,我国流域经济快速发展,增长方式仍然粗放,污染物排放居高不下,相当多的江河湖泊污染已不堪重负,生态系统急剧恶化,必须实行休养生息。  相似文献   

9.
据《2006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去年,全国地表水总体水质属中度污染,其中,珠江、长江水质良好,松花江、黄河、淮河为中度污染,辽河、海河为重度污染。巢湖水质为五类,太湖和滇池为劣五类。今年入夏以来,太湖暴发蓝藻,严重危及无锡群众饮水安全,引起社会高度关注。这些状况说明,我国流域经济快速发展,增长方式仍然粗放,污染物排放居高不下,相当多的江河湖泊污染已不堪重负,生态系统急剧恶化,必须实行休养生息。  相似文献   

10.
警惕黄河的另一种水患以洪患闻名于世的万里巨流黄河,在新中国的怀抱里,不仅安然度过了近半个世纪的伏积大汛,而且在农田灌溉、城市供水、装机发电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令人担忧的是,一种新的灾患即水质污染却日益严重地危害着黄河。专家们预测,如不加强治理...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宿迁市城市河流——古黄河的水质现状,并对古黄河如何进行综合整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提出引运河水补给古黄河的办法,彻底改变古黄河的水质现状。  相似文献   

12.
论流域环境与发展的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观点来检查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实,可以看到,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环境与生态的破坏已日益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这个问题突出地表现为河流和湖泊的流域环境状况的恶化。据(19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我国的江河湖库水域的污染在总体上仍呈加重趋势。全国78%的城市河段不适宜作饮用水源。长江水系水质污染呈加重趋势,属于4、5类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河段达275%。黄河水质污染日益严重,全流域有65.4%的河段属于4、5类标准。不仅如此,黄河下游的断流日趋严重,1996年断流达136天,断流河长占郑州以下河长的90%。…  相似文献   

13.
简介了巩义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和近年来伊洛河水质变化情况,提出应以伊洛河及其支流水质持续改善和保障下游饮水安全的技术需求为导向,重点开展化工企业水环境风险防范控制、高品质水质生态保障关键技术、乡镇混合污水处理关键技术、沿河土塬坡地面源污染控制关键技术等研究,构建伊洛河风险防范及高品质水质的生态保障综合技术体系,为伊洛河水质的持续改善和保障黄河干流下游饮水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MFAM模型在河流水质污染模拟及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学成 《四川环境》1994,13(4):10-15
文中以时间序列分析为基础,介绍了均值生成函数这一崭新概念,并且经成份因子提取分析推导建立了模拟序列的数字模型(简记为MFAM),经对黄河下游花园口断面的1988-1989年实测水质污染指标溶解氧(DO),氨氧,化学耗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等序列模拟,结果表明MFAM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河流水质污染指标的变化趋势,拟合平均误差只有5.2-6.4%,MFAM模型应用于预测1990-1991年水质污染指标变化,结果表明预测精度达85%以上,文中最后得出结论:MFAM模型应用于河流污染模拟和预测,是完全可行且十分方便。  相似文献   

15.
关永平 《青海环境》2005,15(3):125-127
文章通过对黄河源大场地区河流、水质、冻土、气候等问题的分析研究。得出因气候变化、人为因素等影响而使黄河源区地表水流量减小、水质变差、草场退化、生态环境逐年恶化。并且导致黄河上游断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新疆河流水质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01年水质监测结果,用单项指标法对新疆河流水质进行评价,对新疆河流水质污染状况依据污染物标准做出分析判断。探讨污染途径及污染原因,寻找地下水水质恶化的根源,加强河流点源与非点源污染治理,为改善新疆河流水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地震前后地表水水质变化规律,以2013年4月20日雅安地震重灾区—宝兴县地表水水质变化为例,对2012 ~2019年宝兴县赵家坝断面地表水水质监测数据收集整理,单因子评价法、污染指数法(单项污染指数、综合污染指数和有机污染综合指数)和水质指数模式优化法对地震前后地表水质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此次地震引起水体中污染...  相似文献   

18.
根据辽河保护区一级支流2011—2014年水质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对4年来的水质时空变化特征进行总体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一级支流进行污染因子筛选,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对不同污染特征的支流进行分类。结果表明,2011—2013年一级支流水质总体上逐年好转,受水量影响,2014年水质稍有反弹;污染较重的支流有付家排干、王河、南窑小河、清辽河、左小河、螃蟹沟、八家子河、长河、养息牧河、亮沟子河等;影响12条一级支流水质情况的主要因素是有机污染、耗氧污染物污染和营养素污染;12条支流大致可以分成五类,分别为缺水型污染支流、农业面源污染型支流、生活污水污染型支流、混合污染型支流和汛期污染型支流。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到2000年实现“一控双达标”目标,我认为达标工作中任务重、难度大的是工业废水,对此,谈点见解。一、工业废水达标排放非常必要据1999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布的1998年度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水体仍处于高度污染状态,主要流域长江、黄河、松花江、珠江、辽河、海河、淮河和太湖、巢湖、滇池等断面监测结果表明,有63.1%的河段水质为IV类、V类、劣V类,已失去饮用水功能,而其中劣V类水质就占了37.7%。全国城市河段水质超过3类标准的占78%,有50%的地下水被污染…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2003-2007年山东省近岸海域水质监测数据的分析,总结其近岸海域的水质状况及污染特征,并采用秩相关系数法对山东省近岸海域水质状况时空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山东省近岸海域水质以一、二类海水为主,黄海近岸海域水质略好于渤海。全省近岸海域污染以有机污染为主,主要污染因子为无机氮和化学需氧量。2003-2007年,山东省近岸海域水质变化趋势基本稳定,但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的含量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