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21年5月21日,云南省大理市漾濞县(北纬25.67度,东经99.87度)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地震造成3人死亡,32人受伤,1.3万间房屋受损,周边多个市县震感强烈.该地震是继漾濞县2017年5.1级地震后发生的又一次中强地震.根据强震台网测定,最大强震记录的台站为漾濞台,距震中10千米,三个方向的地...  相似文献   

2.
20 0 1 - 1 1 - 1 4在新疆、青海交界的昆仑山口西发生了 8.1级大地震 ,这是自 1 950年西藏 8.6级地震以来的半个世纪中我国大陆发生的最大地震 ,这次地震的发生将对认识我国大陆今后几年的地震活动趋势产生重要的影响。地震之后 ,我们向全国的地应力台站广泛征集了有关这次地震的地震观测报告。发现这些报告在写作的思路和内容上差别很大。本文即是在审阅、编辑整理地震观测报告的过程中 ,结合台站提交的地震观测报告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针对遇有地震发生 ,特别是大地震 ,台站该如何提供地震发生前后的观测报告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希望能…  相似文献   

3.
孟连,丽江地震前云南天文台时纬残差异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云南天文台光电等高仪自有观测以来的时纬残差异常与云南及其周邻地区大地震的对应关系;并报导了孟连、丽江地震前云南天文台的时纬残差均有明显异常。这再次证明时纬残差的明显异常可为台站周围的强震预测提供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4.
《防灾博览》2014,(1):14-17
正2013年,全球地震活动频繁,7级以上强震频发,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我国地震活动也十分活跃,5级以上地震达50次,显著超过历史平均水平。2013年全球大震活动2013年共发生7.0级以上地震23次,高于1900年以来的年平均水平(18.3次,年),全球地震保持活跃态势,其中5月24日,在鄂霍次克海发生的8.2级地震,为2013年全球最大地震。  相似文献   

5.
<正> 地震活动概况和地震预报研究的思路苏联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强震主要分布在中亚、贝加尔、堪察加、库页岛、高加索和喀尔巴阡山地区。据统计,平场每2~3年发生一次6.5级以上的地震;近百年来曾发生过两次8级地震、七次7.5级地震和几十次6.5~7级地震。苏联的地震活动区占其领土面积的20%,达四百四十万平方公里,居住着5千多万人口。频繁的强震往往带来巨大的灾难,  相似文献   

6.
文中通过分析聊考带历史上的3次6级以上强震前后的活动图象及1983年11月7日菏泽5.9级地震前后强震活动及中小地震活动增强的特征,认为聊考带的强震活动可能是华北南部地区大震的前兆,指出聊考带附近地区的中小地震活动增强可能作为本地震带强震前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新疆乌恰—伽师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构造环境,频繁发生强震。本文对该区域构造、现代应力场的分布和强震活动特征以及这样一个地震重灾区的防震减灾对策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区内活动构造极为发育,为强震活动提供了背景;强震震源机制解研究表明,区内主要受近南北向的水平压应力为主,震源断错具有不同性质。近半个世纪以来该区遭受多次7级强震、数次6级地震灾害,特别是1997年1月21日至4月16日伽师县连续发生7次6级强震,给该县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文中就如何提高该区防御地震能力,减轻震害损失提出了几点具体对策和适合该区大震应急的实施办法,可供乌恰—伽师多震区综合防震减灾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8.
系统研究了1985年以来江苏及邻区的36次小震群,结果表明,江苏及邻区的地震具有成丛活动的特点,每一丛地震活动持续时间和平静时间没有明显的周期性,这反映了它是在一定的外部应力环境控制下发生的.江苏及邻区地震的成丛活动与台湾地区7级以上强震有一定的呼应关系,多发生在台湾地区7级以上强震前后.分析表明,台湾地区7级以上强震...  相似文献   

9.
于珉 《防灾博览》2002,(1):22-23
2001年11月14日17时26分,北纬36.2度、东经90.9度,发生8.1级强震。在地图上查索标注,震中在青藏高原青海与新疆交界的昆仑山区。 重大震情,牵动着每一位地震预报研究工作者的心。 西安。11月15日刚刚上班,中国地震局第二地形变监测中心的预报研究人员便接到了召开紧急震情会商会的通知。与会专家很快达成共识:8级以上板内强震的发生世所罕见,在强震多发的青藏高原也是50年一遇;8级以上强震是地震科学家们普遍关注的重大事件和研究对象与标本;本次地震发生在中国大陆上世纪第五个地震活跃期后期的特殊时段,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次地震虽然发生在人迹罕至的  相似文献   

10.
张艳 《防灾博览》2005,(6):31-31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且有50%的城市处于地震烈度Ⅶ度或Ⅶ度以上地区。震害预制表明:在我国大中城市发生一次6级地震会造成数百人的死亡和数百亿元的经济损失.一旦发生7级以上破环性的强震.很可能造成数千到数万人的死亡,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城市防震碱火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