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类-环境系统造成了巨大压力。如何全面地评估中国人类-环境系统可持续性已成为当前可持续性科学的一个研究热点。论文基于"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在国家、区域和省三个尺度上系统评价了中国人类-环境系统1990—2010年的可持续性。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中国人类-环境系统可持续性为中上水平,总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1990—2010年中国人类-环境系统可持续性表现为增长趋势,中西部可持续性增长快于东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性指标呈增加趋势,环境可持续性指标为下降趋势。可见,中国人类-环境系统可持续性的空间格局与动态变化均不协调,需进一步促进中西部社会经济发展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性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2.
曹红 《环境保护》2011,(13):23-24
加拿大:可持续管理标准与指标 加拿大拥有全球10%的森林,森林面积约占其国土的50%,森工产业发达,林产品贸易额占全球的20%.对森林的可持续管理,加拿大非常重视,其联邦政府早在1992年3月就同省(区)政府及其它组织签署了<可持续的森林-加拿大协议>.次年,加拿大森林部长理事会(CCFM)开始着手建立国内的森林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标准和指标,旨在认识和评估加拿大森林管理的可持续性,为森林的可持续管理提供数据、信息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实施跨世纪的环境目标,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闵行联合发展开发公司受国务院特区办公室委托,于1996年10月举行第三期中国—加拿大现代环境管理研讨班。 参加研讨班的有来自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经济开发区的负责同志,大专院校和部分环保局的管理人员。  相似文献   

4.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急需构建服务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绿色发展评价体系,摸清绿色发展现状及其变化,诊断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制约因素,探索绿色发展实现路径。本文认为,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需要解决好降低传统资源产业依赖和减轻环境影响两大主要问题,而结构转型和增强内源性增长动力是绿色发展的核心。本文构建了适用于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的"菱形模型"框架,并结合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的经济可持续性、环境可持续性、结构转型、内源性增长动力四大要素,构建了服务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绿色评价指标体系。以鄂尔多斯市为例,分析了2012—2017年绿色发展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障碍因素。结果显示:2017年鄂尔多斯市绿色发展水平整体不高,各区旗以相对较高绿色发展水平为主,经济可持续性目标明显强于环境可持续性目标;2012—2017年间,鄂尔多斯市绿色发展水平略有提升,经济可持续性和内源性增长能力有所提高,环境可持续性水平和结构转型水平略有降低,经济可持续性与环境可持续性的目标协调性显著增加,已逐步形成以东胜-康巴什组成的鄂尔多斯城市核心区为中心的绿色发展空间格局;环境可持续性为该地区绿色发展的首要障碍性因素,经济可持续性的障碍度最弱,环境可持续性和结构转型的障碍度呈持续上升态势,经济可持续性和内源性增长动力的障碍度有所下降。结合各区旗绿色发展的障碍性因素,可以将鄂尔多斯市分为经济增长型、环境提升型、结构优化型和内源动力夯实型四类区域,不同类型区域有不同的绿色发展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5.
1984年3月在加拿大渥太华召开了有加拿大、奥地利、丹麦、芬兰、法国、荷兰、挪威、瑞典、瑞士和西德十国参加的环境部长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关于酸雨污染问题.出席会议的部长或代表都表示,要尽可能的加强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会议签署了一项联合声明,主要内容是各与会国到1993年底,同1980年水平相比较各自承担降低30%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联合声明的内容还  相似文献   

6.
水环境可持续性体现社会发展与水环境的协调现状及趋势,关系到区域水环境安全。基于可持续性概念,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各方面影响因素,构建云南省水环境可持续性多指标评价体系。通过GIS的空间分析技术评价2008-2012年云南省水环境可持续性时空分布情况,结果显示:2008-2012年期间,云南省水环境可持续性逐年下降,5年平均指数为0.616;全省水环境可持续性空间分布不均,迪庆地区可持续性指数为全省最高,昆明市为全省最低;全省水环境可持续性呈东低西高趋势,沿主要河流干流自上而下递减。  相似文献   

7.
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状态与趋势定量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提出了基于环境绩效的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定义,并设计了一个三角图.通过经济发展、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三相互关系的研究,定量评价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利用三角图法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状态和长期变化趋势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相对较弱的可持续性状态,中国大陆31个行政区大部分处于由弱不可持续性到弱可持续性的状态;1980—1991年中国经济发展表现出较弱的可持续性趋势,而1991—2000年则呈现出较强的可持续性趋势.这是中国改革开放20年来在环境保护方面不断加强的结果.案例研究表明,三角图法原理简单、计算简便、结果表现直观、评价指标和对象选择灵活,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评价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状态和长期变化趋势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各种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使中国通往环境可持续发展之路崎岖不平。自1949年建国以来,中国在取得经济飞速增长的同时,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做了许多努力。然而,中国2005年环境可持续性指数在146个国家中排名133位。影响环境可持续性的因素复杂多样,包括社会经济、政治、人口和科技等。任何一种因素  相似文献   

9.
邹晶 《世界环境》2005,(2):58-60
生态系统是全球性的和相互依赖的。每个人以及所有国家中的人类活动都会对全世界的环境造成影响。通过C5项目,加拿大和中国共同努力,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2月25日至27日,由加拿大环境部支持的中加气候变化区域适应能力国际研讨会在宁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召开,来自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简称发改委)、中国外交部、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有关高校以及加拿大环境部、英国环境、食品与农村事务部、澳大利亚温室气体办公室以及宁夏发改委、宁夏气象局以及媒体代表等近5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淡水供应的可持续性是全球日益关注的问题。诸如城市化、工业化、农业集约化进程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都给供水带来压力,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健康,即使是水资源丰富的加拿大也面临着如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加拿大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分类方案的基础上,采用水可用性指标(WAI),对加拿大各个区域淡水资源可供应性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加拿大北部、不列颠哥伦比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