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220 kV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工程的导线不同排列方式入手,分析不同导线排列方式下输电线路产生的电磁环境影响,通过对相同电压等级的同塔四回路输电线在导线水平排列和垂直排列两种方式下对周围电磁环境影响的比较分析,探讨此两种导线排列方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同时,通过预测输电线路在导线相同排列方式下不同相序布置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对今后的高压输电线路架线方式从减小环境影响角度考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超高压输电线路辐射电平测量与电磁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高压、超高压输电线路的辐射污染高压输电线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危害,主要是工频龟磁辐射污染。各方面对超高压输电线影响的申诉和担忧与日俱增,并有强烈化的趋势。由于高压、超高压走廊的广泛分布,在它的分布区域内必然出现工频高压电磁辐射对人体危害的问题。输电线路的电磁辐射污染主要包括电磁辐射对高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压输变电网的建设技术也随之发展提高,输电线路的架设方式也变的越来越多样化,为充分利用有限的高压走廊,其中架空线路的架设越来越多的采用多回路同塔架设的方式。但人们也越来越担心多回路架空线路是否会对周围产生更大电磁环境的影响。本文以同塔四回路架空高压线为例,通过对相同电压等级的同塔四回路输电线在采取不同排列方式时对周围环境电磁影响比较分析,探讨不同架线方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从减小环境影响角度考虑对今后的高压输电线路架线方式提出建议,也为输变电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领域在提高工效、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和保护环境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在国内直流输电线路应用就是之一.本文回顾了直流输电线路这项技术发展史,分析了该项技术在技术上和经济上等方面的优缺点,以及直流输电线路对环境和人的影响因素,通过实际工程估算结果说明了直流输电线路的环境影响,为今后开展该项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高压输电线路环境影响评价模拟类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按照《规范》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模拟类比的说明,结合对输电线路下方形成的工频电磁场和无线电干扰值的理论计算,通过分析影响线路下方工频电磁场、无线电干扰强度及空间分布的因素,总结出几点关于类比线路选取方面的经验,为今后电磁环评中模拟类比线路的选择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我国负荷中心与能源分布的不均衡问题,长距离、大容量输电线路建设倍增,如何减少输电线路铁塔基础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成为重要课题。本文对输电线路铁塔基础在山地地区的施工进行研究,提出如何在工程建设中减少水土流失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输电线路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存在一定局限性,不能如实反映工程运行后的实际影响,而环境影响后评价目前尚处于探索研究阶段,通过探讨分析输电线路工程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必要性、评价形式、开展范围和主要工作内容,为今后开展输电线路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云南鸟类敏感区域已建风电场进行了连续4年野外观察,对风电场造成鸟类伤亡数量、种类进行记录、分析,结果表明:位于秋季鸟类夜间迁徙区域的风电场对夜间迁徙鸟类存在影响,影响的程度升压站大于风机及场内输电线路;位于重要鸟类越冬区域的风电场对越冬鸟类存在影响,影响的程度输电线路大于风机及升压站。  相似文献   

9.
结合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实例,参照相应的国家标准,客观阐述了高压输电线路周围电场和磁场的电磁环境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10/220kV高压输电线路周围的电磁场强度值远低于国家标准要求限值,不会对公众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500k V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利用EFA-300电磁场强分析仪对某电网500k V同塔双回线路导线离地不同距离产生的电磁环境进行实际测量。测试结果显示,本次测试的500k V高压输电线路周围的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值远低于国家标准要求限值,不会对公众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我国1000kV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CDEGS软件,对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周围的电磁环境进行了仿真研究。以正三角排列的架空线路为模型,分析了相导线对地高度、相间距离、分裂导线的根数、分裂间距、分裂导线子导线直径变化对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的影响,并分别比较了大雨、湿导线和晴天时特高压输电线路周围的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  相似文献   

12.
山区输电线路工程塔基一般修建于自然边坡上,塔基边坡的稳定状态是涉及输电线路工程安全的关键技术问题。以甘肃酒泉—湖南±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5535~#塔基边坡为例,采用三维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方法,利用FLAD~(3D)软件对塔基和塔基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塔基在荷载作用下,桩顶位置产生了向坡外向下的位移,桩端位置产生了向坡内的位移,且桩水平位移最大值为4.025 mm,处于桩水平变形允许范围内;塔基荷载作用对边坡的应力总体影响不大,局部范围内应力有所增加,且仅在坡顶局部出现拉破坏,坡顶以下坡体处于弹性变形范围,未形成整体变形失稳的破坏区,对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影响较小;建议对塔基边坡坡顶进行适当的加固处理,以满足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安全运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输电线路建设触发的水土流失常引发各类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潜在威胁,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文针对山西省输电线路走向,结合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和改进型土壤流失方程(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1],展开对山西省特定地貌特征的输电线路建设工程水土流失预测研究,得到适用于山西省地貌特征的水土流失参数及计算方法。研究结果可为山西省输电线路建设的水土流失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北京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户外电晕笼内开展直流线路可听噪声试验时,环境噪声常会给电晕可听噪声测试带来不良影响。该文对电晕笼周围环境噪声进行了长期检测,对环境噪声的时域统计特性、频域统计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连续24 h内环境噪声的统计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电晕笼试验区的环境噪声统计特性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全天环境噪声最低、最适合开展电晕笼内导线可听噪声试验的时间段为晚上10时至凌晨5时。该研究将会为电晕笼内特高压直流线路可听噪声的准确测试提供技术支撑,进而可更可靠地获得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可听噪声预测公式。  相似文献   

15.
极端工况下滑坡区超高压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失稳评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压输电线路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传输通道,在山区等地质环境脆弱的区域,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易受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影响,产生变形乃至倾倒,造成区域性的用电故障,从而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与经济损失。为保障输电线路在极端环境下的安全稳定运行,亟需开展受滑坡影响的杆塔基础变形的定量化研究。以巴东燕子滑坡以及位于滑坡体上的500 kV超高压输电线路某跨江杆塔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实际调查和专业监测数据,利用Geo-Studio有限元软件,考虑极端降雨和局部道路开挖工况,分析该滑坡的稳定性和地表变形特征,探究滑坡地表变形对于坡体上超高压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变形的影响,提出滑坡灾害下杆塔倾斜度的定量计算方法。结果表明:燕子滑坡的稳定性随降雨量的增大而下降,其整体仍处于稳定状态,但因公路开挖产生的临空面使得岩层中软弱夹层暴露,形成局部最危险滑动面,滑坡局部则处于欠稳定状态;通过地表水平变形折减系数,建立了杆塔基础中心点处地表变形与超高压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变形之间的关系,计算得出极端条件下该杆塔倾斜度超出了标准规定的允许倾斜度,故需要对杆塔基础进行加固处置或搬迁。该研究对分析不同工况下慢速堆积层滑坡稳定性以及受其影响的高压输电线路杆塔倾斜特征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深入研究超特高压输电电磁辐射环境。方法采用窄带测试的方法分别对500 k V变电站和500 k V交流输电线路的超高频电磁环境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变电站周围产生的超高频辐射场上限频率可达1 GHz,线路周围产生的超高频辐射场上限频率可达700 MHz,分裂导线将会影响线路的高频辐射场分布。在传播过程中,辐射场电场以垂直极化分量为主,辐射信号峰值随距离的衰减曲线呈非线性关系,远距离处辐射信号以低频分量为主。结论测试得到的规律对研究高压输电的高频电磁环境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图形叠置法在铁路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晓宇  吴小萍  冉茂平 《交通环保》2004,25(1):15-17,35
采用图形叠置法评价铁路线路对周围环境的噪声影响,用噪声综合影响面积来反映影响大小,对各种线路方案噪声影响程度进行排序。所得结论应用到铁路线路的方案比选过程中,有助于选择出对环境噪声影响“最小”的方案,实现铁路建设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目标。评价中引入地理信息系统,充分利用其空间分析和处理属性数据的功能,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结论的准确程度。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220 kV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安全防护距离,首先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提出的电磁影响预测模型进行参数率定、验证。运用验证后的预测模型,以220 kV东枣线为例,对其电磁环境安全防护距离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220 kV东枣线距离线路中心越远,其电磁环境影响越小;(2)220 kV输电线路经过非居民区时,将边导线外6.5 m以内区域设置为电磁环境影响安全防护范围;在经过居民区时,将边导线外5 m以内区域设置为电磁环境影响安全防护距离。根据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应减缓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影响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大风及冻雨天气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由此引发的线路覆冰现象会加重导线与输电杆塔的外力负荷,导致线路舞动甚至塔架垮塌。本文分析对比了若干有关输电塔架安全性与可靠度的研究成果,结合可靠性理论,提出了一种考虑大风与覆冰因素影响的塔架功能函数,并建立了输电杆塔的可靠性分析模型,选用基于一次二阶矩的映射变化法解算其可靠性指标,以为电力系统的安全分析和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输电线路跨域生态保护区的环保措施展开分析,结合XX输电线路工程项目跨越XX生态保护区的实际案例,重点分析了针对该生态保护区内野生动物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保护措施,值得各方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