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及在建材加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微生物絮凝剂的富集培养、分离和筛选的方法及过程,并用所制备的微生物絮凝剂对建材中的透辉石和高岭土深加工废水进行了处理研究。结果表明,从某水质净化厂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的三株絮凝剂产生菌对高岭土和透辉石加工废水的絮凝效果好,与有关文献报道的微生物絮凝剂相比具有用量少的优点,有可能作为新一代絮凝剂用于建材非金属矿加工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絮凝剂在印染废水脱色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絮凝沉降法是印染废水脱色处理的一种主要方法,现有的各类型絮凝剂,包括无机絮凝剂、有机凝剂和微生物絮凝剂,在该方面都有所应用。文中分别阐述了它们各自的应用现状及缺点,并对脱色絮凝剂应注意的问题及前景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絮凝剂净化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研究从实验室得到的三种微生物絮凝剂A91、A92、A2净化各种废水的效果及净化条件.在实验过程中应用单因素测定与正交实验方法相结合,确定了微生物絮凝剂的最佳投加量、最佳絮凝pH值、最佳助凝剂及助凝剂的最佳量.净化的废水有高岭土悬浊液,土壤悬浊液,涂料废水碳素墨水地表废水及生活污水(主要研究了前三种废水).从实验结果来看,实验研究证实了所研制出的微生物絮凝剂主要是对高岭土悬浊液、土壤悬浊液和涂料废水有很好的净化效果,最高絮凝率达98.0%.且絮凝的pH值一般都在7.0~8.0 范围,絮凝剂的投加量为1.0 ml~2.0 ml(水样为100 ml),在絮凝剂作用上,Ca2 比Fe2 、Mg2 、Al3 等其他离子效果好,而且CaO的效果明显优于CaCl2.微生物絮凝剂应用于废水处理有很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文章将微生物絮凝剂产生单菌M-3和M-2共同培养,获取生物絮凝剂,进行提取生物絮凝剂粗品,处理某纸箱厂废水。对生物絮凝剂投加量、Ca2+离子浓度、pH值的影响条件进行较系统的研究,绘制出单一因素对生物絮凝剂处理效果影响的曲线,确定生物絮凝剂处理纸箱厂废水的最适条件,进行正交实验。实验表明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对纸箱厂废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单菌微生物絮凝剂絮凝率在92%以上,COD去除率接近55%,氨氮去除率也达到89%。复合型生物絮凝剂在更少的药剂下能获得比单菌絮凝剂更好的处理效果。絮凝率可达93%,COD去除率达到74%,氨氮去除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5.
生物絮凝剂在纸箱废水处理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将微生物絮凝剂产生单菌M-3和M-2共同培养,获取生物絮凝剂,进行提取生物絮凝剂粗品,处理某纸箱厂废水。对生物絮凝剂投加量、Ca^2+离子浓度、pH值的影响条件进行较系统的研究,绘制出单一因素对生物絮凝剂处理效果影响的曲线,确定生物絮凝剂处理纸箱厂废水的最适条件,进行正交实验。实验表明单菌微生物絮凝剂絮凝率在92%以上,COD去除率接近55%,氨氮去除率也达到89%。  相似文献   

6.
王博  付宁  马放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8):83-85,101
文章对无机絮凝剂、有机合成高分子絮凝剂和微生物絮凝剂三种絮凝剂进行了比较,提出研究和开发絮凝效果好、应用范围广、易生物降解、对环境安全的微生物絮凝剂就成为必然,并综述了微生物絮凝剂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培养、微生物絮凝剂的提取和纯化、微生物絮凝剂的化学组成分析和合成途径的探索;列举了微生物絮凝剂对畜产废水有机物的去除、对废水中COD、BOD的去除、对印染废水脱色的应用、对工业废水重金属离子的脱除,最后,展望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絮凝剂具有易生物降解、适用范围广、热稳定性强、用量小、无二次污染等优点,故相对于传统的无机及有机絮凝剂而言,更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工业有机废水生产微生物絮凝剂,既可利用废水中的有用成分,又可减少排污量,是解决当前微生物絮凝剂成本过高的有效方法。本文重点考察了絮  相似文献   

8.
利用乳品废水生产微生物絮凝剂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GL 3,经BIOLOG菌种鉴定仪鉴定该菌株为产气肠杆菌 (Klebsiellamobilis)。该菌能够利用乳品废水作为培养基生产微生物絮凝剂。生产絮凝剂的最佳条件为 :在 10 0mL乳品废水中加入 2mL的乙醇 ,pH值约 7 0 ,温度 30℃ ,14 0r min摇床培养 6 0h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絮凝剂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微生物絮凝剂(一种新型、高效、无污染的絮凝剂)结构性质、种类、絮凝机理、影响因素以及在现代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具体应用,在此基础上对其应用前景做了展望及评述。  相似文献   

10.
MF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 MF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过程及其在畜产废水、建筑材料加工废水等方面的应用 ,同时对微生物絮凝剂的开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HHE—P7)在酱油废水中产生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特性。实验表明:酱油废水由于碳源丰富,是一种良好的培养基。HHE—P7菌最佳培养条件:COD为20000mg/L.K2HPO4为1.0g/L。培养3d。最佳絮凝条件为在1L含高岭土水中投加10~15mL微生物絮凝剂(MBF7)。pH调至9,则絮凝率为90%以上:微生物絮凝剂在水系中主要起吸附架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初步研究一种用于高浓度制药废水的预处理工艺方法。采用微生物絮凝剂和粉煤灰过滤相结合的预处理工艺,其综合的效果可以将高浓度制药废水中的COD去除80%,基本脱色澄清,且可以将对生化处理有抑制作用的抗生素效价予以降低。并初步讨论了该工艺在实际生产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絮凝剂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本文论述了微生物絮凝剂开发应用的必要性,介绍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种类和研究概况,分析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列举了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实例,认为今后微生物絮凝剂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特别是回收废水中有益物质的过程中将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三元复合絮凝剂在染色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暖菲 《环境保护》1995,(11):15-16
三元复合絮凝剂在染色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广州乙烯有限公司李暖菲用混凝沉淀法处理染色废水是国内目前的主要处理方法,因此选择高效絮凝剂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几个厂家染色废水絮凝试验,筛选出一种高效TQC——三元复合絮凝剂。达到了混凝沉淀脱色一步化,工艺简单...  相似文献   

15.
以淀粉生产废水为原料制备微生物絮凝剂,考察了外加磷酸盐、氮源对微生物絮凝剂产量和絮凝活性的影响,分析了絮凝菌的生长与代谢特征,检测了发酵过程中pH值、COD、氨氮、及总磷的变化规律,分别利用Logistic和Luedeking-Piret模型对絮凝菌生长和代谢产物生成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拟合,并探索了微生物絮凝剂对淀粉废水的絮凝沉降性能.结果表明,外加6g/L的磷酸盐(K2HPO4:KH2PO4=2:1,w/w)和2g/L的尿素,所制备微生物絮凝剂的产量和絮凝活性分别显著提高至0.96g/L和92.8%.在对数生长期,菌体干重、细胞浓度OD600和菌落数分别迅速增加至1.58g/L、0.86和5.3×107cfu/mL,淀粉废水培养基的COD、氨氮、总磷分别由7836、975、712mg/L迅速降低至1736、188、146mg/L. 絮凝菌发酵结束后,发酵培养基的pH值由6.8略降至6.5.絮凝菌代谢获得的微生物絮凝剂中多糖含量为96.2%,基本不含蛋白质.Logistic和Luedeking-Piret模型的拟合结果能够较好地描述絮凝菌生长和代谢产物生成的动力学过程.此外,本实验制备的微生物絮凝剂在投加量为30mg/L时,能够去除淀粉废水中48.6%的COD和71.9%的浊度.  相似文献   

16.
开发微生物絮凝剂——MBFA9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豆浆和黄豆渣为氨源所生产的微生物絮凝剂黄豆浆——MBFA9处理粉煤灰模拟废水效果良好,絮凝率达到97.2%,优于传统絮凝剂非离子型PAM。  相似文献   

17.
新型絮凝剂用于草浆造纸废水处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用一种先经改性后的高分子化合物合成一种新型的絮凝剂WD 1型。应用这种絮凝剂分别处理用稻草和麦杆制浆的造纸废水。废水经一次絮凝,COD可由大于2000mg/L,除至300mg/L以下,取得满意的结果。研究了絮凝剂的用量、温度、废水的pH、陈放时间等对去除废水中COD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选用FeSO4和PAC(聚合氯化铝)两种絮凝剂,对浆染废水进行烧杯混凝试验,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实际工程处理效果。结果表明,FeS04和PAC对浆染废水COD去除率和脱色率分别可达74.2%、68.1%和92.4%、87.8%。实际运行结果也显示,FeSO4和PAC均可作为浆染废水混凝预处理絮凝剂,其中FeSO4的混凝效果优于PAC,处理后出水pH和COD值满足厌氧酸化池微生物生长需要和负荷要求。  相似文献   

19.
铊矿山废水的微生物絮凝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黔西南滥木厂铊矿区前期分离到的微生物菌株作为絮凝剂应用于含铊矿山废水的絮凝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培养三天后的发酵液对矿山废水中铊的去除率最高可达到70.49%,最佳影响因子组合为:pH=8,温度为16℃,搅拌时间为4min。菌株的絮凝活性最高可达到57.32%,最佳影响因子组合为:pH=8,温度为14℃,搅拌时间为4min。铊高耐受性菌株在铊矿山废水微生物修复治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利用屠宰废水为原料制备了微生物絮凝剂,考察了微生物絮凝剂单独使用或与壳聚糖复配使用处理亚甲基蓝废水的性能,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复配处理条件.实验结果显示,制备微生物絮凝剂的最佳培养基组分为1L屠宰废水、2g尿素、2g葡萄糖、2g K_2HPO_4、1g KH_2PO_4,在发酵温度35℃、摇床速度150r/min条件下发酵60h后,微生物絮凝剂产量达2.92g/L.对于浓度为20mg/L的亚甲基蓝废水,单独使用微生物絮凝剂处理时,在微生物絮凝剂投加量为15mg/L、废水p H=7的条件下,亚甲基蓝的去除率可达64.9%.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在微生物絮凝剂12.9mg/L,壳聚糖0.07g/L,p H=6的最优复配条件下,亚甲基蓝的去除率达到94.7%,说明微生物絮凝剂与壳聚糖的复配使用显著提高了亚甲基蓝废水的处理效果,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