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既是改善环境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打好三大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仍是2019年"两会"热议的重点。"两会"是共商国是的"两会",更是改善民生的"两会"。会上,广纳群言,广谋良策,广聚共识。代表委员们履职尽责,进诤言、出实招。为更好地了解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话题在"两会"中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三月春风送暖,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时间”也已如期而至.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召开之际,社会各界对两会抱有种种期待.近几年来,生态环境作为关系民生的大事一直是两会的焦点议题,也是社会各界关注度最高的问题之一.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土壤污染治理、农村环境治理、节能减排等生态环境问题屡次得到各位委员、代表的热议. 对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我国政府一直在努力.2016年1月1日,我国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同时,新《环境保护法》这部史上“最严”环保法实施一年来,各级环保部门在督政、督企、督查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落实.  相似文献   

3.
环保与民生     
时值两会,“民生”又成为热议的话题。旱在2006牟,胡锦涛主席在耶鲁大学演说时曾明确提出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与幸福指数”;最近,温家宝总理在“两会”前与网友交流时,也指出幸福就是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  相似文献   

4.
就在去年年初,"PM2.5"还是一个生僻的专业术语,但因为多个灰霾天气的袭击,它成了街谈巷议的对象。如何提高空气质量,早已成为此前地方两会的热点。全国两会上,PM2.5依然热度不减,相关议案提案摆在了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案头。记者注意到,龚立群、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新《环保法》实施元年,环保再度成为"两会"强音。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打好这场攻坚战需铁腕治理,深化环保体制改革、全面贯彻落实好新《环保法》、攻克重点污染治理,实现绿色环保新常态。  相似文献   

6.
黄翔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12):120-123
石头纸的成功研制,并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登场亮相,引来了各界人士的热切关注。文中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石头纸进行了初步分析,在加工生产、实现工业共生、回收利用和宣传教育方面给予了相关建议,希望能为石头纸的良性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关乎改革发展,关乎国计民生。已经成为历史的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这一年,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加强,"十二五"开局良好。而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  相似文献   

8.
纵有千百件涉及国计民生的大事,校车安全问题也绝不会在两会上被淹没。"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确保孩子们的人身安全。"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表述,让很多关注校车安全的全国政协委员十分振奋。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重庆深入实施"碧水、蓝天、宁静、绿地、田园"五大环保行动。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过去的一年,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各地积极开展了生态环境保护实践与创新工作,重庆作为我国绿色环保领域的先行者之一,探索出了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本刊在2019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专访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生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3月7日,新任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两会"记者会上明确表态,"要让《环保法》成为一个有‘钢牙利齿’的利器","要让企业懂得守法是底线,要把过去执法过松、过软的状况彻底改正过来。"《环保  相似文献   

11.
《环境保护》2012,(6):12
在刚刚过去的"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的召开和《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印发,为中国环境保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2012年,环保工作又站在了新的起点,面对着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新起点的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正因为全体环保工作者有意愿、有勇气背负起提升环境质量、改善百姓民生的责任,才有了周生贤部长在"两会"上的诚恳致歉;才有了广大环保工作者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的砥砺奋进,在新  相似文献   

12.
据报道,与世界其他任何国家一样,"学术腐败"在美国也时有发生。"学术腐败"的美式名称是"学术不端行为"。它指的是"在提议、开展和评议科研项目,或报道科研成果的过程中,出现的捏造、篡改或剽窃的行为",同时又要区分"明知故犯的不端行为和正常学术活动出现的错误"。美国"诚信办公室"在处理学术不端行为时,基本做到了不护短、不手软。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期间,经过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辽宁高质量地完成减排任务,从排放大省变为减排大省,空气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进入"十二五",辽宁迎来了全面振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环境这块基石,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在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发布后,如何治理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大气污染,提升环境空气质量,成为环境管理部门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近日,本刊记者就相关问题专访了辽宁省环境保护厅核安全总工程师胡涛。  相似文献   

14.
临近"十一五"减排末期,在高压政策下,面对艰巨的节能减排任务,各级政府被迫做出了一些引起社会广泛的争议的事情。促进节能可做的事情并不多,而且都不是短短几个月就能做的。能想到的,短期有效的措施就是关闭高耗能产业内规模小、效率低的落后产能。理由很简单,其他节能措施都需要时间来完成。关闭落后产能符合国家在产业整合过程中的基本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15.
围绕《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为要求,深化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重点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水平的突出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质量,以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为动力,重点推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强化环境监管,有效防范环境风险,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环境基础。"的指导思想,在规划中主要突出6个方面的特点:①指出总量减排的新内容和新要求;②突出向技术减排要效益;③提出参与综合决策的战略思想;④突出民生关注的环境问题;⑤突出防范环境风险的紧迫性;⑥突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新需求。  相似文献   

16.
《环境保护》2012,(7):15
正2012年"两会",提高发展质量、关注环境民生成为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内容和"两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热议的话题。政府工作报告8年来首次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低于8%,从更加注重增长的高质量到资源环境问题广受关注,从为污染减排建言献策到PM2.5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无不体现着党和国家以及广大代表、委员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视和对环境民生问题的关切。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GDP数据与公众环境权益的博弈日趋激烈。环境保护在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愈发凸显。  相似文献   

17.
污染减排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是改善环境质量、解决区域性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十一五"期间通过实施减排措施,大幅度推进治污工程建设,辽源市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基本得到控制,环境恶化趋势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但总体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为了科学分析污染物的减排潜力,落实国家环保目标、有效配置公共资源、强化政府宏观调控措施,科学编制"十二五"水污染减排规划,现对辽源市主要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两个指标进行了科学分析,从而为辽源市"十二五"主要水污染物的减排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要闻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下发《关于认真做好“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即将召开 ,这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意义十分重大。为了做好“两会”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 ,为“两会”的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 :一、认清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 ,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切实加强对“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 ,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 ;三、下大力量抓好重点领域和重点单位的整改 ,巩固和扩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宁夏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紧密结合全区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围绕中心抓重点,服务大局攻难点,改善民生抓亮点,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农村环境面貌大为改善。2010年被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分别列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考核试点、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试点省区之一,农村环境保护已成为宁夏环保工作一项"德政惠民"工程。作为试点省区,宁夏应该有很多经验值得借鉴和学习,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厅长冯志强。  相似文献   

20.
今年全国两会议案、提案中,有不少保护生态环境的内容。代表委员们担心的是,一些地方借中央出台4万亿元投资计划和产业振兴规划之机,上马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项目。这实际也是全国百姓的担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