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活性嫩黄K-4G模拟废水为处理对象,采用软锰矿与电化学协同法,分别在不同软锰矿加入量、电流密度、pH值、电解时间、染料初始浓度条件下进行电解实验,考察了各种因素对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软锰矿的用量、增大电流密度、降低pH值、延长电解时间都能提高脱色率,染料初始浓度对脱色率影响不显著。溶液中溶解态锰的浓度的变化表明,Mn(Ⅱ)在处理过程中表现出催化作用,外加电压可强化软锰矿的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铁阳极电化学处理直接大红4BE染料废水脱色率和脱色能耗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考察了电流密度、染料溶液初始pH值、染料初始浓度和支持电解质Na2SO4浓度对脱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流密度、染料废水初始pH、染料初始浓度、支持电解质浓度对脱色率和脱色能耗产生较大影响。在电流密度1.667 mA/cm2、pH值6.54、染料浓度50mg/L、Na2SO4浓度0.01 mol/L、温度20℃、搅拌速度600 r/min、电解时间60 min条件下,脱色率达到92.1%,脱色能耗1.298 kWh/kg染料、铁阳极消耗量41 mg/400 mL染料模拟废水。  相似文献   

3.
ACF电极电解处理含NaCl结晶紫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吸附结晶紫达到饱和的活性炭纤维为阳极,在NaCl介质中对初始浓度为100 mg/L的结晶紫染料废水进行了电解脱色处理。实验考察了NaCl浓度、pH值和电流密度等对溶液脱色率的影响,测定了电解时溶液中生成的游离氯浓度及不同电解时间后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曲线,并对不同电解时间后溶液的归一化吸光度比值进行了计算。结果发现,溶液中所产生的游离氯的浓度随电解时间的增加快速上升,20 min时就几乎达到了最大值;在活性氯的作用下,结晶紫分子中的大π共轭体系被破坏,溶液迅速脱色;电解液中所含的NaCl浓度、电解液的pH值和电流密度等都对脱色率有影响;在一定实验条件下,初始浓度为100 mg/L的结晶紫染料废水在电解60 min后脱色率可高达99.3%。  相似文献   

4.
活性黑KN-B染料模拟废水电化学脱色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杨蕴哲 《环境工程学报》2009,3(9):1607-1610
为进一步明确活性染料在可溶性阳极电化学体系中的脱色机理,以铝为牺牲阳极,不锈钢为阴极,在恒电流操作模式下,针对活性黑KN-B模拟废水,考察了电流密度、初始pH值、电解质种类及浓度、温度、染料浓度因素对染料脱色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电流密度、电解液初始pH值、氯化钠电解质浓度、温度、染料浓度对染料溶液脱色效率影响显著,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染料溶液脱色率可达到88%;(2) 在不同pH的范围内,活性黑KN-B表现的脱色机理不同,pH 4~9为混凝与阴极还原脱色共同作用;pH<4和>9则表现为阴极还原脱色为主; (3) 氯化钠的加入在增强染料脱色的同时,也有助于芳环类物质的后续混凝去除。  相似文献   

5.
铁阳极电凝聚处理活性黑KN-B染料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铁阳极电凝聚处理活性黑KN-B染料废水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电流密度、染料溶液初始pH值、电介质浓度及种类、温度、染料浓度等因素对脱色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活性黑KN-B模拟废水的脱色效率达93%;电流强度、染料浓度、电解液初始pH值及电解质的种类对染料溶液脱色效率影响显著,电解液温度、电解质的浓度对脱色效率的影响不明显;以铁为阳极的原位电凝聚处理活性黑KN-B模拟废水混凝过程中主要作用机理以吸附电性中和为主;电凝聚过程中活性黑KN-B在阴极上发生了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6.
分别以活性炭纤维(ACF)为阳极和阴极,在无隔膜电解槽中研究了利用成对电解降解蒽醌染料活性艳蓝KN-R脱色过程的影响因素。考察了染料初始浓度、支持电解质Na2SO4、pH及温度诸条件对脱色性能的作用。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染料初始浓度和支持电解质浓度,酸性和中性条件以及适中的温度均对成对电解脱色性能有利。当染料初始浓度为251 mg/L,在合适的处理条件下,脱色率达到95%,脱除单位质量染料电耗仅为1.22 kWh/kg染料。  相似文献   

7.
通过水热还原氧化石墨烯在铁电极表面原位生长石墨烯泡沫的方法制得了石墨烯泡沫包裹铁电极(GS-Fe电极),并将其应用于多种染料的电解脱色。结果表明:在相同电流密度下,GS-Fe电极的电解反应速率常数是铁电极的5倍;加入电解质对电解效率至关重要,其中NaCl是最有效的电解质;对甲烯蓝而言,最佳的电解条件为甲烯蓝初始质量浓度30mg/L、pH 5~7;GS-Fe电极可用于电解脱色刚果红、酸性蓝92和活性蓝R。电解脱色的机制推测主要为间接氧化,Cl~-被氧化成ClO~-,而后ClO~-氧化染料。GS-Fe电极可通过简单清洗再生,电解的脱色率几乎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8.
对丙酮酸钠紫外光解所引发的染料橙黄Ⅱ的脱色进行了研究,讨论了pH值、丙酮酸钠初始浓度、染料初始浓度及外加Fe(Ⅲ)对橙黄Ⅱ光致脱色的影响,比较了4种染料的脱色效果,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表明,丙酮酸盐对染料有较高的光降解脱色效率;pH为3.0~8.0的范围内,橙黄Ⅱ都有很高的脱色率;丙酮酸盐的初始浓度越大,橙黄Ⅱ脱色率和反应初始速率越大;橙黄Ⅱ浓度越大,其脱色率越低,但反应初始速率变化不大;外加Fe(Ⅲ)会抑制橙黄Ⅱ脱色;Fe(Ⅲ)-丙酮酸在水体中也能产生·OH;橙黄Ⅱ的脱色是由丙酮酸钠光解产生的活性自由基等所致,但不是·OH.  相似文献   

9.
实验研究了电极间距、电解时间和电流密度等不同电解条件对电解液余氯浓度和pH值的影响,进而以电解液中的余氯为氧化剂,结合模拟烟气和自行设计制作的小型湿法喷淋反应器,进一步研究了电解液余氯浓度和pH值对烟气脱硝效果的影响,并分析探讨了相关脱硝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电解时间一定时,电极间距由5 mm增加至25 mm过程中,电解液中余氯浓度变化不明显。随着电解时间和电流密度的增加,余氯浓度基本呈线性增加。随电解时间的增加,电解液的pH值先下降后增加,且电流密度越大,pH值变化越不明显。NO和NO_x的脱除率均随余氯浓度的增加而显著提高,但逐渐趋于稳定。在电解时间为5 min、电流密度为100 m A·cm-2时,NO和NO_x的脱除率分别达到69.7%和53.7%。在电解液pH值由5.5增加至9的过程中,NO和NO_x的脱除率均先增加后降低,在pH值等于7时,NO和NO_x的脱除率最大,分别为81%和58%。  相似文献   

10.
分别用层状氢氧化镁铝(LDH)和焙烧层状氢氧化镁铝(CLDH)作为吸附剂吸附脱除水溶液中偶氮染料酸性黑10B.考察了脱色时间、pH值、吸附剂的投加量、温度、染料初始浓度和焙烧温度等因素对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LDH及CLDH对酸性黑10B染料具有良好的脱除效果,室温下,10g/L LDH和1g/L的CLDH对浓度为100mg/L的染料的脱色率分别达95.93%和99.97%.pH值是影响吸附能力的关键因素,吸附剂对溶液pH值有一定缓冲作用.LDH及CLDH对酸性黑10B吸附结果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饱和吸附后的LDH及CLDH用高温热解法再生,吸附性能良好,随再生次数增多,脱色率下降.  相似文献   

11.
多维电极法处理高色度活性染料模拟废水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活性嫩黄K 4G染料模拟废水为处理对象 ,采用多维电极法 ,考查了各种因素对多维电极系统处理活性染料时的脱色率、CODCr降解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增多活性炭量、增大电流密度、延长电解时间和加入铁屑 ,都能使脱色率和CODCr降解率得到提高 ,电导率的变化对脱色率和CODCr降解率有一定影响。利用正交实验比较了各因素的相对影响大小  相似文献   

12.
用自制的污泥活性炭处理亚甲基蓝与酸性品红组成的染料废水,研究了pH、吸附时间、温度等因素对复合组分染料废水脱色率的影响,测试分析了污泥活性炭在处理亚甲基蓝与酸性品红复合组分染料废水过程中的重金属浸出毒性。结果表明:与处理单一组分染料废水相比较,处理复合染料废水时pH的影响较为复杂,2种染料在污泥活性炭上存在竞争吸附,但是污泥活性炭对复合组分染料的脱色效果较好。污泥活性炭对复合染料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型吸附。在处理染料废水的过程中,污泥活性炭中的重金属镉、锌及铬会浸出,重金属镉、锌的浸出浓度符合国家标准,但铬的浸出浓度已接近国家标准上限。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纤维素通过季铵化反应制备的纤维素季铵盐(quaternized celluloses,QCs)高分子混凝剂对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及机理,实验了它和无机助凝剂的联合使用分别对不同pH值条件下的活性染料废水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为8至12范围内,QCs的投加对活性染料废水的脱色作用非常显著,无机助凝剂的投加对其脱色率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可以提高其脱色反应速度和脱色率。活性染料废水的脱色率可达98.53%,色度可达4倍以下。  相似文献   

14.
采用自制的负载型纳米RuO2-TiO2光催化剂对农药厂生产废水进行光电催化降解试验。考察了煅烧时间、催化剂用量、光辐照强度、电流密度、废水初始pH值和反应时间对废水COD和色度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自制光催化剂光电催化性能显著,最佳光电催化活性是同样降解条件下、同样含量的Degussa P-25 TiO2的1.38倍,是Ru0.3Ti0.7O2的1.81倍。其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别为64.3%和95.2%。  相似文献   

15.
在生物淋溶锰渣的过程中,设置一系列浓度梯度(0~100 mg/L)的离子型表面活性剂SDS(十二烷基硫酸钠)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PVP(聚乙烯吡咯烷酮),研究两种活性剂对硫杆菌生长和对锰渣中锰的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表面活性剂均能有效强化硫杆菌对锰渣的淋溶性能,SDS和PVP的最佳浓度分别为35 mg/L和15 mg/L,在最佳浓度条件下,两者均能显著降低培养液的pH值,提高锰的浸出率,其浸出率分别达到88%和83%,均高于对照组的72%.进一步分析表明,SDS比PVP更能有效提高浸出体系的ORP电位,促进锰的浸出.电镜结果表明,在最佳浓度条件下,SDS比PVP更能有效促进硫杆菌对锰渣表面的侵蚀,降低锰渣的表面粒度,提高锰渣中锰的浸出率.  相似文献   

16.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钛片上涂覆TiO2薄膜为电极,自行设计组装光电催化反应器,对酸性紫红染料废水进行光电脱色处理,探讨了光电反应的协同性并研究了初始染料浓度、电压、pH和电解质浓度对脱色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化学催化和电化学氧化具有协同效应,单一紫外光催化和单一电催化酸性紫红的脱色率分别为44.27%和13.12%,而光电催化(紫外、外加电压10 V)的脱色率达到77.18%。初始浓度较低、电压适中、pH偏碱性时,酸性紫红废水脱色率较高;电解质对脱色反应有促进作用,且浓度越高,酸性紫红脱色率越高。  相似文献   

17.
王玲 《环境工程学报》2006,7(1):129-131
以磷钨酸为光催化剂,在紫外灯照射下,对模拟染料废水甲基橙溶液进行光催化降解,并研究了催化剂加入量、pH值、甲基橙初始浓度和外加氧化剂H2O2对光催化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钨酸光催化剂加入量为300 mg/100 mL,pH=2.5时,甲基橙溶液的降解率明显高于其他pH值的降解率;在较低浓度下,甲基橙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外加氧化剂H2O2可提高光催化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18.
以磷钨酸为光催化刺,在紫外灯照射下。对模拟染料废水甲基橙溶液进行光催化降解,并研究了催化剂加入量、pH值、甲基橙初始浓度和外加氧化剂H2O2对光催化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钨酸光催化剂加入量为300mg/100mL,pH=2.5时,甲基橙溶液的降解率明显高于其他pH值的降解率;在较低浓度下,甲基橙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外加氧化剂H2O2可提高光催化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19.
电化学方法用于酸性红B模拟废水脱色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两种电极材料 (SnO2 Ti和RuO2 Ti)对酸性红B模拟废水的脱色效果 ,考察了不同 pH、电流密度(j)及外加电解质 (Na2 SO4/NaCl)对处理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 ,两种电极材料都能对酸性红B染料废水进行有效脱色 ,主要是Cl-在电解过程中的间接氧化作用 ,同时也包括电极表面的直接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