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 科洛火山群位于黑龙江省嫩江县东北部,在松辽裂谷带和小兴安岭隆起交界部位,在二克山-五大连池-科洛火山带的北端。科洛火山群由新生代主要是第四纪碱性的基性和超基性熔岩和火山碎屑岩组成。本区火山岩的最主要  相似文献   

2.
<正> 所有金-银矿床都存在有一定数量的锰氧化物。它们特别广泛地分布在含有锰碳酸盐和锰硅酸盐的矿体中。锰氧化物常见于构造弱化地段的现代地表附近、不同走向的矿体的交接处或矿体被成矿后断裂和岩墙交切处,以及成矿后的破碎带中。在大多数情况下,锰氧化物出现在中-新生代火山带表生成因的金-银矿床  相似文献   

3.
中国东南部浙闽粤沿海地带中、新生代火山岩区,是我国重要的金银多金属成矿带,本研究的重点是对该矿带的浙江天台一瞬县地区火山岩型资金属矿床(大岭口矿床和毫石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探讨。1区域地质及区域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区位于中国大陆板块的东南缘,属大陆边缘火山带,主要出露上林罗统、白圣系火山(沉积)碎屑岩和熔岩,并有前震旦系陈蔡群变质岩少量分布。陈蔡群为本区基底地层,中、新生代火山岩不整合覆盖其上,构成了具有双层结构特征的变质岩一火山岩系。本区岩浆活动较强烈,侵入岩的分布受区域深大断裂构造制约,…  相似文献   

4.
<正> 关于矿床的成因和建造分类问题继续引起研究者的注意,这是因为不断出现可以从不同的观点来探讨有争议或未解决的问题的新资料。本文试图着手解决鄂霍茨克-楚科奇火山带金属矿床的某些成因和分类问题。 研究者从鄂霍茨克-楚科奇火山带的金属矿床中区分出金-银矿石建造,并将其分为六种矿物类型。属于这种建造的矿床的标志如下: 1.围岩是中生代—新生代的火山-沉积、火山和  相似文献   

5.
中国东南大陆沿海自175Ma到75Ma间火山活动具有干行与垂直火山带的迁移性。高钾钙碱性系列,英安岩一流纹岩组合与双峰式火山岩不同于安第斯型钙碱性系列。构造应力处在挤压后松驰剪切一拉张环境。中酸性岩浆起源于中下地壳。线形与环形火山构造交织是区域火山构造总体格局,火山岩带实质上是火山构造洼地带。火山活动是在华夏与下场子板块碰撞后、叠置在不同基底构造单元之上,岩浆作用以及Ag、Pb、Zn、Sn、Cu成矿作用具分区性。中国东南大陆沿海火山带与安第斯型大陆边缘火山带比较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属于陆缘与板内过渡性质,陆上断陷一剪切拉张型火山带。  相似文献   

6.
<正> 汞(通常条件下唯一的液体金属)矿床的分布具有一系列的、任何一种矿产都不具备的特点。这些特点是那样的稳定和具有代表性,以致有可能建立汞成矿作用过程的全球性模式。 1.汞矿床集中于两条全球性的狭长带——地中海-亚洲带和太平洋带中,而这两个条带又都位于中生代一新生代褶皱带和现代火山带中。 2.汞矿床年轻,不存在早于晚古生代的矿床。虽然对此尚有争论,但却存在着有利于说明这种矿床是年轻的有力证据。在全部共生组  相似文献   

7.
<正> 在贝加尔断裂带中,新生代火山作用主要表现为不同类型的玄武岩,仅在乌多坎地区除了玄武岩外,还发育有粗面岩、宾莫尔岩(Бенморит)等,其岩石种类比较繁多。 本文作者之一(В.И.Герасимовский)于1977年在通卡河谷、治达和维季姆高原等三个地区,采集了150个新生代喷发岩样品。除了一个粗面岩样品外,其余均为玄武岩和碧玄岩。描绘在Macdonald和Kar-  相似文献   

8.
沿长乐-南澳断裂带分布有非蛇绿岩型的镁铁、超镁铁质岩块;具中、新生代裂谷型岩浆组合;断裂两侧具有相似的变质岩基底及对应显著的地幔隆升地带。说明该断裂带为一条正在发育的中、新生代裂谷带。  相似文献   

9.
今年八月二十四日至九月十二日以我所倪岩水副所长为首的五人科学代表团对位于海参威的苏联科学院远东地质研究所作了学术访问。 访问期间参观了滨海区火山岩剖面,对与中国东南沿海火山带有相似之处的东锡香特火山带的火山旋迥划分和火山作用的地动力条件作探索性了解,代表们还参观了五处大、中型矿床。其中包括一个大型矽卡岩型硼矿(提供苏联硼资源的80%以上),两个大中型的铅—锌—(银)矿床,它们均产于火山岩基底K_1 -T地层的逆冲片体中,且均与火山岩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中国东南大陆中、新生代岩浆作用的多旋回性和迁移性,构造演化与岩石系列和岩石组合的关系。前寒武纪岩石圈制约本区中、新生代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并在三种岩石围岩石学一地球物理综合模型中反映。总结了四个主要构造期岩浆作用源区特征和构造背景,并根据不同大地构造单元在碰撞造山后近南北向刊近北东向伸展裂解,从造山带挤压碰撞向伸展裂解机制转换过程探讨了中、新生代岩浆作用和壳幔演化动力学。  相似文献   

11.
东南大陆中生代玄武岩岩石系列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东南大陆中生代玄武岩和玄武安山岩占区内酸性岩浆作用的5-10%,并为钙碱系列和过渡系列。其矿物组合为斜长石+单斜辉石+角闪石±黑云母+透长石,玄武岩因LIL元素(K、Rb、Th、Ta、Ce)含量高,负Nb异常以及Fe、Mg、Cr、Ni、Co、Sc含量低而不同于产在活动大陆边缘环境的同类岩石,其LIL元素(K、Rb、Ce、Ba)与本区新生代玄武岩相似,但Fe、Mg、Cr、Ni、Co、Sc含量明显偏低。成分分带与酸性岩浆作用的分带性一致,都受壳、幔成分和构造等地质背景控制,产出构造环境为相对稳定的板内区。玄武质岩浆主要由酸性岩浆作用提供热源,地壳发生广泛熔融。从中生代至新生代,由下地壳至上地慢,由钙碱性和过渡系列至碱性系列,是扩张作用逐渐增强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东南沿海中生代安山岩的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东部大陆边缘中生代火山岩带中 ,东南沿海火山岩岩性岩相出露最全 ,火山地质调查研究程度较高。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大面积酸性火山岩和与之共生的玄武岩 ,而对安山岩注意不够。作为过渡性岩类 ,安山岩的成因研究对于探讨中生代火山岩带物质来源、岩浆分异演化、大地构造背景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在东南沿海新生代玄武岩中陆续发现了一些基性麻粒岩包体 ,为研究底侵作用与壳幔作用过程提供了珍贵的实物材料。结合基性麻粒岩包体的研究 ,进行系统的安山岩成因研究 ,对于研究中生代火山岩带成因、进而探讨东部大陆边缘形成演化动力学过程 ,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浙闽新生代玄武岩的时空分布.地幔特征.构造环境及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对与Cpx矿物化学有关的岩浆来源、演化深度.真假压力效应.玄武岩的系列划分.Ⅰ型包体中Cpx与金伯利岩中Cpx的区别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研究侵出相碎斑熔岩体产出的地质特征基础上,总结了其结构构造和组分特征的规律性变化,建立了四种形式的相模式。  相似文献   

15.
通过系统总结中国东南沿海中生代火山岩及侵入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矿物化学、微量元素以及Nd、Sr、O同位素资料,结合各构造岩浆活动区基底变质杂岩的性质,在Ⅰ型和S型分类的基础(依据源区岩石的性质)上,首次提出了I~S过渡类型的概念,它反映其源区岩石由火成岩和沉积岩以不同比例构成的一个“混合建造”。根据其性质与典型的I型和S型亲缘性的大小,进一步分出了IS和SI两种,并归纳了I型、过渡型(包括IS和SI)以及S型岩石在研究区内的一些综合标志特征,划出了它们在空间上的主要的分布区域。指出过渡类型岩石普遍发育是本区中生代岩浆作用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篇国外考察报告,介绍了蒙古东南部地区由碱性一次碱性火山岩、次火山岩和侵入岩组成的中生代碱性杂岩体及其与有关的稀有稀土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并对与蒙古毗邻的中国境内寻找类似的磁性杂岩体及其与有关矿床的可能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华南板块的构造格局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的共同作用相关.华南板块中,由于绍兴-鹰潭-藤县-北海断裂带内中元古代蛇绿混杂岩的确认并恢复为消减的大洋,其两侧古老的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及其演化历史的追溯也日见清晰.它们是在两个克拉通地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98年在浙江省龙游首次发现的原生金刚石,产于这条深断裂旁侧白垩纪盆地中的似金伯利岩岩管内,含矿岩管生成深度大,构造部位有利;金刚石呈八面体外形、纯度高;类似的岩管有100多个,但研究程度较低,因而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8.
从台湾岛基本地质特征出发,通过与大陆东南沿海及邻近地区之间的地质对比,提出关于台湾岛成因的新假说,即台湾岛是在晚中生代随着东南大陆的离散而逐渐分离出去的一个陆块,并经历逆时针旋转,于中新世以后在福建沿海与大陆碰撞拼贴.  相似文献   

19.
粤东花岗岩类的SiO_2、K_2O及ALK值偏高,Al_2O_3、Fe_2_O_3、FeO及MgO偏低,ANKC值、Na/K比及CaO、Na_2O含量介于华南改造型花岗岩和同熔型花岗岩之间;负铕异常明显,轻稀土显著富集,中稀土(Tb—Tm)略有亏损;铅同位素高于地幔铅和下地壳铅同位素组成,略低于华南中生代上地壳铅同位素组成;锶、氧同位素具正相关关系,不相容元素比与其他元素间无相关关系。其岩浆起源于上、下地壳间的过渡带,该过渡带由上地壳物质及侵入其中的幔源物质组成,岩浆上升定位过程中,未发生过明显的分异结晶一同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