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全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能“图省事”的,必须确认的程序一步也不可省,该麻烦的地方每处都必须“麻烦”到位,安全简单还是复杂是相对的,我们不必刻意追求安全的“简单化”,而更应该关注如何能更简单地实现安全。我们不仅要从人机工程的角度简化安全,还要重视员工的安全管理层面,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培训前的调研中有个别学员反映出如下看法认真执行安全规程的人是胆小怕事按安全规程操作多麻烦我违章那么多次不是也没出事故嘛! “别人这么做也没出事不要紧当初我为生产不顾一切负了伤还算我违章一点功劳没有还要受罚? 这些想法反映出造成许多事故发生的心理因素省事心理嫌麻烦图省事总想以较少的付出获取最好的效果。但在安全生产方面却常常引起不良后果许多因违章造成的事故都是在嫌麻烦图省事省力气少出汗走捷径等心理作用下发生的殊不知按照安全操作规程作业才是既省力又省事还出效果的真正捷径;因为安全规章制度都是前人用生命和血汗换来的我们没有必要再去验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城市野蛮施工屡见不鲜,从夺人眼球的“史上最牛挖掘机”爬上12层高楼作业,到自来水管道、天然气管道、通讯线路、地下电缆等“城市动脉”被野蛮挖断,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麻烦、威胁,也给城市建设造成严重损失和干扰。那么,我们的城市何时不再受伤,哪些地方可以施19哪些地方不能施工?该怎么施17该如何加强文明安全施工与协调,建立文明安全施工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各类人身伤害和设备事故原因时,我发现有些事故就是因“图省事、怕麻烦”造成的。其结果是主观上想省事,客观上不省事;主观上想不麻烦,客观上出了大麻烦。这对我们安全作业和设备安全运行都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工作秩序。  相似文献   

5.
麻烦小议     
登高作业应系安全带,这是起码的常识。然而,不这么做的也时有所见。 最近太原重型机器厂修建公司有些青工在炼钢车间10米高空施工不系安全带。安全检查人员问:“为什么不系安全带?”一个说:“系它不方便,碍事。”这是嫌麻烦。另一个说:“没事,多留神就是了。”这是侥幸麻痹。 嫌麻烦吗?这些同志是否想到,一旦坠落岂不更麻烦?人要活着,一日三餐无一人嫌麻烦,如果我们能把保障人身安全与吃饭看得同等重要,不是再好不过了吗!嫌麻烦者往往是“麻痹”思想在作怪,有“麻痹”思想必然导致违章作业,发生事故。麻痹者嫌麻烦,嫌麻烦反而惹来麻烦。希望…  相似文献   

6.
陈浩 《劳动保护》2021,(3):61-63
对于安全教育培训,如何从“重视”转向“重实”,让员工保持学习热情,是很多企业亟需解决的难题。徐州市广联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全链条企业培训体系,让培训老师借助科技力量,实现安全培训教学质量的跃升。让企业安全教育不再拘泥于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教室,让安全真正融入员工的每一天。  相似文献   

7.
思考发现     
《现代职业安全》2012,(10):75-76
5月29日,被称为“最美司机”的吴斌,在驾驶大客车行驶于沪宜高速时,被迎面“意外”飞来的制动毂残片击中,最终不治身亡。那么,在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中,是否也曾有过如此的“意外”?这种“意外”究竟能不能避免?如果能,我们又应该如何避免?希望大家积极投稿,踊跃讨论。  相似文献   

8.
走捷径、“凭经验办事”可能有时会让我们在工作中更快捷,但有时却会让我们犯下大错,甚至导致事故发生。因此,笔者认为安全工作通过转变管理思维模式可以变得更简单,但安全意识、安全规程、安全措施三者却不能简化。  相似文献   

9.
《劳动保护》2022,(11):36-36
近年来,“安全文化”成为企业安全管理的热点词,许多企业试图通过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增强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从而遏制事故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一些人认为,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根基,建立良好的安全文化,可以有效杜绝员工习惯性违章操作;也有一些人认为,安全文化并不能凌驾于安全管理之上,员工违章的原因众多,无法完全依靠安全文化建设消除。对此,您认为安全文化能杜绝违章吗?如何可以,需要进行哪些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语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确立了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2012年11月22日,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党组召开的中心组学习会上,杨栋梁局长也明确指出,安全生产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那么,我们应如何让安全工作更“科学”呢?如何让安全工作更加“以人为本”?如何让安全工作与其他工作更好地全面、协调发展?如何让安全工作在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本期我们就来谈一谈,如何让安全更“科学”。  相似文献   

11.
雨燕是一款颇受欢迎的大众化车型,那么,能不能再来点“锦上添花”的事?要让她的外表色彩更加靓丽起来该怎么办?答案是:改装。怎样使她跑得更快?答案也是:改装。改装虽然是“送”钱给改装店的事,但有些事你还真不能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12.
安全管理中“重处罚轻激励”问题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各行各业安全管理中存在“重处罚轻激励”问题,将博弈理论运用于安全管理者和员工间的激励机制,得出“安全管理者和员工都需要激励,激励运用在安全管理中可以有效的强化员工的安全行为,弱化不安全行为,从而更有利于安全生产”的结论。再通过对违章员工和安全管理者双方混合策略的博弈分析,得出“若要降低员工违章发生率,只加重违章员工的处罚,短期可以抑制违章率,长期反而会使安全管理者变得懒惰不履行职责,因此必须同时加强对安全管理者的激励管理”的结论。最终得出“激励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而处罚作为一种负激励,使用时需要注重其力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当安全在企业职工生命中的地位等同于阳光、空气和水,安全就成了不再让人格外关注的自然了,到那时企业的安全生产才真正有了保证。为了达到这一境界,河北兴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走过了一条漫长的探索之路,使广大员工在执行安全制度上,如同吃饭喝水一样“自然而然”。重典护“天规”任何一个群体养成一种共同的行为习惯,都需要强制性措施作保证。兴泰能把“自觉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时时、事事想安全、保安全”变成全体员工的思维定式,从某种层面上说,是“严管重罚”换来的。建厂35年来,兴泰制定实施了一系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我国很多的大型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中,一线员工的“文化素质”普遍较高,但是违章现象依然时有发生,而且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管理者也会犯一些安全方面的低级错误。那么,高“文化素质”为何没有带来相应的高“安全素质”?我们应如何解决企业人员“文化素质”高但“安全素质”低的问题?本期就让我们来谈一谈如何将高“文化素质”转化为高“安全素质”。  相似文献   

15.
<正>笔者认为,企业应提倡、鼓励创新,但绝不能让"创新窍门"演变成"走捷径图省事"的借口。图为某企业员工认真巡检。(图片由大唐国际北京高井热电厂提供)笔者认为,企业应提倡、鼓励创新,但绝不能让"创新窍门"演变成"走捷径图省事"的借口。对于"窍门"必须把握好3个关键点。第一,要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一位钻井大班司机,谈起他的事故教训不无感慨地说:“干活粗心大意,丢三忘四,真是害死人。我这两条腿就是拆设备上的分水包时掉下来摔成骨拆的。当时,我踩着机器护罩,抓住分水包下部接头的闸门准备爬上去,谁知手一使劲儿闸门就掉了,我连同护罩一起摔在地上。闸门是我装的,护罩是我前天维修设备时拆下来放在上面的。那时我心想,这地方常卸常装,拧上螺栓下次拆时又费好大劲,放在上面不让皮带打到人就行了。可是,当自己上去时,竟把这马虎活忘了。” 嫌麻烦,图省事──留下隐患──遗忘──自以为安全,放松警惕──行动突然遇险──无法自救──…  相似文献   

17.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安全第一”,表示安全是生产活动的基础,其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一、在设计一个生产系统时,首先必须考虑这个系统是否安全的,如果这个基本条件不具备,那么这个系统的设计就不能通过.二、在进行某项生产活动时必须考虑这项生产活动是否安全的,如果这个基本条件不具备,那么这项生产活动就不能进行.  相似文献   

18.
正一个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不管设计的多么科学合理,如果不能被员工理解、接受,那么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毫无意义。因此,企业应通过强化安全文化建设,把安全管理变为企业全体员工的自觉行为,从而保证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当然,建立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企业必须通过种种手段及方法,引导员工积极参与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当中来,让每位员工都把自己当作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相似文献   

19.
如今,有些部门或管理人员在做安全工作时只注重处罚而轻视管理,以“罚”代“管”。这种方式充分暴露了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低下,有百害而无一利:其一,以“罚”代“管”是一种懒惰的或者是图省事的安全管理方式。安全管理人员可以不做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可以不去调查研究、创新安全管理,可以不要其他部门协调认真抓制度落实,只要认为“不安全”,就给予处罚。  相似文献   

20.
美国企业的安全培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美国,安全培训的目标是防止员工发生工伤事故和患职业病,并且强调真正的“培训”和简单的“教育”之间的差别。人们可以通过“教育”向员工提供大量的信息;而“培训”则是在向员工提供大量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方法,使这些信息为员工所充分吸收,从而形成安全行为习惯。从这个角度来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