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提高柠檬酸钠净化甲苯废气效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柠檬酸钠溶液为吸收剂,添加三种不同的添加剂在填料塔中进行了吸收法净化含甲苯有机废气的实验研究。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分别研究了添加柠檬酸,无机盐助剂、聚乙二醇(PEG200)以及三者的组成对柠檬酸钠吸收剂去除甲苯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5%柠檬酸钠吸收剂分别添加柠檬酸时pH=6,无机盐0.05%硅酸钠、0.1%磷酸钠和0.1%碳酸钠,0.5%聚乙二醇时,对甲苯净化效率及吸收容量都有显著提高。当三种添加剂组合时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废机油净化甲苯废气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填料吸收塔中,应用废机油为吸收剂对含甲苯废气进行了实验研究。系统地考察了填料层高度、进口甲苯浓度、空塔气速、液气比等因素对吸收效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废机油能有效净化废气中的甲苯,去除率达到95%~98%。吸收尾液蒸馏能回收甲苯和废机油。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介绍了液体吸收法资源化处理工业甲苯废气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资源化处理工业甲苯废气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吸收液的吸收效率以及吸收液中甲苯的分离与回收效率。目前国内外采用的吸收剂主要包括有机溶剂(如:机油、柴油、甲醇、丙酮等)与水-表面活性剂体系(如:柠檬酸钠、乙酸钠、环糊精等)两种。采用的分离方法主要包括常(减)压蒸馏、膜分离、渗透汽化、共沸蒸馏等。资源化处理工业甲苯废气的发展趋势是:一方面筛选、复配或者合成吸收量大、吸收速率快、无毒安全、又易于解吸甲苯与可循环使用的环保型高效果吸收剂,另一方面发展高效、简单、节能、经济的回收工艺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麦戈  肖潇  晏波  肖贤明 《环境科学研究》2015,28(10):1602-1609
液体吸收法应用于处理工业有机废气涉及到2个关键因素,即吸收剂的选择与吸收液的再生处理. 选择8种水溶性吸收剂——2种氟碳表面活性剂(FSO100和FSN100)、2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80(吐温80)和SP20(斯盘20)〕、2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AEC)〕及2种类表面活性剂〔β-CD(β-环糊精)和SA(乙酸钠), 对模拟甲苯废气进行了动力学吸收试验,研究吸收性能和加热蒸馏法对甲苯回收与吸收剂溶液再生的可行性. 结果表明:吸收剂类型是影响甲苯吸收能力的最主要因素. 2种氟碳表面活性剂吸收液的甲苯吸收能力最强,其次是SP20与AES,而其他4种吸收剂溶液对甲苯的吸收能力很弱. 上述3类吸收剂对甲苯的初始去除率分别为80%~90%、75%左右与60%~70%,甲苯饱和吸收浓度(以w计)分别为0.58~3.45、0.38~1.44与0.14~1.01 mg/g. 除TW80吸收液热稳定性差、不宜采用加热蒸馏方法再生外, 其他吸收剂溶液经5次重复使用,甲苯回收率可达70%~85%,并能保持其原有吸收性能. 甲苯分配系数计算结果表明,FSO100和FSN100分别为0.41、0.62, SP20和AES分别为0.76、0.95, 其他4种吸收剂溶液在1.12~3.54之间;甲苯分配系数与饱和吸收浓度呈负相关、与体积传质系数呈正相关. 因此,2种氟碳表面活性剂吸收液对甲苯的吸收能力强,加热蒸馏法回收甲苯与再生吸收液具有经济性,用于处理甲苯废气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吸收法对车间苯系物等工业异味气体的处理效果,以甲苯为例,通过模拟吸收实验比较了不同吸收剂组合对甲苯废气的吸收效率,优化了吸收条件,确定了薄荷精油的添加比例。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在12组吸收剂中,以4%BDO的吸收效果最好,对甲苯废气吸收浓度达到43.87 mg/L;确定了最佳的甲苯进气流量为0.2 L/min、吸收时间为30 min;薄荷精油对甲苯废气的吸收效果不理想,但加入到其它吸收剂中能改善吸收剂气味,与水基BDO的适宜配比为1∶99。该研究为企业甲苯废气实际吸收处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吸收法脱除甲苯废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柠檬酸钠溶液为吸收液,在散堆填料塔里进行脱除甲苯废气的实验研究。研究了柠檬酸钠浓度、甲苯进口浓度、空塔气速及液气比对含甲苯废气吸收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解决含甲苯废气污染问题提供了应用基础。在此基础上提高填料层高度可使吸收率达到88%~93%,废气达标排放,并对吸收液的后处理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Tween-20胶束溶液对甲苯的增溶吸收作用规律及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Tween-2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助表面活性剂混合溶液作为吸收剂,增溶吸收甲苯有机废气,根据增溶实验测定的表观亨利系数预测甲苯吸收容量,结果表明,当表面活性剂浓度大于临界胶束浓度(CMC)时增溶吸收效果显著,溶质的表观溶解度与表面活性剂浓度呈正比关系;助表面活性剂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表面活性剂溶液的增溶能力,其规律为正丁胺>正丁醇>正丁酸;利用表观亨利系数预测吸收剂吸收容量的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7.34%和8.85%,预测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8.
通过试验分析以工业渣和石灰为主要原料制备的酸性气颗粒吸收剂的物理化学特性并考察了吸收效果和工艺要求。结果表明:适合的工业渣可以利用其多孔结构起吸附作用,提高钙基颗粒的吸收痞性;颗粒吸收剂具有吸收效率高、物理化学性能稳定、无二次污染的特点,简化酸性废气吸收工艺、设备和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9.
以工业渣和石灰为主要原料制备了酸性废气颗粒吸收剂。试验分析了颗粒吸收剂的物理化学特性并考察了吸收效果和工艺装置技术要求。结果表明:适合的工业渣可以利用其多孔结构起吸附作用,提高钙基颗粒的吸收活性;颗粒吸收剂具有吸收效率高、物理化学性能稳定、无二次污染的特点,简化酸性废气吸收工艺、设备和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10.
以甲苯为吸收对象,市售0号柴油为吸收剂,采用静态气液平衡与动态吸收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0号柴油对甲苯的吸收特性。气液平衡实验表明,在一定的浓度和温度范围内,0号柴油与甲苯的气液平衡符合亨利定律。动态吸收模拟实验表明,废气中甲苯浓度对0号柴油的吸收效果产生显著影响,随着废气中甲苯浓度的增大,0号柴油的吸收效率和吸收速率增大,吸收饱和时间减少。计算发现,当动态吸收达到饱和时,0号柴油对甲苯的吸收量远低于理论吸收量,但随着废气中甲苯浓度的增加,两者的差距在缩小,这可能与动态条件下气液相接触时间较短有关。实验发现,在吸收过程中,0号柴油中有少量的轻组分逸出,会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可以通过与吸附等其他过程结合来消除。  相似文献   

11.
广东金雁电工有限公司是我国生产铜漆包线电缆的十大企业之一,该厂对漆包线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以苯、甲苯、二甲苯等苯系物为主的有机废气采用"低温催化燃烧+植物提取液高能雾化吸收"的处理工艺,在常规低温催化燃烧有机废气的基础上,运用植物提取液超微气态分散的原理,强化吸收净化废气并消除燃烧臭味。经过治理,苯、甲苯、二甲苯排放浓度均低于DB 44/27—2001《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排放限值》污染源二级排放标准限值,并消除了臭味的影响。该工艺具有运行可靠、去除效率高、成本低廉、管理方便等优点,值得在国内同类废气治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Airsolution液体在净化有机废气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irsoluton是一系列植物提取液复配而成的,这些植物提取液是含有气味的有机物,它们是从树、草和花等植物中提取的。这些有味的液体含有大量复杂的化合物,它们是绝大多数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本文根据Airsolution液体的氧化性,对处理含苯、甲苯和二甲苯的有机工业废气进行了净化研究,结果表明:Airsolution液体用于处理有机废气是可行的,处理后的苯、甲苯和二甲苯可实现达标排放。且该工艺具有运行费用低,投资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再生胶工业废气的生物法净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生物法废气净化技术净化治理橡胶再生低浓度有机废气 ,工业试验装置连续运行 10 0d的结果显示 ,其对再生胶废气中甲苯的净化效率可较长时间保持在 90 %左右 ,废气经处理后可以实现达标排放。废气处理成本约为工厂再生胶产值的 0 12 %~ 0 14% ,具有较好的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后续的工程化装置连续运行并达标验收  相似文献   

14.
生物膜填料塔净化低浓度甲苯废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改变甲苯气体人口浓度、气体流量、液体流量、操作方式,研究菌种接种挂膜的生物膜填料塔对低浓度甲苯气体的净化性能。其目的是为生物化学法净化低浓度有机废气的工业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含氮氧化物(NOX)工业废气治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含氮氧化物(NOX)工业废气治理的多年实践,要治理间断地、非均匀排放的含NOX工业废气,采用尿素鼓泡吸收分解还原法,具有治理效果好、无二次污染;工艺设备简单、操作条件温和、弹性大、方便、平稳、治理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轻型汽车和汽车塑料配件涂装工艺过程的VOCs组分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采集和分析珠江三角洲(以下简称“珠三角”)地区轻型汽车和汽车塑料配件涂装工艺过程的VOCs样品,识别了上述两个行业不同涂装工艺过程的VOCs组分特征.结果表明:芳香烃(56.4%~75.5%)和OVOCs(11.0%~35.7%)为轻型汽车涂装工艺占比最大的两种VOCs组分;烷烃和烯炔烃在烘干工艺所占比重要高于喷涂工艺;1,2,4-三甲苯为电泳和面涂烘干工序的主要VOCs组分,间/对-二甲苯、乙酸丁酯、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分别为中涂、面涂和中涂烘干工序的主要VOCs组分.汽车塑料配件涂装工艺不同工序的VOCs组成相似,芳香烃(53.3%~58.3%)和OVOCs(40.9%~45.8%)为主要VOCs组成,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为主要VOCs组分.不同废气治理设施对汽车塑料配件涂装工艺VOCs组分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活性炭吸附治理设施处理后的主要VOCs组分为甲苯、乙苯和邻二甲苯等芳香烃组分,水喷淋治理设施则为乙酸乙酯、乙酸丁酯和丙二醇甲醚醋酸酯等OVOCs类组分.通过与其他研究对比,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作为原辅料和废气中的主要组分之一,在以往研究中并未识别出来,表明针对测试对象的原辅料与工艺信息的现场调研是开展VOCs组分特征及成分谱研究的基础工作,建议未来该方面研究加强对前期调研工作的重视.此外,建议关注行业发展趋势给VOCs成分谱研究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钢结构建筑是一种新型的节能环保的建筑体系,大多数大型钢结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均需要进行抛丸除锈、喷涂处理,使用油漆进行喷涂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含TVOC(主要为甲苯、二甲苯和非甲烷总烃)的有机废气。大型钢构类生产项目喷涂废气的收集和处理尤为困难。文章结合某大型钢结构生产企业实际采取的喷涂废气治理方法进行喷涂废气污染防治可行性分析,旨在为同类项目喷涂废气污染治理及进一步改良涂装废气治理工艺和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