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母亲之献     
多少年前我寄给母亲的那首献诗,我同时是献给另一位母亲的。那时候母亲收到后心里想什么我不曾问过,而当我后来想要问问这个话题的时候,母亲已与我们相隔茫茫……为此我深感遗憾但又不仅为此,而是长痛于隐含其间的我对母亲的永久的愧憾。  相似文献   

2.
回老家探亲     
<正>今年9月的一个星期天,太阳高照,风和日丽,爸爸妈妈早早叫醒了我,说今天我们要去老家探亲。爸爸驾驶着汽车行驶在回老家的公路上,妈妈给我讲述着他们小时候的故事。妈妈说,他们那时侯回家都是坐火车,老家亲人赶着毛驴车去接站,他们坐着毛驴车还要在坑洼不平的土路上颠簸一个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老家村子后面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白沙坨,  相似文献   

3.
荒原的记忆     
《绿叶》2020,(7)
正那年我给内蒙古的家里打电话,母亲说风大听不清我的声音。当时风暴中心正从内蒙古地区向南移动,北京地区的天色开始浑浊。母亲说,这里的天是黄颜色的。家里和外边都是黄颜色,天上下黄土呢。我说,你小时候见过这种风没有?她说,印象里,小时候刮风,没这些年刮得厉害。那时候冬季刮干风,实际温度比现在低,冷气重,沙子没有这么多,放眼望出去,看不见  相似文献   

4.
茫茫宇宙中,银河系的边缘有一颗蔚蓝的行星,她叫地球,她是人类的家园,也是人类的母亲。地球妈妈是伟大的,无私的,她把所拥有的一切全都给了自己的儿女——人类。而人类呢?却处处破坏环境,地球妈妈也在渐渐地衰老。记得小时候,家乡有一条河,它是那样清澈见底,河边绿草如茵,有许许多多的小花。我经常和小伙伴采花、捉鱼、摸虾。这里成了我们的乐园。可过了几年后,河边的一切都消失,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四处是震耳欲聋的噪声、刺鼻的气味、弥漫的烟雾,天空不再蓝了。  相似文献   

5.
妈妈写真     
假期在家,很走放纵自己。早晨赖床,妈妈来叫,便嚷:“人家不舒服嘛。”再叫,又嚷:“我在生病!”一会儿,听见妈妈轻问:“生出来了吗?”爸爸平日里甚不在意形象,某日因要与英商谈判,理发修面更衣,立刻焕然一新。妈妈一边颔首赞道:“英俊老伙儿。”闲聊时开玩笑,问妈妈我结婚时给多少嫁妆?妈妈笑眯眯看我一眼:“结婚是两个人的事,一个人只能发昏。”妈妈这样概括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作用:“最尽职尽责的义务饲养员兼清洁工。”  相似文献   

6.
护林人     
正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他们远居山林中,每天都过着神仙般的幸福日子。这一家有3口人:爸爸、妈妈和女儿。一天晚上,5岁的女儿朵朵蹦蹦跳跳地来到爸爸身边:"爸爸,你说要给我买个新书包的,今天都第3天了,为什么还没有买呢?"爸爸慌了,一拍脑袋说道:"哎呀,瞧我这记性,怎么忘了呢!爸爸明天就买。"  相似文献   

7.
这次和同学一起租车回家时,无意间我问大家:"谁小时候家乡的河与现在一样清澈?可以光着屁股在河里游泳的那种。"第一次问的时候她们都笑了,然后是一阵沉默。然后我又问他们"家乡的河水脏了、消失了的……"还没问完,他们就像一个个的麻雀叽叽喳喳的讨论起来。"小时候家乡的河是脏的,现在干净了,又流淌了吗"不知谁问了一句,突然同伴们又沉默了起来,大家都若有所思起来。水是生命之源,江河是大地的血脉。以往我们总认为:水如果不为人类服务,就是白白地流走了。现在,越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父母,我们肩负着养育另一个生命的崇高使命,现在却几乎都是无证上岗——从没受过关于怎样做父母的"岗前培训"。因此,身为父母的"在职培训"(包括自学),什么时候开始都是必须的。每次家长课堂后,都有家长跑过来,希望我也能给他们的孩子上上课。咨询室里,许多父母抱怨孩子"不像小时候那么听话了";他们把孩子带来咨询室,期待我能让孩子重新变得"听话"。我总会问他们:  相似文献   

9.
臭小子有个大家庭臭小子官名叫“臭氧”,洋名——或者说它的化学符号为“O_3”。臭小子是人们对它的一种爱称。要说臭小子的家庭有多大,是个啥样子?咱们在地球上的人们没法形容,还是让去过太空的人说说吧。那是1969年7月16日,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把载有两名字航员的登月舱送上了月球。回望地球,宇航员们禁不住兴奋地报告说:地球原来是一颗蓝色的美丽星球啊! 啊!蓝色的星球,神奇的蓝色星球! 宇航员们知道,这蓝色来自地球大气对太阳光芒的映照。正是地球借助了万有引力的作用,才把厚达万里的大气层拢在自己身边,并用各种不同的气体,为自己编织了这层美丽的外衣。地球是一位慈祥的母亲,她编织并穿上这件美丽的外衣,不是为了漂亮好看,而是为了给她的儿女——那地球上的生灵万物提供庇护,给他们留住阳光,保住温暖;给他们拦住水份,提供乳汁;给他们挡住紫外线,免被灼烧致命……正是地球母亲有了这件蓝色而又神奇的外衣,给大地万物  相似文献   

10.
树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棵大大的苹果树。一个小男孩每天都喜欢来这儿玩。他爬到苹果树上吃苹果,躲在树荫里打个盹儿……时光流逝,小男孩渐渐长大。一天,男孩回到树旁,一脸忧伤。树说:“和我一起玩吧!”男孩回答:“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想要玩具,我想有钱来买玩具。”树说:“抱歉,我没有钱……但是你可以摘下我的苹果拿去卖。”男孩把苹果摘了个精光,开心地离去了。一天,男孩回来了,树喜出望外。树说:“和我一起玩吧!”“我没有时间玩。我要做工养家,我们要盖房子来住。你能帮我吗?”“你可以砍下我的树枝来盖房子。”男孩把树枝砍了个精光。  相似文献   

11.
知耻而退     
正人人有责的环保氛围下,倡导有余,行动不足,甚至因丧失耻感而制造的污染事件层出不穷,都成为困扰我们的难题。有人假扮盲人,做了个社会学实验,拿50元当5元请求路^换零钱,由此记录诸多路人的真实反映。有个小伙拿走了这50元大钞,快速离开的时候,被"盲人"当即喊住告知真相,他羞愧难当:"这让我感觉我就是个混蛋!"视频一时成为微博热门话题。一位母亲带着女儿在公园玩,随手将喝完的空饮料瓶放在了花坛带上,四岁的女儿满脸狐疑:"妈  相似文献   

12.
韩蕊 《环境教育》2013,(7):76-77
父亲最爱跟我讲他小时候的事,有一次我和父亲去大桥散步。他说:"韩蕊你能想出这个桥下的河原来是什么样的吗?"我知道,他又要开始给我讲他的童年了,我摇头:"看这样原来也好不到哪去吧!"父亲笑了:"你没赶上好时候,我小时候,天很蓝,水很清,这牦牛河可宽了,就是站在河面上,也看得见河底的鱼,河底的鹅卵石。夏天大人们在  相似文献   

13.
<正>3月23日,某媒体上刊发文章《环保局长忏悔录:我是公关局长、作秀局长》。这是一封来自基层环保局长的匿名信。这位任职近10年的环保局长在信中说,自己曾经立志要为乡亲们守住蓝天清水,但上任后最重要的工作却是招商和公关、帮县里的企业跑环评、应付上级检查。县里主要领导更是对他直言:你的政绩与我的政绩是冲突的,你委屈几年,我必有厚报!否则……  相似文献   

14.
正地球是生命的摇篮,她给人类生存所需的一切资源。一旦离开了地球母亲,我们也无法安稳地生存下去。如何把地球保护得更好、更健康呢?首先,我敲响了离家最近的邻居的房门,开门的是一位大姐姐。我简单地介绍了来意:"姐姐您好,我是一名绿色小记者,关于环保,我想向您问几个问题。您是一个具有环保意识的人吗?是否有过随手丢垃圾的行为呢?"  相似文献   

15.
正有一天,我与妈妈去菜市场买菜。挑菜时,卖菜阿姨给了妈妈一个塑料袋,好让她装菜,可是妈妈拒绝了。她说:"我自己带了袋子,这样会环保一点。"卖菜阿姨愣了一下,然后笑了笑说:"如果所有人都像你这样就好了。这样,我一个月可以省800块呢!"  相似文献   

16.
<正>我是地球妈妈,可是人类一点也不爱惜我,我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你瞧:工厂里,生产污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我的血液——河流。清澈的小河变得又脏又臭,连河里的小鱼、小虾都跟着遭殃!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辆每天要排放出大量的浅蓝色烟雾,俗称汽车尾气。它是造成我哮喘病的重要原因。其实,早在1943年美国加利福尼亚的洛杉矶市就发生过400多人因吸入过量汽车尾气导致  相似文献   

17.
正我源自那"华南第一峰"猫儿山,流经一座名为桂林的城,这座城的人尊我为他们的母亲河。千百年来,我以母亲之名用江水滋养此城。城中人在我身上建设水利工程以发展农业、获得水能。我静躺在这片城区,使得此城山水寓于峰林石山之中,温婉秀美,故闻名于天下,成为一颗灿烂夺目的"国际旅游明珠",旅游收益逐年增长。可是,城中人啊,你们称我为母亲,我亦当得起这母亲之名,但你们为何不以母  相似文献   

18.
聆听夏夜     
夏天,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人们都睡着了,一切都沉浸在梦里,被扔在公园旁垃圾筒里的花儿们嘁嘁喳喳地交谈起来。红玫瑰花说:"唉,现在的人们呀,心灵比垃圾筒还脏。都说我是爱情的象征,可他们把我们从母亲的身上剪下来,用精美的包装纸包扎好,送给他们的爱人,可当爱情的表白遭到拒绝时,那我们就和其他有同样遭遇的伙伴成为垃圾筒的常客了。"紫丁香说:"谁不愤怒呀,垃圾筒这地方实在太肮脏了,虽然它们表面看起来很干净、漂亮,其实内里又臭又脏,什么都混杂在一起,废电池、  相似文献   

19.
留守儿童最突出的问题是父母的远离,导致孩子的情感支持系统变得脆弱,这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对衣食住行照料不周让孩子情感荒漠化;缺乏父母的关爱导致他们不会爱别人。"爸爸、妈妈我想你们!你们快回来吧!你们不要我了吗?""妈妈回来看我是我最最高兴的日子,第二天妈妈返城是我最最难过的时刻!""同学的爸妈在给同学穿新买的衣服,我总是走开,坐在河边的小树底下不停地默默流泪。"  相似文献   

20.
唐玮 《环境教育》2011,(4):93-93
小时候,每到春天,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跟着母亲去挖野菜.故乡山峦叠嶂,野菜极多,有紫红的蕨菜、小小的地米菜、溪涧边的野芹、鱼腥草,还有长在枝头的香椿芽. 最喜欢的当属蕨菜了,那一蔟蔟刚从泥土里探出来的小脑袋,被金黄色的细丝包裹得严严实实,它的茎则透着淡淡的紫褐色,上面披着一层厚厚的茸毛,而蕨菜的叶片很容易就让我想起母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