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991年,富于想象的美国人在亚利桑那州一个农场里,用玻璃建起了一个封闭式的大温室,取名为“生物圈二号”。 “生物圈二号”的面积有50万平方米那么大,里面的热带雨林、草原、灌木林、沼泽地、海洋生态系统应有尽有,当然也少不了阳光和沙滩。不用说,科学家们试图运用现代人的想象和技术把这个人工生态试验系统设计得尽善尽美。试验开始了,  相似文献   

2.
刘洋 《防灾博览》2011,(4):78-85
走马观花到挪威,发现挪威人很会“玩”。当然这个“玩”不是吃喝玩乐的“玩”.也不是进赌场的玩,而是挪威人普遍运动休闲两不误。  相似文献   

3.
“良知”是什么?估计现时间考虑这个问题的人并不多,而在那些造假售假的人的字典里恐怕根本就没有这个词。如果不是,为什么造假事件层出不穷、屡禁不止呢?  相似文献   

4.
近日,偶读一篇小文,说的是英国前首相劳合·乔治有一个习惯——随手关住身后的门。有一天,乔治和朋友在院子里散步,他们每经过一扇门,乔治总是随手把门关上。“你有必要把这些门关上吗?”朋友很是纳闷。 “哦。当然有这个必要。”乔治微笑着对朋友说:“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你知道,这是必须做的事,当你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然后,你又可以重新开始。  相似文献   

5.
前些日子,《人民日报(海外版)》在“茶亭”专栏倡导“绿葬”,即死一个人,种一棵树,并把骨灰安放在树下。这个倡议一经提出,立即得到许多人的赞同和好评。实行“树葬”,好处显而易见:一能绿化祖国,二能美化环境,三则不占耕地,四能移风易俗。这么多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联想到近些年,北京、上海等城市风行种纪念性的植树活动红火踊跃场景:结婚成家种棵树,添丁进口种棵树,六十  相似文献   

6.
一如果你是一位千里迢迢来这儿参观的外地人,那么呈现在你面前的这片土地,自然是一个草木丰盈、生机盎然的绿色王国。至于这个“王国”的悠悠历史,就得聆听那些唐山人慢慢地向你娓娓道来了。自唐山市中心区往南走约0.7公里,人们就不知不觉地踏进了这个绿色的王国。在那些敏感的生态园林专家的眼里,这儿的生态环境因子极其美妙,这儿处处弥漫着生态园林的气息……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上存在着一些离奇的谷地,一旦人或动物进入此地,生命就会被潜伏在那里的死神劫获,再也回不到人间,于是人们不约而同地把那些谷地称作“死亡谷”。“死亡谷”的神秘离奇吸引了人们的关注,也激发了很多探险者、科学家前往探索其中的奥秘。时至21世纪,科学知识已经普及,有关妖魔鬼怪的传说已经失去了“市场”,在现代科学技术的介入下,那些“死亡谷”之谜一一大白于天下。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州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死亡谷”,几个世纪以来,印第安人中一直流传着一些有关“死亡谷”的恐  相似文献   

8.
《民防苑》2003,(3)
在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的现今,人们越来越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关注环境质量。即讲卫生成了日常行为,“药物消毒”这个以往主要为卫生防疫部门重视的工作,眼下也成了普通家庭的生活所需。不少人问及“怎样选用消毒药”、“怎样配制消毒药”、“怎样进行药物消毒”等医学界统归为化学消毒法的事项。为此,笔者特将这方面的科普  相似文献   

9.
(接上期) 1.触目惊心:“地震潮”十面埋伏…… 1966年后半年,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大革命轰轰烈烈地在中华在地上展开.“砸烂旧世界,创造新世界”;打倒“阎王”,解放“小鬼”;造反、夺权、大字报、大辩论、红卫兵大串联……仿佛一夜之间,国家机器在它的缔造者面前突然失灵,难以驾驶了.与此同时,大自然也徒然在人类面前忽然变得陌生起来.地球仿佛发疟疾似的颤抖,“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一个又一个新名词,像幽灵一样在人类居住的这个星球上徘徊游荡,兴风作浪.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历史上,云南由于边远蛮荒,战乱、瘟疫不断,是一个多灾多难的省份,仅疫病就曾造成数以万计人的死亡。因此有了“蛮荒之地”、“瘴疠之区”、“瘟疫之乡”之说。旧时.内地有人被发配云南边疆,到那里就算不被杀死,只是疫病也会将人折磨死。云南的瘟疫,主要是恶性疟疾和鼠疫两种疾病,除此还有霍乱、麻风病等烈性传染病以及其它地方病,给当时人民生活带来极其悲惨的境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