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一、苏联环境质量及自然资源状况和发展趋势 4.主要污染源及其污染物排放量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排放大量含有害物质的废气;需用大量的水并排放大量含有害物质的废水;固体废弃物。在苏联,虽然已采取了一定措施,使污染物的排放量有所降低,但污染物的总排放量仍很大。图16是从1980年到1988年历年由工业企业及汽车运输业排放至大气内污染物的总量。据苏联国家委员会统计,1988年一年内由工业企业固定污染源排放至大气内的污染物约为6200万吨,汽车运输业约为3600万吨,总排放量近一亿吨。表10是苏联各部的工企业固定污染源污染大气的情况。固体物质、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和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约占工业企业总排放量的98%。(见图17)。对大气成分的分析表明,上述物质使大多数  相似文献   

2.
通过监测分析,探讨了家庭居室内TSP污染物的来源,对人体的危害,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影响家庭居室内TSP污染物浓度因素有室外污染源(如:机动车尾气和建筑扬尘)、室内污染源(如:吸烟、烹饪等)、室内的人类活动和室内不同的清洁方式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确保工业污染达标排放是环境管理的重要方面,达标评估工作需要采取全过程控制的思路,并进行动态跟踪。在污染物排放预测基础上,提出了有色冶炼行业污染源排放达标可行性评估方法,包括排污系数法和排放模型法。开发了有色冶炼污染源达标评估和动态管理系统,利用系统排放模型法评估了A企业阳极炉烟囱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结果表明,阳极炉烟囱SO2排放(538 mgm3)不达标,从节能降耗、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以及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等方面提出优化方案,3个方案的SO2排放浓度分别为370、365和292 mgm3,可实现全部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4.
胶州湾污染物COD的三维扩散与输运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笔者较系统地对环胶州湾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海水养殖污染源进行收集和分析,给出影响胶州湾海域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强的大小及分布;在三维潮流模拟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三维保守污染物COD输运的对流扩散数值模型;模拟所得的COD污染物分布结果与胶州湾的实际监测资料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5.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依据国家环境保护局(91)环监字第086号《工业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暂行)》第五章第二十七条制定本细则。开展工业污染源监测对掌握工业污染源排放状况,控制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全面开展环境管理和对环境决策都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周侃  陈妤凡  徐勇  伍健雄 《环境科学学报》2021,41(10):3871-3881
重点生态功能区以保持并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为主体功能定位,区内自然环境敏感性和脆弱性突出,研究其人类活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源排放特征与空间管控模式,对科学协调保护与利用、切实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环境保护和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以青藏高原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区藏东南为例,基于环境污染源的固体废弃物、水体污染物和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分类估算与空间特征解析,探讨面向污染源排放强度和多尺度管控精度的分级空间管控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藏东南环境污染源的排放强度整体较低,雅鲁藏布江和雅尼河谷地因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密度较大,其污染物排放量显著高于其他区域;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应建立由7个二级类和21个三级类构成的环境污染源空间管控体系,重点管控以城镇居住区和工矿业生产空间为主的"点状"胁迫、以交通运输场所和人文游憩空间为主的"线状"胁迫、以农业种植区和畜禽养殖区为主的"面状"胁迫;针对藏东南各类环境污染源的空间耦合及交互特征,提出城乡生活集聚型、农牧业生产集聚型和休闲旅游集聚型3种典型区,依次制定"分级处理+资源利用"、"源头减排+就地消纳"、"实时动态监控+绿色设施营造+游憩利用规范"的差异化空间管控模式.  相似文献   

7.
X51 9700866大气污染物源一接受沐关系的数值试验/周文贤(南京气象学院).二声环境科学研究/中国环科院一1996,9(4)一l一5环信X一6 设计了一个三维欧拉型大气污染物远距离输送的酸沉降模式。利用该模式进行数值试验,讨论污染源排放量的不同减少和背景浓度的不同变化对大气污染物酸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染源排放量和背景浓度对地面s()2气相浓度和硫酸物湿沉降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当污染源中S():减少50%,N()、减少40%时,地面S()2气相浓度最大减少率大于50%;仅仅减少大气污染物的背景浓度,地面S()2气相浓度和硫酸物湿沉降略有减少,进一步减…  相似文献   

8.
编制大气污染物源排放清单(以下简称"排放清单")需要获取大量污染源活动水平及污染物排放量数据,整个过程的人力、物力耗费巨大。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包含环境统计、污染源监测和排污许可三大数据体系在内的多来源环境管理数据体系,可考虑将其运用到排放清单编制工作中。然而,当前环境管理数据体系下的污染源类别和污染物种类涵盖不全,时间分辨率不高,空间分辨率不足,难以满足精细化排放清单编制要求,本文建议可扩大环境统计年报调查范围、细化调查指标,促进现有环境管理数据融合共享,创新大气污染源清单编制手段。  相似文献   

9.
<正>污染物排放信息是环境管理和科学决策的基础。污染物排放信息获取的全面性和数据获得的科学性是决定其是否能够有效支撑科学决策的关键因素。中国污染物排放统计是以环境统计工作为载体的,目前我国环境统计主要限于污染源的排放统计,对于环境质量等方面的统计尚未涉及。英国污染物排放统计是通过污染物排放清单(Pollution Inventory)报告制度为基础的。本文通过对比研究中英污染物排放统计的核心内容,提出我国环境统计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明确了东南郊由工业污染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主要污染物及主要污染源;阐明了主要环境问题的性质、特点及规律;查明了主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建立模式;首次将系统分析方法应用于环境污染防治研究中并取得效果.在污染评价方面探索了新方法(同一化处理、模糊聚类等),  相似文献   

11.
通过监测分析,探讨了家庭居室内颗粒物污染物的来源,对人体的危害,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影响家庭居室内颗粒物污染物浓度因素有室外污染源、室内污染源、气象条件和室内的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大气环境承载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SO_2为代表污染物,对现有大气污染源进行归类,应用大气扩散模型,对全市范围(划分为6400个1km×1km网格)计算出在不同环境质量目标下的大气污染物环境承载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污染源类别不同,每1km~2的允许排放量差异很大,第5类源允许排放量是第1类源的24倍;对不同的环境质量目标,相同的污染源类别,允许排放量相差3~5倍。  相似文献   

13.
污染源的调查与评价是环境污染综合评价的首要组成部份。污染源的评价是在污染源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评价确定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才能为污染的控制管理提供依据。目前在我国最常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综合评价废水污染源。其一般计算式为: (吨/天或吨/年) 式中:P_i为废水中i种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 C_i为废水中i种污染物的实测浓度(毫克/升); Q_i为含i污染物的废水量,(吨/天或吨/年); |Co_i|为i污染物排放标准绝对值;  相似文献   

14.
环境医学     
物浓度低的地方,环境颗粒物浓度和测量的接触所有污染源的人之间在时间上几乎没有相关性。支持死亡率和颗粒物线性相关性合理性的关键因索是环境颗粒物浓度和人们接触环境污染物时间之间高的相关性。室内颗粒物浓度与个人接触颗粒物情况掩盖了主要问题,这样就导致科学文献中个人接触环境污染源和环境颗粒物浓度间在时间关系上的混淆。作者指出,非环境源的颗粒物污染源单独地影响着环境颗粒物浓度。因此,非环境颗粒物对死亡率的影响一定是独立于接触环境颗粒物对死亡率的影响之外。图7表1参33(李俊娥译)X18 200100744人类接触环境颗粒物的评…  相似文献   

15.
企业在生产或工艺过程中,向外界环境排放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和危害。为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保护好自然和生态环境,遵照国家有关规定;一方面要积极对老污染源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和加强环境管理,使其逐步得以控制和解决,对新建项目实行“三同时”原则,严格控制新的污染源产生;另一方面,对超过国家规定标准排放  相似文献   

16.
在适应区域环境污染控制和综合防治中,首先要确定的是污染物控制目标及环境容量。环境容量的确定多采用总量控制的方法来求取污染源的环境约束量。在个旧市鸡街区域环境综合防治研究中,对大气污染物的容量控制除用总量控制方法来求取大气污染源的环境约束量外,还用制定SO_2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简称“P”值法)计算了SO_2最大允许排放量。本文介绍了“P”值  相似文献   

17.
为了在现有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建设工作中突出重点,进行有效的调研分析,需判断出区域大气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因此制定了区域大气污染物和污染源重要性排序的一般原则和计算方法。从现有国内研究中选取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杭州市、广东省以及珠三角共6个有NO_x、SO_2、PM_(2.5)、PM_(10)、NH_3、VOCs、CO排放量研究结果的地区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根据等标污染负荷比法和狄克松检验法得出区域污染源和污染物重要性排序结果。根据通用方法,以扬州市为例,得出扬州市大气污染源重要性排序结果依次为:工业源、生活源、农业源、移动源和其他源,主要污染源为工业源和生活源;扬州市大气污染物重要性排序结果依次为:NO_x、SO_2、PM_(2.5)、PM_(10)、NH_3、VOCs和CO,主要污染物为NO_x、SO_2、PM_(2.5)和PM_(10)。  相似文献   

18.
土壤地下水环境损害因果关系判定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因果关系判定是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关键环节. 为了应对我国日益增加的土壤、地下水环境损害事件和诉讼需求,开展土壤与地下水环境损害因果关系判定技术方法研究十分必要. 环境损害因果关系判定主要是通过构建污染源到受体的途径,来确定污染源与损害之间的关联性. 基于该原则,结合土壤地下水调查评估实践,构建了土壤和地下水环境损害鉴定评估过程中因果关系判定的技术框架,包括源和受体中污染物的同源性分析、污染物在污染源与受体之间传输载体和介质的识别、传输污染物的载体的运动方向和污染物浓度梯度方向的确定、污染物在源和受体之间迁移途径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分析4个步骤. 同源性利用指纹图谱、多元统计、同位素等方法进行分析,载体和介质基于地质和水文地质调查、污染调查等手段识别,载体和污染物迁移方向判断以及迁移途径连续性和完整性分析通过空间模拟等技术实现. 将所构建的技术框架和方法在某企业与下游池塘污染事件案例中进行应用,指纹图谱分析结果显示,污染源(企业)和受损资源(池塘水体)中污染物主要为Zn,具有同源性;通过地质和水文地质调查识别出污染物传输的载体和介质为土壤和地下水;运用取样分析和空间模拟方法判断载体的运动方向为污染源向载体的方向,但地下水Zn污染羽在该方向上不连续;进一步结合影像分析、地质条件分析、人员访谈等,证实迁移途径不连续的原因为存在优势通道,最终判定污染源(企业)与下游池塘污染之间确实存在因果关系. 案例应用也证实了该研究所提出的技术框架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茅岭江流域入河污染源问题诊断及其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收集与调查2012年茅岭江流域范围内各类污染源排污及其污染物处理处置情况的基础数据,依据排污系数法和入河系数法核算污染物排放量及入河量.结果表明,城镇生活污染源污染物入河量最大,占总入河污染物量的36.3%;其次为畜禽养殖,占27.6%;第三为农村生活污染源,占13.9%;其它污染源排入的污染物入河量较少,占22.1%.文章还分析了流域内污染物主要来源于上述三种污染源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0.
苏州河截流区外非点源污染调查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为了摸清苏州河截流区外的污染物量以及对苏州河下游段水质的影响,为苏州河截流污水工程的运行和进一步治理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美国环保局的非点源负荷函数和城区污染物流失量负荷模型等方法,对苏州河截流区外(黄渡—北新泾区段)地表径流等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全面调查。结果表明:(1)非点污染源是目前苏州河截流区外最主要的污染源;其中,畜牧业污染为本区最大的非点污染源。(2)北新泾断面是本区污染物向下游(截流区)排放的主要控制点。(3)截流工程实施后,非点污染源将成为苏州河污染最主要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