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水质灰色关联评价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吴雅琴 《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1998,11(3):24-27
把水环境视为灰色系统,将水质状态指标作为一灰灰类,考虑水质分级界限的不确定性,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进行地表水水质评价。实例证明,该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大气污染物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产生和影响城市大气主要污染物的相关因素,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控制大气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灰色关联分析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等标分极标准的概念,进而利用等标分级标准和待评价水质样本各组分等标污染指数作灰色关联分析,得到一组待评价水质样本对于各级等标分极标准的关联度,按关联度最大将待评价的水质样本归入相应的水质级别中,用该方法对新疆某水库水质进行了评价,通过与模糊综合评判法和灰色聚类法评价结果对比发现: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水质,既具有模糊综合评判法和灰色聚类法的优点,又弥补了其不完善之处,评价结果比较符合实际状况,且更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4.
5.
唐雅萍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4,6(2):34-35
降水酸性与降水成分关联分析──灰色系统理论应用唐雅萍(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210013)降水酸性与降水中多种离子成份具有一定的关联,但这种关联是多因素的,且未必是线性的,因此用过去常用的统计回归分析则难以分析处理。本文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分析可以... 相似文献
6.
大气微生物与气象条件及大气污染物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大气微生物浓度、气象因子和大气污染理化因子的监测结果,应用灰色关联分析原理,分析研究大气微生物浓度与气象条件和大气污染物的关联程度,说明气象因子对各类微生物浓度的影响大于大气污染因子,特别是对耐高渗透压霉菌。 相似文献
7.
李睿 《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1996,9(4):33-35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嘉峪关市地面水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同时选用了模糊综合评价法来评价水质级别并进行比较,结果证明,两种方法评价结果一致,且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嘉峪关地面水环境质量更符合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8.
9.
10.
11.
把一条河流视为一灰色系统,应用灰色关联矩阵优势分析法,并以国际[1]为参照系,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尝试说明该数学模型有较强的分辨能力,是一种接近实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灰色关联度因子分析方法,以及此法在水污染因子分析中的应用.对于一般监测资料系列短而监测项目却较齐全的情况,应用本法是较适宜的. 相似文献
13.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灰色模型GM,对该模型进行了检验和残差修正。并用其模型分析和预测乌鲁木齐市1994=1998年大气降水pH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灰色系统理论建立预测模型的方法,并为四川乐山市大气降水pH值使用该理论建立了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5.
催化极谱法是近十多年来在我国发展得十分迅速的一种痕量分析方法.它可以测定矿石、土壤、水质及食品中10~(-2)~10~(-11)M含量的物质。催化极谱之所以在我国发展得如此迅速,是因为这一方法所使用的仪器设备简单,价格低,所用的是普通分析化学试剂,且用量极少,测定条件和环境要求不严,同时,催化极谱分析流程短,很多方法一次可以同时测定几个元素,是既经济又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为基层监测站所欢迎。 国家标准局在制定的一些标准分析方法中,很多元素的测定都采用了催化极谱法。地质部门已用催化极谱法制定了标准样品。目前,催化极谱不仅在冶金地质部门,而且在食品卫生、环保部门都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1986年5月国家环保局在南京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水质会议上成立了“催化极谱在环境监测中应用”专题研究组,大力开展催化极谱应用于环保部门的研究工作。 我们参阅了国内外资料,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工作。提出了水质监测中常用的十个元素的快速分析方法。这套方法具有灵敏、准确、经济、易掌握的特点。我们用这套方法对从未从事过极谱分析的一般化验人员进行了实际培训,结果表明只需一个月的时间,他们都能很好地掌握这套方法,报出准确的数据。因此这套方法易于在三、四级监测站推广。 相似文献
16.
灰色聚类法,对于大气环境污续多因子区划评价简便易行,是一种具有实用意义的新方法,结果直观,切合实际,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对用注射器采样甲醛法测定高浓度SO2样气精密度、准确度,采样效率,样品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应用于燃煤,燃油锅炉排气中SO2浓度的测定,同时与碘量法结果进行比较和评价,表明注射器采样甲醛法测定了SO2基本可行。 相似文献
18.
运用多维测度空间概念,拓广了灰色决策原理,使之适用于大气监测点的优选,并运用于实际工作之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