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传统的能源消费模式相比,综合能源利用在提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比例和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成立综合能源服务公司,顺应国家经济发展新要求,积极推进综合能源高效利用工作的开展。对天津市综合能源高效利用工作开展现状展开分析,进行了国网北方客服中心和天津市北辰产城融合示范区等地综合能源高效利用服务,并对今后的继续深入开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国农业资源特征,农业发展状况和市场需求。在分析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3.
西安市建筑垃圾渣土资源再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利军 《环境工程》2017,35(5):122-124
建筑垃圾渣土作为"建筑副产品",已造成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通过对西安市建筑垃圾渣土的现场调查及工程再利用,借鉴发达国家及国内省市建筑垃圾渣土的成功管理经验和资源再利用的成功范例,提出了西安建筑垃圾资源再利用的对策建议,对"十三五"期间减少已有建筑垃圾的存量并遏制增量和建设西安森林城市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溢油事故发生后,责任鉴定工作往往进展缓慢。本文依据多时段采集和处理分析得到的雷达监测数据,基于ArcGIS二次开发技术,利用坐标转换、空间投影和空间对象动态生成方法,建立溢油漂移轨迹回放模型。实践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实时计算溢油面积,动态还原事故现场情况,并且能够以较小的资源消耗,高效模拟溢油回放过程,为溢油事故起因鉴定和油膜漂移趋势分析提供真实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升全社会对资源保护、资源节约的认识,促进资源高效利用进行了分析探索,对加大城市雨水利用提出了科学、可行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6.
随着近些年我国高度重视水环境改善,受到实际水环境监测环节的现实需要,那么将高效液相色谱法这种基本检测手段引入到监测水环境,从反馈的实验结果来看,不但保持比较高的工作精准度与效率,还可以和别的先进软件仪器联动,更好提升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开展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研究   总被引:61,自引:3,他引:61  
本文从开展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研究的必要性出发,结合国内外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中国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的农业资源高效利用问题。并建议围绕①中国农业资源态势分析、优化配置与合理布局;②中国农业资源综合生产能力和人口承载能力;③不同类型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优化模式与技术体系的集成;④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中的新技术应用前景和技术政策;⑤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监测与管理技术等5个领域深入开展中国的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研究。  相似文献   

8.
1、什么是绿色建材和产品?答:绿色建筑资源指南将具有如下特性的建材定义为绿色建材和产品,主要特性有:无毒,可回收利用,高效,使用周期长或环保。有些材料和产品具有更多的环保优点,因此被认为"更加绿色"。2、选用传统建筑材料和建设方法建造住宅会产生什么后果,为什么非要选用绿色建材和产品?答:如今的建筑其绝缘性和防泄漏性远好过以前的建筑。房屋建造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合成材料,房屋建好后这些合成材料的有毒气体被封闭在房间内,需要近20年的时间才能排出去,这些有毒气体诸如甲烷是众所周知的致癌物质。绿色建材不仅能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的室内空气环境,而且可以回收利用,减少浪费和环境  相似文献   

9.
为了获取污水生物脱氮中的高效硝化细菌,本文利用硝化细菌分离培养基从青岛市某生活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1株以亚硝酸钠为氮源进行好氧硝化作用的细菌,命名为菌株N-2,并对该菌株的基本形态、生理生化性质和硝化能力等进行了研究与初步鉴定。结果表明:菌株N-2革兰氏染色为阴性,呈杆状,菌落为乳白色,初步鉴定该菌株属于硝化杆菌属(Nitrobacter);好氧条件下,菌株N-2在亚硝酸钠初始浓度为1g/L的硝化细菌无机盐基础培养基中培养8d,其最大硝化速率可达到8.7mg/(L.d),表明该菌株具有高效利用亚硝态氮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家装行业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建筑和室内装修材料的多样化,使人们在选择装修样式和装修质量时,有了更多的选择。但是,建筑和装修材料的兴起,同样也给室内环境检测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规范室内环境检测工作,防止室内环境污染,成为了学术界和业内广泛探讨的话题。本文就室内环境检测工作的加强与规范,做了深入的分析及阐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节能技术在油气能源利用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几种节能、减排、降耗的方法,主要适用炼油厂、大中型加油站、输油管线、输气管线等场所。在高效节能利用过程中,油气能源主要采用油气回收和泄漏检测两种方式实现。油气回收常采用分离法,吸收法,活性炭吸附法和膜吸收法;长输油气管道泄漏检测常用检漏电缆法,压力点分析法和负压波法。油气回收和泄漏检测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油气能源利用效率。在油气资源利用方面,采用回收和检测技术达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正> 我们研制的DCO型一氧化碳检测仪,经试用和鉴定基本性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技术指标,为我国填补了空白。下面,介绍一下该仪器的工作原理、基本组成、整机性能使用结果和改进方向。一、工作原理控制电位法的一氧化碳检测主要是利用了一氧化碳在电解池(即传感器)工作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过程。用一个高增益、低功耗、高输入阻抗的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恒电位线路将电解池的工作电极恒定在适当电位。于是一氧化碳电化学反应所产生的电流直接  相似文献   

13.
学生生活中的学习资源可以划分为认知资源与实践资源两种基本类型。教师可以通过如下途径或方法挖掘学生的学习资源,开展品社课教学:引入日常经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专门的生活资源引导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利用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提升学生的生活知识与技能,利用生活资源进行课外拓展,培养学生的基本价值观。充分利用生活中学习资源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参与,有助于学生学会做事做人。  相似文献   

14.
住宅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同时也是全球和我国重要的环境污染制造者。作者针对我国目前城市住宅"拆""建"过程频繁重复和高污染现象,以"建筑隐含环境影响因子"概念为平台,完成了我国既有住宅更新改造全寿命周期隐含环境影响因子的测算、归一化和量化。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在其寿命周期内不断对其进行更新改造,降低拆除重建的机率,将过去"资源→建筑→废物"的物质单向流动转化为"资源→建筑→循环再利用建筑"的物质闭路循环过程,在减少资源消耗和降低环境污染方面具有良好的环境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5.
农业资源利用模式间的转换及案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我国农业仍然属于资源高耗低效型农业,而农业自然资源是非常有限的,为此必须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本文从中观区域尺度上研究了农业资源利用模式及不同利用模式间的转换,通过案例分析认为,农业资源利用模式处于不断演替过程中,其演替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在演替过程中,物化资源投入水平不断增加,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与农业资源利用模式相适应的农业资源利用技术体系也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  相似文献   

16.
李强  刘洋  申玲 《环境工程》2020,38(12):130-137
建筑垃圾处置存在处置面窄、处置率偏低等问题,同时缺乏高效的处置设施网络。考虑固定式处置设施及移动式处置设施的协同,构建了结合生产及需求的建筑垃圾处置设施网络。首先从复杂网络节点重要性的角度分析2类处置设施选址的主要评价指标,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提出固定式处置设施选址及移动式处置设施可行选址,进而通过建立区域总成本及社会负效应最小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得出本期移动处置设施选址,根据后续各期数据测算移动处置设施的动态选址及服务范围,并以南京市江北新区直管区为例建立建筑垃圾处置设施网络,以验证此模型有效性。可实现建筑垃圾高效资源利用,减少邻避冲突,并为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决策者构建区域建筑垃圾处置网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从长期受LAS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到三株高效降解LAS菌,它们可利用LAS为唯一碳源生长,经鉴定其中两株为邻单胞菌(PLesiomonas),一株为黄单胞菌(Xanthomonas)。对这三株菌进行的质粒消除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它们利用LAS的能力依赖于降解质粒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经济快速发展和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是同时并存的.作为可回收利用资源的建筑废弃物,通过有效利用可转化成可观的经济效益;若对于建筑废弃物未科学回用,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引起生态系统破坏.通过了解国内外建筑废弃物现状,阐述建筑废弃物处理手段,分析建筑再生材料的市场应用前景.进而对国内建筑垃圾管理和利用提出相关建议和展望,为建筑废弃物环境管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  相似文献   

19.
在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方面,"十二五"规划指出,要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大幅度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各类资源保障程度. 一是大力推进节能降耗.要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  相似文献   

20.
充分发挥作物品种资源在粮食增产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十分重视品种资源的收集保存和研究利用,并利用各种优异品种资源育成一批又一批新品种,主要粮食作物推广的品种经历了4~5次更换,随之粮食作物产量由50年代的1155kg/hm2增加到1994年的4065kg/hm2。迄今,我国收集的粮食作物品种资源约24万份,并对其中20万份进行了主要农艺性状、品质、抗逆、抗病虫鉴定和评价,筛选出大量具有优良性状的资源,有的已在我国粮食增产中发挥了明显作用,应充分利用新技术,加速现有粮食作物品种资源的鉴定和开发利用;根据生产和育种的需要,不断收集新资源,深入鉴定筛选优良资源;并创造新物种或中间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