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综合生物塘处理城镇污水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报道了一种新的高效低能耗的污水处理塘系统的中试研究结果.本生物塘系统分为三个功能区域,分别为污水净化区,水质修饰区和综合利用区.水生维管束植物呈带状分布于塘系统中,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进行不同搭配组合.较之传统氧化塘和一般的水生植物塘、综合生物塘的处理效果较好,COD、BOD、TSS、氮、磷等污染组分去除效率较高,细菌,病毒及诱变活性明显下降。在污水净化的同时,收获大量的水生植物及鱼,蚌等水产品.水质明显改善,出水可用于水产养殖和农业灌溉.  相似文献   

2.
综合生物塘处理城镇污水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道了一种新的高效低能耗的污水处理塘系统的中试研究结果。本生物塘系统分为三个功能区域,分别为污水净化区,水质修饰区和综合利用区,水生维管束植物呈带状分布于塘系统中,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进行不同搭配组合。较之传统氧化塘和一般的水生植物塘、综合生物塘的处理效果较好。COD、BOD、TSS、氮、磷等污染组分法除效率较高,细菌,病毒及诱变活性明显下降,在污水净化的同时,收获大量的水生植物及鱼,蚌等水产品,水质  相似文献   

3.
综合生物塘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合生物塘系统是一种新型稳定塘系统.本文报道了水生维管束植物的净化、藻-菌共生系统代谢活性、异养活性的变化及出水水质的生态学修饰.结果显示综合生物增系统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这是一种良好的污水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4.
在深圳市水污染治理已有规划研究的基础上,以三条跨界河流为例,根据饮用水源地功能和交接断面水质目标,研究通过流域产业结构调整及控制人口增长,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同时采取流域径流调节、污水资源化、枯季补水增容、人工湿地系统净化、干流河道渠化与生物生态技术等一系列措施,治理河流水污染问题。利用河流水质模型QUAL-Ⅱ,对多种措施进行论证和优化,使原规划治理方案进一步得到完善。结果表明,在采取90%以上截污率截污、干流渠化和滞留塘技术、枯季补水、污水处理后不排入河流或经深度处理达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水质后排入河流几项措施的情况下,可同时实现河流水污染治理和雨洪资源利用的目标,彻底改善深圳市水环境质量,缓解水资源难以为继的约束。  相似文献   

5.
废水稳定塘又称生物塘,氧化塘或污水库,是一种利用天然的池塘或进行一定的人工修整的池塘处理废水的构筑物,其对废水的净化过程和天然水体的自净过程很相近。作为一种工程系统,它是有指标,有设计,可调控,能长期稳定进行的处理系统,具有基建投资少,能耗低,进行管理简便,维护费用低,工作稳定可靠等优点,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有利的自然和环境条件,处理和再生污水,实现污水资源化。  相似文献   

6.
根据凤眼莲所具有的生物特性,综述了在不同类型的污水处理中进行生物净化作用,以及吸附能力的研究。若提高凤眼莲的吸附能力,必须要控制污水中的污染物含量在凤眼莲的可耐受范围内,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凤眼莲的净化功能。从而使凤眼莲在污水处理系统中发展成为一种更广泛、更有价值、更资源化的生态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7.
试论城市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土地处理系统简介1. 土地处理系统的组成土地处理就是在人工可控的条件下污水投配到上地上,通过土壤-植物系统自然地完成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净化过程,达到设计所要求的净化程度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这种处理方法不仅能有效地净化污水,同时还可利用污水中的水肥资源促进农作物、牧草、树木的增产,而且还可节省能源。  相似文献   

8.
齐齐哈尔氧化塘是我国北方地区采用氧化塘技术处理城市混合污水的示范工程,现日处理城市混合污水25万吨.本文根据近几年的现场监测数据,分析氧化塘(厌氧塘、兼性塘、生态塘)在冬季和夏季处理城市混合污水的体积负荷、面积负荷和COD、BOD_5、SS在各塘的去除率,推导出COD、BOD_5、SS随距离降解的数学模型和BOD_5与COD的相关模型及这两项指标与温度变化的相关模型;对氧化塘中浮游生物体的群落结构及在氧化塘中的变化规律也进行了研究.与改造前对比,改造后的氧化塘处理城市混合污水的能力明显提高;其面积负荷和体积负荷均为厌氧塘>兼性塘>生态塘,冬季(冰封期),厌氧塘和兼性塘仍有一定的净化作用;COD、BOD_5、SS随距离呈e指数下降;为我国北方地区应用氧化塘技术处理城市混合污水提供了参数.  相似文献   

9.
通过生态塘1—人工湿地—生态塘2污水生态处理系统,研究生态塘中狐尾藻、水白菜对受污染河水中氮磷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狐尾藻在高浓度污水中的生长量要远远高于低浓度污水,水白菜在高浓度污水中的生长量则要低于低浓度污水。生态塘中狐尾藻与水白菜样本中N、P的质量分数总体上随着污水浓度的降低而降低。生态塘1和生态塘2中水生植物对TN、TP的去除量均较为接近,去除效果稳定,但不同生态塘水生植物对TN、TP的去除量占相应生态塘总去除量的比例差异较大,其中生态塘1和生态塘2水生植物对TN的去除量分别占系统总去除量的4.98%和8.88%,生态塘1和生态塘2水生植物对TP的去除量分别占系统总去除量的2.70%和7.40%。  相似文献   

10.
结合分散性生活污水的水质水量特点,介绍了几种适合处理此类污水的工艺技术,同时就其自身的特点、适用性及工程经济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净化沼气池、人工湿地、蚯蚓生态滤池、高效藻类塘技术的投资、运行费用低、管理简单方便.而膜生物反应器和一体化处理装置的投资和运行费用都较高,且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可应用于经济发展水平高,对出水水质要求高的地区.同时,也提出了分散性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应用中尚待解决的问题,旨在为我国分散性生活污水的治理服务.  相似文献   

11.
各地信息     
上海又新建一座污水处理厂为了改善黄浦江上游水质,市政府投资1650万元,在上海奉贤县境内建造了一座日处理1万吨污水处理厂。目前,日处理5000吨污水的第一期工程已竣工,并投入运行。新建成的南桥污水处理厂,采用物理及生化处理技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将污水中生物氧化的胶体和溶解性有机物,分解、氧化为稳定的无机物,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达到污水排放标准。所产生的污泥,经浓缩和中温发酵,变成腐蚀营养性泥土,可作有机优质  相似文献   

12.
以南方农村分散式生活和养殖混合污水为处理对象,构建由生物滤池-人工湿地-稳定塘组合生态处理系统。运行结果表明:该处理系统对NH~+_4-N、TN、TP和COD年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8%、93.4%、90.2%和86.0%,单位面积去除负荷依次为5.12,8.31,0.45,15.92 g/(m~2·d)。其中,氮、磷的去除主要在生物滤池和人工湿地中得到去除,而COD主要由生物滤池去除。组合生态处理系统可有效处理农村分散式混合污水,出水水质稳定,可达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系统与实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从农村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经济水平、环境目标要求等实际情况出发,考察分析农村生活污水产生、收集、处理及资源化全过程,就农村生活污水的分散式处理方式提出了分散分质处理和分散混合处理两种系统,并对其组成、特点以及在不同条件下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几种适合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实用技术,并对其工艺过程、技术特点、投资、运行费用以及处理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厌氧沼气处理技术投资省、资源化高;(2)人工湿地处理技术COD去除率75%~80%,吨水投资2000~3000元,运行费用0.1元,运行管理简便;(3)地埋式微动力小型二级污水处理装置吨水投资约2000~3500元,运行费用0.5~0.6元;(4)蚯蚓生态滤池、生态厕所管理方便,资源化好,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城市污水土地处理是在人工可控的条件下,将污水投配到土地上,通过土壤—植物系统自然地完成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净化过程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是一种低耗能,低投资处理技术。不仅能有效的净化污水,同时还可利用污水中的水肥资源促进农作物、牧草的增产,以达到城市污水资源化。在城市污水土地处理系统中,土壤——牧草系统已被广泛采纳,因此,有关在该系统场地上放牧或用该场地收获的牧草去饲喂牲畜,对食草动物影响情况如何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在这方面的报导甚少。本研究项目做了利用该系统场地上的牧草喂养家兔的试验。  相似文献   

15.
藻类净化污水的研究及其进展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利用藻类净化污水是一项污水资源化生物技术。常规的藻类处理系统难以达到藻类高性物量生长及发挥净化潜力。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的有关藻类培养和污水处理环境调控及其净化机理方面的研究,发展了几种新型的藻类处理系统,包括超浓度培养、固定化藻类、渗析培养、藻垫以及光生物反应器研制,以进一步提高净化效率,克服占地面积较大、停留时间较长、藻类收获难等缺陷。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有关藻类净化污水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70年代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的异龙湖实施了围湖造田运动,在湖滨带形成大量农田和连片的鱼塘群,天然湖滨带湿地大量消失,湖滨生态系统严重受损退化,湖泊自净大幅下降,湖滨带生态、环保和景观三大功能丧失,湖泊水质逐年下降。该文介绍云南省重大科技项目研发的一种湖滨带退塘还湖区塘库系统生态湿地入湖河流水质净化工程技术方法,通过对湖滨带退塘还湖区鱼塘群地形地貌进行大规模整合改造,构建了规模约40 hm~2具有完善布水设施和水质净化功能的零电耗低成本塘库系统生态湿地工程示范,湿地污水处理规模5万m~3/d,湿地示范区对污染物COD、TP、TN去除率分别为70%、88%、84%,城河劣V污水经过湿地净化后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Ⅳ类水质标准,湿地对城河COD、TP、TN污染负荷年削减量分别为465t、9.8t和102t,湖滨湿地示范工程实现了生物多样性保育、入湖河流水质净化和景观美化三大功能,对改善异龙湖水质和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复合式厌氧折流板反应器(HABR)、接触氧化池和植物净化带构成多元生物污水生态净化系统,对城镇生活污水净化效果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对CODCr、TN和T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9.1%、73.3%、69.2%,出水水质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且系统具有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管理简便等优点,适用于小城镇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一、概况燕山石化公司向阳污水处理厂是一个处理石油化工废水的二级处理厂。原设计预处理水量900吨/时,生物处理水量600吨/时,进入污水厂水质按综合指标BOD_5为900毫克/升,生物处理出水水质BOD_5为31.5毫克/升考虑。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9.
成都市活水公园人工湿地塘床系统的生物群落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活水公园人工湿地塘床系统栽培有菖蒲、芦苇、茭白、香蒲、伞草、马蹄莲、凤眼莲、浮萍、睡莲等近30种适合本地人工湿地塘床系统种植的湿地植物,并由此形成含有高、低等生物的生物群落,与系统各湿地单元共同构成了较为完整的具有净化污水功能的生态滤池。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生态塘直接作为二级处理单元用于处理污水,处理后的污水直接排入自然水体,容易引起自然水体的恶化.所以为了弥补城市二级出水与自然水体间的水质差距,研究将生态塘用于污水深度处理,形成一个景观水体型生态屏障.在此就生态塘处理技术的应用现状和技术现状等方面作简单综述,并指出了景观水体型生态屏障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