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正根据学报发展需要,也为提高编辑工作效率和刊物质量,更好地为广大作者服务,本刊已启用网上投稿系统。所有投至本刊的稿件请登陆《防灾减灾工程学报》官网在线注册投稿,以缩短稿件刊出时间,便于作者随时网上查询稿件处理情况。欢迎广大作者登陆学报官网进行投稿。详情请登录网站:http://fzjzgcxb.js-seism.gov.cn/default.aspx。  相似文献   

2.
正根据学报发展需要,也为提高编辑工作效率和刊物质量,更好地为广大作者服务,本刊已启用网上投稿系统。所有投至本刊的稿件请登陆《防灾减灾工程学报》官网在线注册投稿,以缩短稿件刊出时间,便于作者随时网上查询稿件处理情况。欢迎广大作者登陆学报官网进行投稿。详情请登录网站:http://fzjzgcxb.js-seism.gov.cn/有问题或建议欢迎与编辑部联系(Email:jdpme@vip.sina.com。TEL:025-84285560,84285517)。  相似文献   

3.
正根据学报发展需要,也为提高工作效率和刊物质量,更好地为广大作者服务,即日起我刊启用网上投稿系统。所有投至本刊的稿件请登陆《防灾减灾工程学报》官网在线注册投稿,以缩短稿件刊出时间,便于作者随时网上查询稿件处理情况。欢迎广大作者登陆学报官网进行投稿。学报网站:http://fzjzgcxb.js-seism.gov.cn/default.aspx  相似文献   

4.
正根据学报发展需要,也为提高编辑工作效率和刊物质量,更好地为广大作者服务,从即日起我刊启用网上投稿系统。所有投至本刊的稿件请登陆《防灾减灾工程学报》官网在线注册投稿,以缩短稿件刊出时间,便于作者随时网上查询稿件处理情况。欢迎广大作者登陆学报官网进行投稿。详情请登录网站:http://fzjzgcxb.js-seism.gov.cn/。有问题或建议欢迎与编辑部联系(Email:jdpme@vip.sina.com,fzjzgcxb@vip.163.com。TEL:025-  相似文献   

5.
来稿摘登     
《灾害学》1988,(2)
《灾害学》自创刊以来,得到了全国广大作者和读者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各种有关灾害研究、预测预报、对策、动态信息、灾例的稿件不断增多,由于本刊每期容量有限,对开展灾害综合研究、预测预报等方面有参考的部分稿件,采取摘要或目录形式予以发表,以便给作者与读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开展刊外交流。  相似文献   

6.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9,29(5):596-596
为了加快稿件处理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回修,特再将本刊书写简则列于下,务请投稿时参照执行。 1.作者简介:含第一作者姓名、性别、出生年、工作单位、职称(务)、主要研究方向以及联系电话、Email。 2.中文题目一般不要超过22个字,确需超长表达时,可采用副标题形式。文章应包括:标题、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语和参考文献,以及何种基金资助等项内容。  相似文献   

7.
取得长足进步。兹将短短四年中取得的重要进展列于表中,作为向大家的汇报。《防灾减灾工程学报》近四年进展情况项目年份2003 2004 2005 2006稿件采用率/B 41 31 29前进中的《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本刊编辑部[1]刘继荣,高丽.《防灾减灾工程学报》的被引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  相似文献   

8.
1 《地震学刊》是江苏省地震局主办的综合性地震学术季刊。主要刊登地震综合防御和减灾的应用性科研成果、学术论文和观测技术、仪器维护等方面的论文,以及地震预测预报、地震工程、工程抗震、地震保险和社会防震减灾等与地震科学有关的内容。   2 文稿的著作权,除《著作权法》另有规定者外,属于作者,文责由作者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的真实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称,详细通讯地址,邮编及电话号码,并请注明是否是国家基金、攻关或指令性课题。   3 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3.1 来稿请在16开方格纸书写(或复印件或软盘)。文章应包括:题目和作者、作者单位,300字左右的摘要,4~6个关键词、正文和主要参考文献等部分。   3.2 要求来稿选题新颖,论点明确,文字简炼,事实和数据可靠。学术论文,综述文章一般不超过6*!000字(包括图、表),科技报导、简介等一般不超过3*!000字。   3.3 图件要少而精(一般不超过6幅),图幅最大不得超过A4版面。正文中留出图表位置,并注明其序号、图题和图注。凡引用别人图件,请注明出处。凡涉及国界的图件,应严格按地图出版社公开出版的最新版本地图绘制。   3.4 文稿中的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书写清楚。易于混淆的外文字母、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的字母和数码、符号,其位置要明显,并用铅笔在字母旁注明文种(如“英文”、“希文”)和大、小写等字样。   3.5 文稿中的外国人名、地名、术语,除熟知的外,均须在文稿首次出现时加括号并注上原文。   3.6 在正文中所有引用的公开出版的著作、论文,必须在参考文献中列出,其排列按论文中提到的先后顺序,在正文相应的位置用方括号右上角码注明序号。如系未发表的论文或资料,则应以脚注方式排列于当页的下部,并在正文相应位置用圆括号右上角码注明序号。   参考文献按下列格式排列:   专著类:作者.书名[M].社址: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   杂志类:作者.题名[J].杂志名,年份,卷(期):起止页。   析出文章类:作者.题名[A].编者姓名、析出书名[C].社址: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   参考文献的作者为三个以下的,应全部列出;三个以上的,则列出前三位后面用“,等”表示。   3.7 凡来稿不符合以上要求者,本刊将先退请作者重新处理后再送审。   4 稿件处理   4.1 投稿一式2份,另请作者自留底稿,编辑部自收稿后3个月内将通知作者稿件处理意见,逾期未接到通知,作者有权将稿件他投。如作者不同意对内容作修改,务必在来稿中注明。   4.2 对本刊决定录用的稿件和编辑部已转达了修改意见的稿件,作者不得再向其他刊物转投,如未经本刊同意他投时,作者应负责支付已发生的对该文的评审费。   5 来稿请寄:南京卫岗3号,江苏省地震局《地震学刊》编辑室,邮编:210014。电话:(025)4432919-3410  相似文献   

9.
通知     
<正>为进一步促进本刊发展,提升期刊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作者、读者、审稿专家,本刊经前期筹备,拟在2016年对期刊投稿方式及内容作如下调整。1.采用网上在线采编系统(网址http://fzjzgcxb.js-seism.gov.cn/)。新系统计划明年初投入使用,该系统可实现在线登陆后进行投稿、查稿、专家在线审稿等功能,以后本刊将不再接受邮箱及其他任何方式投稿。  相似文献   

10.
编者的话     
《灾害学》杂志自创刊以来,得到了广大读者和作者的热情支持和帮助,使我们的刊物逐步走向正规化、标准化,为祖国四化大业贡献一份光和热。在此,我们编辑部的工作人员向广大读者和作者表示感谢和敬意!随着“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的开展,灾害科学的综合系统研究在我国方兴未艾,这方面的稿件也愈来愈多,编辑部平均每天收到1~2份稿件。为了及时把有价值、有科学性、在减灾防灾方面有指导的稿件刊登出来,又适应现代化信息存储和检索,为此,对来稿的有关事宜重申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刊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号召.配合国家建设美丽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从本期开始连载中央电视台大型系列科教纪录片《环球同此凉热》解说词(本刊略有删节)我们将这些世界最前沿研究成果和先进理念奉献给广大读者,以引起公众对生态环境变化与人类文明的关注,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2.
征稿启事     
《防灾博览》面向社会大众,国内外公开发行,报道各种灾害信息和动态,普及防灾知识,繁荣减灾文化。《防灾博览》杂志社面向社会长期征稿。稿件要求融知识性、科学性、可读性于一体,题材不限,文字通畅,一经采用,即付稿酬。  相似文献   

13.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1,(1):F0003-F0003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是以防灾减灾工程为论述主题的学术期刊,主要报道国内外在地震、地质岩土、飓风、火灾和爆炸等灾害对工程结构和基础设施系统的极端作用、损伤和破坏效应以及防灾减灾工程对策等方面的前沿学术研究论文和应用性科研成果。尤其欢迎以下稿件:(1)为重大决策性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或为防灾减灾工程领域各分支学科前沿课题的重要科研成果,或对该学科领域有推动作用的新概念、新理论,或有推广价值、思路新颖的技术方法等.  相似文献   

14.
征稿启事     
《防灾博览》2010,(1):87-87
<正>《防灾博览》面向社会大众,国内外公开发行,报道各种灾害信息和动态,普及防灾知识,繁荣减灾文化。《防灾博览》杂志社面向社会长期征稿。稿件要求融知识性、科学性、可读性于一体,题材不限,文字通畅,一经采用,即付稿酬。  相似文献   

15.
汽车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给人们的日常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三分修、七分养"是车辆维护的准则,那么如何在冬季关怀我们的爱车呢,下面本刊就向你推荐几招.  相似文献   

16.
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1999年影响因子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300名排行表”,《自然灾害学报》影响因子为O.4167,排名第49位。感谢广大作者、读者对本刊的支持和厚爱。 《自然灾害学报》编辑部  相似文献   

17.
正《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是以防灾减灾工程为论述主题的学术期刊,主要报道国内外在地震、地质岩土、飓风、火灾和爆炸等灾害对工程结构和基础设施系统的极端作用、损伤和破坏效应以及防灾减灾工程对策等方面的前沿学术研究论文和应用性科研成果。尤其欢迎以下稿件:(1)为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18.
正《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是以防灾减灾工程为论述主题的学术期刊,主要报道国内外在地震、地质岩土、飓风、火灾和爆炸等灾害对工程结构和基础设施系统的极端作用、损伤和破坏效应以及防灾减灾工程对策等方面的前沿学术研究论文和应用性科研成果。尤其欢迎以下稿件:(1)为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19.
2014年,《灾害学》期刊编辑部工作得到了审读专家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来自灾害研究各领域的专家,在繁忙的工作中能及时、认真、细致地为《灾害学》稿件审读把关,表现出专家们严谨认真的治学精神、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崇高的奉献精神。借此机会向给予《灾害学》许多帮助的专家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20.
本刊是灾害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科学技术引文数据库及中国科学技术文献等收录。1宗旨及内容(1)本刊旨在推动我国灾害科学的发展,促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在灾害科学研究中的结合,反映我国灾害科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