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公路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人工神经网络用于公路临时用地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利用该模型对京大高速公路山西段复垦山西段复垦土地进行了适宜性评价,探讨了人工神经网络在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时的特点和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2.
露天煤矿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专家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大型露煤矿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的特点,利用可视化语言VC 6.0实现了基于以产生式规则作为知识表达方式的大型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专家系统的知识库可视化设计。该研究易于应用在具有不同条件下露天矿土地复垦中利用方向和适宜性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3.
对迁安市地方铁矿土地复垦规划问题进行了论述,主要包括土地破坏预测、破坏程度评价、复垦模式选择及土地适宜性评价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迁安市地方铁矿土地复垦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4.
基于规则的露天矿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专家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的主导因子法,利用CLIPS专家系统语言设计了基于规则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专家系统,为露天煤矿土地复垦的土地利用方向提供了决策工具。  相似文献   

5.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是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方案的重要环节。在实际的土地复垦中取得良好的复垦效果需要能够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的评价方法及其适用条件;选取某露天开采矿山,根据其实际情况,阐述了如何正确选择评价因子,并着重介绍综合质量指数法,包括该法评价单元的划分、适宜性等级的评定等关键技术内容。在土地复垦中,想要得到地质环境的保护和保证良好的评价结果以及能够保证土地复垦方案的科学准确性,如何挑选适合的适宜性评价方法是关键。通过分享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过程中总结的经验,期望加深专业技术人员对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体系和技术方法的理解与运用,达到提高方案编制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潞安矿业集团公司土地复垦规划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晚苗  乔刚 《能源环境保护》2002,16(4):14-15,22
综合论述了潞安矿业集团公司的土地复垦规划,其主要内容有土地破坏现状和预测,适宜性评价,复垦方案,复垦费用以及实施效果等。  相似文献   

7.
针对辽宁省菱镁矿区资源状况与环境问题,提出菱镁矿区土地生态修复技术对策,包括土壤污染等级分类对策、不同立地条件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与对策、板结土壤复垦技术与对策和排土场贫瘠土壤肥力改良修复对策,进行适宜性复垦植物筛选与复垦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8.
在莒山煤矿土地破坏状况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全矿塌陷土地适宜性评价及矿区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上地破坏特点的综合分析,把塌陷地整治方法和利用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了整治塌陷地的具体模式,并对不同模式的投入——产出及社会生态效益进行了初步分析,为山西煤矿区塌陷土地的综合整治和土地复垦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美国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世纪六十年代以后,美国联邦政府、州和地方政府对土地资源和水资源逐步实行了立法,设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并随着陆地卫星影像和电子计算机在资源调查与评价中的广泛应用,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方法向着合理化和精确化的方向发展,不断改进和完善。 美国较为系统的土地评价方法是农业部土壤保持局的“土地潜力分级”系统,该系统主要从土壤的特征出发来进行土地潜力分级,分为潜力级、潜力亚级和潜力单位三个等  相似文献   

10.
高速铁路在正线、站场等永久用地建设同时,也占用一定数量的临时用地。受特定服务半径和施工条件限制,临时用地占用耕地难以避免,而因重载荷、强硬质的使用特征,部分临时用地类型农用复垦技术难度大、经济代价高。研究在总结高速铁路临时用地类型与土地破坏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临时用地复垦利用分析框架,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受土源、弃渣场地等因素限制,制梁场等临时用地复垦为耕地困难较大且投资过高,而建设用地方向复垦则较为适宜。考虑到与土地管理政策相衔接,研究提出应将临时用地选址及其复垦适宜性评价纳入项目永久用地报批程序,并加强临时用地的选址控制、规划审批控制、工程破坏控制和复垦利用控制。  相似文献   

11.
魏有权  杨丽琴 《环境工程》2011,29(3):124-127
以某大型工业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在生态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三级生态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因子组合对土地利用进行评价,并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评价结果和图形叠置,实现了工业开发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的定量化,为工业开发区的环境保护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试论复垦的概念及其与生态重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国内外大量的文献资料,在剖析国外对“土地复垦”的定义、目标的理解和介绍有关国外复垦法规、复垦研究内容和历史的基础上,从复垦和生态重建的基本概念入手,深入探讨了二者内涵与关系,认为:“复垦”的研究十分重视生态原则,也一直将生态重建作为其研究的焦点。因此,“复垦”一词的实质是既恢复土地资源,又重建生态平衡,即“复垦”包括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两方面。  相似文献   

13.
土地复垦投资的政策法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复垦投资的政策法规是为了克服市场经济本身的缺陷和不足,规范生产建设者(当事者)的行为以及强化其社会意识和责任,确保土地复垦投资机制的形成和运作。本文分析了我国土地复垦投资的相关政策和法规的现状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政策和法规建议,且对《土地复垦规定》提出了具体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建设山地城市是21世纪城市建设的十大模式之一。实施“城镇上山”战略,其基础是开展山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目前,国内外对山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研究尚属薄弱环节,其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技术方法模式等关键技术方法问题需要深入、广泛的探讨和实证研究。论文针对山区城镇建设的特殊性,构建起由7个特殊因子和10个一般因子(其中有5个同时是特殊因子)共同组成的山区建设用地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极限条件法”与“适宜性指数法”相结合的技术方法,通过确定单项评价因子指数和综合性适宜指数,并运用GIS技术,以第二次土地调查1:10 000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基本图斑为评价单元,分析和评定了云南德宏州山区每一评价单元图斑的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及其适宜等级。评价结果表明,在全州山区面积985 787.40 hm2中,其宜建地和不宜建地分别占14.37%和85.63%,一等宜建地、二等宜建地和三等宜建地的构成比例约为12:33:55。评价结果已应用于德宏州各县(市)“城镇上山”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修编之中,成效明显,使德宏州“保护坝区农田,建设山地城镇”战略得以顺利实施,全州坝区84%以上的优质耕地得到了永久性保护,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比例大幅下降。论文建立的山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适用于云南山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可为云南省乃至国内外类似山区加强坝区(或平原区)优质耕地保护、合理建设山地城镇发展模式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国内土地复垦文献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85-2007.9.30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土地复垦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了土地复垦文献的年代、作者、研究机构、期刊以及内容等的分布。结果表明:所检索的364篇文献,涉及791位作者、157个作者单位和136种期刊;文献年代分布与文献的平均合作度基本呈上升趋势;核心作者群及核心作者单位已经形成;“能源环境保护”等7种期刊构成了本学科领域的核心区期刊;文献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复垦实践与问题探讨三个方面,发文量为328篇,占总文献量的90.11%。  相似文献   

16.
本文建立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垦城镇类、等、级及基准地价的城镇土地等级体系,为兵团农垦城镇不同层次的土地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深化我国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合理的土地市场,实现土地资源资产化等具有较好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土地适宜性评价中“主宜性”划分问题之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划分双宜或多宜性土地的主宜性是很有必要的。本文探讨了土地主宜性划分的原则、指标和方法,提出了分析土地主宜性的综合定量指标——“土地经济-社会适宜性指数”的概念,并以点苍山花甸坝为例,分析了这块土地的主宜性——适宜于耕作利用,利用方式是种植一年一熟喜凉作物。  相似文献   

18.
“双轨制”土地资源评价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大连市和辽阳市及其所属的两个城市边缘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践认为,在市、县(区)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土地资源采用已利用土地的利用现状类型评价和未利用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双轨制"评价方法,比统盘采用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方法具有更大的优越性。文中以辽阳市为例,简要地介绍了"双轨制"评价的方法和成果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新疆呼图壁县位于天山中段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总面积9394km2,绿洲面积1131km2,占全县总面积的12%。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三角洲土地质量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土地复杂性、模糊性的特征,本文采用模糊数学中“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进行了黄河三角洲土地质量评价,并对其科学性和可行性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