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市郊大棚蔬菜的农药使用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上海市郊大棚生产中农药使用情况的调查,揭示了上海市郊大棚蔬菜生产中存在的主要农药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所使用农药的结构不够合理,一些危险级农药仍在使用,而高效杀菌剂和除草剂的品种很少;大棚蔬菜的农药残留量较高,超标率可达10%;食用受农药污染蔬菜的急性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主要为绿叶蔬菜,农药主要是甲胺膦。  相似文献   

2.
我国典型设施蔬菜种植区农用地膜污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膜覆盖技术得到普遍运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大田作物覆盖地膜导致的地膜残留污染等问题已受到广泛关注,而大棚或温室等设施条件下地膜覆盖的残留污染问题鲜有研究。文章通过问卷调查与现场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典型设施蔬菜种植区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中国设施蔬菜种植区地膜残留情况总体上虽不十分严重,但仍需加强管理。地膜使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地膜种类选择过于单一,可降解地膜使用率低;地膜厚度达标率低,超薄地膜使用广泛;废旧地膜处置不规范,随意扔掉和焚烧很多。针对以上问题,建议从禁止超薄地膜使用、加强残留监测和回收处置等方面,加强相关管理,有效防治地膜造成的污染。  相似文献   

3.
农药在大棚蔬菜上的残留消解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通过对6种农药在7种大棚作物上的共14次农药残留消解试验,及与露地作物所作的比较表明,除粉锈宁在大棚草莓上的消解外,农药在大棚蔬菜上的残留消解速度要慢于露地蔬菜,大棚空间农药沉降于蔬菜,是消解慢的重要原因,而环境条件对消解的影响程度还需进一步研究。该文指出,消解慢和大棚空气中浓度高;是大棚生产中两个突出的农药污染问题,前者导致上市大棚蔬菜的农药超标率高,后者为农事操作人员带来了恶劣的工作条件,需采  相似文献   

4.
适合大棚蔬菜的农药评价筛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农药使用的危险性评价方法,共筛选出77种适合于大棚生产的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其中杀虫剂35种,杀菌剂25种,除草剂17种。为使大棚蔬菜的农药残留量低于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应优先使用高效农药,最理想级的农药用量为〈49.5g/hm^2,理想级为〈163.5g/hm^2,被评为危险级和较危险级的23种农药,不应在大棚蔬菜生产和绿色食品生产中使用。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郊大棚蔬菜农药污染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上海市郊大棚农药污染的情况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防治大棚蔬菜农药污染的必要性及其科学依据,并进而提出了具体的综合蔟上海市郊的农业生产中,使用高毒农药及具潜在“三致”作用的危险级、较危险级农药,加速引进使用高效低毒农药,特别是杀菌剂,合理控制药液浓度以降低大棚蔬菜中农药的残留量,并根据目标制定分步骤的具体实施计划。  相似文献   

6.
大棚蔬菜农药污染状况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人们对农药使用的初浅认识,造成了农药对大棚蔬菜的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针对不同种类农药对大棚蔬菜的污染程度不同进行现状分析,从而提出了防治农药污染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以河南省汝州市杨楼镇蔬菜大棚土壤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大棚土壤理化性质、重金属总量和赋存形态的差异规律,并利用单项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不同种植年限大棚土壤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蔬菜大棚土壤pH均有所提高,有机质、速效磷和碱解氮等肥力组分有一定程度的累...  相似文献   

8.
寿光市蔬菜大棚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对寿光市蔬菜生产基地的大棚土壤进行了重金属Cd,Hg,As,Pb,Cr,Cu,Zn和Ni含量的抽样调查分析,并采用单项质量指数与综合质量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对重金属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蔬菜大棚土壤各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均低于温室蔬菜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HJ333—2006)的限值,土壤环境质量定为1级,属于清洁水平,适宜发展无公害蔬菜.重金属含量之间多呈正相关关系,其中w(Cd)与w(Pb),w(Pb)与w(Cr),w(Cu)与w(Zn)的相关性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w(Cr)与w(Ni)的相关性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除Pb与Ni外,其他重金属含量均与大棚使用年限呈正相关关系,w(Zn)与棚龄的相关性最强,达极显著水平(P<0.01).与棚外麦地土壤相比,棚内土壤重金属含量明显较高,Hg,Cd,Zn含量明显高于自然背景值.部分地区的蔬菜大棚土壤有Cd和Ni元素超标的现象,Cd的样本超标率为15.4%,Ni的样本超标率为5.8%.为了有效地降低环境风险,建议适当降低施肥量,种植抗重金属污染能力较强的蔬菜.   相似文献   

9.
关于云南省实行耕地轮作休耕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化学品投入、地膜残留、大棚设施等方面对云南省耕地环境形势和耕地质量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重金属污染区、城郊蔬菜和花卉种植区、大棚设施区和长期覆盖地膜区域的耕地需要进行轮作休耕,并对如何进行轮作休耕提出了相应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上海设施蔬菜主要品种污染物含量调查评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上海郊区单栋大棚、连栋大棚和现代化智能温室生产的叶菜类和茄果类设施蔬菜的主要品种污染物(农药和硝酸盐)含量抽样调查,并以附近大田蔬菜作为对照,分析结果发现,上海郊区设施蔬菜农药和硝酸盐的污染物含量普遍高于大地蔬菜,且超标状况比较严重。究其因,设施蔬菜生产较常规大田蔬菜生产农药与化肥使用水平高,而且在封闭环境条件下污染物降解速度慢,容易残留或积累超标。  相似文献   

11.
洱海流域蔬菜种植业污染特征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洱海流域典型蔬菜种植区,分别对蔬菜种植区雨季地表径流和地下水进行监测分析,依据水量平衡原理估算蔬菜种植区雨季地表径流排水量及地下淋溶水量,计算得出流域蔬菜种植产生污染物流失量为COD_(Cr) 118.90kg/hm~2、TN 165.59kg/hm~2、TP 3.07kg/hm~2,污染物通过雨季地表径流排水产生的污染物流失量分别占总流失量的85.02%、81.62%、86.97%;分析得出蔬菜种植业污染主要为TN污染。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农业大棚冬季燃煤散烧污染排放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北京农业种植的典型区域,使用高分辨率影像对2013年冬季、2014年夏季及2014年冬季的三期农业大棚进行了精细化提取,分析了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现场调查的方式获取了蔬菜、瓜果、水果、花卉以及其他类五种不同种植类别农业大棚的燃煤系数,估算了北京市典型区农业大棚的燃煤散烧量及污染物排放量.结果表明:以面积为衡量指标,北京市农业大棚主要集中在城乡结合部,南部区域量多面广,而北部区域分布集中、规模较大,受城市扩张影响,农业大棚呈现重心向外转移的变化趋势.选取大兴、通州、昌平以及海淀4个区作为典型区,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其他类农业大棚燃煤系数最大,达到15.0 kg/(m2·a),瓜果、水果、蔬菜及花卉燃煤系数依次为8.2、3.5、3.4及1.7 kg/(m2·a).北京典型区农业大棚燃煤量为3.4×104 t,全市农业大棚的燃煤总量约为5.2×104 t.结合农业大棚活动水平与污染物排放因子估算2014年北京市农业大棚燃煤散烧的PM10、PM2.5、NOx及SO2排放量分别为623.7、516.2、98.3及184.0 t.将2013—2014年冬季持续存在、夏季未被拆除的大棚定义为长期持续性大棚,核算发现,长期持续性大棚PM10、PM2.5、NOx及SO2排放量分别为399.7、482.9、76.1及142.5 t.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对新农村建设历程进行了简要介绍,初步探讨了农村垃圾处理的基本情况,剖析了农村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与城市生活垃圾相比,农村生活垃圾具有有机组分含量低、易腐组分含量低、热值低及单位产生量少、产生分散等特性。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应根据垃圾组成和产生特性,选择适宜的处理方式。从降低系统处理费用和减少环境影响的角度考虑,采取垃圾分类、就地处理和按照区域分区处理的原则。以期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提供可以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盘锦市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盘锦市实际情况及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提出了盘锦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阐述了目前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状况,引出文章主体,对农村生活垃圾的组成成分和影响因素作出详细分析,然后提出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常规技术,最后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未来技术作出简要讨论。希冀对相关的行业领域提供借鉴与帮助。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家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十三五"目标发布,中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发展迎来重大机遇。近年来,各地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能力也不断提高,但全国仍有一半以上的村庄生活垃圾未得到有效处理,"垃圾围村"现象仍比较普遍。农村生活垃圾具有分布散、规模小、利润薄、投资回报时间长等特点,目前市场投资回报机制尚不健全,市场化商业治理模式还不成熟,行业发展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是技术标准空白、革新技术空缺、扶持政策不够、资金保障机制不全、市场主体不足等。为加快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发展路径,本文在系统分析国内外技术进展、现行技术标准和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别从完善标准体系、开展专项研发、制定扶持政策、建立投入机制和培育市场主体等方面,提出了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制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梳理我国垃圾分类相关政策,分析生活垃圾处理及分类现状,总结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适宜我国国情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和技术发展趋势:城市应建设静脉产业基地,区域布局可再生回收体系,重视有害垃圾的收集处理,发展高效的餐厨垃圾处理技术,提升厨余垃圾设施处理能力;农村应推行多样化有机废弃物处理方式,建立因地制宜的可回收物收集模式,区域统筹其他垃圾的处理,部门协同管理有害垃圾的回收处理。  相似文献   

19.
北方典型设施蔬菜种植区地下水水质特征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于静  虞敏达  蓝艳  何小松  李敏 《环境科学》2017,38(9):3696-3704
为探究设施农业对地下水环境质量的影响,以我国华北平原典型设施蔬菜种植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理化分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技术,结合平行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和二维相关光谱分析方法,对种植区地下水中无机盐、重金属及有机物的来源、组成、赋存分布及可能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设施蔬菜种植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为Cl-SO_4型水,硬度高,三氮含量严重超出国家地下水V类质量标准(GB/T 14848-93),重金属含量低于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氮素中NH_4~+-N的大量累积与较浅的地下水埋深度和强还原环境引起的硝化过程受阻有关,部分有毒亲硫重金属元素含量较高为农药和化肥的施用所致.地下水中溶解性有机物来源相似,由微生物代谢淋溶进入地下水的有机粪肥中组分新近产生为主,其主要成分为小分子易降解的类蛋白物质,同时含有部分与类蛋白物质结合的类富里酸物质.种植区地下水中类富里酸物质在地下水中含量稳定,而类蛋白物质含量受耕作过程有机粪肥的使用影响较大.设施蔬菜种植过程中应科学分配有机粪肥的施用,同时水质电导率、硬度及紫外区UVA波段应作为该种植区日后在线监管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生产基地污染物对蔬菜产生的危害 ,论述了无公害蔬菜生产对环境质量环境要素的要求 ,给出各环境要素监测方法和评价环境质量的标准 ,提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应选择的生态条件 ,从而加强对无公害蔬菜生产的产前管理 ,建立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