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大背景下,研究流域水体沉积物中新兴污染物的分布特征、环境行为及其造成的生态风险是完善流域环境污染治理体系、改善流域水环境的重要依据。文章梳理了黄河流域沉积物中新兴污染物的分布特征及来源,阐述了其环境行为与生态风险,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即新兴污染物的监测与溯源、沉积物中新兴污染物的多介质多途径环境行为与归趋、沉积物中新兴污染物的复合污染作用机理、生态风险和控制等,为黄河流域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天长市高邮湖流域水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邮湖属于淮河流域浅水型湖泊,为淮河入长江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第六大淡水湖。根据高邮湖水质监测数据、现场调研勘察情况,天长市高邮湖面临着水质逐年恶化、支流水质不达标、湖滨生态带萎缩、养殖污染问题突出、农村缺乏污水处理设施、城镇地区污水处理不足等突出水环境问题。以解决问题为主导、水质达标为目标,实施分流域、分期系统治理的思路,近期对高邮湖流域污染严重的铜龙河、杨村河、王桥河三个流域开展重点治理,包括集镇排水系统完善工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等。远期,为保证水环境治理的综合提升效果,将治理范围扩大,实施高邮湖、沂湖、洋湖综合整治工程、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程,并开展管理措施的制定和推行工作。通过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的结合,尽快改善小流域河道水质,全面削减入湖污染物,最终实现高邮湖水质的全面改善。  相似文献   

3.
程海水环境保护和治理的重点与难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调查程海流域与水环境有关的自然、生态、社会、经济、水资源、污染源、污染治理、环境管理基础上,从坚守生态红线、水环境质量改善、总量控制、污染治理设施提质增效、环境污染风险防范、流域生态系统功能增强、提升监督管理能力方面解析了程海水环境保护和治理的重点与难点问题,提出程海流域保护治理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4.
结合我国国情水情,首先系统分析了水环境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PPP模式在水环境治理中的特点和优势。其次,剖析了财政部PPP示范项目中2个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典型案例—南明河水环境综合整治二期项目和大理洱海环湖截污项目的运营模式特点。最后,总结PPP模式在流域水环境治理中的成功经验,为PPP模式在水环境治理领域中的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流域水环境累积风险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水环境累积风险属于多层次、多准则的复合系统问题,具有一定的模糊和突变特性,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对流域进行水环境风险综合评估与防控十分必要.建立基于16项底层指标的流域水环境累积风险评估综合指标体系,将突变理论应用于表达和计算累积环境风险,可以形成系统完整的流域水环境累积风险评估研究方法.以流溪河流域为例,通过分区计算分析流域水环境累积风险形势,得出流溪河流域上游水环境累积风险水平较低,流域中游和下游均有较高的水环境累积风险.  相似文献   

6.
为科学实施河湖中POPs治理工程,需充分认识POPs的环境风险。本文系统总结了目前国内外POPs风险评价方法,对沉积物、水体、水生生物及人体中POPs风险评价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可为水环境中POPs等新污染物的风险评价体系建立和科学治理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航 《环境工程》2018,36(6):42-46
随着水环境整治理念的创新及治理技术的进步,城市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逐步发展为防洪固堤、水质提升、水环境改善、生态环保相统一的工程体系。工程以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生态优先为原则,实施管道截污、河堤建设、生态修复、内源污染治理等措施。通过河道生态建设以及点源、内源污染的清除,综合改善河道防洪能力、水质及水环境状况,修复河道生态系统,提高河道内水体自净能力与生态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水环境整治理念的创新及治理技术的进步,城市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逐步发展为防洪固堤、水质提升、水环境改善、生态环保相统一的工程体系。工程以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生态优先为原则,实施管道截污、河堤建设、生态修复、内源污染治理等措施。通过河道生态建设以及点源、内源污染的清除,综合改善河道防洪能力、水质及水环境状况,修复河道生态系统,提高河道内水体自净能力与生态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佛山市汾江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汾江河综合整治的深入,现有排放标准已无法满足汾江河流域水体治理要求,迫切需要收紧汾江河流域排放标准。本论文简单介绍了汾江河流域基本情况,确定了标准制定原则及技术路线,分析了汾江河水环境和工业污染源现状,从而确定流域重点污染源和特征污染物。通过建立水流-水质模拟系统,计算汾江河主要污染因子水环境容量,并进行标准实施后的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0.
水环境风险无处不在,既威胁动植物和人体的健康,又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亟需对水环境生态风险进行控制与管理.流域生态风险评估具有时空尺度大、要素关联性强、空间异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是当今水环境生态风险评估的主要方式.流域生态风险评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问题形成、风险分析与表征以及风险管理与反馈三个阶段.流域治理为南宁城市...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生态管理的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以浑河流域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环境战略管理的高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态管理的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法.在现行水环境功能区划的基础上,结合生态管理理念及相关理论,并充分考虑我国水环境管理能力及发展趋势,进行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以流域水生态分区为基础,根据参考条件评估水体的生态状况,考虑水体生态保护功能和最小生态需水量,提出新的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体系.首次将水生态分区、水生态保护目标和生态需水量引入水环境功能区划之中,对原水环境功能区划的内涵进行了拓展.该方法以浑河流域为案例做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2.
流域—海湾是推动国家陆海统筹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基于陆海统筹构建水环境测管协同模式是实现水环境治理与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以福建省九龙江流域—厦门湾为例,通过梳理其水环境污染治理实践,识别了流域—海湾水环境系统监测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一步提出构建陆海统筹的监测—管理协同治理新模式的建议:通过健全流域—海湾监测管理评估协同机制、加强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监测与管理、推动建设陆海一体化生态环境信息智慧协同平台等对策,提升九龙江流域—厦门湾水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为新时代流域—海湾系统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3.
流域—海湾是推动国家陆海统筹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基于陆海统筹构建水环境测管协同模式是实现水环境治理与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以福建省九龙江流域—厦门湾为例,通过梳理其水环境污染治理实践,识别了流域—海湾水环境系统监测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一步提出构建陆海统筹的监测—管理协同治理新模式的建议:通过健全流域—海湾监测管理评估协同机制、加强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监测与管理、推动建设陆海一体化生态环境信息智慧协同平台等对策,提升九龙江流域—厦门湾水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为新时代流域—海湾系统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近年来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项目进行实地调查与水质监测分析,发现工业点源污染治理、城镇污水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及河网综合整治等项目存在运行不正常、维护不到位、管理不规范、水质改善不明显等问题.根据各类项目水环境绩效评估结果,将项目分为严格界定、重点推进、加强推进、减少实施四类,作为今后太湖治理重点方向的建议,并针对项目运行、维护、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项目长效管理机制研究,以推动太湖水环境质量的改善,为流域水污染治理提供借鉴和经验.  相似文献   

15.
丁一 《环境工程》2018,36(9):30-35
河道整治是一项传统工程,长久以来主要以防洪固堤为首。随着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及河道整治理念的创新,城市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逐步发展为以防洪固堤、水质提升、水环境改善、生态环保相统一的工程体系。该工程以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生态优先为原则,实施管道截污、堤岸建设、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等主要措施。城市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的目标是实现河道防洪、水质、水环境及生态系统同步改善与提升的效果,建设生态自然的河道水环境系统。  相似文献   

16.
流域水生态风险评价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流域水生态风险评价是流域水环境管理急需解决的难题和研究热点,与传统风险管理的主要不同点在于流域的异质性和复合污染问题.依靠单一污染物研究不足以提供全面风险信息,无法适应我国流域水环境改善和生态恢复的管理需求.本文通过对复合污染的联合毒性效应及其研究方法的分析,综述和比较了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的实用性和不足,探讨适合于建立流域不同生态单元质量和复合污染效应间关系的方法,发展和构建反映流域时空尺度变化规律的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并就流域水生态毒理机理、水环境的生态响应时空异质性变化规律和流域多目标优化管理提出研究展望及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城市黑臭水体污染现状、治理技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体污染严重制约着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水体黑臭是水体污染的典型表现之一。通过对国内当前城市黑臭水体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概括总结了城市黑臭水体的主要污染成因及致黑致臭机理,在对当前常用的城市黑臭水体评价方法、治理技术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及其适用性,最终从整治模式、公众参与及长效管理等角度提出下一步的工作建议,为城市水环境的治理及水体生态维护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深圳市新洲河水环境综合整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深圳市新洲河污染与生态破坏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将河流水系及其流域地区统一纳入一个生态系统来考虑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生态恢复与重建为河流综合整治的思路,并确定了综合整治目标、主要工程措施和关键技术。指出城市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要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河新概念,并为深圳市河流水环境的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沘江流域环境保护综合治理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沘江流域环境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在坚持“保护、治理、开发”三结合的原则下,提出了要建立全方位的污染控制体系,对受污染影响的生产生活用水提出替代方案,对受到污染影响的土地进行治理,完善监控体系。兴建工业点源治理、矿区生态恢复、城镇污染源控制、河道内源疏浚及生态建设、污染土壤恢复、饮用水环境保护与水污染影响水源替代工程等建设项目,通过采取生态、工程和管理的综合措施,确保沘江流域水环境安全,维护沘江流域水生态系统平衡,促进该流域上游与下游、经济与环保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北运河上游流域(沙河水库以上)地处山区源头和城乡结合部过渡区,面临着农业和村镇面源污染风险、河沟道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其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是北运河流域水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环节.本专栏是"北运河项目"中"北运河上游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修复综合示范"课题团队近年来的代表性科研成果,遵循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