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对聚合硫酸铁(PFS)絮凝性能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纳米Fe3O4,并对纳米Fe3O4强化聚合硫酸铁絮凝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Fe3O4可以强化聚合硫酸铁的絮凝效果并有助于加速矾花沉降,处理制衣厂水洗废水脱色率、COD去除率、絮体沉降速度明显优于PFS、PAC、FeSO4等传统的絮凝剂。脱色率、COD去除率达到95.3%、80.4%。  相似文献   

2.
张焓  王鸿儒 《环境工程》2018,36(9):50-54
利用阳离子角蛋白与聚硫酸铝合成新型无机-有机配合物絮凝剂,对比分析其与单一阳离子角蛋白、聚硫酸铝絮凝剂对皮革染色加脂废水的絮凝效果,收集絮体处理后用作皮革填充剂,研究其对皮革的填充性能。结果表明:新型无机-有机配合物絮凝剂的絮凝效果最佳,对COD、SS、色度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84.60%、96.56%、96.14%和98.06%。絮体用作皮革填充剂后皮质柔软丰盈,各项测试性能指标均得到提高,其中坯草的厚度、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升了10.00%、197.20%、15.20%和24.72%。絮体得到有效回用,可达到以废治废的皮革清洁生产目的。  相似文献   

3.
究了一种两性高分子絮凝剂P(DMC-NVP-FA)处理钻井废水的絮凝性能,确定了絮凝剂投加量,对处理后的废水絮体进行回用试验。试验显示,絮凝剂投加量为280 mg/L时,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别为88.46%和85.15%;回用絮体是1/8体积的量和絮凝剂245mg/L处理钻井废水,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别为92.86%和89.96%。结果表明,絮体回用是可行且有效的,在减少絮凝剂用量的同时提高了处理钻井废水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镁铁复合絮凝剂的表征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FeSO4、MgO和H2SO4为原料,制备了新型镁铁复合絮凝剂(PFMS),考察了PFMS的结构和Fe(Ⅲ)分布形态,为了考察自制PFMS、自制聚合硫酸铁(PFS)与工业PFS产品的絮凝性能差别,选择高岭土模拟浊度废水、直接耐晒黑G模拟染料废水和焦化废水生化出水,分别进行了去除浊度、色度和COD的絮凝实验.结果表明,Mg2+未参与聚合过程,但引入Mg2+提高了PFMS的稳定性.PFMS对浊度去除效果略高于自制PFS和工业PFS,余浊<5NTU;在碱性条件下,PFMS的脱色率、COD去除率高于自制PFS和工业PFS.  相似文献   

5.
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聚合氯化铝铁(PAFC)对餐厨废水生化处理出水中COD、TP的去除效果,并确定了絮凝沉淀最佳工艺条件:最优絮凝剂为PFS,最佳投加量为450 mg/L,絮凝反应时间为30 min,PAM投加量为0.6 mg/L,PAM投加时间为距离PFS投加后至少l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COD、TP平均去除率可分别达36%、83%,此时絮体体积比为13%.  相似文献   

6.
基于Zeta电位的硅藻土复配剂强化混凝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硅藻土与传统无机絮凝剂复配处理模拟生活污水,考察硅藻土复配剂强化混凝过程中絮体Zeta电位的变化,以及浊度和COD的去除情况,研究絮体Zeta电位与强化混凝效果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絮体的Zeta电位与复配剂的强化混凝效果密切相关,可用于反映硅藻土复配剂的混凝处理效果。研究发现,氯化铝复配剂强化混凝时絮体Zeta电位在加药后迅速上升,25min后趋于稳定;絮体Zeta电位在pH值等于7时接近等电点,此时浊度与COD去除率最高,分别达到99.05%和45.77%;用硅藻土复配剂强化混凝时Zeta电位的控制值为-9.0~0mV之间,不同无机絮凝剂与硅藻土复配混凝时获得较好混凝效果的Zeta电位控制值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制备镁铁复合絮凝剂(PMFS),研究其对近岸海水的处理效果,考察了PMFS在絮凝过程聚集状态以及投加量、p H等因素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MFS絮凝过程是多种机制共同起作用的动态变化过程,形成絮体沉降性能良好;PMFS絮凝性能略优于聚合硫酸铁(PFS);浊度、溶解性有机碳(DOC)去除率和总磷(TP)去除率分别达到96%、45%和92%;p H对海水的浊度去除影响较小,但酸性条件下更利于DOC和TP的去除。  相似文献   

8.
李辉  王毅力  孙文童 《环境科学学报》2012,32(12):2912-2920
针对聚合硫酸铁(PFS)混凝-沉淀去除腐殖酸(HA)水样的过程,通过测定典型操作因素(PFS投加量、原水pH和搅拌方式)下微絮体的zeta电位、上清液的浊度、UV254、pH值及电导率和絮体沉降体积变化,探讨了这些因素对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原水pH=6.00时,PFS混凝HA的主要机制为电中和作用,搅拌方式对PFS的最佳投加范围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单一搅拌方式下HA的去除效果更好;在原水pH=8.00时,吸附络合-卷扫絮凝成为主要的混凝机制,复合搅拌方式下PFS的最佳投加量范围大于单一搅拌方式,且前者的HA去除效果更好.整体而言,几种混凝条件下PFS最佳投药量对应的微絮体zeta电位均在-12.00mV左右;原水pH=6.00时PFS混凝-沉淀去除HA的效果比原水pH=8.00时的好,且前者形成的PFS-HA沉淀絮体体积较小,但单一搅拌方式下絮体结构的重组过程并不是影响絮体体积的主要因素.复合搅拌方式中开始阶段的高强度搅拌有助于PFS组分在HA水样中的分散而有利于其电中和作用的发挥,但对PFS的水解过程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新型絮凝剂在印染,洗煤及造纸废水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型絮凝剂是一种阳离子型有机离分子絮凝剂。该絮凝剂有适用范围广、用少量、性能稳定、絮体沉降快等优点。其净化效果:印染废水脱色率为85%,COD,BOD去除率均为95%;洗煤废水COD、浊度、县浮物去除率都为99%;造纸废水COD去除率在70%-80%,色度去除率为80%,浊度去除率为96%。  相似文献   

10.
在铝系絮凝剂的基础上,以粉末活性炭和稀土元素作为助剂,制备出稀土复合吸附絮凝剂,并研究了活性炭、稀土元素的用量对实际印染废水的脱色除浊及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确定了稀土复合吸附絮凝剂中各组分的最佳配比及其在印染废水中的最优使用条件,同时对稀土复合吸附絮凝剂的吸附沉降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稀土复合纳米絮凝剂中活性炭添加量为20 g/L,硝酸铈添加量为2 mg/L时处理效果较好。稀土复合纳米絮凝剂在p H值在6~10,投加量为3%,沉降时间为30 min时,色度浊度的去除率均大于95%,COD去除率接近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