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正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的江南名城太仓,小桥流水,风景如诗如画。这里诞生了曾经走出过四位"两院"院士和众多名望之士的学校——城厢镇第一小学。这是一所百年老校。百余年文化积淀下学校的核心办学理念——"毓灵""致和"。学校创办至今,教育质量始终处于第一方阵,赢得广泛认可。学校切实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在打造教育生态文明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建立组织打造生态文明校园环境学校切实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打造教育  相似文献   

2.
正学校以培养学生生态素养为出发点,构建以"生态基础"课程、"生态生活"课程、"生态发展"课程为框架的生态课程体系,推进办学理念的深化与落实。坐落于扬中市经济开发区的兴隆中心小学是一所规模不大的农村小学,在校师生400多人。近年来,学校以"生态教育"为特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气质,荣获"第五批国  相似文献   

3.
正上海市朝春中心小学是上海市普陀区一所大型公办学校。学校围绕"自主发展,追求进步"的办学理念,坚持唱响"优质、均衡"的主旋律,实现"全面发展、健康第一、学有所长"的办学理念。朝春的办学理念一脉相承、日益丰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技教育五育并举、融合、渗透。学校注重学生特长培养,发掘人的潜能,张扬人的个性,培育健康的身心,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愉快地成长。实施生态文明教育朝春中心小学生态文明教育工作重过程、重实效,将环境教育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要求全体教师要增强环保意识,认  相似文献   

4.
正大连市甘井子区郭家街小学始建于1948年9月,是一所有着70多年办学历史的学校。学校现有教学班34个,教师80名,学生1800余名。校长兼党支部书记马惠文,以培养学生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绿色发展理念为宗旨"以从生活开始,为生命奠基"为办学理念,以"生活教育"为办学特色,一直致力于生态环保教育工作,使该校成为大连市独树一帜的环保特色学校。营造绿色的教育环境学校以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  相似文献   

5.
正辛口镇中心小学占地面积84000平方米,是西青区辛口镇现代化规模的一所农村小学。建校以来,学校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围绕"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锻炼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的培养目标,按照"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特色活校、质量强校、文化润校"的办学策略,与打造"金色童年,快乐成长"的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努力实现"学校办学有特色,学校教学有特点,学生发展有特长"的办学愿景。  相似文献   

6.
《环境教育》2013,(9):104-104
北京市顺义区北石槽中学地处顺义区西北部,学校始建于1958年,1990年迁入新校址。学校秉承"人本、和谐、服务、发展"的办学理念,在人文校园的熏染和浸润中,围绕"植根生活、促进生长、关爱生命"的办学思路,积极探索创建生态校园,为师生发展奠基的特色校建设之路,把特色校建设和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教学活动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7.
正江苏省宜兴市周铁中学始建于1943年,原名竺西中学,是一所历经73年风雨的农村老牌完全中学。73年深厚的办学底蕴,培养出了300多名副教授以上的优秀人才,其中原三军大校长程天民院士、中国工程院沙庆林院士尤为突出。周铁中学秉承的的办学理念是让每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和谐发展,为主动适应未来作好素质准备。近几年,通过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8.
正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朝阳实验小学建于2010年9月,现为一校四址,拥有97个教学班,3600名学生,229名教师。学校以培养"健康向上、文明有礼、博爱乐学、自信阳光"的师生为目标,坚持"易知易行,全面发展"的管理思想,构建和谐发展的校园文化,努力发展成为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中心""小学优秀学科教师"的培养基地、"课程建设改革"示范学校。线上线下协同教育,探索均衡办学模式作为北京市绿色生态教育示范校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示范校,学校以"让每一个人都精彩"为办学理念,依托生态科技特色校  相似文献   

9.
<正>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创建于1953年,至今有60余年办学历史。学校坐落于文化与学术氛围浓厚的四川师范大学校园内,学风纯正,环境优雅,是典型的校中校,园中园,现今已成为民办体制下的四川名校。在"大学中的小学·小学中的大学"的办学愿景引导下,学校秉承"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关注"小学大才"的培养,着力培养狮山学子的综合素养及社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罗湖区老牌重点中学、深圳市八大名校之一、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创校于1964年的深圳市翠园中学,迄今已走过五十五个春秋。学校以"办具有现代学校制度,实现科学发展的卓越高中"为办学目标,以"为师生的出彩人生搭建舞台"为办学理念,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中国情怀的学子,不断追求卓越,书写着深圳教育的传奇。  相似文献   

11.
正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大信学校坐落在中山市石岐区大信海岸家园小区内,是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学校坚持以"打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成就孩子的幸福人生"为办学理念,全力构筑教师、学生和学校共同发展的教育平台,办学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大信学校,承载着社会与时代的重托,扎实办学,锲而不舍。全校师生怀揣科教  相似文献   

12.
<正>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小学占地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是重庆市首批示范学校。学校坚持"人和为魂,和谐育人"的办学理念,以"两江融聚,人和教育"为文化精髓和校园主题文化,构建了"五维一体、全息共生"的综合治理体系,致力于实现"享受人和教育、奠基幸福人生"的教育理想。学校以学生素养培育为发展动力,全方位整合文化、课程、教学、教师、管理办学五大要素。以"人和教育"办学理念为思想  相似文献   

13.
正2001年根据广州市政府的决定,改办为"广州市协和中学",是广州市教育局直属重点中学。先后荣膺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学校、全国中小学节约型校园建设示范校、国际生态学校、全国环境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节能先进单位、广州市"十一五"期间节能优秀单位等荣誉。协和中学秉承"协力和衷,作育英才"的办学理念,明确以"构建协和生态文化,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的办学目标,全面推进教育教学的工作。自2001年从师范体制转制为普通高中以来,学校以"理念设立,  相似文献   

14.
正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实验小学建于1973年,是一所文化积淀深厚、乒乓球特色鲜明的知名老校。学校在"质量立校、管理强校、科研活校、特色兴校"办学思路的指引下,秉持"尊重、敬畏、师范、实在"的办学理念,逐步形成了"服务、付出、包容、担当"的管理特色与风格。学校加强教师、学生、家长三支队伍建设,努力打造和谐生态环境,积极创建生态文明特色学校。学理念引领学校和谐发展学校班子上任四年来,不断反思学校  相似文献   

15.
《环境教育》2013,(Z1):142
青岛第二实验初级中学,自成立以来,校领导高度重视学生的环境教育工作,把环境教育写进三年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深化办学理念,突出办学特色,争取三至六年的努力,达到省级规范化学校,同时争创山东省绿色学校和国际生态学校。"的理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深圳市南山区松坪学校成立于1995年8月,地处深圳市高新科技园北区,毗邻大沙河创新走廊,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学校先后获得"南山区教育先进单位""南山区课改先进单位""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学校""深圳市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办学22年来,全体松坪人开拓进取、锐意改革,学校改革发展中不断提炼办学理念,确立了"生命教育"的办学思想,坚持"守正创新,对标未来"  相似文献   

17.
正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春晖小学创办于2012年6月,现有43个教学班,1899名学生,是一所崭新的现代化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学校围绕"崇实,笃行,尚美,厚学"的办学理念,以"雅言雅行、阳光健康、厚学博闻、学有特长"为育人目标,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办学过程,融入课程建设,融入德育活动,融入校园管理,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兼具国际视野、民族精神和生态文明素养的现代小公民。美化环境,润泽绿色校园生态文化  相似文献   

18.
正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峪第二小学始建于1954年,迄今已有62年的历史。学校地处门头沟区经济、文化、教育中心,总面积6941平方米,现有教学班32个,在校学生1300余人,教职工100名。多年来,大峪第二小学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学校以"为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为指导,逐步提炼出了学校的核心价值理念,即"以尊重为核心,以信任为前提,以自强为根本,促进  相似文献   

19.
<正>芙蓉小学坐落在合肥市经济开发区芙蓉社区翠微北园,学校自1951年创建以来,始终坚持以"为每一名学生都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为办学理念,以"实施三生教育奠基精彩人生"为办学目标,以三生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为办学特色。"环境教育"隶属于学校"三生教育"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办学目标中的重要部分。学校自建学以来就特别重视对学  相似文献   

20.
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 ,教育如何抓住知识经济时代所带来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 ,是每一所学校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夏履镇中心小学的“绿色学校”创建活动 ,正是这样一种从实践到理论涉及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的大胆探索。“着眼于人的和谐发展教育目的的同时 ,给学会关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突出的地位” ,这是创建“绿色学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我们认为 ,学校应该让学生掌握正确地开发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智慧 ,这种智慧培养的目标分类为意识(敏感性)、知识(懂不懂)、态度(主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