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5月18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通过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确保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建成美丽中国。6月5日,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在六五环境日主场活动讲话中说:希望人人都成为绿色  相似文献   

2.
时事     
正生态环境部部署2018年六五环境日宣传工作生态环境部日前下发《关于做好2018年六五环境日宣传活动的通知》,部署全国2018年六五环境日宣传工作,要求充分认识做好六五环境日宣传的重要意义,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不断把"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实践活动引向深入。《通知》指出,美丽中国,人人共享,  相似文献   

3.
正黄润秋指出,生态文明你我共享,也需要你我共建。希望社会各界积极投身生态环境保护,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智慧和力量。6月5日,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在京联合举办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中宣部副部长傅华、青海省副省长刘涛出席活动并讲话,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庄国泰主持活动。今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延续"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旨在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生态环境部将"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确定为六五环境日中国主题,推动社会各界和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三年来,围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全民践行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主题实践活动在津沽大地遍地开花,生态文明理念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主题宣传深入人心,影响广泛。每年六五环境日等重要环保纪念日,在全  相似文献   

5.
正上期回望11月7日至9日,全国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现场观摩活动在南京举行,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同志出席活动并讲话。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同志表示,环保设施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对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具有战略性和基础性作用。推进环保设施开放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创新环境治理体系的有力行动;是培育生态文化,构建美丽中国全民共同行动体系的重要举措;是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化解邻避问题、防范环境社会风险的积极方略。  相似文献   

6.
正6月5日,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青海省人民政府在西宁共同举办2021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中宣部副部长傅华出席并讲话,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建军致辞,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信长星讲话,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主持,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吉狄马加出席。今年六五环境日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旨在进一步提升全社会践行生态文明意识,促进全社会形成自觉行动,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相似文献   

7.
正11月9日,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在京会见欧盟气候行动和能源委员米格尔·阿里亚斯·卡涅特先生,双方就中欧气候变化合作等议题进行了交流。李干杰首先向卡涅特一行的来访表示欢迎。他说,2018年是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15周年,双方长期以来在生态环境领域开展一系列政策对话与务实合作,取得积极成果,为深化双边关系、推动区域可持  相似文献   

8.
正6月5日,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建军,省委副书记、省长刘宁,省委常委、秘书长于丛乐,副省长田锦尘等领导在西宁参加六五环境日活动。王建军、刘宁等领导在西宁市中心广场,现场聆听了生态环境系统干部职工合唱的环境日主题歌曲《让中国更美丽》,观看了青海生态环境保护科普宣传平台三维遥感和VR技术、"五大生态板块"遥感影像展示,观摩了颗粒物雷达巡航监测和环境空气"天地空"一体观测  相似文献   

9.
正6月5日是新《环境保护法》规定的第4个环境日。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五部门在2018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现场联合发布《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引领公民践行生态环境责任,携手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10.
《绿叶》2021,(1)
正6月5日,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青海省人民政府在西宁联合举办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中宣部副部长傅华,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建军,省委副书记、省长信长星出席活动并讲话。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主持活动。  相似文献   

11.
青海倡议     
《绿叶》2021,(1)
正2021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生态文明志愿同行"论坛发布《青海倡议》"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关爱环境、守护自然,共同建设美丽中国,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正>山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在积极搭建绿色创建行动等传统环境教育平台的同时,还立足山东实际,突出本土特色,在探索新形式、凝聚新力量、开辟新战场上狠下功夫,推出了一系列务实管用的工作举措,环境教育扎实开展,取得显著成效。实践活动"接地气"。围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活动主题,以六五环境日宣传等为重要契机,精心策划具有生活气息、群众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省、市相继组织开展了"公民十条"生态文明工作坊、青少年环境知识科普课堂、环保嘉年华等活动,并着力培育  相似文献   

13.
正生态环境部3月23日发布2018年"6·5"环境日主题:"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确立该主题,旨在推动社会各界和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携手行动,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美丽"二字首次被写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斗目标。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们要携手行动,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14.
正"让绿色融入生活,用自然感动心窝,美丽北京,天地人和。"6月1日上午,由"中国三大男高音"演唱的北京生态环境文化周主题曲《天地人和》在美丽的永定河畔园博园唱响,洪亮的歌声中,第五届北京生态环境文化周开启序幕,24项线上线下公众参与活动相继上演。2014年以来,每年6月1日至6月7日,北京市环保局联合市委宣传部、首都精神文明办等相关单位,围绕六五环境日主题开展为期一周的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活动。截至目前,北京生态  相似文献   

15.
2018年6月5日,是新《环境保护法》发布以来的第4个环境日。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五部门在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现场联合发布《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引领公民践行生态环境责任,携手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规范》的编制和发布旨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强化公民生态环境意识,引导公民成为生态文明的践行者和美丽中国的建设者,共包括关注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践行绿色消费、选择低碳出行、分类投放垃圾、减少污染产生、呵护自然生态、参加环保实践、参与监督举报、共建美丽中国等十个方面。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6.
数字     
<正>70年9月29日下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第四场新闻发布会在梅地亚新闻中心举行。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副部长黄润秋、副部长翟青介绍"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相关情况。这场生态环境"专场"发布会,与世界共享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积累的宝贵经验,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近百名记者目光汇聚。  相似文献   

17.
<正>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探索之路上,天津环保人励精图治、精细打磨,逐渐形成了“我是小小生态环境局长”“天津环境文化节”、六五环境日等环保宣传特色品牌活动,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天津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并奠定坚实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微博     
<正>@生态环境部:[明媚春光里,六五环境日主题歌曲邀你来唱!]今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六五环境日主题歌曲《让中国更美丽》2019领衔示范版(谭维维演唱),同时面向社会征集该歌曲优秀演唱作品,并择优在生态环境部官方微博微信等平台陆续展播。(5月1日)@江苏生态环境:[五月,地铁环保小课堂等你来!]全国首座环保主题地铁车站,你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纪念"六·五"环境日主场活动暨2017国际环保新技术大会6月5日在南京举办,环境保护部党组书记李干杰、江苏省委书记李强、江苏省代省长吴政隆出席会议。李干杰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意识,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风尚。  相似文献   

20.
正六五环境日期间,广西全区上下形成一盘棋,各地多点开花,纷纷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成果丰硕,社会影响力广泛。2018年六五环境日期间,广西紧密围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创新思路,精心策划,组织开展了主题突出、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系列宣传活动,其中包括主题宣传活动、主题实践活动、主题校园活动、主题公众开放日活动、环保宣传进保护区活动等,共同推进公众参与,广泛凝聚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