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次氯酸钠法处理硫化物恶臭污水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本文提出了利用次氯酸钠氧化法处理含硫化物恶臭污水的工艺,进行了小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去除了硫化氢和硫醇一类的恶臭物质,处理后的废水无色无臭。  相似文献   

2.
以污泥热干化恶臭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了污泥在100℃下和300℃下干燥后释放的不同组分恶臭气体含量及臭气浓度,筛选出主要的恶臭物质是硫化物和苯系物.针对主要恶臭污染物,在实验室内合成了污泥有机无机复合的原位除臭剂.在污泥中添加1%的除臭剂后,在100℃和300℃下干燥,恶臭气体的含量及臭气浓度均显著降低,从而实现了原位除臭.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消灭农作物害虫的药物——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在合成过程中排放的废水的处理方法。经混凝沉降—氧化—活性碳吸附三级处理后,废水的COD值下降77.1%、有机磷去除率达90%以上、硫化物去除率达90%以上,恶臭基本消除。  相似文献   

4.
制定恶臭物质排放标准的原则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制定恶臭物质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计算方法和公式.同时以天津为例,介绍了对恶臭排放标准计算公式中的主要参数选取及确定系数的方法经验.  相似文献   

5.
畜禽粪便恶臭控制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养殖业迅速发展,畜禽粪便污染日益凸显,其中恶臭已成为目前畜禽养殖场主要环境污染之一.因此,畜禽粪便恶臭污染控制和管理,对实现规模化养殖场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介绍了恶臭产生的微生物过程、成分以及恶臭气体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讨论了恶臭异位控制和原位控制去除技术的优缺点;从安全、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出发,认为恶臭原位控制技术中的微生物除臭、植物除臭和酶法除臭是今后研究的热点,并指出针对恶臭成分的复杂性,在提高单一方法除臭效率的同时可以利用多种方法组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除臭效果.  相似文献   

6.
水质恶臭的评价及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水污染状况日益严重,而水质的恶臭问题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国内外关于水体恶臭测定尚无统一的评价方法和标准.通过对国内外水质恶臭评价方法的探讨和测定方法的对比分析,认为日本的三点比较式烧瓶法更适用于我国水质恶臭监测,建议在我国水污染控制指标中增加水质恶臭指标,并建立水质恶臭评价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7.
浅议恶臭污染的健康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臭兼有感官污染和有害气体污染的两重性。开展恶臭健康风险评价研究对恶臭基准/标准的制定、污染控制和风险管理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简述了恶臭污染的特殊性和健康危害,分析了恶臭污染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最后就如何开展恶臭健康风险研究提出4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恶臭已成为引发周边居民投诉和纠纷的主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识别畜禽养殖恶臭来源及物质组成、总结恶臭测定技术和了解恶臭表征与评估方法,对于科学评估恶臭危害进而针对性地提出控制措施具有重要意义。系统梳理了畜禽恶臭物质的主要组成与特征,对比分析了畜禽恶臭主要测定技术的优缺点,讨论了主要的恶臭表征评估方法。畜禽恶臭中起关键作用的物质主要是挥发性脂肪酸类、含硫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主要是酚类和吲哚)以及氨和挥发性胺类4类物质。畜禽恶臭的测定方法大致分为仪器分析法和嗅觉法2类,2类方法各有优劣。在分析现有恶臭成分的基础上,判别畜禽恶臭的关键物质,实现畜禽恶臭的现场连续监测是今后研究的热点。针对恶臭成分的复杂性,构建恶臭物质浓度与恶臭强度间的合理转化关系是进行恶臭评估的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9.
硫化物沉淀法处理重金属废水的实践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介绍硫化物沉淀法处理重金属废水的基本原理与特点,并简要介绍了硫化物法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氧化沥青尾气,是石油工业中重要的污染物质之一。氧化沥青的生产过程一般是渣油在260°—280℃下与空气中的氧反应形成胶质、沥青质的过程。所以在氧化沥青生产时产生了具有窒息性恶臭烃类镏出油及挥发性组份,和通入氧化釜中的空气、工艺注水产生水蒸汽构成氧化沥青污油、污水和尾气,从氧化釜顶排出尾气弥漫于大气中。这种气体除恶臭难闻使人恶心外,它还含有世界公认的强致癌物一苯并(a)芘。以年产10万吨的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气候和环境间的矛盾日益凸显。适宜的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可以有效地缓解热岛效应等城市气候问题对人居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揭示城市户外热环境的时空变化格局及其影响因子,是调节和改善城市气候环境的理论基础。选取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及其周边城市区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移动路线观测法于2012年冬季和2013年夏季对研究区域内空气温度进行了测量,在此基础上对其局地空气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即使在小尺度的城市区域内仍存在着明显的气温差异,研究区域内不同时相的温差大小为1.2~7.0℃,绿化状况以及测点周围环境特征对测点气温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研究也发现,研究区域内温差大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随着季节和昼夜的变化而变化。在夜晚,研究区域内的温差较大,气温分布也较为简单而明晰,此时公园范围内的空气温度明显低于周边建筑环境的空气温度,且随着与公园距离的增加,气温越高,呈现出明显的"公园冷岛"效应。然而在白天时,研究区域的空气温度差异较小,且空气温度的分布也较为复杂。研究区域内局地热岛强度总体呈现出冬季夜晚(5.9℃)夏季夜晚(3.4℃)夏季白天(1.8℃)冬季白天(1.7℃)的趋势,热岛强度晚上大于白天,而冬季晚上大于夏季晚上,即城市局地热岛强度的昼夜变化大于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餐厨垃圾在厌氧消化过程中的恶臭污染物排放特征,采用冷阱富集-GC/MS技术对宁波市某典型餐厨垃圾处置企业的恶臭污染物成分、含量及成分谱进行研究,共检出烷烃、烯烃、芳香烃、卤代烃、含氧有机物、硫化物及氨等7类物质,其中含氧有机物是主要成分。检测结果表明,恶臭污染物总浓度水平为高温灭菌装置油水分离装置厌氧发酵装置分选装置卸料区,高温灭菌装置、分选装置、油水分离装置、厌氧发酵装置的臭气浓度值较高。结合数据分析初步筛选各单元的特征污染物:卸料区、分选装置:乙醇、硫化氢、二甲二硫醚、氨、柠檬烯;高温灭菌和油水分离装置:乙醇、甲硫醇、硫化氢、二甲二硫醚、柠檬烯;厌氧发酵装置:乙醇、硫化氢、二甲二硫醚、对-二乙苯、柠檬烯。  相似文献   

13.
垃圾填埋场恶臭气体的指纹谱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研究垃圾填埋场恶臭污染排放现状,采用GC-MS方法分析研究了天津某垃圾填埋场春、夏季节不同采样点臭气中物质组成及主要组分含量.在所采集的样品中定量分析了111种物质,从中筛选21种物质并根据其归一化浓度值建立了各采样点的指纹谱图.结合物质嗅阈值和指纹谱分析,初步识别了各采样点的典型恶臭污染物,垃圾倾倒区包括硫化氢、甲苯、二甲二硫醚、甲硫醚、乙苯;填埋区包括甲苯、二硫化碳、乙醇、乙苯、乙酸乙酯;填埋气包括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甲硫醚.根据物质谱相似性分析,下风向恶臭物质组成主要受填埋区中恶臭污染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建立了一种全在线监测环境空气中108种污染物的方法.使用双冷阱热解析仪进行样品采样,确保空气样品不间断的采集,结合岛津中心切割技术:将轻烃切割至Plot柱在FID检测器进行分析,其他组分在聚硅氧烷柱分离后进入MS检测器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化合物在1 ng·mL~(-1)的浓度下,峰面积RSD%均小于10.72%,在1—20 ng·mL~(-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0.本方案重现性好,分析时间短,可连续在线监测环境空气中VOCs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5.
恶臭污染物的排放与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括介绍恶臭污染源的形成、排放特征及恶臭污染物的监测技术,重点介绍了我国测定恶臭的国家标准方法“三点比较式臭袋法”及其实际操作中若干问题解析。  相似文献   

16.
恶臭污染评价分级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恶臭污染的定量评价分级是评价恶臭污染状况的重要依据,但目前我国还没有成熟的恶臭污染分级标准.在分析了国外臭气强度标准的基础上,结合韦伯-费希纳公式,计算臭气浓度与臭气强度的对应值,以臭气强度的嗅觉感觉和丰富的实验经验为依据,将恶臭污染程度初步划分为5级,并对分级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7.
采用自主研发的紫外光氧化除臭系统处理某污水处理厂曝气沉砂池产生的恶臭气体.系统考察了空塔停留时间、进口恶臭物质浓度、紫外辐射照度等因素对系统除臭效果和臭氧产生的影响,并对恶臭物质去除和臭氧产生过程分别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在空塔停留时间1.5 s,平均紫外辐射照度1664μW.cm-2,H2S进口浓度为35 mg.m-3,NH3进口浓度为0.26 mg.m-3的条件下,H2S和NH3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为34.3%和53.8%.紫外光氧化反应器对H2S和NH3的去除速率随紫外辐射照度增大而线性增加,随进口浓度增加而增大且趋近于某极限值.反应器臭氧产生速率随进口恶臭物质浓度增加而线性减小,随紫外辐射照度增加而增大且趋近于某极限值.动力学分析和计算的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数学关系式可以较好地定量描述恶臭物质浓度以及紫外辐射照度对恶臭物质去除速率和臭氧产生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万顺刚  李桂英  安太成 《生态环境》2011,(10):1575-1584
恶臭污染物(Odor pollutants)是指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们不愉快感觉以及损害生活环境的恶臭气味物质的统称。文章首先简要地介绍了大气中恶臭污染物的来源、分类以及危害等,指出大气恶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主要包括农牧业来源、工业生产过程来源和城市垃圾处理恶臭污染来源等;其次,文章对能够处理大气恶臭污染物的反应器类型及其应用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提出能够应用于大气恶臭污染物处理的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主要包括生物过滤池、生物滴滤塔和生物膜反应器等;同时着重综述了处理大气中恶臭污染物的影响因素,如底物、微生物、填料、微生物固定化方法、pH值和温度等因素对大气中恶臭污染物净化效率的影响,并且对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生物转化与生物降解恶臭污染物的微观机理进行了一定的归纳与总结;最后还对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处理恶臭污染物方面的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如果要真正实现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大气恶臭污染物处理中的工业化应用,今后还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优势微生物菌剂的培育、固定化载体的开发与改良、固定微生物反应器的构建与优化和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与其它单元技术的联用等。  相似文献   

19.
欧洲的恶臭污染法规及测试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城市中人口密度的增加导致了严重的恶臭污染,几百年来,各种有关恶臭污染的法规相继出台。在过去的30年中,恶臭测试方法有所发展,人们不再轻信环境健康工作者的主观判断,而是将恶臭测试推向定量化的轨道。根据恶臭排放测试,扩散模式以及恶臭标准(以定量恶臭性质的影响研究为基础,确定恶臭污染的可忍受程度),荷兰率先推动了恶臭量化管理趋势。恶臭标准根据各行业的恶臭污染的具体程度制定。嗅觉计测试臭气浓度是一项可靠的技术,目前已经写入欧洲标准(EN13725:2003),将嗅觉计测试法和日本的三点式比较臭袋法进行比较,发现结果具有显著的一致性。嗅辨员的严格筛选也是促成其一致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正污水处理厂属于环保工程,项目运行后有利于减少污水中有害物质排放.污水处理厂在发挥环境效益的同时,也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诸如排放尾水、产生恶臭和污泥等污染物.其中恶臭是污水处理厂运行中不可避免的一个污染问题,而其影响预测评价也是污水处理厂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重点.污水处理厂的恶臭主要来自格栅间、进水泵房、曝气沉砂池、初沉池、生化池、污泥浓缩池、污泥脱水机房和污泥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