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垃圾渗滤液膜处理浓缩液的组成比较复杂,其本身含有大量的氮气和盐分以及浓度很高的有机物。探析了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的处理、蒸发处理技术工艺、浓缩液处理技术工艺。  相似文献   

2.
陈军 《环境科技》2008,21(1):51-53
采用柱回灌法进行实验,对两组矿化垃圾处理浓缩液效果对比。结果表明:两组矿化垃圾对浓缩液均有一定的处理效果,矿化垃圾填埋年限越长对浓缩液处理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3.
目前垃圾渗滤液处理普遍采用的是以膜法处理为核心的工艺技术,其存在膜浓缩液后处理和处理成本高等问题。结合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和生物处理,采用"高级氧化+生化处理"技术,可以规避膜法的弊端,是一种技术可行、经济适用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以二甲胺(33%)、甲醛(37%)、杨梅单宁为原料制备出阳离子型改性单宁絮凝剂,并将其与三氯化铁无机絮凝剂进行复配用于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考察其对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进行处理时的最优条件。试验表明,当阳离子型改性单宁絮凝剂为0.1 g/L,三氯化铁无机絮凝剂为4 g/L时,可以使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的COD去除率达到60.43%,色度去除率达到91.67%。改性天然高分子絮凝剂无毒环保,与无机絮凝剂的复配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垃圾渗滤液经两级碟管式反渗透装置(DTRO)的处理后形成的高浓度浓缩液难以处理的问题,实现垃圾渗滤液反渗透浓缩液的高效无害化处理,以山东省某垃圾填埋场经两级碟管式反渗透装置(DTRO)分离形成的浓缩液为例,拟将其回喷至隔路建设的垃圾焚烧厂焚烧炉中,结合已有的垃圾填埋场浓缩液的COD浓度以及附近垃圾焚烧厂中焚烧炉的性能参数,研究了浓缩液的最大回喷比,以及回喷燃烧废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将回喷比控制在3.96%以内,采用该工艺既不会影响垃圾焚烧工况,又能实现对垃圾浓缩液的高效处理;该工艺产生的烟气焚烧污染物均满足该行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
矿化垃圾吸附处理垃圾浓缩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文 《环境科技》2009,22(1):20-23
以沈阳市大辛垃圾场的浓缩液为处理对象.对比了赵家沟和榄军屯的矿化垃圾为吸附载体处理浓缩液的吸附效果。考察了不同填埋年限的矿化垃圾,不同高度的矿化垃圾对浓缩液主要污染物COD,SS,NH3-N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水力负荷与COD去除率的关系,不同回灌次数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矿化垃圾处理浓缩液不仅去除效果好,而且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7.
膜处理技术已成为大多数填埋场处理渗滤液的常用方法,过滤后产生的浓缩液通常采用回灌法进行处置。虽然回灌法投资少、操作方便、运行费用低,但浓缩液高盐低生化性的特点可能导致在回灌后对垃圾的产气和渗滤液水质产生负面影响。通过模拟生化反应器,将纳滤浓缩液周期性回灌至由实际填埋场采集的高、低有机质垃圾样本中,监测甲烷产量、臭气浓度以及渗滤液水质。结果表明:相比清水对照组,回灌浓缩液对产甲烷过程具有抑制效果,且对低有机质含量垃圾的抑制比高有机质垃圾更强;回灌浓缩液后NH3和H2S的释放量变大,主要在快速产甲烷阶段和产甲烷衰减阶段释放;随着浓缩液回灌次数的增加,COD、BOD5、NH3-N、TN、动植物油呈现较好的去除效果,但出水盐浓度将持续上升并超过浓缩液本身。  相似文献   

8.
采用絮凝沉淀法对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进行了处理,探讨了絮凝剂种类、絮凝剂投加量、絮凝剂和助凝剂的配比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FeSO4,Al2(SO4)3,PAC和PAM这几种混凝剂对所处理废水的COD和UV254都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其中FeSO4和PAM联合使用时的处理效果最好。在FeSO4投加量为400 mg/L,PAM投加量为6 mg/L,pH为7.7的条件下,废水的COD从3790 mg/L降到606 mg/L,去除率可达84%,UV254去除率达到52%,大大降低了垃圾渗滤液后续处理的负荷,为垃圾浓缩液的初步处理提供了新的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9.
微波协同氧化预处理垃圾渗滤液NF膜滤浓缩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NF膜处理后产生的浓缩液处理难问题,采用微波协同氧化技术对其进行预处理,探讨了pH值、预反应时间、药剂用量、微波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浓缩液CODcr及色度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4,预反应时间60 min,药剂用量1g/l、微波反应时间3 min时,CODcr、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71.2%,80%.预处理后的出水CODcr及色度指标达到垃圾渗滤液现有生化处理系统的进水要求.  相似文献   

10.
采用“预处理+膜处理(NF、RO)”工艺对山东省某大型垃圾填埋场高盐渗滤液进行处理,水回收率达70%,出水水质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规定的污染物排放限值;经过浓缩减量化系统处理后,产生的NF浓缩液和RO浓缩液做分类单独收集,方便后续浓缩蒸发结晶及其他处理工艺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
蔺晓娟  张颂 《环境保护科学》2010,36(3):60-62,66
通过对国内外及沈阳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现状的分析,论述了沈阳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地再利用的技术方法,并提出了垃圾填埋场绿化、稳定化的垃圾开采利用及将渗沥液经反渗透处理后的浓缩液回灌的方式,加速垃圾填埋场稳定化速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垃圾渗滤液膜过滤浓缩液含盐量高,色度和有机污染物浓度高,处理难度大。采用批式试验,以Ti/RuO2-IrO2为阳极、不锈钢为阴极对垃圾渗滤液膜过滤浓缩液进行电化学氧化处理,研究电解时间、电流密度和极板间距对浓缩液色度、COD、氨氮去除率和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流密度为6 A/dm2,电解3 h时,色度去除率达94%,出水色度为15倍;电解5 h,氨氮去除率为99.67%,出水氨氮为1.4 mg/L;电解6 h,COD去除率为60.43%,出水COD浓度为1156 mg/L。以Ti/RuO2-IrO2为阳极电化学氧化技术对垃圾浓缩液色度和氨氮的去除效果较好,适宜的电流密度和极板间距分别为6 A/dm2和4 cm。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利用3种凝胶固化材料对垃圾浓缩液进行固化稳定化处理处置,同时利用浓缩液与固化材料形成的浆状混合物喷射至垃圾堆体表面,考察其作为膜覆盖的防水、异味隔绝效果。结果表明,3种固化材料对浓缩液中COD、氨氮和盐分均具有较高的固化效率,其中固化材料C效果最为明显,3种污染物固化效率分别为87.2%、93.7%和86.6%,汞和砷两种重金属的固化效率分别为87.6%和94.6%。恶臭阻隔实验结果表明:3种固化材料对于生活垃圾和市政污泥两种臭气污染源均具有较高的臭气阻隔效果,尤其是固化材料C在密闭实验组中对于两种污染源臭气浓度的隔绝效率仍然为77.73%和71.62%。此外,此覆盖材料还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冲刷水中污染物浓度值极低。  相似文献   

14.
在反渗透技术中,浓缩液的处理是最关键的问题之一。随着反渗透技术在水处理上的广泛使用,浓缩液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大问题。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处理浓缩液的方法,包括Fenton法、混凝一吸附法、膜法、蒸发法、浓缩液回灌和海水淡化浓缩液再利用。  相似文献   

15.
对于含有较高污染物浓度的垃圾渗沥液,采用生物处理+膜处理工艺可使COD和氨氮达标排放。合理、有效解决浓缩液和污泥的出路对渗沥液处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采用Fenton法对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进行预处理,探讨了pH值、FeSO4/H2O2用量及比例、以及反应时间对CODcr及色度去除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pH =4.0,FeSO4/H2O2用量0.75/7.5 (g/ml),反应时间2.5h,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的CODcr浓度从4 416 mg/L降低至630.7 ml/L,CODcr去除率达85.7%;色度从1 250倍降低至200倍以下,色度去除率达84%.因此,本工艺对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的CODcr及色度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作为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的预处理工艺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渗滤液的反渗透浓缩液回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渗透处理渗滤液会产生一定量浓缩液,浓缩液的污染物浓度远高于渗滤液。对浓缩液回灌于填埋垃圾体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浓缩液回灌对有机污染物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厌氧条件下COD去除率为81.56%,BOD5去除率为82.5%,NH3-N去除率为60%~70%;浓缩液回灌的最佳水力负荷为32.38mL/(L·d),此时回灌浓缩液COD浓度<75000mg/L时,COD去除率达85%以上;回灌的浓缩液pH为9时,COD去除率最高;而pH为11时,NH3-N去除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矿化垃圾处理垃圾浓缩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军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12):109-112
介绍了利用矿化垃圾处理垃圾浓缩液,对各种污染物均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分析了对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因素,在试验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处理参数.  相似文献   

19.
吕伟  彭磊  周星煜  魏敦庆 《环保科技》2021,27(6):12-14,60
以深圳市某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纳滤浓缩液为研究对象,采用"混凝沉淀+高级氧化+A/O"组合技术处理浓缩液.结果表明:混凝沉淀对浓缩液COD、总氮的去除效率分别为62%、48%;高级氧化对混凝沉淀出水COD、色度去除效率分别为71%、99%,对总氮无明显去除效果;A/O深度处理工艺对高级氧化出水COD、总氮平均去除效率分别为26%、28%.整体工艺可去除浓缩液92%的COD以及63%的总氮.  相似文献   

20.
垃圾渗滤液浓度高、成分复杂,难以处理,常规生化处理方法存在缺点,碟管式反渗透(DTRO)是针对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点而设计的,出水水质好,受进水水质影响很小,在国外的垃圾渗滤液处理中应用广泛。在分析DTRO工艺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两级DTRO工艺流程、特点、机理和浓缩液的处理方法,并论述了DTRO运行参数对膜片性能的影响。掌握系统运行和膜清洗时各项参数对膜性能的影响趋势,优化预处理工艺对降低处理成本,指导同类工艺的优化操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