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采用油品水融合组分(WAF)-发光细菌法对WAF制备过程中的搅拌速度、搅拌时间、搅拌温度、静置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确定最佳检测条件,并对19种海上船载油品的急性生物毒性进行毒性等级分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发光细菌法能够检测出不同油品的急性生物毒性,不但具有良好的区分性,而且具有操作便捷、试验成本低和试验周期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从废葡萄核中提取油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从废葡萄核提取油脂的方法。确定以苯为萃取剂,苯与葡萄核的配比为3:1(VW),室温下苯萃取60min,出油率达17%以上。用碱性双氧水精制,活性炭脱色,可得到精制油品。讨论了不同操作条件对提取油脂产率和脱色效果的影响,从而确定了较佳的提取条件。  相似文献   

3.
餐厨垃圾与秸秆混合中温和高温厌氧消化对比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餐厨垃圾与秸秆混合厌氧消化可有效改善两者单独厌氧消化易出现的挥发性脂肪酸积累和木质纤维素难以降解等问题,并回收生物质能.在中温(35℃)和高温(55℃)条件下,对餐厨垃圾与秸秆混合厌氧消化进行了序批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进料的挥发性固体(VS)浓度为3 kg·m~(-3),中温条件下,物料进料比(VS/VS)为9∶1时,单位有机负荷累积甲烷产量达到最高,为272.0 mL·g~(-1);高温条件下,进料比为5∶5时,单位有机负荷累积甲烷产量达到最高,为402.3 mL·g~(-1),分别显著高于两温度条件下餐厨垃圾单独厌氧消化的结果(中温218.6 mL·g~(-1),高温322.0 mL·g~(-1)).高温条件下物料中的碳流向甲烷的比例高于中温,且两物料混合消化促进碳流向甲烷.高温下木质纤维素总降解率为34.7%~45.8%,高于中温的12.6%~42.2%.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细菌与古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信息和真菌的内转录间隔(ITS)序列信息,结果表明,高温下木质纤维素降解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明显高于中温条件,可解释高温下木质纤维素总降解率更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在油品储运过程中,质检员承担着采购、储存、运输、销售各环节各种类型的质量检验任务,长时间接触油品与化学试剂。因此,质检岗位是油品储运各岗位中职业危害最严重的岗位,做好职业卫生防护工作,保护质检员职业健康尤为重要。1质检岗位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油品与检验所使用的大多数化学试剂易挥发、易渗漏,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或腐蚀性,质检操作多在室内进行,环境相对封闭,油品与试剂挥  相似文献   

5.
油品收发、储运过程中挥发排放出的大量有机气体,不仅恶化人们的生存环境,还会带来严重的资源浪费和安全隐患。为完善卧式油罐蒸发损耗的评估系统,介绍了卧式储油罐收发油及静储时损耗的监测试验过程,研究了汽油、柴油在不同操作条件下罐内和排放口处油气-空气混合气的温度场及浓度场分布,简化了储油罐收发油及静储时的损耗量计算式。  相似文献   

6.
采用罐区减排措施和低温馏分油吸收-脱硫工艺处理高温油品罐罐顶废气,在处理气量43.0~384.5 m3/h,柴油流量10~20 m3/h,吸收柴油温度10~15℃条件下,废气经过净化后,硫化氢和有机硫化物去除率大于97.2%,净化气体非甲烷总烃浓度小于8.35 g/m3,均低于GB20950-2007《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GB 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相关污染物的限值。  相似文献   

7.
油库静电危害综合控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库是易燃、易爆的危险场所,当达到油气爆炸极限及产生静电放电时,极易发生油品静电灾害.通过对液体带电机理、油品能够产生静电的几种形式、影响静电电位因素以及静电能够引发火灾的几个条件的分析,提出了油库控制静电危害发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油气田开采过程中各物料在采收、处理、运输过程中具有高温、高压、操作条件苛刻等特点,在外界因素的破坏下,生产和输送设施具有发生物料泄漏、火灾爆炸等突发性风险事故的可能性.本文对油气田开发进行环境风险识别,确定最大可信事故,分析其环境影响,针对性提出环境风险应急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防止风险事故对周围环境造成次生污染.  相似文献   

9.
用紫外荧光法和化学发光法同时测定油品中的痕量硫和氮含量,确定了油品中硫和氮转化为SO2、NO的最佳条件;测定了试样中硫和氮含量,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92%、3.63%,回收率为92%~104%.  相似文献   

10.
生产性UASB反应器的中温高温交替启动运行过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吴静  盛飞  陆正禹 《环境科学》2001,22(5):50-54
处理柠檬酸废水的UASB反应器因所处地区季节气温相差较大,可在中温和高温条件下交替启动运行.反应器在中温条件下启动,串联使用的两级UASB反应器的COD去除率达到77%~86%;当气温升高反应器内水温达到44℃~45℃时,反应器升温进入高温启动运行阶段,两级UASB反应器的COD去除率达到84%~93%;UASB反应器停产38d后,进行了中温再启动,COD去除率达到82%~96%.本文报道了生产性UASB反应器中温、高温交替启动运行的过程,以及中温和高温厌氧颗粒污泥的特性.  相似文献   

11.
预氧化加复合絮凝剂处理高温石油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曲久辉  雷鹏举 《环境工程》1997,15(4):3-6,33
采用自制PCM2复合药剂处理含油和高分散细微悬浮物石油废水。研究证明,使用现有单一的有机或无机絮凝剂无法达到对这种具有特殊水质的石油废水的期望处理效果。在被处理水为室温的条件下,适量的PCM2不仅有效去除水中的油,而且可以将难处理的细微悬浮物含量降到较低。在高温处理条件下,采取预氧化加PCM2可以显著提高对水中油尤其是细微悬浮物的去除效率,处理后水质可以达到油田回注标准。  相似文献   

12.
应用嗜热微生物(50~60℃),采用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油田高温外排水,解决了应用常规生物处理降温的难题.中试结果表明:在进水水温60~65℃,CODCr300~590mg/L,水质波动较大条件下,调整HRT 8~18h,可使系统出水CODCr稳定在175~263mg/L,含油量低于10mg/L.辅以后絮凝处理,可将生化出水中的悬浮物以及残留色度污染物有效絮凝沉降,混凝沉淀出水CODCr可降低至136~229mg/L.再经砂滤活性炭装置过滤,CODCr可降至150mg/L以下.中试试验还表明,在高温条件下,组合填料是嗜热微生物的理想载体.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我国海洋环境油井管的防腐实践,为类似油气田开发提供技术参考。指出了我国海上油气井的环境与腐蚀状况,针对腐蚀环境特征,分仅含二氧化碳井下环境、含硫井下环境及热采井高温环境进行防腐技术总结。海洋环境油井气井内、外腐蚀均较严重,外腐蚀主要为海洋环境大气腐蚀,内腐蚀失效的原因多为CO2引发的腐蚀,此外因作业需要,井筒内流体性质的变化也加剧了内腐蚀失效。针对单独CO2腐蚀环境,建立了海上特色的防腐图版,并提出三种低成本防腐策略;针对H2S腐蚀环境,开展了不同材质的腐蚀规律研究与服役寿命预测;针对热采井高温腐蚀环境,开展了氧含量、高温腐蚀与热应力叠加强度变化研究。研究认为,海洋环境油气井外腐蚀可采取涂敷、牺牲阳极、阴极保护,井下CO2腐蚀可以采用防腐选材图版选择合适材质,为降低成本可以采用组合管柱防腐,含H2S环境可采用碳钢或低铬钢,以降低硫化物应力开裂(SSC)和应力腐蚀(SCC)风险,热采井宜控制含氧量及热强度衰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克服现有的油烟净化器清洗困难、清洗成本高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自动清洗功能的低温等离子油烟净化器,该具有自动清洗功能的低温等离子油烟净化器可随时清洗吸附的油烟,并且清洗容易、成本低。  相似文献   

15.
模拟原油海洋溢油的状况,对油水快速分离进行了研究。分别对不同油水比、不同温度、不同破乳剂加入量及存在Ca2+、Mg2+离子的情况,进行了系列油水快速分离试验,并测定了ZB破乳剂作用下乳化液的界面张力。试验结果表明:原油溢油形成的乳状液比较稳定,油水分离比较困难,F系列的聚醚型对其达不到分离效果,对F系列破乳剂交联合成得到的Z系列破乳剂可以得到满意的结果,在油水比(v∶v)为1∶1,温度为60℃,破乳剂浓度为80mg/L,40~60 min可以达到分离效果,且不会造成海水的二次污染。界面张力的变化有效地解释了破乳剂存在最佳加入量,Ca2+、Mg2+离子对非离子聚醚类破乳剂的影响很小。可以将此类破乳剂广泛有效地应用在海洋溢油处理上。  相似文献   

16.
高效烃类降解菌在稠油污水生化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稠油污水中筛选出四株高效烃类降解菌株,经初步鉴定HD-1、HD-2、HD-4为假单胞菌属,HD-3为芽孢杆菌属。研究了菌株对高温高盐环境的耐受性,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最佳降解效果时各菌的投加量。同时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进行了室内模拟实验,探索了高温环境下所筛选菌株对稠油污水的处理效果,重点研究菌株对含油量和COD的去除能力。通过逐渐缩短停留时间,最终将停留时间缩短为8h,发现这种条件下,出水的含油量<1mg/L,达到了高压注汽锅炉用水的标准,对COD的去除率达到70%,去除效果也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常减压装置的设备腐蚀主要存在于低温轻油和高温重油部位,对其腐蚀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腐蚀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烹调油烟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初探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何万清  田刚  聂磊  曲松  李靖  王敏燕 《环境科学》2012,33(9):2973-2978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大气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污染的关键前体物,而烹调油烟排放的VOCs作为大气中VOCs的重要来源之一,对其排放浓度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从食用油的烧杯加热实验入手,简化模拟烹调油烟发生情景,采用Tenax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定量检测分析,以加热温度和油品作为变量,对花生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调和油和橄榄油在不同温度下加热生成的油烟VOCs浓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初步估算了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典型食用油单位时间内油烟VOCs的排放强度.结果表明,5种典型食用油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排放的油烟中VOCs的浓度也随之升高;而在同一温度下加热5种食用油,调和油产生的油烟中VOCs的浓度最低;对不同温度下典型食用油单位时间内油烟VOCs的排放强度进行拟合,结果为二项式最优,其单位时间内油烟VOCs的排放强度范围为1.6~11.1 mg.(kg.min)-1.  相似文献   

19.
含油浮渣作为一种危险固体废弃物,若处置不当不仅会危害环境,还会造成资源浪费。针对含油浮渣含油量高及有机物含量高等问题,以处理后渣相中含油率和水相中TOC去除率为技术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对破乳剂协助超声-Fenton氧化联合处理含油浮渣工艺进行条件优化。结果表明最优条件为:破乳剂浓度20 mg/L、温度60℃、超声时间10 min、固液比1:4、pH值3、Fe2+浓度0.4 g/L、H2O2用量2 mL,此时渣相中含油率达到20.65%,水相中TOC去除率达到45.98%,为含油浮渣资源化处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利用煤焦化洗油代替部分工业萘合成高效减水剂,研究煤焦化洗油合成高效减水剂的合成工艺,研究表明:磺化时间、磺化温度和缩合温度是影响产品性能的关键因素。合成过程中加入氧化剂(MO)可以减少尾气中SO2的排放,合成的洗油高效减水剂(NF30)与萘系减水剂(NF)相比,具有减水率高,早期强度高,成本较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