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9 毫秒
1.
1975年我们用热压铸成型法制成一种蜂窝型陶瓷载体催化剂,首先用于漆包线生产废气的催化燃烧处理,立即在同业中获得了推广使用。继后又在上海缝纫机二厂、北京绝缘材料厂处理有机溶剂污染获得成功。关于蜂窝型催化剂的一些特点在“金属蜂窝型催化剂的制备和应用”一文  相似文献   

2.
通过几种氮氧化物(NOx)废气治理技术的比较,得出金属碳基催化剂催化还原法治理氮氧化物在航天发射场的应用是合适的,同时为该方法在其它领域的运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通过盐酸活化高岭土,再利用浸泡-还原法在其表面负载金属Pt颗粒,制备出甲醛氧化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面电镜(FE-SEM)、透射显微镜(TEM)、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测试。结果表明:酸化处理后的高岭土的比表面积增大近1倍,负载金属Pt颗粒后作为催化剂,室温氧化甲醛具有较高的催化氧化性能,甲醛初始浓度为200 mg·m~(-3)左右,催化氧化1 h后,甲醛剩余浓度仅为50 mg·m~(-3)。连续循环5次,催化氧化性能变化不明显,具有稳定的催化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过渡金属/CeO_2催化剂,通过催化活性评价和催化表征等方法考察了过渡金属/CeO_2催化剂催化氧化甲苯的活性。研究表明:过渡金属/CeO_2催化剂活性为Mn/CeO_2Co/CeO_2Cr/CeO_2Fe/CeO_2CeO_2。Mn/CeO_2催化剂具有最低的起燃温度,甲苯转化率达到50%时的温度(T50)为180℃,其在215℃下甲苯的转化效率可稳定在80%。过渡金属/CeO_2催化剂的活性主要由过渡金属活性组分决定。Mn/CeO_2、Co/CeO_2、Cr/CeO_2和Fe/CeO_2催化剂中活性组分分别为Mn_3O_4、Co_3O_4、Cr_2O_3和Fe_2O_3,其中Mn_3O_4的催化活性最强,Co_3O_4次之。此外,催化剂活性与催化剂的物化结构及活性氧物种有一定的关系。Mn/CeO_2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和Ce(Ⅳ)的3d94f2 O_2p4形式比例及合适的活性氧物种比值(晶格氧、表面氧摩尔比为3.8)。  相似文献   

5.
催化湿式过氧化法处理蒽醌-2-磺酸钠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过渡金属Cu为主活性组分,通过加入第2活性组分Mn和稀土元素Ce,研制出适用于催化湿式过氧化法(CWPO)处理含高浓度蒽醌-2-磺酸钠有机废水的复合催化剂。考察了活性组分配比对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并利用SEM和XRD表征手段,研究了掺杂Ce对催化剂表面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u、Mn和Ce的质量比为-时,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最佳,在100 min内,废水COD的去除率能达到95.3%;掺杂Ce能有效提高活性组分在催化剂表面的分散程度从而改善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并能有效抑制Cu的溶出。通过LC-MS分析该催化剂催化氧化蒽醌-2-磺酸钠降解过程中的代谢产物,推断出了催化氧化降解蒽醌-2-磺酸钠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以金属催化剂Mn0.3Zn0.2Fe0.5和复配酶制备的金属-酶制剂共催化发酵废次烟草制乙醇为研究对象,运用FTIR、SEM和BET分析技术表征烟草催化发酵前后形貌及组分变化,通过计算乙醇得率,分析金属-酶制剂促进生物质糖化产乙醇的共催化能效。FTIR分析表明,ME共催化可促进烟草纤维组织中C—O和C—C键解裂,促使木质素中多环苯酚类聚合物降解,SEM表明金属-酶制剂对烟草组织结构的催化浊蚀现象更明显,BET表明植物组织被水解成更小粒径;2 g烟草在0.8 g ME共催化作用下,乙醇产率为91.2 mg·g~(-1),是同步发酵制乙醇的1.5~1.9倍,为非粮作物催化转化制乙醇提供理论依据与实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7.
在Ru/Al2O3催化剂上用H2对SO2选择性催化还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用H2来使SO2选择性催化还原为单质硫在Ru/Al2O3催化剂上的进行了研究,当物料比经过优化确定为SO2/H2=1:2.8时,在500℃下,SO2的转化率为90%以上,单质硫的产率为70%左右,比较于其他的催化还原SO2的催化剂,本催化剂采用金属而不是金属硫化物,这样既省去了催化剂预硫化的过程,同时也使在有氧条件下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成为可能,实验考察了O2及水蒸气存在对过程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发现,H2S作为中间产物生成,可推论该过程在催化剂上分两步进行:SO2首先在催化剂金属上被H2深度还原为H2S,然后在Al2O3载体的酸性中心上SO2与H2S发生Claud反应产生单质硫.  相似文献   

8.
在Ru/Al2O3催化剂上用H2对SO2选择性催化还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用H2来使SO2选择性催化还原为单质硫在Ru/Al2O3催化剂上的行为进行研究.当物料比经过优化确定为SO2/H2=12.8时,在500℃下,SO2的转化率为90%以上,单质硫的产率为70%左右.比较于其他的催化还原SO2的催化剂,本催化剂采用金属而不是金属硫化物,这样既省去了催化剂预硫化的过程,同时也使在有氧条件下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成为可能.实验考察了O2及水蒸气存在对过程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发现,H2S作为中间产物生成,可推论该过程在催化剂上分两步进行SO2首先在催化剂金属上被H2深度还原为H2S,然后在Al2O3载体的酸性中心上SO2与H2S发生Claus反应产生单质硫.  相似文献   

9.
类水滑石衍生复合氧化物催化水解羰基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的类水滑石衍生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利用正交实验设计对催化剂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了金属组合、合成pH、M2+/M3+、二价金属比、焙烧温度和晶化温度等6个因素对羰基硫催化水解过程中催化剂硫容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组合、二价金属比和焙烧温度的影响极其显著(p=99%),晶化温度的影响显著(p=95%),合成pH与M2+/M3+对催化剂活性影响不显著(p=90%)。在设定实验条件下,金属组合取Co-Ni-Al、合成pH为9,M2+/M3+为3,二价金属比1,焙烧温度取350℃,晶化温度50℃时制得的催化剂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对最佳制备条件下得到的催化剂进行了重复性实验以及XRD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催化剂的硫容为7.10 g硫/g催化剂,Co3O4可能是其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10.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是净化稀燃汽车尾气中NOx 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单一催化组分或单一类型的催化剂很难满足实际需要 ,复合催化剂的研究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介绍了复合催化体系的组合形式 ,回顾了国内外最近几年复合催化剂体系净化NOx 的研究成果 ,为将来设计新的复合催化体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催化氧化法处理有机废水催化剂的选择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催化氧化法是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一项重要的新技术。在对化学氧化法的不断改进中,逐步发展出湿式催化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均相催化氧化法和多相催化氧化法。不同的氧化方法所用的催化剂不相同,有机化合物的种类和结构不同,催化剂与氧化剂之间存在匹配问题,因此对催化剂要进行筛选评价。  相似文献   

12.
以天然锰矿为金属催化剂,研究了锰矿催化臭氧氧化水中4-氯酚的降解效果。采用毛细管电泳方法及色质联用技术.分别对反应的中间产物和终产物进行了分析。推测了锰矿催化臭氧氧化水中4-氯酚的降解反应机理可能为:锰矿的吸附氧化与锰矿生成的Mn^2 催化臭氧分解.产生更多高活性的羟基自由基.从而提高了臭氧的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3.
富氧条件下选择性还原NO的复合催化剂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是净化稀燃汽车尾气中NOx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单一催化组分或单一类型的催化剂很难满足实际需要,复合催化剂的研究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介绍了复合催化体系的组合形式,回顾了国内外最近几年复合催化剂体系净化NOx的研究成果,为将来设计新的复合催化体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2L的高温高压反应釜中,以非贵的过渡金属盐作均相催化剂,研究了高浓度难降解的乳化液废水的催化湿式氧化.试验发现,单一金属盐催化活性为Cu2 >Mn2 >Co2 ,其中Cu2 在200℃时催化效果良好,可使TOC去除率提高13.3%;Cu2 受投量影响较明显,以200mg/L为宜;混合盐催化活性为Cu2 Mn2 ≈Mn2 Co2 (>Cu2 )>Cu2 Co2 .  相似文献   

15.
催化臭氧化由于能产生无选择性的羟基自由基(·OH),克服了传统单独臭氧对有机污染物具有选择性的局限。典型非均相催化臭氧化体系常利用金属氧化物作为催化剂,其中铈氧化物由于具有良好的催化臭氧化效果而被广泛研究。整理了铈类催化剂在催化臭氧化中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常规铈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总结了铈类催化剂的催化臭氧化机理,包括吸附理论、自由基理论和臭氧直接氧化。根据催化剂的复合物形式,可将铈类催化剂分为活性炭负载型、介孔材料负载型和金属氧化物复合型3种。对各种铈类催化剂的应用现状及催化效果进行介绍,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江苏宜兴蓝星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开发的三相催化氧化系统 ,是一种新型催化氧化系统。它是由气相、液相和固相组成的统一体。进入催化氧化塔的压缩空气为气相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压缩空气中的氧气可作为氧化剂参与氧化反应 ;由ClO2 发生器发生的ClO2 溶液作为液相氧化参与氧化反应 ;把催化剂 (复合型贵金属 )负载在有巨大的比表面积的机械程度高且具有化学惰性的多孔材料上 ,形成固相的氧化条件。这样解决了传统方法催化剂易流失的缺陷 ,并提高了催化氧化反应在单位时间内的效率。三相催化材料的主催化活性组分是适量的复合型贵金属 ,辅助组分…  相似文献   

17.
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是国内外脱硝技术研发的热点,但目前主要集中在实验室小试范围,无法完全反映催化剂在实际烟气中的运行状况。在30 t/h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脱硫除尘装置后建设了2 000~5 000 m3/h的SCR脱硝中试装置,经系统研究发现,中试使用的蜂窝式催化剂对SO2和NO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且反应温度、喷氨速率和气体空速均会影响催化脱硝效率。为期5 d的连续运行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脱硝效率一直稳定在30%~50%,并未发现明显的失活,这证明设计除雾除尘器、较大的混合器、混合器与反应器间较长的管路均有利于缓解催化剂因SO2、H2O和飞灰中的碱性金属导致的失活。  相似文献   

18.
双氧水催化氧化中Cu/γ-Al_2O_3催化剂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平  范益群 《环境工程学报》2011,5(8):1745-1749
针对废水湿式双氧水催化氧化,采用浸渍法制备Cu催化剂,研究非均相Cu催化剂在常温常压湿式双氧水催化氧化中的稳定性与失活问题。研究表明,催化剂制备条件及催化氧化反应条件对催化剂中Cu2+溶出均有影响。研究同时表明,催化剂失活与活性组分流失和活性组分被有机中间产物覆盖有关,高温焙烧可对催化剂再生。  相似文献   

19.
通过氧化还原共沉淀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锰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用于苯的催化氧化,并结合一系列表征手段研究了催化剂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相对于共沉淀法,通过氧化还原共沉淀法制备的锰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具有较大的孔径和比表面积,较好的低温还原性,拥有更好的苯催化氧化性能。之后采用氧化还原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金属元素(Co、Cu和Sn)掺杂改性的锰氧化物催化剂,并对苯进行催化氧化评价,发现不同元素(Co、Cu、Ce和Sn)掺杂均能提高锰氧化物催化剂的催化氧化活性,其中Ce、Sn掺杂之后得到的催化剂的催化氧化性能最佳,而对于不同催化体系,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与催化活性能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20.
针对废水湿式双氧水催化氧化,采用浸渍法制备Cu催化剂,研究非均相Cu催化剂在常温常压湿式双氧水催化氧化中的稳定性与失活问题。研究表明,催化剂制备条件及催化氧化反应条件对催化剂中Cu2+溶出均有影响。研究同时表明,催化剂失活与活性组分流失和活性组分被有机中间产物覆盖有关,高温焙烧可对催化剂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