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采用室内模拟酸雨淋溶土柱的方法,研究了酸雨对2种红壤镉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雨加速了红壤中镉的释放。在pH4.5的酸雨作用下,镉的平均释放水平是对照的1.6~1.7倍,在pH3.5的酸雨作用下,镉的平均释放水平是对照的2.0~6.5倍。经过相当于9150~10650mm降水量的淋溶后,pH4.5的酸雨使红壤镉的累积释放量提高63.0%~80.0%,pH3.5的酸雨使其提高102.7%~630.6%。红壤镉的释放与铝、铁的释放具有极显著或显著相关性。酸雨对镉释放的影响可增加水体中镉的负荷,从而加重镉对人类的直接或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2.
用磁处理水处理红星苹果能显著地保持其贮藏期的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对果实的呼吸强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可提高红星苹果的贮藏品质,延长果实寿命.说明这种处理是水果保鲜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以10株具有促生及抑制病害的芽胞杆菌属菌株(Bacillus sp.)的培养物,按不同比例配制成5个混合剂型细菌制剂.A、B、C、D剂型播种时接种不结球小白菜30d后,株高、叶片数、根长和干重分别增加7.8%、6.2%、9.4%和13.8%,除C处理的株高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均达显著水平.接种A和B剂型显著提高豌豆出苗率,出苗9d时两菌剂处理的地上和地下部干重分别平均提高92.3%和183.3%,并发现5株供试菌株对引起豌豆病害病原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以A、B、E三个剂型菌悬液培养水稻种子4d时,各处理的平均芽长提高33.3%,根长提高16.0%,培养25d时株高、根数和地上部干重平均分别提高16.0%、9.5%和22.7%,均达显著水平.B剂型的培养物培养小麦27d时发现对株高、叶片数和植株干重的影响都不显著,但对根数和根重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综合分析认为,A菌剂最有利于供试作物出苗和苗期生长,其次为B剂型.表5参17  相似文献   

4.
杉木林凋落物产量、分解率与储量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在福建三明采用2种方法测定27a生杉木林的杉木叶和小枝凋落物的分解率.采用网袋法(孔径0.5mm尼龙网袋)测定的杉木叶和小枝凋落物残留率Olson指数模型的分解系数(k值)分别为0.7692a^-1和0.2501a^-1,相应的第1年的分解率分别为53.66%和22.13%;另一种测定矗值的方法较为准确,是通过计算凋落物年产量与地面凋落物储量的比值得到,采用该方法计算的杉木叶和小枝凋落物的矗值分别为1.788a^-1和0.8622a^-1,分别是网袋法测定值的2.32和3.54倍,相应的第1年的分解率分别为83.27%和57.78%,分别是网袋法测定值的1.55倍和2.61倍.采用后一种方法测定的凋落物分解率可以解决尼龙网袋法测定分解速率结果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选取山东胶东地区纬度近似一致的5个苹果主要产区,各产区按地理距离选取5个生长状态一致的富士果园,通过比较果园不同土层(0-15 cm,15-30 cm)、距果树主干不同距离(0.5 m,1 m,1.5 m)土壤pH,测定树体新梢、叶片、果实各项指标以检测各产区土壤酸化状况,探究土壤酸化对富士苹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各产区果园均为酸性土壤,pH总体范围为4.92-6.20.各产区果园不同土层土壤pH范围分别为5.08-6.30和4.75-6.10,各产区果园距果树主干不同距离土壤pH范围分别为5.33-6.33、4.84-6.14和5.29-5.99,且p H均以栖霞市最低.生长量测定结果表明,5个产区果园果树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值(SPAD)、新梢长、新梢直径范围分别为53.05-57.29、26.72-35.82和4.76-5.93 cm,且各指标值均以栖霞市最低.果实品质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产区果园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花色苷含量具有显著差异,且均以栖霞市最低.选取各果园果实含量较高的4类香气物质,其含量由高到低均为酯类、醇类、烷类、醛类,分别以栖霞市、牟平区、招远市和莱州市最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SPAD值、可溶性糖含量与土壤p 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新梢长、可溶性固形物、酯类物质与土壤p H值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表明,山东胶东地区土壤酸化严重,以栖霞市最为严重,且土壤酸化会影响果树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形成.(图3表5参35)  相似文献   

6.
垃圾肥在潮土上对花生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潮土上施用垃圾肥对花生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较贫瘠的土壤上,垃圾肥单独或与N、P化肥配合施用,都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单独施用比对照增产率为9.3%~29.1%,与化肥配合施用增产率为10.8%~20.5%。垃圾肥施用量在15~30t/hm2时可获较高的增产效益。施用垃圾肥对花生仁中的粗蛋白质、粗脂肪和全磷含量有一定的提高。尽管所施用垃圾肥中含有一定量的有害元素,如Cd、Pb、Cr等,但花生仁中这些元素含量并不高,说明施垃圾肥是安全的。试验结果还表明;施用垃圾肥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以及有效N、P、K的含量。特别是有效微量元素含量提高幅度较大,Zn、Cu、B各处理平均是对照的2~10倍,Fe、Mn、Mo比对照提高17%~38%。  相似文献   

7.
具有抑菌促生作用的植物内生细菌的筛选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从168株分离自茄科作物体内的对黄瓜枯萎病菌或番茄青枯病菌有拮抗作用的细菌中,筛选出19株对辣椒疫病菌有较好拮抗作用的菌株,其中2号、13号、20号、TL6、TMS2、TB2和QEL17个菌株对以上3种病原菌都有一定的拮抗作用.从拮抗辣椒疫病菌的菌株中筛选出20号、22号、TL6、TB1、TB2和EPL8共6株对番茄有较好促生作用,对辣椒采后果实疫病有一定控制效果,且能进入番茄和辣椒体内的菌株.试验结果表明,防病作用最佳的TB2菌株菌液喷雾处理后接种病菌,4~10d防治辣椒采后果实疫病的效果达55.56%~100%;促生作用最佳的TB1菌株可使番茄苗鲜重增长105.84%,干重增长66.25%.经鉴定,6株有抑菌、促生的内生细菌均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其中EPL8和22号菌株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表5参8  相似文献   

8.
以油菜菌核病病株菌核为诱饵,从油菜地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盾壳霉(Coniothyrium minitans CCTCC M203020).以生物防治能力好的CBS148.96为对照菌株,比较了两者在油菜叶上对油菜菌核病菌抑制作用和在土壤中对菌核的致腐能力及条件.结果表明:C.minitans CCTCC M203020对油菜菌核病菌的抑制作用及适用的pH范围(4.0~7.0)均优于CBS148.96,适片于油菜菌核病的生物防治.具体表现在:(1)C.minitans CCTCC M203020能够完全限制病原菌在叶面的进一步扩展(已萌发孢子率为800A时),而CBS148.96则不能;(2)C.minitaras CCTCC M203020与CBS148.96的生长特性及培养条件相近,但其菌体生长和孢子产量分别高出60%和12%,并发现该菌株在PDA上产生孢子的最短周期是3.5~4d,较优培养条件为:20℃、初始pH5.0~6.2、空气湿度90%~97%;敛腐菌核的较优条件为:10^1~10^4孢子/菌核,土壤湿度80%~100%,pH4.0~7.0,图7参19  相似文献   

9.
模拟UV-B增强的实验条件,在人工接种的情况下,比较了苹果采后炭疽病的发病情况,测定了一些与抗病相关酶的活性.UV-B增强后,苹果炭疽病斑直径、病斑扩展速率降低,发病指数较对照下降了58.83%.POD活性在处理后第7天时达最大值,为处理前的1.76倍,PPO活性在处理后第6天增加到对照的1.5倍.PAL活性在第6d提高1.74倍,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都有所升高,且它们的变化时程一致.结果表明:UV-B增加限制了苹果采后炭疽病的发展,诱导果实中防御酶活性.  相似文献   

10.
以玫瑰香葡萄果实为材料,运用低温结合SO_2熏蒸的商用贮藏保鲜技术,研究采后果实贮藏中防腐保鲜剂SO_2对果皮组织氧化还原平衡、次生代谢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使用SO_2保鲜剂可使玫瑰香葡萄果实的货架期延长,在贮藏65 d时,对照组的好果率降至90%以下,而SO_2处理组好果率较高,在贮藏190 d时好果率仍保持在90%以上.贮藏期间,对照组与处理组次生代谢途径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及次生代谢产物花色苷含量都随贮藏期的延长而下降,但SO_2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检测的3个时间点处理组PAL活性分别是对照组的1.24倍、1.33倍和1.46倍,处理组花色苷含量是对照组的1.41倍、1.30倍和1.29倍.贮藏期间SO_2处理组葡萄果皮组织抗氧化能力显著增强,H2O_2含量和丙二醛含量高于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使用SO_2保鲜剂可使葡萄果实组织中活性氧(ROS)水平增高,抗氧化防御应答增强,花色苷含量增高;胞内ROS信号可能参与介导果实细胞抗氧化和防御应答,从而增强其抗感染能力、延缓果实细胞衰老,使果实货架期延长.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果园长期沿用清耕除草方式所带来的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和果品品质变劣等问题,于1999年在山东省烟台市5个试验点分别设置了由种草样地及其清耕对照样地组成的5组可比样地,对苹果园间种白三叶草(Trifoliumrepens)对土壤生态和果树生产的影响进行定位观测。结果表明:果园种草3a后0—30cm土层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3. 3g·kg-1,氮、磷、钾等养分含量有较大提高,尤以表层土壤更明显;土壤含水量得到提高,尤以夏秋多雨季节更明显;种草果园地下5cm处土温夏季比对照平均降低4. 1℃,而冬季升高2. 5℃,使土温的全年变化较为缓和;种草果园果品产量平均增加7. 04%,年产牧草2 130kg·hm-2,每年可增加经济收入5 328元·hm-2。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果粮间作经营的中后期常出现的作物减产和资源浪费的矛盾,有必要分析果粮人工植物群落中各生态元的时空变化过程,揭示果粮间作经营中矛盾的产生、发展乃至激化的过程,寻求合理的间作作物组合,并进行优化调控,在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选择处于不同经营阶段(3a,5a,10a,18a,28a)而经营管理条件基本一致的的9种苹果与粮食作物间作模式,调查测定了每一模式各阶段的果树的生长及其苹果产量,各间作粮食作物的生物量、总生物量、作物固定的总能量及其光能利用率、经济产量和经济收入等指标,揭示了苹果和各粮食作物28a内的生物生产力的动态变化及其特点,找到了果树不同经营阶段的合理间作物组合,提出了该区不同经营阶段的最佳模式类型.对果粮间作的作用、理论基础及优化调控指标及其不确定性等问题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模拟酸雨对龙眼幼果纤维素酶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酸雨胁迫后,龙眼幼果IAA、GA1 3、ZRs、DHZRs、iPAs含量下降,ABA含量升高,生长抑制物ABA和生长促进物(IAA、GA1 3)的比值提高,酸雨胁迫还使纤维素酶活性上升,促进幼果脱落.易脱落幼果的纤维素酶活性和ABA含量高于正常幼果,而IAA、GA1 3、iPAs、ZRs、DHZRs含量低于正常幼果.图6表1参14  相似文献   

14.
陈树榆  张敏 《环境化学》1995,14(2):169-173
本文建立了一个流动注射在线萃取-火焰原子吸收测定人发中微量镉和铅的方法,对含Cd和Pb分别为0.02μg/ml和0.20μg/ml的溶液,其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4%和3.8%(n=9),Cd和Pb的灵敏度分别提高21倍和23倍,分析速度达36次/h,Cd和Pb的回收率分别在87.3%-97.0%和91.9%-107.3%之间,文中还详细研究了各种实验参数的选择,测定人发样的结果与文献值相符。  相似文献   

15.
垃圾堆肥微生物接种实验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从22个垃圾堆肥、畜粪、土壤等样品中分离获得纤维分解菌198株,选其中2株生长快、粗纤维分解能力强的菌株制成菌剂,以0.05%~0.1%的接种量加入二次发酵的垃圾堆肥中。结果,接菌堆肥比不接菌堆肥升温快且高,高温维持时间长,真菌和纤维分解菌数量多,腐植质含量提高21%~26%。肥效试验证明,施接菌堆肥比施不接菌堆肥的可使青莱增产9.9%。  相似文献   

16.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及垃圾专用肥对柑桔增产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及垃圾堆肥配制的专用肥对柑桔的肥效实验结果表明,垃圾堆肥作为基肥使用比常规施肥能使柑桔增产12.4%-14.5%,比空白对照增产74.7%,施用垃圾专用肥的柑桔产量比常规施肥增产4.2%-50.3%,比空白对照增产58.4%-129.0%。施垃圾肥柑桔的营养成份(如维C,还原糖等)和常规施肥没有明显差异,也未发现重金属对桔子的污染。  相似文献   

17.
施用城市污泥对杨树土壤化学特性及金属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辛涛  白莉萍  宋金洪  卢振兰  伏亚萍 《生态环境》2010,19(11):2722-2727
采用温室盆栽方法,研究城市污泥对杨树土壤化学特性、金属含量的影响。实验设置6个处理:4个不同用量的污泥处理:30(S1)、60(S2)、90(S3)和120 t.hm-2(S4),以及对照(Control:不施加污泥和肥料)和无机复合肥处理(F:1.5 t.hm-2)。结果表明,施用污泥后,土壤有机质、全氮及全磷均提高,且随污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S1~S4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及全磷较Control处理分别提高了32.50%~52.05%、32.00%~95.30%及75.43%~236.25%;较F处理分别提高了47.60%~69.37%、35.04%~99.70%及77.10%~239.46%。但污泥施用降低土壤pH和全钾质量分数,土壤pH较Control和F处理分别下降了0.11~0.42和0.01~0.32,但仍呈弱碱性;土壤全钾质量分数较Control和F处理分别降低了1.65%~21.51%和1.19%~21.14%。随污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Cu、Zn、Ca和Na质量分数呈增加趋势,而Mn、Fe、Al、Mg质量分数呈降低趋势,其中Cu和Zn增加明显,并较Control处理分别增加了31.89%~104.36%和38.93%~358.02%,较F处理分别增加了23.10%~90.75%和37.88%~354.55%。总体而言,污泥施用于杨树后,可明显改善土壤的化学特性,但污泥施用量越大,土壤重金属Cu和Zn的质量分数残留越多。  相似文献   

18.
山苍籽油抗霉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减压蒸馏法从山苍籽[Litseacubeba(Lour)Per]提取天然植物精油.以熏蒸和喷洒等方式进行对档案资料、图书的防霉实验.结果表明山苍籽油具有显著的防霉功效,防霉的广谱性和高效性优于目前市售产品.该植物精油对纤维素和少量半纤维素、木质素纸张耐折度.抗老化及字迹颜色坚牢度试验.表明对纸张和字迹无显著影响;毒理分析表明属于安全低毒抗霉剂  相似文献   

19.
利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水培甜椒果实收获期间吸收的氮素在体内的动态分配规律。结果表明:甜椒果实收获期间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干物质积累动态呈一平行的线性增长趋势,果实干物质积累量于始采期以后开始超过叶片,而果实氮素积累到盛采期才超过叶片,果实含氮量在整个采果期间保持稳定,随生长发育,叶片含氮迅速下降,盛采期时与果实和根相近,且均高于茎和侧枝,始采期通过根吸收的标记态氮主要贮存在叶片与果实中,叶片、果实是甜椒始采用氮素分配的最主要器官。此后,叶片和根成为主要的氮素输出器官,而果实则成为主要的输入器官。研究发现,甜椒体内的氮即使一度成为结合态,能能够被再度输出,但是,氮素在植株体内滞留的时间越长,越难以再度向外输出,并且不同器官输出的难易程度也是不相同的,比较而言,叶片和根中一度成为结合态的氮素容易被再交输出,甜椒果实是氮的强力库,氮素竞争力最强。  相似文献   

20.
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了DBTCl对妊娠d6雌小鼠和成年雄小鼠外周血液中雌二醇和睾丸酮水平的影响.每天按小鼠体重一次腹腔注射0.025~0.400μg/kgd-1DBTCl,共染毒7d.实验条件为(22±2)℃和光暗=12h12h.结果表明,处理组睾丸酮和雌二醇的含量随处理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当w(DBTCl)≥0.05μg/kg时,二者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雌二醇含量的增加比睾丸酮更为显著CK雄性小鼠睾丸酮浓度为(2.88±0.72)ng/mL,在0.40μg/kg剂量组达到(9.95±2.5)μg/mL时,约为CK的3.5倍;而CK和0.40ng/kg剂量组妊娠小鼠雌二醇浓度分别为(30.32±5.43)ng/mL和(287.57±51.13)ng/mL,相差约9.5倍.文中还就DBTCl对小鼠血液中激素含量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图1表2参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