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北京铁路沿线自备井管理现况,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采用统一制定调查表格,对25个给水所(包括35眼自备井)进行现场调查,并结合2012年生活饮用水监测数据,对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北京铁路沿线自备井管理不够规范,部分水质指标未达到国家规定的饮水标准。自备井的井深、地区分布、卫生管理状况是可能影响水质的因素。应建立健全自备井档案,加强对自备井的监督检测。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上海铁路局管区内各给水所水和列车饮用水的微生物污染状况,提高饮用水的卫生质量,总结分析了2008年-2013年局管内给水所水和列车二次供水水定期监测结果。分析结果显示:6年共检测水样815件,合格682件,合格率84%;其中给水所水样531件,合格498件,合格率94%;列车二次供水水样284件,合格184件,合格率65%。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列车二次供水的卫生管理工作,加强水箱清洗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解怀化铁路沿线配有消毒设施供水单位的卫生状况,确保为铁路职工、家属及旅客提供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方法实地调查供水单位卫生状况,对末梢水质微生物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卫生管理、卫生防护"等方面存在未索取或未备有涉水产品合格证明文件等一些问题,末梢水质消毒合格率不高,多数水源不同程度地存在污染,56组消毒设施合格34组,23个水塔合格18个。讨论供水单位卫生状况较差,应采取加强管、供水人员的法律知识、卫生知识及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增强水源水质的防护、巡查、检测等综合措施予以改善。  相似文献   

4.
为了识别、分析河南省某30万t氧化铝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本文对其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进行了评价,主要采用现场调查法、检查表法和检测检验法等多种方法进行了综合评价。该厂工作场所空气中氢氧化钠和硫化氢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标准,个体粉尘接触浓度合格率57.5%,定点粉尘浓度合格率23.3%;噪声合格率40.7%;一氧化碳浓度合格率88.5%。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应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并根据建议整改,加强粉尘和噪声的防护治理,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浊度是衡量水质的1项重要指标,它反映了水中悬浮物、微生物和有机物的去除程度.为了提高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使其逐步与国际接轨,我国于2001年颁布实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中要求浊度不能超过1NTU.分别对强化和改造混凝、沉淀和过滤工艺的具体方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提高饮用水水质,降低出水浊度的若干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综合评价上海管区某给水所水质情况,以保障车站及列车供水水质安全,为给水所的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管区所辖范围内某给水所2004年—2014年车站水龙头水运用饮用水水质指数(DWQI)法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车站水龙头"水质良好"总体情况良好,占34.1%(15/44)。结论近几年来车站水龙头水质均向着好的趋势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吉林铁路管内旅客列车自备水箱水的微生物污染状况。方法对管内T 272/1等7组列车232节车厢的自备水箱水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微生物指标检测。结果2008年管内7组旅客列车菌落总数合格率为98.27%,2009年管内7组旅客列车菌落总数合格率为99.13%,两年间的合格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等三项指标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结论吉林铁路管内旅客列车自备水箱水卫生状况良好,自备水箱水微生物指标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8.
快速检测设备在铁路卫生监督工作中应用已经启用3年了,为了让快速检测设备更加适应铁路的卫生监督工作,更好地为铁路广大职工家属服务,使快速检测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笔者对乌鲁木齐铁路卫生监督系统3年来快速检测设备在现场应用中的优势及弊端进行了介绍、分析和总结,提出了今后在快速检测工作中需要改进的建议,以便为快速检测工作不断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保障铁路职工和旅客的身体健康,提升铁路供水的卫生质量,从生活饮用水卫生学角度出发,对某地区铁路沿线自备井水质进行采集、检测分析.通过对水源、水厂工艺、管网输水二次污染等的综合分析,结合铁路供水特点,从优化给水厂(所)设备设施、改进净水工艺、监控和防止二次污染、完善管理体系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引言为适应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我国城市供水行业的战略重点已转为以提高水质为目标,通过技术改进和加强管理,缩小与国外发达国家的供水水质差距,其中重点城市和有条件的地区供水水质力争早日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增加了对有机污染物的检测项目,增加了二虫在内的许多新指标,针对微污染原水,去除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迫切要求水厂引入饮用水深度制水技术,推进实施城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铁路车站候车室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及运行特点,为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合理规划提供依据和建议,对某城际铁路10个车站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公共场所卫生学验收检测及日常检测,并对比两次检测结果。检测结果显示,验收检测送风卫生指标细菌总数合格率为50%、真菌总数合格率为70%;风管内表面卫生指标细菌总数合格率为40%,真菌总数合格率为40%。日常检测送风卫生指标细菌总数合格率为100%、真菌总数合格率为100%,风管内表面卫生指标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合格率低。提出该城际铁路车站候车室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存在微生物指标超标风险,应定期检测、清洗、消毒,加强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管内分散式给水水质卫生状况,为卫生评价及水质改造提供科学依据,对2010—2013年的78份分散式水质监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水样感官、细菌、消毒指标合格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说明近年对分散式水源管理有效,但化学指标合格率呈下降趋势,仍有待于解决。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了解乡镇铸造行业职业卫生现状,为企业整改及政府监管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卫生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法,对乡镇铸造企业生产过程中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噪声和高温等进行调查与分析。调查发现:乡镇铸造企业粉尘总合格率仅56.8%,其中矽尘浓度范围2.2~8.2,最高超限11.8倍;噪声作业岗位合格率仅达50%;化学有害因素和高温检测均合格;防护设施达不到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要求;职业健康检查确诊多例尘肺病患者。总结可知,传统铸造行业粉尘和噪声危害不容忽视,应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护设施和措施,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14.
农村饮用水安全及其对策措施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针对农村饮用水安全总体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如工农业点面源、生活污染源造成农村水环境污染,饮用水质超标,季节性缺水、供水设施简单、制水工艺不足、供水水质二次污染,水源保护及水质监测不力、行业管理服务滞后等,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正确认识农村饮用水安全内涵及卫生指标体系。采取加大工程建设方案优化力度、增强饮水工程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兴办乡村供水工程、采用合理的水处理技术设施、加强水质检测建设等工程措施,以及严防农村点与面源污染、加强农村水源地保护、创新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制度及监督措施、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监测体系、积极研究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等措施,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15.
对某市区重点行业15家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与评价,对普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5家企业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卫生现状情况良好,但噪声危害程度较大;在6个重点行业中,电子制造行业有害因素合格率最低,为84%,其次是纺织行业,有害因素合格率为85%,其他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化工、木制家具、石材加工四个行业合格率均较高;市直以上企业职业卫生现状情况优于区属企业,300-2000人之间较大规模的企业职业卫生现状情况优于300人以下的企业。同时,对企业提出了职业危害现状的改进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管内给水所水水质情况,为给水所的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保障车站及列车供水水质安全。方法收集2006-2013年管内部分给水所的检测报告。结果 2006-2013年,各年份给水所水的余氯、耗氧量和浊度的合格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耗氧量与浊度成正相关关系,总合格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结论耗氧量和浊度是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有效改善给水所水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正>设计内容概述工艺选择核心根据企业产能要求,需要建立制水能力500m~3/h的生产工艺用水水站一座。采用地下水作为水源,但水源水质指标中铁、锰含量超过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规定值,所以去除地下水中铁、锰为该设计项目工艺选择的核心。主要水质指标检测结果如下:pH测定值为7.26(标准值为  相似文献   

18.
城镇供水水质安全性及其保障措施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水质的恶化涉及农业面源污染、工业点源污染以及人们生活方式及其活动形式造成的环境污染,是安全问题,也是环境问题。为此,笔者系统分析了城镇供水水质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城镇供水水质安全的内涵;从源头抓起,提出了城镇供水水质安全的对策和措施;同时建立了城镇供水水质监督体系和饮用水安全的应急预案,为城镇安全供水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项目管理中的安全监督运行机制,创新项目管理安全监督模式,提升现场安全监督效果,激发安全监督查隐患纠违章主力军作用,减少作业现场违章行为、消除物态风险隐患,助力现场安全管理,提升项目安全管理水平,切实为项目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0.
在总结危及饮用水安全的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饮用水安全的概念,并对其内涵进行分析;指出饮用水安全的属性有3个,即水量有保证、水质要达标和足够的供水能力;从强化管理和加强污染治理方面探讨保障饮用水安全的措施;指出建立有效的环境问责制,将环境指标真正纳入官员考核机制、实施清洁化生产,减少废水排放量和实施新的给水处理工艺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的关键。上述管理和治理措施为改善我国饮用水安全状况提供理论依据,对预防及减少突发性水污染事件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