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乡的变化     
刘思蕊 《环境教育》2016,(Z1):127-128
正一提到农村,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农村很脏,垃圾随便乱扔。可是,我的家乡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里,每家的门口种了花和果树,旁边还有一条清澈的小溪。在村庄里还有一个水库,水库被群山环绕,水库里的水湛蓝湛蓝的,水面上还漂着几只野鸭,真是一幅美丽的大自然图画。在我的家乡,每户人家都有田地,大家都种了菜,而且都不用化学肥料,都是用人、动物排出的粪便、泄物当肥料,  相似文献   

2.
周娟 《绿叶》2013,(6):102-108
一、记忆中的故乡(一)自给自足我的故乡位于长江流域中部,虽属江汉平原,却在山脚之下,不是高高的山,而是浅浅的丘陵,有着摄影作品里时常出现的秋之稻浪和春之画卷,而散居形态的家户小院则星星点点散落在起伏的稻浪和画卷之中。因为地多,每户宅基地加附属用地能有2亩至5亩。一般来说,每户人家的布局都  相似文献   

3.
正你们知道水对于我们人类有多么重要吗?万物生长都需要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水也是不可缺少的,在田野里水可以让庄稼更茁壮的生长,在沙漠里水可以让旅行者解渴,在工厂里水可以发电……还有好多地方都离不开水,可以说水就是我们人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一次,妈妈要给刚起床的妹妹洗脸,可是妹妹说:"我长大了,自己可以洗脸了!"说着就  相似文献   

4.
在城里买了一套商品房,屋内的格局还算说得过去,只是门前绿地上的树木少了点。过去在农村老家住,从来不稀罕什么树木。仅我家院落里,就分别种植着柿子树、石榴树和枣树。另外,每到夏秋两季,院子里还有一棚绿绿葱葱的瓜藤架。在孩子的眼里,我家的庭院简直就是一个食园,但对于我,它永远是一幅长青的国画。  相似文献   

5.
时光中的树     
《绿叶》2020,(7)
正我曾经这样描述我老家杏儿岔的树:30棵杏树加上50棵柳树,再加上100棵杨树和12棵榆树,还有41棵梨树和58棵苹果树,再加上前年二叔在门口种的3棵椿树。这就是杏儿岔全部的树了。反正岔里都是一些平常人家,都是一些好种好活的树。有时觉得树太少了,岔里人就把一棵扁豆叫作扁豆树,把一棵枸杞刺叫作红刺树,还有麻秆树、苦荞树。远远看去,是一团树包围着杏儿岔;走进岔里才看清树散落在各处,就像那些门口蹲着、地埂  相似文献   

6.
李传玺 《绿色视野》2013,(12):63-65
霞水村是绩溪县靠近宁国的一个古村落,源自云山的两条小溪在村东汇合成霞川河,村子夹河而建。同样是古村落,随着地形的变化,绩溪、泾县、旌德等地同黟、歙等地在整个构成上出现差别,后者依山而建,会引山溪开凿水圳流经每户门前,前者在河两岸顺水蜿蜒构筑,  相似文献   

7.
为树哭泣     
吴村 《环境教育》2004,(3):59-59
一直以来,我都庆幸自己是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特别是当我在城市里住得久了之后,经常对妻子说,等我们老了,就一起回到我的老家,再去过那种返璞归真的生活。 为了说服妻子,我曾不止一次向她描述浙江老家迷人的风光,连绵不断的群山,山峦起伏,曲线变化多端,山上多毛竹,杉树,松树,灌木,野果,一年四季郁郁葱葱,姹紫嫣红。在山脚下,有一条清澈的小溪,小溪的一边是我们的村子,村人聚族而居,大都是晚清时期的建筑;小溪的另一边是裙皱似的梯田,大部分是用甘甜的山泉水灌溉,种出来的大米吃起来香甜无比,至今让我难忘。小溪里还有小鱼小虾,还有螃蟹,夏天到了,我们总爱在小溪  相似文献   

8.
正农村的孩子大多都有过儿时下河捉鱼的经历,捉鱼本身不在于鱼,而在于一种乐趣,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小孩子们很少有玩具,除了在野地里疯跑滚爬外,下河捞鱼摸虾抓螃蟹可以说是最大的享受了。我小时候自然也少不了这些,故乡的村庄紧临着一座水库,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每当汛期来临,水库里的水位上涨,水从溢洪道溢出,从几丈高的悬崖上哗哗而下,此时闸门大开,洪水汇入河中向南流去。库中  相似文献   

9.
香椿泪     
我家居住的这片平房,论年龄,也当数近半个世纪了。它坐落在北京东郊三环路东侧,一排排高大的白杨,一行行婀娜的垂柳,一棵棵洋槐,一片片梧桐,还有各家自己栽植的香椿、石榴、海棠等交汇而成的浓重而浩瀚的绿色,掩映着这片平房的百户人家。当然这里各家各户的门前屋后还有的种植牡丹、月季,有的种植翠竹,有的栽植果树,桃、李、杏、梅、松、竹、兰、菊等各种花草树木可谓应有尽有。别看这片平房显得陈旧,但它却充满着田园诗般的生活情趣,是大都市里难以寻觅到的一块神圣的“世外桃园”。  相似文献   

10.
走进马鞍山花山区霍里镇苏李村,卫生整洁的村容村貌让大家耳目一新,干净整洁的水泥路将每个村民小组连接起来,几乎家家是气派豪华的2到3层小洋楼,每户院落中树木成荫花草簇拥,门前都放上一个塑料垃圾桶,等待保洁员收集清理.  相似文献   

11.
在以前,地球是很美丽的。可是,自从地球上的人口增加以后,地球的环境就变得越来越差了。我听过一个故事:从前有一户人家生活在树林里,因为他们乱砍树木,树木越来越少,一天,一场暴风雨使他们不知去向。这就是乱砍滥伐的结果。还有许多人,随手将垃圾扔在路旁,因为没有人去清理,慢慢的,垃圾识暴成堆了,可人们只是  相似文献   

12.
正水,是生命之源。我们知道,世间万物都离不开水。没有水,就没有植物,世界将会变成一片沙漠;没有水,动物也会死去;没有水,我们人类的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没有水就没有绿色,没有水就不能生存。可是我们身边,还是有许多人不懂得如何珍惜水。像是在校园里,有人洗完手后,忘了关水龙头;在家里,许多人洗头洗澡就要花掉近一个小时。如果是淋浴的话,那该流掉、浪费多少水啊,还有,有人挤洗手液的时候也将水龙头开到最大,让一些水白白地流走了。  相似文献   

13.
梁鸿 《环境教育》2015,(4):60-61
讲述人:梁贤义(男)年龄:49岁外出打工时间:30年目前打工城市:南阳为什么初中没上成?1982年,我爷我伯我奶在一年里死了。那时候连个棺材都买不起,用别人的棺材,一年给人家100斤麦,作为抵偿。把那个棺材赊来之后,3年之后还还不起,人家要上房溜瓦。我就辍学在家,一年之内把农活都学会完,炕烟、打麦、扬麦、打药,农村的技术活和种地常识全会。贤生哥来南阳2年多之后,有点门路,就把  相似文献   

14.
门前一棵槐     
郭建华 《绿叶》2013,(9):95-97
民谚曰:门前一棵槐,不挣自己来。不挣自己来,如同天上掉馅饼,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民谚不过表达了人们对门前槐树的赞美,对财源兴旺的企盼。门前植槐,或许是一种民俗,因民俗而生民谚,而民谚的深入人心,又助推了门前植槐之风的盛行。在我的家乡,门前植槐之风久盏不衰,至今乃有更盛之势。  相似文献   

15.
水土保持对维持良好的水库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生态修复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水土保持措施,可实现受损水库生态环境的修复.围绕水库消落带、水库涵养林、库区耕地和水库水环境等方面来研究生态修复技术在水库水土保持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田青 《环境教育》2002,(1):25-25
某县某小学坐落在一个水库旁边,这个水库是下游某市居民最主要的饮用水源,几十年来某县一直把水源保护的教育作为首要工作来抓。某小学在开展环境教育教学中一贯坚持充分利用周围环境来促进孩子们的发展。在一次小学高年级关于水的学习中,教师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与班团队活动时间,带领孩子们去水库边进行观察和调研,发现水库边上有一处距水库很近的大垃圾堆。对此孩子们产生了很多疑问,孩子们问老师:不是说这水库是下游某市的饮用水源吗,垃圾堆放在这里,不是把水库的水污染了吗?这个垃圾堆是什么人堆出来的,都是什么人往这里倒垃…  相似文献   

17.
心中的小屋     
周丽 《绿色视野》2014,(3):67-68
正笔记本里收藏着这样一幅画:绿荫浓密的森林深处,有间小屋,白墙壁,小木门,双层屋顶,底层是厚厚的干草,外层是深棕色的竹条格子状覆盖其上。门前的小池塘里漂浮着碧绿的睡莲,一条石板路铺在水面上,蜿蜒曲折,伸向小屋门前。环绕整座小屋的,是苍翠欲滴的宽叶芭蕉,  相似文献   

18.
美味豆渣饼     
正现在好多人家都自己做豆浆喝,我家老先生也经常做。豆浆很快就喝下去了,可豆渣成了鸡肋。吃它又吞不下去,扔了又觉得可惜。况且这家庭豆浆机做出的豆渣,并非市场上那做豆腐的豆渣。做豆腐的豆渣汁水被榨得干干净净,已经很粗糙了。豆浆机做出的豆渣里仍然还有许多豆汁。我每次把它倒掉,心里都有种暴殄天物的感觉。久之,我就不让老先生做了。可是,一碗热豆浆的诱惑是很强烈的。隔不了几日,还是免不了要做  相似文献   

19.
<正>在我很小的时候,乡下老家的门前有一条臭烘烘的小河,河面上漂浮着很多油污和垃圾,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气味。河水像洗过画笔的水一样浑浊,河里看不到小鱼的踪迹,小孩都不愿到河边来玩耍。据说这是因为附近有一家印染厂,每天晚上偷偷地往河里放污水,一条原本清澈见底的小河就这样被污染了。后来,人们索性破罐子破摔,把一些  相似文献   

20.
青秋 《绿色视野》2009,(7):57-58
儿啊,咱家门前你栽的那棵小槐树又长高了许多你知道不?儿啊,咱家里已经存了三千多斤麦子你知道不?儿啊,娘的头发又白了很多你知道不?电话里,娘每次都这样朝他絮说,每次都怕他今年过年又不回去。并且腊月二十八这天,从早到晚,娘一天就打来了三遍这样的电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