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活性污泥法是近几年我国化工废水处理中被广泛采用的方法,但普遍存在着处理效率不高,甚至运转不正常的现象。为提高现有装置的处理效率,和使待建的处理装置设计合理,更科学地反映出活性污泥法生物化学反应过程中各种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本刊特约请清华大学胡纪萃等同志撰写此讲座,从活性污泥法动力学理论上和实践上作比较系统的阐述,供有关单位参考.本讲座分三讲:第一讲活性污泥法动力学;第二讲活性污泥法系统的设计;第三讲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运转。  相似文献   

2.
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质量评价的一个分支,在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中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环境科学中的“热门”。近年来,我国各级领导部门对开展此项工作也十分重视。化工部颁发的《化学工业环境保护管理暂行条例》第十八条也明确规定“……凡没有提出环境影响报告,未经环保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审查批准的项目,不得列入各级基建计划”。为了使读者更好地了解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推动并加快此项工作的开展,本刊从本期起,开设该专题讲座,约请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王华东同志撰稿,结合化学工业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特点,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该讲座共分四讲: 第一讲、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及其程序; 第二讲、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第三讲、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 第四讲、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  相似文献   

3.
高嵩  李本高  赵锐 《化工环保》2017,37(2):129-135
介绍了美国炼油厂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水质指标及常用的水质稳定技术,简述了美国炼油厂污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的水源和水质要求,论述了市政污水回用的深度处理技术,分析了回用水对炼油厂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影响及相应的水处理工艺的调整方法,为我国炼油厂循环冷却水处理及污水回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了配合和推动化工企业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普及环境科学基础理论知识,本刊聘请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王华东副教授作关于“环境影响评价”讲座。该讲座预计分四讲,其主要内容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内容和方法以及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  相似文献   

5.
高庆丰 《化工环保》1993,13(1):50-52,53
三、日常运行时的水质稳定检测日常运行时水质稳定检测非常重要。通过分析、检测各种有关水质的变化信息,从而不断掌握和调整水质稳定的操作参数,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一)水质分析监控做好循环水和补充水的水质分析,是保证生产稳定运行的关键。水质分析项目较多,可视用户的需要予以确定。  相似文献   

6.
环境统计是社会经济统计的组成部分,是环境保护事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为了确保各级化工环保管理机构能作出正确的决策,编制合乎实际的规划和计划,同时能有效地进行环境监督和检查,及时、准确、迅速、全面地掌握环境统计信息。随着环境管理工作的加强,对化工环境统计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化工环境统计工作的任务日益加重。为此,本刊特组织编写了“化工环境统计讲座”,力图简要地讲述化工环境统计有关内容及计算方法,目的在于使从事化工环保工作的同志,特别是从事化工环境统计工作的同志能对化工环境统计的政策、指标及计算方法有个初步的了解。本讲座共分五讲:第一讲、化工环境统计基础知识;第二讲、水污染统计;第三讲、大气污染统计;第四讲、圆体废弃物统计;第五讲、噪声污染统计。  相似文献   

7.
大港油田生活污水处理系统采用膜技术进行深度处理。与传统工艺相比,膜技术具有工艺简单、运行稳定、出水水质较好等特点,是中水回用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工艺路线。介绍了膜技术在大港油田污水深度处理工程中的实际应用,重点分析了超滤系统及反渗透膜的调试、运行与水质分析。  相似文献   

8.
环保文摘     
本刊开辟《环保文摘》专栏,旨在收集国内外环境管理、环保科研等方面的新信息,开阔读者的视野。欢迎惠寄推荐文章,要求材料新鲜,内容可靠,一般不超过500字为宜,可复印,可剪辑、可抄录,均请注明出处及推荐者的姓名地址,一经刊用,即付荐用稿酬.  相似文献   

9.
国家"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在《全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即将出台之际,本刊对北京现代循环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兴利进行了专访,请他就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最新亮点进行了介绍和点评。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三门峡段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水质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质变化趋势预测是维护和管理当前水质状况的重要依据,影响水质的有物理学、化学、水力学、生物学、气象学以及人类活动等多方面的因素,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相当多的影响变量.现有的基于数学表达式的水质预测模型很难将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而且预测的是一个具体的数值.利用马尔可夫链预测水质所处状态概率,实质上是预测水质指标带有一定置信水平的置信区间,在可以完全满足实际需要的前提下,扩大了预测的范围,相对地提高了预测的精确度.介绍了马尔科夫模型的基本原理,并且将其应用到黄河三门峡河段的水质预测中,总体效果基本满意.  相似文献   

11.
磁混凝技术具有反应时间短、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稳定可靠等优点。简述了磁混凝过程的反应原理和影响因素,详述了磁混凝技术在市政污水、工业废水、城市河道水体及应急饮用水中的应用,并对磁混凝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灞桥热电厂灰水回收系统防垢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灞桥热电厂灰水系统和回水系统的现场查定试验,在摸清四收灰水水质的基础上,采用阻垢S-8等技术,对灰场加水进行防垢,取得了满意的防垢效果。在灰场浅层地下水流向的下游挖大口浅井,以收集灰场漏水,多年运行经验证明,回收的渗水水质稳定,不结垢。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为我国核电厂低放射性废水物理模型试验的回顾,着重介绍了广东核电厂低放射性废水物理模型试验及采用的测试技术。指出测试技术是影响模型试验结果可靠性和准确性的重要因素。文中还比较了不同水域的浓度场和湿度场。为我国水质物理模型试验的发展提出了经验。  相似文献   

14.
《化工环保》2009,29(1)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氨纶印染废水零排放回用处理方法。具体为一种利用膜过滤技术实现氨纶印染废水零排放回用的处理方法。氨纶印染废水经热交换器后进人原水调节池,稳定水质和水量,调节pH至3~11,将余热进行回收;将已稳定水质和水量及调节pH的原水调节池的出水通过盘式过滤器,将盘式过滤器的反冲洗出水回流至原水调节池,盘式过滤器排出的废水进入连续膜过滤超滤系统进行过滤,将超滤系统的浓缩液和反冲洗水回流至盘式过滤器;连续膜过滤超滤系统的出水进入反渗透系统,  相似文献   

15.
徐忠  贺向阳 《电力环境保护》1998,14(1):64-65,56
在无需提升泵,曝气设备条件下,利用微生物作用而使生活污水得以净化的技术,解决了和般生活污水处理厂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并易异常现象等问题。运行结果表明;出水水质稳定,可靠,投资省,运行,管理费用低,社会,环境效益明显,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技术。  相似文献   

16.
重要启事     
《化工环保》2012,(5):427
为提高《化工环保》期刊稿件送审的准确性,保证本刊发表高质量的论文,本编辑部拟补充扩建审稿人(专家)数据库,有意为本刊审稿的具有高级及高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专家请与编辑部联系(电话010-64201560,电邮yejj.bjhy@sinopec.com)。我们将给您送电子版审稿人登记表,请填写后  相似文献   

17.
重要启事     
《化工环保》2013,(5):441
为提高《化工环保》期刊稿件送审的准确性,保证本刊发表高质量的论文,本编辑部拟补充扩建审稿人(专家)数据库,有意为本刊审稿的具有高级及高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专家请与编辑部联系(电话010-64201560,电邮yejj.bjhy@sinopec.com)。我们将给您发送电子版审稿人登记表,请填写后电邮  相似文献   

18.
ABS废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BS树脂作为性能优良的工程塑料现已广泛应用于制造电视机、冰箱外壳等产品。我厂主生产装置工艺引进韩国 LG化学技术 ,废水处理场由韩国GREEN ENGINEER公司设计并提供设备。废水处理场运行初期因设计及操作等原因 ,处理后出水水质不稳定 ,经过一系列技术改造后 ,现已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1 废水来源及水质废水主要由 PBL工段废水、ABS工段废水、掺配工段废水和生活污水组成 ,水质情况见表 1。表 1 废水水质项目 PBL 工段废水 ABS工段废水掺配工段废水生活污水混合后废水废水量 / (m3· h- 1 ) 80 15 0 2 30 40 5 0 0p H 6…  相似文献   

19.
1984年1—6月《Journal of the air pollution control assciation》杂志连续发表了美国电力研究院(EPRI)关于电厂袋式除尘技术的六篇系列评述文章所提供的经验、资料和信息比较新颖,有较大的实用参考价值。应读者的要求,本刊将陆续摘要刊登。  相似文献   

20.
为密切与读者的联系,听取读者的意见,进一步办好《电力环境保护》,本刊编辑部最近向部分读者开展了调查活动。截止目前,已收到几十位读者寄回的调查表。这些读者分布于全国近20个省、市,既有国家机关的领导干部,也有基层电厂的环保专职人员;既有高等院校的教师,也有设计院、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