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新型电解槽处理含氰镀铜废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了一种自行设计的带提升机构的新电解槽的结构特点和原理,经试验选出其最佳条件为:t=14min,I=2.8A,废水中盐投加量30g/L,药剂用量50mg/L。废水从原来含氰化物28.75mg/L,含铜量34.83mg/L,降为含氰0.45mg/L,含铜0.25mg/L,去除率和回收率分别为98.43%和88.58%。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河地表及地下水中氟离子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里木河上游源流阿克苏河及其干流共设6个监测站,进行了一个完整年度的水化学分析,得出氟离子的分布规律为:(1)上游源流含量低,年平均水小1.0mg/L,年平均大于1.0mg/L;(2)F^-含量高低与河水注 密切关系,夏季洪水期流量超过100m^3/s,含量低于1.0mg/L,不期和枯水期流量泪地50m^3/s,含量低于1.0mg/L,平永期和 水期流量小于50m^3/s,含量高于1.0mg/L,  相似文献   

3.
混凝法预处理糖精钠废水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无机混凝剂硫酸铝,硫酸铁分别与有机絮凝剂聚丙烯酰胺配合使用处理糖精钠废水,并进行处理效果比较,结果表明,硫酸铝和聚丙烯酰胺配合使用的处理效果好,当硫酸铝投加量为3.2g/L,聚丙烯酰胺投加量为8mg/L,pH为6时,废水CODcr可从41300mg/L减小到16800mg/L,去除率达61%;Cu^2+浓度从32.73mg/L降至3.17mg/L,去除率达90.3%,且提高了BOD5/CODcr值  相似文献   

4.
平板构型太阳光催化反应系统中甲基橙降解脱色研究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利用太阳光作为光源,采用自制的非聚焦开放式平板构型光催化反应装置和二氧化钛悬浆体系,以甲基橙溶液光催化脱色为依据,考虑了不同催化剂投加量、溶液初始浓度、UV辐射强度及体系流量等因素条件下,反应系统的运行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自制的平板式太阳光反应系统能够很好的利用太阳光,在较广泛的运行条件下均能达到较高的去污效果.本实验的最佳运行条件为:平均UV光照强度2693W/m2的晴天,TiO2催化剂投加量1g/L,系统循环流量1600L/h,初始浓度为20mg/L的甲基橙溶液15L,光照1h色度去除率达836%以上,光照2h达979%.  相似文献   

5.
硼泥复合混凝剂处理浴池下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硼泥复合混凝剂处理COD150~300mg/L、阴离子洗涤剂(LAS)50~100mg/L、悬浮物(SS)35~110mg/L的浴池下水,最佳工艺条件为:硼泥复合混凝剂投加量40~60mg/L,PH值范围6.0~9.8,搅拌速度120r/min,搅拌时间3min,沉淀时间30min,取混凝沉降后的上清液进行测定,出水的PH、SS、COD、LAS均达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随水温  相似文献   

6.
以对亚硝基-N,N-二甲基苯胺盐为指示剂,测定化合物对降解微生物的毒性,测定条件为:温度25℃,菌种投加量之1ml/L沉降0.5h活性污泥,指示剂浓度1mg/L曝气量400ml/min,作用时间4h,实验证明,当指示剂显著降解率〉70%时无为毒,〈30%为毒性较大,当降解率为50%其毒性浓度抑制值与文献数据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聚合硫酸铁处理含油废水的条件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聚合硫酸铁合法处理含油废水的工艺条件,查明聚合硫酸铁,PAM,腐植酸钠,起点pH值,终点pH值以及温度对脱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净化后水中油残余量0.416mg/L,COD为6.15mg/L,沉淀沉降时间为1.08min。  相似文献   

8.
酚在鲤鱼体内的积累,分布和释放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酚在鲤鱼体内积累,分布和释放规律。鲤鱼饲养于0.005mg/L,0.025mg/L和0.05mg/L酚液中,在32d内随时间延长积累量增加,肝,性腺是酚的主要蓄积器官。随酚浓度升高,鲤鱼体的浓缩系数下降。将受酚污染后的鲤鱼重返清水中饲养,42d后肌肉,鳃中酚释放率高,肝脏释放率低。  相似文献   

9.
赵红  刘军 《环境与开发》1998,13(1):45-46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二甲酚橙在pH7~8的溶液中发生显色反应,用修正光度法处理,能消除空白干扰,提高分析灵敏度,该方法检出限为0.08mg/L,线性范围0~15mg/L,加标回收率96%~102%,适于环境痕量分析。  相似文献   

10.
含莠去津和乙草胺河水灌溉对苗期水稻危害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以1988、1992年和1993年河河流域张家口市部分水稻田污染受害事故为背景,通过事故现场调查资料分析、洋河水质监测,宣化区污染源调查,水稻的药害暴露实验和模型计算,研究含有除草剂莠去津和乙草胺的河水灌溉对苗期水稻的危害。结果显示,水中莠去津和乙草胺对水稻苗斯 安全灌溉浓度分别为0.01mg/L和0.05mg/;河水中莠去津对水稻的致死浓度是0.1mg/L;pH、NH3-N和表面活性剂对这  相似文献   

11.
强化供氧条件下潜流型人工湿地运行特性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鄢璐  王世和  钟秋爽  黄娟  刘洋  王峰 《环境科学》2007,28(4):736-741
针对潜流型人工湿地中溶解氧浓度和脱氮率偏低的问题,试验研究了强化供氧对植物和微生物的影响及人工湿地内溶解氧浓度、净化效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强化供氧宜在湿地前端进行,最佳气水比为6左右,可采用连续供氧方式.供氧对湿地植物生理特性无明显不良影响,可显著增加湿地中硝化菌、反硝化菌数量,硝化菌可比供氧前高出1~2个数量级,反硝化菌高出1个数量级.强化供氧有效改善了湿地内氧环境,供氧前湿地内溶氧浓度普遍低于0.6 mg/L,供氧后氧浓度上升至1 mg/L以上.强化供氧有利于各类污染物质尤其是有机物和氮类物质的去除,有机物去除率比原湿地高出10%左右, TN去除率能够达到60%以上.因此,强化充氧措施具有较好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采用抑制硫酸盐还原的厌氧酸化工艺与两级好氧光合细菌工艺组合技术,处理含硫酸盐高浓度有机废水,实现了硫酸盐不转化状态下的污染物高效去除.结果表明,当连续流酸化反应器内挥发酸浓度达31112mgCOD/L以上时,硫酸盐还原将被完全抑制.酸化段采用CODCr为44251mg/L的较高进水浓度,容积负荷25.0kgCOD/(m3·d),出水经稀释后进入容积负荷为4.0kgCOD/(m3·d)的两级好氧膜法光合细菌反应器,最终CODCr去除率达99.0%,总氮去除率67.5%,而硫酸盐还原被完全抑制.在两级PSB反应器中,PSB2反应器主要起脱氮作用,较高的DO(5.0~6.0mg/L)有利于脱氮.  相似文献   

13.
IntroductionThereisagreatamountofsaline alkaliwetland ,whichhasbeenexploitedandgainedcertainprofits,alongYellowRiverinChina .Fishpondshavebeenbuiltandfisherieshasbeendeveloped ,butbecausethewaterlevelinpondschangeswithwatertable,inparticular,indryyears ,Ye…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泡沫法净化表面活性废水的效率.探讨提浓效率与原水表面活性物质浓度的关系以及pH值与硬度对提浓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生物膜填料塔进行净化低浓度甲苯废气的研究结果表明,构成生物膜的假单胞菌属中的短杆菌对废气中甲苯有很强的生化降解能力,每升体积的生物膜填料对甲苯的生化去除量最大可达104.4mg/h,且当入口气体甲苯浓度约低于2.0mg/L时,单塔净化效率可保持在80%以上。反应级数的转换约在其液相浓度为0.8—1.2mg/L(相当于气相浓度约1.7—2.1mg/L)时发生。  相似文献   

16.
采用ASBR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在全海水条件下,通过固定进水NH4+-N 110mg/L,逐渐提高进水NO2--N的方式研究了NO2--N对厌氧氨氧化脱氮的影响及抑制动力学和脱氮过程动力学.结果表明:进水NO2--N浓度达到170mg/L时,厌氧氨氧化反应开始受到明显抑制, NH4+-N的去除率下降8.41%;修正的Logistic过程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进水NO2--N低于151.49mg/L会促进厌氧氨氧化反应的进行,进水NO2--N高于170mg/L时开始抑制厌氧氨氧化反应的进行;Luong模型适合描述全海水条件下高浓度NO2--N对厌氧氨氧化脱氮效能的抑制动力学.Luong模型得到的最大基质转化速率(NRRmax)为0.53kg N/(m3·d),出水NO2--N半饱和常数(KS)为0.10mg/L,净生长停止的出水NO2--N浓度(Sm)为338.22mg/L,Luong动力学常数(n)为0.41,相关系数为0.97801.  相似文献   

17.
雷国元  马军 《环境科学》2009,30(4):1066-1072
提出了用水绵进行城市污水深度处理的方法,强化去除水中氮、磷等污染物,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对象,分析了水绵(Spirogyra)的除污染性能.在自然光照条件下,Spirogyra 剂量(湿重)>3.05 g/L时,运行5 d后,TP浓度降到0.09 mg/L以下,去除率为96.84%以上;NH+4-N浓度降到2.82 mg/L以下,去除率为88.60%以上;TN浓度降到4.31 mg/L以下,去除率在85.49%以上;高锰酸盐指数降到16.86 mg/L以下,去除率为24.56%以上.处理效率随Spirogyra 剂量提高而增加.在利用Spirogyra 深度处理污水的过程中,水的pH值逐渐升高,Ca2+、Mg2+浓度降低,电导率下降.Spirogyra 生长引起水体pH 升高,诱导盐类矿物沉积,沉积矿物对磷的吸附是除磷的重要机制.Spirogyra 除磷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本实验条件下Spirogyra(湿重)对磷的饱和吸附量(以P计)为3.159 mg/g.Spirogyra 生长引起水的pH 升高,使NH+4-N 挥发可能是除氮的主要机制.选择适当的Spirogyra 用量和处理时间,处理后的出水氮、磷含量可达到湖泊类景观环境用水的水质标准.Spirogyra良好的除氮、磷特性可能为污水深度处理提供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8.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 was employed to evaluate the optimum aerobic biodegradation of dichloromethane (DCM) in pure culture. The parameters investigated include the initial DCM concentration, glucose as an inducer and hydrogen peroxide as terminal electron acceptor (TEA). Maximum aerobic biodegradation efficiency was predicted to occur when the initial DCM concentration was 380 mg/L, glucose 13.72 mg/L, and H2O2 115 mg/L. Under these conditions the aerobic biodegradation rate reached up to 93.18%,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btained under original conditions. Without addition of glucose, degradation efficiencies were 6 80% at DCM concentrations < 326 mg/L. When concentrations of DCM were more than 480 mg/L, the addi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 did not help to significantly increase DCM degradation efficiency. When DCM concentrations increased from 240 to 480 mg/L, the overall DCM degradation efficiency decreased from 91% to 60% in the presence of H2O2 for 120 mg/L.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净水剂、絮凝剂、助凝剂、缓蚀剂对污水处理系统腐蚀行为的作用效果。方法通过工艺流程分析、腐蚀形貌观察、腐蚀产物成分分析、腐蚀失重测试等手段,分析污水处理系统腐蚀原因,考察油田化学添加剂对SSF污水处理系统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输送介质中溶解的二氧化碳、高浓度氯离子、氧是导致SSF净化装置内腐蚀的主要原因。分别添加质量浓度为150、0.3、60 mg/L的净水剂、絮凝剂、助凝剂后,动态腐蚀速率可从1.8544 mm/a降到0.6674、0.8627、0.3530 mm/a,静态腐蚀速率可从1.2515 mm/a降到0.9565、0.9474、0.6256 mm/a。添加160 mg/L缓蚀剂,动态腐蚀速率从1.8544 mm/a降低到0.0822 mm/a,静态腐蚀速率从1.2515 mm/a降低到0.0238 mm/a。同时添加净水剂、絮凝剂、助凝剂三种药剂,动态腐蚀速率为0.7672 mm/a,静态腐蚀速率为0.8742 mm/a;同时添加净水剂、絮凝剂、助凝剂、缓蚀剂四种药剂,动态腐蚀速率为0.3069 mm/a,静态腐蚀速率为0.0263 mm/a。结论添加缓蚀剂能有效控制SSF污水处理系统内腐蚀。污水处理用净水剂、絮凝剂、助凝剂对腐蚀有一定抑制作用。在动态条件下,净水剂、絮凝剂、助凝剂降低了缓蚀剂的缓蚀效果,在静态条件下,三种添加剂对缓蚀剂的缓蚀效果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
通过序批实验的方法,直接接种厌氧氨氧污泥,研究了Zn2+对厌氧氨氧化(Anammox)脱氮效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水Zn2+质量浓度小于2 mg/L时,对厌氧氨氧化生物活性有促进作用,可增强微生物的脱氮效能;当进水Zn2+质量浓度在2 mg/L和4 mg/L之间时,脱氮效能无明显变化,说明对厌氧氨氧化微生物活性无明显影响;当进水Zn2+质量浓度大于4 mg/L,对厌氧氨氧化反应有抑制作用,Zn2+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 Zn2+对厌氧氨氧化的半抑制质量浓度(CI,50)为32.3 mg/L,NO2--N与NH4+-N转化比的平均值为1.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